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宋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焦急地大呼军医,有人想把同袍背起。没有什么情义,能比在同一个锅里吃饭,同一个帐里睡觉,同一个战场效死的军中袍泽来得深厚。徐原官至经略副使,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对于生死,他见得多了,也看得淡了。可此时,仍旧不免揪心之痛,国难当头,祸不单行呐……
“经略相公,把壁垒上的弟兄们撤下去吧。这已经是今天冻死的第六个。卑职代弟兄们求你了!”一都头堂堂七尺之躯,竟哭得满面泪光,扑通一声跪在雪地中,泣不成声。
颓然起身,徐原立在原处半晌无语,忽地攥紧腰间刀柄,大步往回而去!尽人事,安天命,若天要灭我家国,自己只能与之共存亡!身为武臣,征战沙场,马革裹尸是本分!可弟兄们……不多时,军令传下,壁垒士卒可暂避风雪,退下墙来。
东京,陈留县。
得益于大哥在前线的顽强抵抗,徐卫有相对充足的时间会同部下商议防守事务,甚至根据不同情况,精确到防区每一个县。朝廷看来是把老本都掏出来了,大批精良的器械装备到军中,尤其是威力较大的强弓硬弩和箭矢得到大量补充。
徐卫率军进驻陈留,不仅得到了蒋知县的欢迎,陈留士绅也相当拥戴。当然,除了徐卫坚守黄河浮桥五昼夜的名气外,多少有些三叔徐绍的光环在加持。陈留本地一家大户,腾出一所大宅子,供徐卫设府。并拍胸脯保证,小徐官人不必担心钱粮的问题,都在小人身上。这让徐卫不禁感叹,都说宋代经济空前繁荣,看来此话不假。我光是陈留便驻有精兵一万余人,你敢保证军需?那得多大家当?一些富商也有意提供场所让士卒避寒,徐卫起初以军法明令,不得扰民为由加以拒绝,可后来天降大雪,住在军帐里实在难以忍受,遂接受了陈留父老的好意。
徐卫铠甲铿锵作响,抖掉积雪后,亲兵服侍着脱将下来,徐卫见他满手冻疮,血脓并流,关切道:“不必随侍,去找军医看看。”
这亲兵不过十六七岁,徐家庄人,困踏实机警,为徐卫所看重。此时听指挥使关心,裂嘴一笑:“年年如此,习惯了,多谢指挥使。”说完,又外出端来火盘取暖。
徐卫其实冻得也很难受,恨不得把那火盆当成美女抱在怀里。可看了一阵,还是摇头道:“端走。”
“这,这是为何?”亲兵不解地问道。
“我部数万弟兄,谁人不是娘生爹养?可是个个都有火烤?”徐卫问道。
亲兵更加疑惑了:“你是大军主将,怎能跟士卒相比?”
淡然一笑,徐卫坐在案后,不住地吸着鼻子:“话是这么说,但成军我x,我于军前起誓,与弟兄同甘苦,共患难,岂能违背?况且,我至少还有这屋子避风雪,那城头的士卒呢?”
亲兵听罢,无言以对,徐卫再三催促,他才躬身一揖,端着火盆出去了。搓了搓通红的双手,又放在嘴下哈了几口气,感觉仍旧难熬,索性起身,在屋子里来回走动。又随手在案上抓起一本《武经总要》看了起来。
这本书给徐卫的第一个感觉是扯蛋,因为他从书里看到,大宋的武将们出征之际,皇帝不但派出监军掣肘,影响指挥,甚至还要赐给武将阵图,让带兵之人按图打仗。他就是诸葛亮,也料不到千里之外的事情吧?防范武将到这个份上,真算是空前绝后了。从赵桓现在的作为看来,有些“反传统”的意思,但能不能贯彻始终,还是个未知之数,自己也不抱幻想。
坦白地说,徐卫刚穿越过来,知道自己到了北宋末年时,并没有什么长远的计划。首先想到的便是安身立命,河北匪盗蜂起,各地征集乡兵。这给了他一个思路,乱世之中,人命贱如草,手里有批人马当能自保。恰逢此时宋军攻辽大败,执掌军务的蔡攸推行“招募乡勇以御贼寇”的政策,靖绥营慢慢扩张。
这个时期,他的设想是,尽全力扩充实力,待金军攻破东京,灭亡北宋后,赵构建立南宋,正是武人登场之际。到时自己手里有兵有刀,可以有所作为。不过后来考虑到,赵构虽然建立南宋,也派遣岳飞等大将北伐中原,但其目的,只为自保。有徽钦二帝在北方,赵构永远不可能真的收复中原。如此一来,自己虽不想作个岳武穆那样的“样板忠臣”,可也不能跟秦桧这种货色搞在一起当搅屎棍吧?如果明哲保身,即使像韩世忠那样得到善终,可眼看着女真人在北方耀武扬威,胡搞瞎搞而无所作为,那该多憋屈?
前不久,徐绍提出了“将门”这条路子,他终于找到了方向,只是,叔父的初衷和侄子的设想,从“将门”提出那一刻起,便“同途殊去”了。
看了一阵,总感觉哪里不对劲。怎么肩膀凉嗖嗖的?伸手一摸才发现,这件四嫂亲手缝制的棉衣早被铠甲给磨破了。去年金军南侵,自己率靖绥营出大名,临行前三姐四嫂依依不舍的模样至今仍旧历历在目。唉,现在已经腊月,陈留距东京尚有路途,军中事情又一大堆,看来过年都不用回了。
门“吱嘎”一声响,那亲兵又走了进来,徐卫一见,皱眉问道:“我不是说了么,让你去找军医瞧瞧。”
亲兵手里提着个包袱,上前拜道:“指挥使息怒,这包袱是给你的。”
徐卫看也不看,只当又是县里哪位大户送的,直接道:“送去度支吏那里,让他纳入军需之中。”说罢,又看起书来。
亲兵欲言又止,良久,又小心翼翼地说道:“指挥使,据下面的人说,这是一位小娘子送来的。”
小娘子?听到这句,徐卫的目光从书卷上移开,落在那包袱上,看了一阵,将书扔在案上:“打开看看。”亲兵如言打开包袱,却是件棉衣,这倒真巧了,刚说棉衣磨破了,这就有新的送来。这谁送的?我家就三姐四嫂两个**而已,哪来的小娘子?
“这件棉衣是按指挥使的身形做的,刚刚合适。”亲兵抖开衣服说道。
徐卫不觉有些奇怪:“你怎么知道?”
“小人随侍指挥使日久,自然也就清楚了。”亲兵回答道。
徐卫心中一动,能知道自己穿多大衣服,那应该也是自己的熟人。三姐四嫂已经排除,除此之外,自己在东京认识的女流,就只有……
上得前去,接过那件棉衣摸了摸,感觉异常厚实,针脚也是密密麻麻,看来费了不少功夫。除了嫂子,谁有这个闲心,替自己缝制寒衣?
“送来的人什么模样,多大年纪,现在何处?”徐卫突然连续发问。
亲兵似乎已经习惯,不慌不忙道:“小人问过了,说是二十出头,像是哪里的村姑,生得挺标致,把东西送来就走了,什么话也没说。”
徐卫一阵沉吟后,直接往屋外走去,丢下一句话来:“备马!”
亲兵一愣,这不是刚从外面回来么?又要出去?可指挥使言出如山,从不更改,遂赶紧小跑着出去准备。刚转出房门,却见徐卫停下脚步回身问道:“村姑?下这评语的人得是什么眼神?斗鸡眼吧?”
焦急地大呼军医,有人想把同袍背起。没有什么情义,能比在同一个锅里吃饭,同一个帐里睡觉,同一个战场效死的军中袍泽来得深厚。徐原官至经略副使,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对于生死,他见得多了,也看得淡了。可此时,仍旧不免揪心之痛,国难当头,祸不单行呐……
“经略相公,把壁垒上的弟兄们撤下去吧。这已经是今天冻死的第六个。卑职代弟兄们求你了!”一都头堂堂七尺之躯,竟哭得满面泪光,扑通一声跪在雪地中,泣不成声。
颓然起身,徐原立在原处半晌无语,忽地攥紧腰间刀柄,大步往回而去!尽人事,安天命,若天要灭我家国,自己只能与之共存亡!身为武臣,征战沙场,马革裹尸是本分!可弟兄们……不多时,军令传下,壁垒士卒可暂避风雪,退下墙来。
东京,陈留县。
得益于大哥在前线的顽强抵抗,徐卫有相对充足的时间会同部下商议防守事务,甚至根据不同情况,精确到防区每一个县。朝廷看来是把老本都掏出来了,大批精良的器械装备到军中,尤其是威力较大的强弓硬弩和箭矢得到大量补充。
徐卫率军进驻陈留,不仅得到了蒋知县的欢迎,陈留士绅也相当拥戴。当然,除了徐卫坚守黄河浮桥五昼夜的名气外,多少有些三叔徐绍的光环在加持。陈留本地一家大户,腾出一所大宅子,供徐卫设府。并拍胸脯保证,小徐官人不必担心钱粮的问题,都在小人身上。这让徐卫不禁感叹,都说宋代经济空前繁荣,看来此话不假。我光是陈留便驻有精兵一万余人,你敢保证军需?那得多大家当?一些富商也有意提供场所让士卒避寒,徐卫起初以军法明令,不得扰民为由加以拒绝,可后来天降大雪,住在军帐里实在难以忍受,遂接受了陈留父老的好意。
徐卫铠甲铿锵作响,抖掉积雪后,亲兵服侍着脱将下来,徐卫见他满手冻疮,血脓并流,关切道:“不必随侍,去找军医看看。”
这亲兵不过十六七岁,徐家庄人,困踏实机警,为徐卫所看重。此时听指挥使关心,裂嘴一笑:“年年如此,习惯了,多谢指挥使。”说完,又外出端来火盘取暖。
徐卫其实冻得也很难受,恨不得把那火盆当成美女抱在怀里。可看了一阵,还是摇头道:“端走。”
“这,这是为何?”亲兵不解地问道。
“我部数万弟兄,谁人不是娘生爹养?可是个个都有火烤?”徐卫问道。
亲兵更加疑惑了:“你是大军主将,怎能跟士卒相比?”
淡然一笑,徐卫坐在案后,不住地吸着鼻子:“话是这么说,但成军我x,我于军前起誓,与弟兄同甘苦,共患难,岂能违背?况且,我至少还有这屋子避风雪,那城头的士卒呢?”
亲兵听罢,无言以对,徐卫再三催促,他才躬身一揖,端着火盆出去了。搓了搓通红的双手,又放在嘴下哈了几口气,感觉仍旧难熬,索性起身,在屋子里来回走动。又随手在案上抓起一本《武经总要》看了起来。
这本书给徐卫的第一个感觉是扯蛋,因为他从书里看到,大宋的武将们出征之际,皇帝不但派出监军掣肘,影响指挥,甚至还要赐给武将阵图,让带兵之人按图打仗。他就是诸葛亮,也料不到千里之外的事情吧?防范武将到这个份上,真算是空前绝后了。从赵桓现在的作为看来,有些“反传统”的意思,但能不能贯彻始终,还是个未知之数,自己也不抱幻想。
坦白地说,徐卫刚穿越过来,知道自己到了北宋末年时,并没有什么长远的计划。首先想到的便是安身立命,河北匪盗蜂起,各地征集乡兵。这给了他一个思路,乱世之中,人命贱如草,手里有批人马当能自保。恰逢此时宋军攻辽大败,执掌军务的蔡攸推行“招募乡勇以御贼寇”的政策,靖绥营慢慢扩张。
这个时期,他的设想是,尽全力扩充实力,待金军攻破东京,灭亡北宋后,赵构建立南宋,正是武人登场之际。到时自己手里有兵有刀,可以有所作为。不过后来考虑到,赵构虽然建立南宋,也派遣岳飞等大将北伐中原,但其目的,只为自保。有徽钦二帝在北方,赵构永远不可能真的收复中原。如此一来,自己虽不想作个岳武穆那样的“样板忠臣”,可也不能跟秦桧这种货色搞在一起当搅屎棍吧?如果明哲保身,即使像韩世忠那样得到善终,可眼看着女真人在北方耀武扬威,胡搞瞎搞而无所作为,那该多憋屈?
前不久,徐绍提出了“将门”这条路子,他终于找到了方向,只是,叔父的初衷和侄子的设想,从“将门”提出那一刻起,便“同途殊去”了。
看了一阵,总感觉哪里不对劲。怎么肩膀凉嗖嗖的?伸手一摸才发现,这件四嫂亲手缝制的棉衣早被铠甲给磨破了。去年金军南侵,自己率靖绥营出大名,临行前三姐四嫂依依不舍的模样至今仍旧历历在目。唉,现在已经腊月,陈留距东京尚有路途,军中事情又一大堆,看来过年都不用回了。
门“吱嘎”一声响,那亲兵又走了进来,徐卫一见,皱眉问道:“我不是说了么,让你去找军医瞧瞧。”
亲兵手里提着个包袱,上前拜道:“指挥使息怒,这包袱是给你的。”
徐卫看也不看,只当又是县里哪位大户送的,直接道:“送去度支吏那里,让他纳入军需之中。”说罢,又看起书来。
亲兵欲言又止,良久,又小心翼翼地说道:“指挥使,据下面的人说,这是一位小娘子送来的。”
小娘子?听到这句,徐卫的目光从书卷上移开,落在那包袱上,看了一阵,将书扔在案上:“打开看看。”亲兵如言打开包袱,却是件棉衣,这倒真巧了,刚说棉衣磨破了,这就有新的送来。这谁送的?我家就三姐四嫂两个**而已,哪来的小娘子?
“这件棉衣是按指挥使的身形做的,刚刚合适。”亲兵抖开衣服说道。
徐卫不觉有些奇怪:“你怎么知道?”
“小人随侍指挥使日久,自然也就清楚了。”亲兵回答道。
徐卫心中一动,能知道自己穿多大衣服,那应该也是自己的熟人。三姐四嫂已经排除,除此之外,自己在东京认识的女流,就只有……
上得前去,接过那件棉衣摸了摸,感觉异常厚实,针脚也是密密麻麻,看来费了不少功夫。除了嫂子,谁有这个闲心,替自己缝制寒衣?
“送来的人什么模样,多大年纪,现在何处?”徐卫突然连续发问。
亲兵似乎已经习惯,不慌不忙道:“小人问过了,说是二十出头,像是哪里的村姑,生得挺标致,把东西送来就走了,什么话也没说。”
徐卫一阵沉吟后,直接往屋外走去,丢下一句话来:“备马!”
亲兵一愣,这不是刚从外面回来么?又要出去?可指挥使言出如山,从不更改,遂赶紧小跑着出去准备。刚转出房门,却见徐卫停下脚步回身问道:“村姑?下这评语的人得是什么眼神?斗鸡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