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明朝第一国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绵绵的柳絮漫天飞舞,仿佛鹅毛大雪一般,当那片洁白沾在身上,人们所感受到的,却只有阵阵暖意。
人间四月天,芳菲犹未尽,这是一年中,最令人惬意的几个时段之一。
富贵人家或者书香门第,喜欢在这个时节偕家出游踏青;农民们则是趁着春光正好,抓紧时间在田间劳作;走南闯北的商人们,同样不得闲,他们要忙着上货订货,将经历了寒冬之后,空空的货仓补满,好在新的一年里,多赚点钱。
这个时候来到京城的人,看到的,只会是一派繁忙景象。
然而,在嘉靖十四年的四月十五这一天,京城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
田间没有农夫劳作,官道上没有行人往来,风景秀丽的山林间,唯见莺歌燕舞,甚至连运河上穿梭不断的漕船,也不见了踪影。
京城,仿佛已经被人遗弃,变成了一座历史遗迹。
当然,那些不明真相的外地人肯定不会这么想,他们很清楚,这个静悄悄的黎明,完全是人为造成的。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关卡,将京城封了个水泄不通。
京城的百姓知道的更多一些,官府提前很长时间,就已经将告示贴出来了,告知百姓:今日全城戒严,任何人不得外出,犯禁者重罚!
这告示措辞严厉,后果也很严重,但却没头没脑的,既没说明原因,也没说明如何执行。但对京城人来讲,这已经足够了。
不用官府说,大家也都知道,这一天,是上虞小仙师,翰林刘修撰的仙丹开炉的日子。异宝出,天地劫。据说开炉的那一刻,会有天劫降临!而天劫的威力,则足可毁天灭地。将整个京城化成齑粉!
换成其他人,敢这样危言耸听,一定会被官府抓起来。治个妖言惑众,意图不轨的重罪,发配边疆,乃至腰斩于市都是有的。不过,树的影,人的名,同样的话,出自那位神通广大的小仙师之口,带给人们的就只有恐慌了。
就算有那神经大条,或者别有用心者。对此不屑一顾,可是,不管你信不信,皇上可是信了的,不然顺天府能出告示吗?如果这样的说服力还不够。那再看看那些达官贵人的举动就知道了。
以张首辅为首的一众文臣,以武定侯为首的一众勋贵,哪个不是早早的就把家人给送走了?最近这段时间,东城的那些豪宅都变得空荡荡的,只剩了些洒扫的仆众,倒是八大胡同的人气高涨。
据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青楼老板说。自从天劫的消息传开后,青楼业的生意普遍上涨了四、五成。除了那些将家人提前送走后,来此解闷的达官贵人之外,不少家境普通,一向舍不得去青楼消费的人,也纷纷涌了进去,一个个都嚷嚷着,死前须得爽一把……
要让刘同寿来说,这就是末日症候,连科技发达的后世,都有人相信所谓的********呢,何况文盲率超过九成的明朝?恐慌没演变成动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之所以没有形成逃亡的大潮,官府的控制是重要原因。大明朝廷就是个筛子,想封锁消息肯定不行,不过,朝廷对付老百姓的法子还是很多的,水陆关卡一设,没有一定的权势,根本不可能进出。
此外,客观条件也摆在那儿,普通人多半都家无余财,撇家舍业的去外地逃荒,跟找死能有多大区别?想走,也没法走啊。
最重要的则是人们都存有侥幸心理。
... -->>
绵绵的柳絮漫天飞舞,仿佛鹅毛大雪一般,当那片洁白沾在身上,人们所感受到的,却只有阵阵暖意。
人间四月天,芳菲犹未尽,这是一年中,最令人惬意的几个时段之一。
富贵人家或者书香门第,喜欢在这个时节偕家出游踏青;农民们则是趁着春光正好,抓紧时间在田间劳作;走南闯北的商人们,同样不得闲,他们要忙着上货订货,将经历了寒冬之后,空空的货仓补满,好在新的一年里,多赚点钱。
这个时候来到京城的人,看到的,只会是一派繁忙景象。
然而,在嘉靖十四年的四月十五这一天,京城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
田间没有农夫劳作,官道上没有行人往来,风景秀丽的山林间,唯见莺歌燕舞,甚至连运河上穿梭不断的漕船,也不见了踪影。
京城,仿佛已经被人遗弃,变成了一座历史遗迹。
当然,那些不明真相的外地人肯定不会这么想,他们很清楚,这个静悄悄的黎明,完全是人为造成的。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关卡,将京城封了个水泄不通。
京城的百姓知道的更多一些,官府提前很长时间,就已经将告示贴出来了,告知百姓:今日全城戒严,任何人不得外出,犯禁者重罚!
这告示措辞严厉,后果也很严重,但却没头没脑的,既没说明原因,也没说明如何执行。但对京城人来讲,这已经足够了。
不用官府说,大家也都知道,这一天,是上虞小仙师,翰林刘修撰的仙丹开炉的日子。异宝出,天地劫。据说开炉的那一刻,会有天劫降临!而天劫的威力,则足可毁天灭地。将整个京城化成齑粉!
换成其他人,敢这样危言耸听,一定会被官府抓起来。治个妖言惑众,意图不轨的重罪,发配边疆,乃至腰斩于市都是有的。不过,树的影,人的名,同样的话,出自那位神通广大的小仙师之口,带给人们的就只有恐慌了。
就算有那神经大条,或者别有用心者。对此不屑一顾,可是,不管你信不信,皇上可是信了的,不然顺天府能出告示吗?如果这样的说服力还不够。那再看看那些达官贵人的举动就知道了。
以张首辅为首的一众文臣,以武定侯为首的一众勋贵,哪个不是早早的就把家人给送走了?最近这段时间,东城的那些豪宅都变得空荡荡的,只剩了些洒扫的仆众,倒是八大胡同的人气高涨。
据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青楼老板说。自从天劫的消息传开后,青楼业的生意普遍上涨了四、五成。除了那些将家人提前送走后,来此解闷的达官贵人之外,不少家境普通,一向舍不得去青楼消费的人,也纷纷涌了进去,一个个都嚷嚷着,死前须得爽一把……
要让刘同寿来说,这就是末日症候,连科技发达的后世,都有人相信所谓的********呢,何况文盲率超过九成的明朝?恐慌没演变成动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之所以没有形成逃亡的大潮,官府的控制是重要原因。大明朝廷就是个筛子,想封锁消息肯定不行,不过,朝廷对付老百姓的法子还是很多的,水陆关卡一设,没有一定的权势,根本不可能进出。
此外,客观条件也摆在那儿,普通人多半都家无余财,撇家舍业的去外地逃荒,跟找死能有多大区别?想走,也没法走啊。
最重要的则是人们都存有侥幸心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