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大明地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补一个三江感言,同时也作为即将开始的强推的感言。本书上个周末上了三江封推,到今天结束,临结束了再发感言,也算是够迟钝了,抱歉。
首先,肯定要先感谢关照本书的各位编辑,包括三组的主编兰精灵老大,责编小米妹妹,签约编辑叶子妹妹。此外,还有已经离职的前责编一索老大,在这本书策划期间,橙子得到一索老大的不少指点,在此一并谢过。
接着,就要感谢各位收藏、点击、推荐本书的读者,以及各位对本书进行打赏的读者(名单附后)。你们的支持,是橙子码字时候最大的动力。
既然是感言,总是要说一些感慨的。
橙子从写工业转到写历史,是一个对自己的挑战,也是一种自虐,这一点已经有无数的读者向橙子说起了。写同一个题材的时间太长了,容易产生疲劳感,换一个题材,是想换一换头脑,这不算是转型,充其量算是“玩票”。也许这本书写完之后,橙子就改行去写玄幻了,橙子聊发少年狂……
历史题材很难写,最难的地方,就在于这个时代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当时的社会风俗如何,当时的人情世故如何,一切都只能从史籍中去寻找证据。前些天,一些读者在书评区批评书中主角对母亲使用的称谓不对,说古人不叫“妈”,而是叫“娘”,然后另外一些读者翻出《广雅》来证明古代也是有“妈”这个称谓的,橙子自己也找到了《宛署杂记》,用来证明,这就是一例了。如果是写都市题材,这样的争议肯定是不会出现的。
橙子自称是文科生,但其实是学经济出身的,与历史毫不相干,这一点橙子必须承认。任何认为橙子是“历史盲”的评论,橙子都真心接受,由衷地说一句:老大,你真是太有眼力了!
不过,橙子是一个还算认真的人,对于不懂的事情,橙子总是尽力去搞懂。为了写明史,橙子先是买了上千元的书籍,什么《剑桥中国明代史》、《明代政治史》、《明代社会生活史》、《明代乡村纠纷与秩序》……这么说吧,当当网上挂着“明代”二字的书,橙子买了一多半。
橙子的第二个资料来源,是各种历史典籍,诸如《明会典》、《神宗实录》、《丰城县志》、《南昌府志》等等,如果谁有心去核对一下,会发现韩文、吴之诚、王凤韶等名字,都是真实存在的,当然,他们是不是长着三绺长髯,橙子就不知道了,实在是没找到他们的照片。
第三部分,就是各种学术论文,这是踩在无数学者的肩膀上在写小说。学者们的考据功夫,是橙子望尘莫及的,所以当橙子对什么问题拿不准的时候,就会去找学术文献,看看学者们是如何说的。如果有些问题——比如韩文有没有胡子——连学者都不知道,那橙子就放心大胆地胡编了。
说了这么多,主要是想说明一点,橙子虽然是个历史盲,但笔下的东西并非瞎写。诸如物价、社会习俗、官制、科技发展水平之类的东西,橙子多少有一点根据。
早有作者朋友提醒我说,历史文很难写,因为读者很挑剔,稍有一点考据不当的地方,就会招致读者的批判。对此,橙子的态度有二,一是衷心欢迎、虚心接受,二是希望能够看到有理有据的批判,而不是以讹传讹,拿着演义小说里的桥段来批判橙子的桥段。大家都是演义小说,凭什么他就是对的,橙子就是错的?
比如说,前两天有个读者杀气腾腾地跑来发帖,口气极其傲慢,上来就指责书中的物价不对。他的依据,就是当年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1000块钱,所以如此这般……为什么当年的一两银子就相当于现在的1000块钱呢?我想,这应当是其他历史小说里的一个设定,而这个设定,至少是不严谨的。
明代的时候,曾以米价来定银价,基本是2石大米合1两白银。当年的1石大米,相当于今天的94.4公斤,2石就是大约380斤。今天的大米价格,市场上大约2.5元,超市里3.5元,平均算是3元吧,这样1两白银就相当于今天的1140元。所以按1两银子相当于1000元来计算,没什么大错。
问题在于,除了大米之外,明代与现代相比,还有其他的等价物。有学者根据《万历会计录》和《宛署杂记》中的记载,考证过其他商品的价格,试列几项给大家看看:
韭菜:0.25两/斤
茄子:0.004两/个
大蒜:0.011元/斤
葡萄:0.05两/斤
桃子:0.04两/斤
木炭:0.4-08两/100斤
白布:0.2两/匹
铁锅:0.25两/口
铁:0.03两/斤
……
大家看看吧,照每两银子相当于1000元的算法,韭菜是250元一斤,葡萄是50元一斤,铁锅是250元一口,这与今天的物价又如何类比呢?
此外,在白银与铜钱的比价方面,也是复杂之极。
洪武8年,1两白银折钱1000文;
弘治9年,700文;
嘉靖8年,官价是700文,市价300文;
嘉靖32年,不同的史料记载不一,从700文至2100文... -->>
补一个三江感言,同时也作为即将开始的强推的感言。本书上个周末上了三江封推,到今天结束,临结束了再发感言,也算是够迟钝了,抱歉。
首先,肯定要先感谢关照本书的各位编辑,包括三组的主编兰精灵老大,责编小米妹妹,签约编辑叶子妹妹。此外,还有已经离职的前责编一索老大,在这本书策划期间,橙子得到一索老大的不少指点,在此一并谢过。
接着,就要感谢各位收藏、点击、推荐本书的读者,以及各位对本书进行打赏的读者(名单附后)。你们的支持,是橙子码字时候最大的动力。
既然是感言,总是要说一些感慨的。
橙子从写工业转到写历史,是一个对自己的挑战,也是一种自虐,这一点已经有无数的读者向橙子说起了。写同一个题材的时间太长了,容易产生疲劳感,换一个题材,是想换一换头脑,这不算是转型,充其量算是“玩票”。也许这本书写完之后,橙子就改行去写玄幻了,橙子聊发少年狂……
历史题材很难写,最难的地方,就在于这个时代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当时的社会风俗如何,当时的人情世故如何,一切都只能从史籍中去寻找证据。前些天,一些读者在书评区批评书中主角对母亲使用的称谓不对,说古人不叫“妈”,而是叫“娘”,然后另外一些读者翻出《广雅》来证明古代也是有“妈”这个称谓的,橙子自己也找到了《宛署杂记》,用来证明,这就是一例了。如果是写都市题材,这样的争议肯定是不会出现的。
橙子自称是文科生,但其实是学经济出身的,与历史毫不相干,这一点橙子必须承认。任何认为橙子是“历史盲”的评论,橙子都真心接受,由衷地说一句:老大,你真是太有眼力了!
不过,橙子是一个还算认真的人,对于不懂的事情,橙子总是尽力去搞懂。为了写明史,橙子先是买了上千元的书籍,什么《剑桥中国明代史》、《明代政治史》、《明代社会生活史》、《明代乡村纠纷与秩序》……这么说吧,当当网上挂着“明代”二字的书,橙子买了一多半。
橙子的第二个资料来源,是各种历史典籍,诸如《明会典》、《神宗实录》、《丰城县志》、《南昌府志》等等,如果谁有心去核对一下,会发现韩文、吴之诚、王凤韶等名字,都是真实存在的,当然,他们是不是长着三绺长髯,橙子就不知道了,实在是没找到他们的照片。
第三部分,就是各种学术论文,这是踩在无数学者的肩膀上在写小说。学者们的考据功夫,是橙子望尘莫及的,所以当橙子对什么问题拿不准的时候,就会去找学术文献,看看学者们是如何说的。如果有些问题——比如韩文有没有胡子——连学者都不知道,那橙子就放心大胆地胡编了。
说了这么多,主要是想说明一点,橙子虽然是个历史盲,但笔下的东西并非瞎写。诸如物价、社会习俗、官制、科技发展水平之类的东西,橙子多少有一点根据。
早有作者朋友提醒我说,历史文很难写,因为读者很挑剔,稍有一点考据不当的地方,就会招致读者的批判。对此,橙子的态度有二,一是衷心欢迎、虚心接受,二是希望能够看到有理有据的批判,而不是以讹传讹,拿着演义小说里的桥段来批判橙子的桥段。大家都是演义小说,凭什么他就是对的,橙子就是错的?
比如说,前两天有个读者杀气腾腾地跑来发帖,口气极其傲慢,上来就指责书中的物价不对。他的依据,就是当年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1000块钱,所以如此这般……为什么当年的一两银子就相当于现在的1000块钱呢?我想,这应当是其他历史小说里的一个设定,而这个设定,至少是不严谨的。
明代的时候,曾以米价来定银价,基本是2石大米合1两白银。当年的1石大米,相当于今天的94.4公斤,2石就是大约380斤。今天的大米价格,市场上大约2.5元,超市里3.5元,平均算是3元吧,这样1两白银就相当于今天的1140元。所以按1两银子相当于1000元来计算,没什么大错。
问题在于,除了大米之外,明代与现代相比,还有其他的等价物。有学者根据《万历会计录》和《宛署杂记》中的记载,考证过其他商品的价格,试列几项给大家看看:
韭菜:0.25两/斤
茄子:0.004两/个
大蒜:0.011元/斤
葡萄:0.05两/斤
桃子:0.04两/斤
木炭:0.4-08两/100斤
白布:0.2两/匹
铁锅:0.25两/口
铁:0.03两/斤
……
大家看看吧,照每两银子相当于1000元的算法,韭菜是250元一斤,葡萄是50元一斤,铁锅是250元一口,这与今天的物价又如何类比呢?
此外,在白银与铜钱的比价方面,也是复杂之极。
洪武8年,1两白银折钱1000文;
弘治9年,700文;
嘉靖8年,官价是700文,市价300文;
嘉靖32年,不同的史料记载不一,从700文至2100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