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秦皇纪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秦昭王并不是在给秦国脸上帖金,而是说了一句大实话,秦国对人才的重视与任用,远非山东六国所能比,这是秦国能雄视天下的原委所在。
山东六国天天喊着举贤任能,然而,山东六国所用之人大多是宗室子弟,或者世家大族,有名无实,并没有治国的才干。比如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三人,是“战国四公子”中人,大名传于后世,然而,他们当国之后,干出多少功业?
秦国的官员三四成来自山东六国,吏员六七成来自山东六国,这是一个惊人的比例了,很能说明问题,证明秦国重视招揽人才。
最有代表性的是秦国的历代丞相,从秦孝公变法时起,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所用的丞相有:商鞅、张仪、甘茂、范睢、蔡泽、吕不韦、王绾和李斯,这八人中,只有王绾是土生土长的秦国人,其余七人都来自山东六国。
商鞅有“荐贤杀贤”的典故,张仪因孟子而远走他邦,范睢更是九死一生、差点被魏齐害死,李斯是楚国不为人重视的小吏……就是这些不为六国重视的人才,到了秦国却被拜为丞相,位高权重,成就一世功业。
山东六国得虚名,不务实,信陵君号称得士,拥有贤名,在他一生中,有三个盘盘大才从魏国离开,乐毅、范睢和即将出山的尉缭。若信陵君真是“得士”的话,他就应该把三人网罗才是,然而,这三个土生土长的魏国人就从他眼皮底下离开。
信陵君还敢当“得士”的美名吗?
“良机当前,绝不能错失!”白起率先响应,声若洪钟,震人耳膜。
“臣等附议!”王陵、蒙骜、司马梗这些重臣齐声响应。
“异人深谋远虑,为大秦创造这一良机,这次,秦国一定要助异人做成此事。”秦昭王雪白的眉毛一掀,决心下定,道:“秦国虽然府库空虚,大不如以前,万金还是拿得出的,就资助异人万金吧。”
一万金要是在平时,对于国力雄厚的秦国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在眼下这时节,对于秦国来说极为不易了,秦昭王这是大手笔。
“君上英明!”群臣齐声赞颂,秦昭王能做到这一点,极为难得。
“出金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需要一位大臣前去邯郸招揽人才。”秦昭王拧着眉头,沉吟道:“前去的人一定要是重臣,在秦国要很有份量,唯有如此,才能显得秦国重视人才……”
白起、范睢他们重重点头,大是赞成这话。
“寡人之意,就由国尉走一趟。”秦昭王点名了。
“啊!”一片惊呼声响起,出自白起他们之口。
国尉在战国时代是重臣中的重臣,掌管军队的后勤、训练诸多军务,在秦国属于第四号人物,他的权势仅次于国君秦昭王、丞相范睢和上将军白起。
而且,秦国的国尉司马梗不是一般的国尉,是秦国名将司马错的儿子,是名门之后,将门之子,在秦国倍受人尊敬。
司马错是白起的前任,秦军正是在他手里发扬光大,为白起征战山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做过两件事轰传天下:一是力驳张仪,主张秦国并巴蜀。在当时,张仪坚决要求秦国大举东进,与六国争霸,司马错说服了秦惠文王和张仪,最后秦国并巴蜀。秦并巴蜀,在秦国的统一道路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秦国因此而厚积国力,后来更是以巴蜀为基,夺取楚国的黔中之地(贵州平原),让秦国积累了雄厚的国力。
二是他从楚国手中夺取了当时天下最大的粮仓,房陵,取得汉中平原的控制权,这让秦国更一步做强。
依白起他们想来,派个廷尉就了不得了,哪里想得到,秦昭王却更进一步,派出国尉,秦国的四号人物,要白起他们不惊讶都不成。
“臣愿往!”司马梗深知此行的重要性,对于秦国太重要了,也许这是百年战国历史上,秦国最大规模的一次招揽人才行动。
“好!”秦昭王欣然。
“君上,臣需一人相助。”司马梗是将门之后,一辈子与军队打交道,善于军事,对于文事不太在行。他坐镇没问题,要他来办这事着实有些难为人,需要一人相助。
“君上,臣举荐一人。”范睢马上举荐人才:“秦国名士王绾可使。”
“哦!”一片恍然声响起,出自白起他们之口,没有人有异议。
当时的王绾还很年轻,却是秦国名士,名声在外。更难得的是,此人行事稳妥,厚重,有他相助的话,此行必然成功。
“呵呵!”司马梗对这个人选很是满意,笑得很是欢畅。
“丞相荐人总是适当,准了!”秦昭王大声赞赏。
王绾能成为秦始皇的丞相,并非无能之辈,才干不错。要不然的话,以秦始皇的眼光,也不会任命他为丞相了。
“司马梗,你此去邯郸,好好考察异人。”秦昭王双眼一翻,精光暴射,如同利剑出... -->>
秦昭王并不是在给秦国脸上帖金,而是说了一句大实话,秦国对人才的重视与任用,远非山东六国所能比,这是秦国能雄视天下的原委所在。
山东六国天天喊着举贤任能,然而,山东六国所用之人大多是宗室子弟,或者世家大族,有名无实,并没有治国的才干。比如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三人,是“战国四公子”中人,大名传于后世,然而,他们当国之后,干出多少功业?
秦国的官员三四成来自山东六国,吏员六七成来自山东六国,这是一个惊人的比例了,很能说明问题,证明秦国重视招揽人才。
最有代表性的是秦国的历代丞相,从秦孝公变法时起,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所用的丞相有:商鞅、张仪、甘茂、范睢、蔡泽、吕不韦、王绾和李斯,这八人中,只有王绾是土生土长的秦国人,其余七人都来自山东六国。
商鞅有“荐贤杀贤”的典故,张仪因孟子而远走他邦,范睢更是九死一生、差点被魏齐害死,李斯是楚国不为人重视的小吏……就是这些不为六国重视的人才,到了秦国却被拜为丞相,位高权重,成就一世功业。
山东六国得虚名,不务实,信陵君号称得士,拥有贤名,在他一生中,有三个盘盘大才从魏国离开,乐毅、范睢和即将出山的尉缭。若信陵君真是“得士”的话,他就应该把三人网罗才是,然而,这三个土生土长的魏国人就从他眼皮底下离开。
信陵君还敢当“得士”的美名吗?
“良机当前,绝不能错失!”白起率先响应,声若洪钟,震人耳膜。
“臣等附议!”王陵、蒙骜、司马梗这些重臣齐声响应。
“异人深谋远虑,为大秦创造这一良机,这次,秦国一定要助异人做成此事。”秦昭王雪白的眉毛一掀,决心下定,道:“秦国虽然府库空虚,大不如以前,万金还是拿得出的,就资助异人万金吧。”
一万金要是在平时,对于国力雄厚的秦国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在眼下这时节,对于秦国来说极为不易了,秦昭王这是大手笔。
“君上英明!”群臣齐声赞颂,秦昭王能做到这一点,极为难得。
“出金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需要一位大臣前去邯郸招揽人才。”秦昭王拧着眉头,沉吟道:“前去的人一定要是重臣,在秦国要很有份量,唯有如此,才能显得秦国重视人才……”
白起、范睢他们重重点头,大是赞成这话。
“寡人之意,就由国尉走一趟。”秦昭王点名了。
“啊!”一片惊呼声响起,出自白起他们之口。
国尉在战国时代是重臣中的重臣,掌管军队的后勤、训练诸多军务,在秦国属于第四号人物,他的权势仅次于国君秦昭王、丞相范睢和上将军白起。
而且,秦国的国尉司马梗不是一般的国尉,是秦国名将司马错的儿子,是名门之后,将门之子,在秦国倍受人尊敬。
司马错是白起的前任,秦军正是在他手里发扬光大,为白起征战山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做过两件事轰传天下:一是力驳张仪,主张秦国并巴蜀。在当时,张仪坚决要求秦国大举东进,与六国争霸,司马错说服了秦惠文王和张仪,最后秦国并巴蜀。秦并巴蜀,在秦国的统一道路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秦国因此而厚积国力,后来更是以巴蜀为基,夺取楚国的黔中之地(贵州平原),让秦国积累了雄厚的国力。
二是他从楚国手中夺取了当时天下最大的粮仓,房陵,取得汉中平原的控制权,这让秦国更一步做强。
依白起他们想来,派个廷尉就了不得了,哪里想得到,秦昭王却更进一步,派出国尉,秦国的四号人物,要白起他们不惊讶都不成。
“臣愿往!”司马梗深知此行的重要性,对于秦国太重要了,也许这是百年战国历史上,秦国最大规模的一次招揽人才行动。
“好!”秦昭王欣然。
“君上,臣需一人相助。”司马梗是将门之后,一辈子与军队打交道,善于军事,对于文事不太在行。他坐镇没问题,要他来办这事着实有些难为人,需要一人相助。
“君上,臣举荐一人。”范睢马上举荐人才:“秦国名士王绾可使。”
“哦!”一片恍然声响起,出自白起他们之口,没有人有异议。
当时的王绾还很年轻,却是秦国名士,名声在外。更难得的是,此人行事稳妥,厚重,有他相助的话,此行必然成功。
“呵呵!”司马梗对这个人选很是满意,笑得很是欢畅。
“丞相荐人总是适当,准了!”秦昭王大声赞赏。
王绾能成为秦始皇的丞相,并非无能之辈,才干不错。要不然的话,以秦始皇的眼光,也不会任命他为丞相了。
“司马梗,你此去邯郸,好好考察异人。”秦昭王双眼一翻,精光暴射,如同利剑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