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三国之魏武元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任命为了宛城太守,而现在的他,也再不需要在跟张曼城等人死磕了。
至于投降了的赵弘,可没有什么好下场,暴怒的皇帝早就下了命令,黄巾渠帅若是生擒,押送洛阳,处以极刑。其余大小首领不必押到京师,就地斩决即可。再加上秦颉新官上任,还是在一个被黄巾肆掠了许久的地方,还有什么比黄巾贼寇的副帅的人头更能立威的么?
朱隽并没有在宛城久留,他把宛城的事情都交给了秦颉之后,不过歇息了三日,便立即启程,去兖州和皇甫嵩会合。这些日子虽然一直和皇甫嵩分兵作战,但是和皇甫嵩之间的军报交流从来没有间断过,皇甫嵩阵斩彭脱,平定三郡的事情他自然也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现在的皇甫嵩已经进入了兖州境内,平讨兖州黄巾。那个兖州黄巾的渠帅,叫什么卜巳的,据说已经在准备和皇甫嵩一战。这个时候自己不抓紧时间赶去,更待何时?
只是这一日刚过武平,安营之时,朱隽的眉头就一直紧锁,就连高夜都开始好奇他又遇到了什么麻烦。不过倒也不用高夜去问,因为朱隽把高夜和孙坚一起叫到了自己的营帐之中,也不说话,只是递来了一卷竹简,让他二人看。
高夜随即打开了竹简,孙坚便也凑过来看,只是上面的内容,高夜倒不觉得什么,孙坚却已经感觉到天要塌了!这上面所写,乃是十日前的军报,北中郎将卢植因为高垒不战,怠慢军心,已经被朝廷收押,现在统领北线冀州军马的,乃是新任的东中郎将董卓。
高夜对这一段历史自然知之甚深,还不是因为刘宏派自己手底下的小黄门左丰,到卢植军中去巡查。结果左丰来了卢植这里,卢植理都没有理他,更别说孝敬了。自己提了一句,居然被卢植用“军费尚且不够,哪里有银钱与你”这样强硬的理由的搪了回去,自然是怀恨在心。结果这左丰返回雒阳后,便跟刘宏讲,说广宗城一鼓可下,只不过是卢植不尽心罢了。
想那刘宏本就对黄巾恨到了骨子里,恨不能立刻就把张角抓来,扒皮抽筋,结果现在听到左丰说卢植偷懒,哪里还忍得了?他根本就没想想左丰这样深居皇宫的人,哪里懂得打仗呢?这才命人派董卓去替换了卢植,并命人把卢植羁押回洛阳。
朱隽看高夜二人已经看完了军报,长叹了一口气道:“卢子干此番被拿,只怕北线战事不稳,那董卓我倒也听说过,据说在西凉一带很有威名。只是卢子干不打广宗,必有原因,绝不会是慢怠军心这样的理由。那董卓一来,前有卢子干前车之鉴,后有陛下苦苦相逼,不得不战,只怕凶多吉少啊。”
其实确实如此,《三国演义》为了突出刘备,把很多人都描写的十分不堪,这其中便有董卓。且不说董卓自入仕以来,久在边疆,与匈奴、羌人血战无数,少有败绩,而且他也是一个能和士卒同甘共苦的人。只是三国演义为了突出刘备,这才把董卓从一出场就写成了一个傲慢无礼之人,也算是为后面董卓乱政埋下伏笔。不过朱隽说得对,此时的董卓是一定要战的,哪怕是败,他也不能选择继续围困。皇帝刚刚因为围而不攻撤下了一个卢植,自己还依旧坚持卢植的战术,这不是啪啪的打皇帝陛下的脸么?要真这么干了,他也不是后来那个能坐上太师位置的董仲颖了。
高夜和孙坚都只是嗟叹了一阵,也没再多说什么,或许这个时候也不必多说什么了。朱隽给高夜二人下达的命令是全速前进,尽快回合皇甫嵩,剿灭兖州黄巾。这样的话,自己这一路大获全胜之后,还能去接替败军而还的董卓,继续对张角所在的广宗城加以围困。
不过就在行军的第三天,朱隽接到了皇甫嵩的命令。皇甫嵩在知道朱隽已经平定了南阳之后,也是异常欣喜,他只觉得胜利在望,可谁能想到,偏偏这个时候卢植居然被撤职查办了。一下子大好的形式又回到了五五开的局面。他作为沙场宿将,哪里不知道董卓现在的处境?
不过还好,在昨日自己遭遇了兖州黄巾渠帅卜巳。很明显卜巳的待遇没有张曼城他们那么好,动辄就是四五万人。卜巳的手底下不过一万人马,而且以老弱居多,看来他卜巳不是后勤大队长,就是黄巾贼中不怎么受张角待见的人。一场冲杀,连多余的计策都没有,卜巳大败,一万人马阵亡七千余,剩下三千也跑得不知去向,就连卜巳本人也被皇甫嵩生擒,派了一队人马押送洛阳。
因此皇甫嵩直接给朱隽下令,不要来苍亭找自己了,直接去广宗汇合。
任命为了宛城太守,而现在的他,也再不需要在跟张曼城等人死磕了。
至于投降了的赵弘,可没有什么好下场,暴怒的皇帝早就下了命令,黄巾渠帅若是生擒,押送洛阳,处以极刑。其余大小首领不必押到京师,就地斩决即可。再加上秦颉新官上任,还是在一个被黄巾肆掠了许久的地方,还有什么比黄巾贼寇的副帅的人头更能立威的么?
朱隽并没有在宛城久留,他把宛城的事情都交给了秦颉之后,不过歇息了三日,便立即启程,去兖州和皇甫嵩会合。这些日子虽然一直和皇甫嵩分兵作战,但是和皇甫嵩之间的军报交流从来没有间断过,皇甫嵩阵斩彭脱,平定三郡的事情他自然也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现在的皇甫嵩已经进入了兖州境内,平讨兖州黄巾。那个兖州黄巾的渠帅,叫什么卜巳的,据说已经在准备和皇甫嵩一战。这个时候自己不抓紧时间赶去,更待何时?
只是这一日刚过武平,安营之时,朱隽的眉头就一直紧锁,就连高夜都开始好奇他又遇到了什么麻烦。不过倒也不用高夜去问,因为朱隽把高夜和孙坚一起叫到了自己的营帐之中,也不说话,只是递来了一卷竹简,让他二人看。
高夜随即打开了竹简,孙坚便也凑过来看,只是上面的内容,高夜倒不觉得什么,孙坚却已经感觉到天要塌了!这上面所写,乃是十日前的军报,北中郎将卢植因为高垒不战,怠慢军心,已经被朝廷收押,现在统领北线冀州军马的,乃是新任的东中郎将董卓。
高夜对这一段历史自然知之甚深,还不是因为刘宏派自己手底下的小黄门左丰,到卢植军中去巡查。结果左丰来了卢植这里,卢植理都没有理他,更别说孝敬了。自己提了一句,居然被卢植用“军费尚且不够,哪里有银钱与你”这样强硬的理由的搪了回去,自然是怀恨在心。结果这左丰返回雒阳后,便跟刘宏讲,说广宗城一鼓可下,只不过是卢植不尽心罢了。
想那刘宏本就对黄巾恨到了骨子里,恨不能立刻就把张角抓来,扒皮抽筋,结果现在听到左丰说卢植偷懒,哪里还忍得了?他根本就没想想左丰这样深居皇宫的人,哪里懂得打仗呢?这才命人派董卓去替换了卢植,并命人把卢植羁押回洛阳。
朱隽看高夜二人已经看完了军报,长叹了一口气道:“卢子干此番被拿,只怕北线战事不稳,那董卓我倒也听说过,据说在西凉一带很有威名。只是卢子干不打广宗,必有原因,绝不会是慢怠军心这样的理由。那董卓一来,前有卢子干前车之鉴,后有陛下苦苦相逼,不得不战,只怕凶多吉少啊。”
其实确实如此,《三国演义》为了突出刘备,把很多人都描写的十分不堪,这其中便有董卓。且不说董卓自入仕以来,久在边疆,与匈奴、羌人血战无数,少有败绩,而且他也是一个能和士卒同甘共苦的人。只是三国演义为了突出刘备,这才把董卓从一出场就写成了一个傲慢无礼之人,也算是为后面董卓乱政埋下伏笔。不过朱隽说得对,此时的董卓是一定要战的,哪怕是败,他也不能选择继续围困。皇帝刚刚因为围而不攻撤下了一个卢植,自己还依旧坚持卢植的战术,这不是啪啪的打皇帝陛下的脸么?要真这么干了,他也不是后来那个能坐上太师位置的董仲颖了。
高夜和孙坚都只是嗟叹了一阵,也没再多说什么,或许这个时候也不必多说什么了。朱隽给高夜二人下达的命令是全速前进,尽快回合皇甫嵩,剿灭兖州黄巾。这样的话,自己这一路大获全胜之后,还能去接替败军而还的董卓,继续对张角所在的广宗城加以围困。
不过就在行军的第三天,朱隽接到了皇甫嵩的命令。皇甫嵩在知道朱隽已经平定了南阳之后,也是异常欣喜,他只觉得胜利在望,可谁能想到,偏偏这个时候卢植居然被撤职查办了。一下子大好的形式又回到了五五开的局面。他作为沙场宿将,哪里不知道董卓现在的处境?
不过还好,在昨日自己遭遇了兖州黄巾渠帅卜巳。很明显卜巳的待遇没有张曼城他们那么好,动辄就是四五万人。卜巳的手底下不过一万人马,而且以老弱居多,看来他卜巳不是后勤大队长,就是黄巾贼中不怎么受张角待见的人。一场冲杀,连多余的计策都没有,卜巳大败,一万人马阵亡七千余,剩下三千也跑得不知去向,就连卜巳本人也被皇甫嵩生擒,派了一队人马押送洛阳。
因此皇甫嵩直接给朱隽下令,不要来苍亭找自己了,直接去广宗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