第22章 “北约”与“华约”的招生大战(2) (1/2)
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危机中的忧与思(财经郎眼07)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郎咸平:台湾的改革完全失败,而且是全世界最大的笑话。一个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同志拿了诺贝尔奖之后回到台湾,成为台湾非常重视的学术权威。他说台湾教育真是太差了,为什么一试定终身?这叫“一刀毙命”,不可以的,应该把美国的制度引进来。什么制度呢?你要考SAT,就是统考,一年几次。然后还有甄选,包括写介绍信、你的社会工作、社团活动等等,同时还像美国一样建立更多更多的大学,让人人有学上。听起来很有道理,到最后什么结果呢?大学多到什么地步你知道吗?大学招生总额超过应考人数的120%,就是说,只要你考,就能上大学,7分就可以上大学。你说这是什么教育,这叫什么改革。为什么会失败?因为李远哲这个人根本不懂教育,他完全不知道美国的教育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它的本质是公正。表面这一套台湾都学会了,但本质没学会。那我请问你,美国的教育公正表现在哪里?2002年小布什通过一个法案,叫做《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
王牧笛:我们是这么翻译的,这个翻译是有缘由的,1999年张艺谋有一个片子叫《一个都不能少》,因为大洋两岸是差不多的时间,所以这样翻译。问题是10年过去了,这一个都不能少,我们一个都没有改。
郎咸平:对,我们一个都没改,但美国改得很厉害。美国这个2002年法案很复杂的,我就把它拿到我们中国来用,这个法案什么意思呢?以北京为例,假如说这个学校师资不够、设备不齐,政府就有责任把它的师资提高、补足它的设备,让它和四中是一样的。
王牧笛:北京四中。
郎咸平:对,然后如果给你三年时间,你还是没做好,那么就给这个学校的学生一个权利,所有学生都可以去上四中,可以挑自己认为好的学校,上了这个好学校之后,如果英文不达标、数学不达标、语文不达标,怎么办?国家出钱让你参加辅导班,帮你补习语文、补习英文、补习数学,这就是美国人干的事。为什么?因为它要给每一个学生一个公平的起点,每一个人必须在一样的学校、一样的师资、一样的设备等情况下茁壮成长,而不是搞重点学校,这就是美国。所以它这个2002年的计划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反讽,我请问你,我们这边做得到吗?
王牧笛:在我们这边,四中先闹腾起来了。
郎咸平:所以话说回来了,美国的高中尽量是弄成一样的。当然,美国也有重点中学,比如说纽约有一个叫史蒂文森高中,一个叫布朗士科学高中,都是非常好的学校,进这两个学校一定要考试。当初我儿子初中毕业的时候叫他去考,他考上了布朗士科学高中,他问我说要不要去念,我说念这个干嘛,那么远,每天上学花一个多小时时间,你吃饱撑着了?干脆到我们家对面去上学算了,走路5分钟就到了。我根本不在乎这个东西的。
王牧笛:水平也差不了多少。
郎咸平:有什么差别嘛,教育资源平均分配的嘛。我跟你讲,我想告诉各位父母,一个小孩子的成功是靠一生的积累,不是找一个亮点,你千万不要说我逼你考上北大、逼你考上清华,然后就是成功的,不是这么简单的。为什么?就是因为一个人的成功是靠长期的积累,所以你要让小孩子对他人生的追求有兴趣,这个最重要,而不是说你叫他做什么,目前我们完全搞反了。我在念初中的时候,那是很早以前了,我们也搞重点班,老师怎么选拔的呢?就是要到他家去补习。当时我有很多原因没去补习,结果呢,我升到初三的时候就把我放到非重点班,还不只是非重点班,而是那种不升学班。
王牧笛:我小的时候就有放牛班、重点班,或者三六九等的班级。
郎咸平:我太惨了,我才14岁就被分到放牛班去了。那时候我就开始学木工,准备出来到木工厂打工去,那是我以前的生活。我特别痛恨这种制度,我想通过我的例子来告诉各位父母,我初中念过放牛班,好不容易跌跌撞撞考上高中,然后考大学考了二本。如果说我今天混得还可以的话,我想告诉各位父母,一个人的成功是靠长期积累,你千万不要因为一个大学的闪光点就逼迫你的孩子放弃他的人生。
王牧笛:放牛班也有春天。
闫肖锋:郎教授在14岁的时候已经种下了反叛的种子。
郎咸平:没错,我最恨的就是我们内地、港、台的教育。
闫肖锋:如果把你分到快班,说不定你变成庸庸碌碌的。
郎咸平:真的有可能。我再扯一句话,当时我在念放牛班的时候,我在19班,比较差了。然后3班有一个同学,我还记得他的名字,叫马学勇,长得又高又帅,全年级第一名。我经常远处看着他,羡慕得不得了。这个人一直受到学校的呵护、父母的呵护,太顺了,我去沃顿商学院念书的时候,他比我早一年去,我这一辈子是跌跌打打出来的,所以非常习惯于挫折。我事情处理得很好,可是他不行,他考博士资格考试,第一次失败,从此消沉,然后消失了,他去哪里,我都不知道了。他的抗打击能力非常差,因为他这一辈子太顺了。
王牧笛:这就跟丘成桐教的一个得意门生一样,12岁上大学,18岁拿博士,非常地天才,学习成绩特别好,后来疯了。
闫肖锋:这就是一个悖论,越是倾向于精英教育,越会培养出庸才。而这种普众化、大众化的教育反而会出英才。
郎咸平:立足点平等就会出英才,才能在这个公平的制度之下真正孕育出一批人才,因为他们念一样的书,玩一样的游戏,做一样的工作,他优秀,那他就是人才。我们现在不是,我们整个制度,包括我刚刚讲的“华约”等等,就是特意地制造一些所谓的权贵分子出来,而且难以达成共识。
我们究竟错在哪里
在一个完全不公平的社会里面一试定终身是最公平的。如果是一个公平的系统,像美国一样,那就不需要一试定终身。而现在我们的联考是什么意思呢,是要打破这个公正,那这个改革一定会失败。
王牧笛:提到共识这个概念,美国50个州都同意2002法案,这在美国历史上是很少见的,因为美国是州政府管教育。
郎咸平:因为他们理解教育的本质是公正。咱们就缺乏共识。
王牧笛:而且美国总统在每次竞选演说的时候,都会把教育放在一个跟国家的存亡、安危相关的高度。1983年里根就说,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他们把教育上到那么高的一个地位。
郎咸平:人家是越改越好。比如说统考是一个方式,非常公正对不对?其他呢,你会跳舞吗,你会唱歌吗,参加社团活动吗,参加社会工作吗,这些都是公平地来评估的,那可不是说你们家有权有势就可以造一个假的证件,这在美国是非常严格的。另外,美国的老... -->>
郎咸平:台湾的改革完全失败,而且是全世界最大的笑话。一个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同志拿了诺贝尔奖之后回到台湾,成为台湾非常重视的学术权威。他说台湾教育真是太差了,为什么一试定终身?这叫“一刀毙命”,不可以的,应该把美国的制度引进来。什么制度呢?你要考SAT,就是统考,一年几次。然后还有甄选,包括写介绍信、你的社会工作、社团活动等等,同时还像美国一样建立更多更多的大学,让人人有学上。听起来很有道理,到最后什么结果呢?大学多到什么地步你知道吗?大学招生总额超过应考人数的120%,就是说,只要你考,就能上大学,7分就可以上大学。你说这是什么教育,这叫什么改革。为什么会失败?因为李远哲这个人根本不懂教育,他完全不知道美国的教育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它的本质是公正。表面这一套台湾都学会了,但本质没学会。那我请问你,美国的教育公正表现在哪里?2002年小布什通过一个法案,叫做《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
王牧笛:我们是这么翻译的,这个翻译是有缘由的,1999年张艺谋有一个片子叫《一个都不能少》,因为大洋两岸是差不多的时间,所以这样翻译。问题是10年过去了,这一个都不能少,我们一个都没有改。
郎咸平:对,我们一个都没改,但美国改得很厉害。美国这个2002年法案很复杂的,我就把它拿到我们中国来用,这个法案什么意思呢?以北京为例,假如说这个学校师资不够、设备不齐,政府就有责任把它的师资提高、补足它的设备,让它和四中是一样的。
王牧笛:北京四中。
郎咸平:对,然后如果给你三年时间,你还是没做好,那么就给这个学校的学生一个权利,所有学生都可以去上四中,可以挑自己认为好的学校,上了这个好学校之后,如果英文不达标、数学不达标、语文不达标,怎么办?国家出钱让你参加辅导班,帮你补习语文、补习英文、补习数学,这就是美国人干的事。为什么?因为它要给每一个学生一个公平的起点,每一个人必须在一样的学校、一样的师资、一样的设备等情况下茁壮成长,而不是搞重点学校,这就是美国。所以它这个2002年的计划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反讽,我请问你,我们这边做得到吗?
王牧笛:在我们这边,四中先闹腾起来了。
郎咸平:所以话说回来了,美国的高中尽量是弄成一样的。当然,美国也有重点中学,比如说纽约有一个叫史蒂文森高中,一个叫布朗士科学高中,都是非常好的学校,进这两个学校一定要考试。当初我儿子初中毕业的时候叫他去考,他考上了布朗士科学高中,他问我说要不要去念,我说念这个干嘛,那么远,每天上学花一个多小时时间,你吃饱撑着了?干脆到我们家对面去上学算了,走路5分钟就到了。我根本不在乎这个东西的。
王牧笛:水平也差不了多少。
郎咸平:有什么差别嘛,教育资源平均分配的嘛。我跟你讲,我想告诉各位父母,一个小孩子的成功是靠一生的积累,不是找一个亮点,你千万不要说我逼你考上北大、逼你考上清华,然后就是成功的,不是这么简单的。为什么?就是因为一个人的成功是靠长期的积累,所以你要让小孩子对他人生的追求有兴趣,这个最重要,而不是说你叫他做什么,目前我们完全搞反了。我在念初中的时候,那是很早以前了,我们也搞重点班,老师怎么选拔的呢?就是要到他家去补习。当时我有很多原因没去补习,结果呢,我升到初三的时候就把我放到非重点班,还不只是非重点班,而是那种不升学班。
王牧笛:我小的时候就有放牛班、重点班,或者三六九等的班级。
郎咸平:我太惨了,我才14岁就被分到放牛班去了。那时候我就开始学木工,准备出来到木工厂打工去,那是我以前的生活。我特别痛恨这种制度,我想通过我的例子来告诉各位父母,我初中念过放牛班,好不容易跌跌撞撞考上高中,然后考大学考了二本。如果说我今天混得还可以的话,我想告诉各位父母,一个人的成功是靠长期积累,你千万不要因为一个大学的闪光点就逼迫你的孩子放弃他的人生。
王牧笛:放牛班也有春天。
闫肖锋:郎教授在14岁的时候已经种下了反叛的种子。
郎咸平:没错,我最恨的就是我们内地、港、台的教育。
闫肖锋:如果把你分到快班,说不定你变成庸庸碌碌的。
郎咸平:真的有可能。我再扯一句话,当时我在念放牛班的时候,我在19班,比较差了。然后3班有一个同学,我还记得他的名字,叫马学勇,长得又高又帅,全年级第一名。我经常远处看着他,羡慕得不得了。这个人一直受到学校的呵护、父母的呵护,太顺了,我去沃顿商学院念书的时候,他比我早一年去,我这一辈子是跌跌打打出来的,所以非常习惯于挫折。我事情处理得很好,可是他不行,他考博士资格考试,第一次失败,从此消沉,然后消失了,他去哪里,我都不知道了。他的抗打击能力非常差,因为他这一辈子太顺了。
王牧笛:这就跟丘成桐教的一个得意门生一样,12岁上大学,18岁拿博士,非常地天才,学习成绩特别好,后来疯了。
闫肖锋:这就是一个悖论,越是倾向于精英教育,越会培养出庸才。而这种普众化、大众化的教育反而会出英才。
郎咸平:立足点平等就会出英才,才能在这个公平的制度之下真正孕育出一批人才,因为他们念一样的书,玩一样的游戏,做一样的工作,他优秀,那他就是人才。我们现在不是,我们整个制度,包括我刚刚讲的“华约”等等,就是特意地制造一些所谓的权贵分子出来,而且难以达成共识。
我们究竟错在哪里
在一个完全不公平的社会里面一试定终身是最公平的。如果是一个公平的系统,像美国一样,那就不需要一试定终身。而现在我们的联考是什么意思呢,是要打破这个公正,那这个改革一定会失败。
王牧笛:提到共识这个概念,美国50个州都同意2002法案,这在美国历史上是很少见的,因为美国是州政府管教育。
郎咸平:因为他们理解教育的本质是公正。咱们就缺乏共识。
王牧笛:而且美国总统在每次竞选演说的时候,都会把教育放在一个跟国家的存亡、安危相关的高度。1983年里根就说,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他们把教育上到那么高的一个地位。
郎咸平:人家是越改越好。比如说统考是一个方式,非常公正对不对?其他呢,你会跳舞吗,你会唱歌吗,参加社团活动吗,参加社会工作吗,这些都是公平地来评估的,那可不是说你们家有权有势就可以造一个假的证件,这在美国是非常严格的。另外,美国的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