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zmzw.net,宋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隆兴四年,川陕大丰收。赖紫金虎庇护,京兆府周边各府州招纳流民,供给田地耕作,又恰逢好年景,风调雨顺,无灾无害,背井离乡的陕西百姓终于有了盼头。虽然丢失陕西东部,但粮食自给还是没有问题。而四川的各种物资,也源源不断地输入关中。徐绍积粮练兵的策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这么好的年头,徐卫当然忘不了给女真人添添堵。五六月麦收时节,定戎的正军义军纷纷渡过渭水,纵火抢夺,破坏金军收成。南路招讨司的骑兵往往一天出动数波奔袭关中平原。去年,就因为徐卫的破坏,金军收成大减,靠着河东李植的帮忙,以及国内的调运,才勉强撑过来。今年徐卫故伎重施,金军的防线也不可能天衣天缝。等粮食收完,一合计,娄宿发现,这点粮食能撑五个月就不错了。
没奈何,只得再度向云中枢密院报告。粘罕闻听此讯,狂怒自不可免。但也在思考,西军老这么搞,继续下去也不是法子。但现在又起大军进攻陕西不太现实。这打又打不了,撑也撑不过,近十万大军呆在陕西,耗费甚巨,几时是个头?金国国内已经有权贵对这个局面相当不满,看看人家兀术管的东路,从河北打到山东,而后横扫中原,一度追到江南,沿余劫掠,赚了个盆满钵满。你倒好,费了牛劲,折了无数兵马,打下个陕西东部。咱们没见到半点好处不说,还年年往里填,这无底洞啥时候能填满?
当时就有金国大臣向金帝吴乞买提议,既然大金在两河扶持了高世由,把陕西东部也划归他得了,咱们别干这赔本的买卖。把娄宿马五等人撤回来,让高世由去经营。就算高世由鞭长莫及,不还有河东李植么?大金扶持他们,就是让他们当儿皇帝,替咱们作守户之犬,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粘罕这个人脾气非常暴躁,且嗜杀成性,但他不是傻瓜。正因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拿下陕西东部,因此就算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把这地方守住了。有这个立足点,往后攻掠陕西就会方便许多,一旦放弃,到时候又得重头再来。高世由?李植?就这两个货?你问问他们自己,是徐虎儿的对手么?恐怕让紫金虎啃得连渣都不剩
吴乞买问兀术,幸好这大金国的四太子虽然跟粘罕是对头,但不至于因私废公。也极力主张坚守陕东。但他同意将陕西东部划给高世由。只是金军并不撤退,替高世由守地盘。只是这样一来,高世由不得表示表示么?粮饷让他出
金帝一听,觉得这主意好。我将那么大地盘给你,又是送马,又是练兵,前几年就说你困难,如今该好些了吧?也该替我分忧了吧?遂一道诏书,遣使入伪韩的都城大名府。
高世由这个大韩皇帝完完全全是女真人给的,金帝的诏命他如何敢不从?只是他日子也过得紧巴,河北这片地方,被战乱毁得不象样。户口锐减,田地荒芜,一些偏远的县镇,几乎成了鬼城。这两年刚好一点,你就让我替你养十万大军,朕自己还有二十几万兵要吃饭,这不是要我的命么?
可无论他怎么诉苦,金帝的使臣一口咬定,不管,你看着办吧。高世由急得没办法,金使又催命一般,只好勒紧裤腰带,从牙缝里省出一部分紧急送往陕西。又令河东李植周济一点,但离金人索要的数目仍相去甚远。
穷则思变,高世由和他的宰相刘豫商量许久,得出一个结论。虽说两河俱为大韩疆土,但河东李植向来是独来独往,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的。只靠河北这地方,能产几斤粮?能收几两税?想要钱粮,就得打南边的主意。
大金国每次出兵,都是满载而归。不管是索要来的,还是抢夺来的,反正人家能弄到好处。咱们何不学学金军?大韩养了二十几万兵,不用来打仗作甚?打陕西不敢,中原还不敢么?东京一直没破,这百十年的皇都该有多少油水?就算打不下来东京,还不能讹南朝一笔钱粮么?大宋有的是钱啊
高世由大喜过望,恨不得立即驱十万虎狼之师鲸吞中原。怎么就一直没想到这点,我现在是大韩皇帝啊,我手里也有兵啊,金军能打,我不能打么?只不过,这么大的事,他倒不敢乾纲独断,派人向金帝上奏。说仰仗大金国的神威,臣得以在两河立国,此诚亘古未有之殊遇因此,他常怀报答之心,金军连年征战,如今需要养精蓄锐,但南朝尚未攻灭,他如鲠在喉,寝食不安,总想着要替大金国扫灭这个障碍。因此,决定发兵南下,经山东,趋东京,扫荡中原,直逼长江
金国君臣收到这份上奏时,一片哗然谁也没有料到高世由居然还有之份孝心?吴乞买也很意外,但若是能假高世由之手进攻南朝,这实在是件好事。只是有些担心,以韩军的实力,够和宋军一拼么?
主持军事的粘罕和兀术等人,也建议不妨一试。反正宋军除了陕西之外,都一个鸟样。高世由的部队,很多从前都是宋军,他们自己人打自己,至少打个旗鼓相当吧?如果是这种结果,就已经不错了,让他们耗,耗得撑不住,金军再去捡软杮子捏,岂不事半功倍?
吴乞买觉得有道理,遂同意高世由挥师南下。为了表示大金国对这个儿皇帝的支持,金帝派遣一员金军大将,率三万人响应高世由,和韩军一同作战。并发了道诏书,着实把高世由夸了一番。
夸得高逆那个美啊,浑身都舒坦。当即委派其弟,枢密使高孝恭为兵马元帅,率马步军十二万余人,会同金军三万,纠集十五万人从河北出兵。出征之前,高世由煞有架势地祭天祭旗,并对受阅部队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而后,大军浩浩荡荡,直扑山东。
山东这地方,在宋金开战之前就已经乱了,为匪祸最盛之地。剿了一阵,又遇上金军南下,实在破坏得不成样子。上次兀术北还之后,镇江行在派往山东的官员,十有八九都拒绝上任。现在的山东,已经是盗匪和义军的天下,山头达数百个之多。
韩军兵临山东,倒也确实是势如破竹。那些人山大王和义军领袖,多半都是望风披靡,少数敢出来对阵的,往往都是,不两合,即刺于马下。韩军用了不到二十天,就已经横扫整个山东地区了。
捷报送回大名府,高世由乐得合不拢嘴,一再勉励将士们“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同时不忘记提醒高孝恭,莫忘记此次出征的意义何在?钱粮
八月末,韩军前锋已经抵达兴仁府治下的宛亭县。从这里去东京,只有一百三十多里路。当时驻扎在宛亭的守将,唤作王贵,乃东京留守司统制官岳飞的部下。他手里的兵不满两千,而敌有万余众,相差可谓悬殊。
将士们见韩军漫野而来,都劝他暂时退往京师地界,等大军来集结之后,再与韩军决战。王贵颇有几分胆色,他在宛亭城上看到韩军密密麻麻地扑过来,却没有什么章法。步骑混作一处,只图个热闹。遂对部下道:“贼虽众,易破”
当即领一千余士兵出城,摆下阵势,接战
韩军的前锋,从前是沧州的一个小军官,马军副兵马使级别,... -->>
隆兴四年,川陕大丰收。赖紫金虎庇护,京兆府周边各府州招纳流民,供给田地耕作,又恰逢好年景,风调雨顺,无灾无害,背井离乡的陕西百姓终于有了盼头。虽然丢失陕西东部,但粮食自给还是没有问题。而四川的各种物资,也源源不断地输入关中。徐绍积粮练兵的策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这么好的年头,徐卫当然忘不了给女真人添添堵。五六月麦收时节,定戎的正军义军纷纷渡过渭水,纵火抢夺,破坏金军收成。南路招讨司的骑兵往往一天出动数波奔袭关中平原。去年,就因为徐卫的破坏,金军收成大减,靠着河东李植的帮忙,以及国内的调运,才勉强撑过来。今年徐卫故伎重施,金军的防线也不可能天衣天缝。等粮食收完,一合计,娄宿发现,这点粮食能撑五个月就不错了。
没奈何,只得再度向云中枢密院报告。粘罕闻听此讯,狂怒自不可免。但也在思考,西军老这么搞,继续下去也不是法子。但现在又起大军进攻陕西不太现实。这打又打不了,撑也撑不过,近十万大军呆在陕西,耗费甚巨,几时是个头?金国国内已经有权贵对这个局面相当不满,看看人家兀术管的东路,从河北打到山东,而后横扫中原,一度追到江南,沿余劫掠,赚了个盆满钵满。你倒好,费了牛劲,折了无数兵马,打下个陕西东部。咱们没见到半点好处不说,还年年往里填,这无底洞啥时候能填满?
当时就有金国大臣向金帝吴乞买提议,既然大金在两河扶持了高世由,把陕西东部也划归他得了,咱们别干这赔本的买卖。把娄宿马五等人撤回来,让高世由去经营。就算高世由鞭长莫及,不还有河东李植么?大金扶持他们,就是让他们当儿皇帝,替咱们作守户之犬,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粘罕这个人脾气非常暴躁,且嗜杀成性,但他不是傻瓜。正因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拿下陕西东部,因此就算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把这地方守住了。有这个立足点,往后攻掠陕西就会方便许多,一旦放弃,到时候又得重头再来。高世由?李植?就这两个货?你问问他们自己,是徐虎儿的对手么?恐怕让紫金虎啃得连渣都不剩
吴乞买问兀术,幸好这大金国的四太子虽然跟粘罕是对头,但不至于因私废公。也极力主张坚守陕东。但他同意将陕西东部划给高世由。只是金军并不撤退,替高世由守地盘。只是这样一来,高世由不得表示表示么?粮饷让他出
金帝一听,觉得这主意好。我将那么大地盘给你,又是送马,又是练兵,前几年就说你困难,如今该好些了吧?也该替我分忧了吧?遂一道诏书,遣使入伪韩的都城大名府。
高世由这个大韩皇帝完完全全是女真人给的,金帝的诏命他如何敢不从?只是他日子也过得紧巴,河北这片地方,被战乱毁得不象样。户口锐减,田地荒芜,一些偏远的县镇,几乎成了鬼城。这两年刚好一点,你就让我替你养十万大军,朕自己还有二十几万兵要吃饭,这不是要我的命么?
可无论他怎么诉苦,金帝的使臣一口咬定,不管,你看着办吧。高世由急得没办法,金使又催命一般,只好勒紧裤腰带,从牙缝里省出一部分紧急送往陕西。又令河东李植周济一点,但离金人索要的数目仍相去甚远。
穷则思变,高世由和他的宰相刘豫商量许久,得出一个结论。虽说两河俱为大韩疆土,但河东李植向来是独来独往,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的。只靠河北这地方,能产几斤粮?能收几两税?想要钱粮,就得打南边的主意。
大金国每次出兵,都是满载而归。不管是索要来的,还是抢夺来的,反正人家能弄到好处。咱们何不学学金军?大韩养了二十几万兵,不用来打仗作甚?打陕西不敢,中原还不敢么?东京一直没破,这百十年的皇都该有多少油水?就算打不下来东京,还不能讹南朝一笔钱粮么?大宋有的是钱啊
高世由大喜过望,恨不得立即驱十万虎狼之师鲸吞中原。怎么就一直没想到这点,我现在是大韩皇帝啊,我手里也有兵啊,金军能打,我不能打么?只不过,这么大的事,他倒不敢乾纲独断,派人向金帝上奏。说仰仗大金国的神威,臣得以在两河立国,此诚亘古未有之殊遇因此,他常怀报答之心,金军连年征战,如今需要养精蓄锐,但南朝尚未攻灭,他如鲠在喉,寝食不安,总想着要替大金国扫灭这个障碍。因此,决定发兵南下,经山东,趋东京,扫荡中原,直逼长江
金国君臣收到这份上奏时,一片哗然谁也没有料到高世由居然还有之份孝心?吴乞买也很意外,但若是能假高世由之手进攻南朝,这实在是件好事。只是有些担心,以韩军的实力,够和宋军一拼么?
主持军事的粘罕和兀术等人,也建议不妨一试。反正宋军除了陕西之外,都一个鸟样。高世由的部队,很多从前都是宋军,他们自己人打自己,至少打个旗鼓相当吧?如果是这种结果,就已经不错了,让他们耗,耗得撑不住,金军再去捡软杮子捏,岂不事半功倍?
吴乞买觉得有道理,遂同意高世由挥师南下。为了表示大金国对这个儿皇帝的支持,金帝派遣一员金军大将,率三万人响应高世由,和韩军一同作战。并发了道诏书,着实把高世由夸了一番。
夸得高逆那个美啊,浑身都舒坦。当即委派其弟,枢密使高孝恭为兵马元帅,率马步军十二万余人,会同金军三万,纠集十五万人从河北出兵。出征之前,高世由煞有架势地祭天祭旗,并对受阅部队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而后,大军浩浩荡荡,直扑山东。
山东这地方,在宋金开战之前就已经乱了,为匪祸最盛之地。剿了一阵,又遇上金军南下,实在破坏得不成样子。上次兀术北还之后,镇江行在派往山东的官员,十有八九都拒绝上任。现在的山东,已经是盗匪和义军的天下,山头达数百个之多。
韩军兵临山东,倒也确实是势如破竹。那些人山大王和义军领袖,多半都是望风披靡,少数敢出来对阵的,往往都是,不两合,即刺于马下。韩军用了不到二十天,就已经横扫整个山东地区了。
捷报送回大名府,高世由乐得合不拢嘴,一再勉励将士们“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同时不忘记提醒高孝恭,莫忘记此次出征的意义何在?钱粮
八月末,韩军前锋已经抵达兴仁府治下的宛亭县。从这里去东京,只有一百三十多里路。当时驻扎在宛亭的守将,唤作王贵,乃东京留守司统制官岳飞的部下。他手里的兵不满两千,而敌有万余众,相差可谓悬殊。
将士们见韩军漫野而来,都劝他暂时退往京师地界,等大军来集结之后,再与韩军决战。王贵颇有几分胆色,他在宛亭城上看到韩军密密麻麻地扑过来,却没有什么章法。步骑混作一处,只图个热闹。遂对部下道:“贼虽众,易破”
当即领一千余士兵出城,摆下阵势,接战
韩军的前锋,从前是沧州的一个小军官,马军副兵马使级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