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明朝第一国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切。
皇上为什么一直皱着眉头。很不爽的样子?显然书中的商纣王让他有所联想,因此心情很糟,这位帝辛,和他的前任正德实在太像了。
朝中无人不知。‘正德’二字,乃是嘉靖朝最大的忌讳,胆敢说正德好话的人,只有粉身碎骨一个下场。这书里若有若无的影射出了正德,皇帝却没发火,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显然,这书中表达的‘虔诚决定一切’的观点。相当符合皇帝的意愿。而正德的问题……如果换一个角度想,这不正说明了当今天子继承大宝的必然性吗?
要知道,正德皇帝对于宗教,也是相当随意的,除了不歧视佛教之外,他甚至对黄教和喇嘛教都有所研究。就算他同时对道教也很尊崇,但信仰最重专一,正德这种朝三暮四的做法。无疑是对上天的不尊重。
而正德朝的文治武功,确实又在嘉靖朝之上。至少正德一直不差钱,而且还战无不胜。甚至亲自上阵杀过鞑子。事实就是事实,哪怕嘉靖不愿意相信,满朝大臣也尽力配合皇帝,诋毁先帝,嘉靖的心病依然存在,没钱花可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不是想回避就能回避得了的。
刘同寿的后商书给嘉靖提供了一个凭据,让他与前任对比的时候,可以理直气壮的展现优越感。同时,那些为士林所诟病的缺点。比如好色、奢侈什么的,也不再成为缺憾,因为这根本就不重要。
这本后商书,与其说是史书,还不如说是宗教史,而且是专为拍马屁所撰写的。饶是清流们的准备如何充分。一时间也是应对不暇,根本没人想到,史书还能这么写。
“启禀陛下,书中所述,虽然情理上可以说得通,然则,其中捕风捉影的内容是不是太多了?于史家而言,孤证已是不足为凭,这后商书的大半内容,连孤证都谈不上,只是……”夏言谨慎的斟酌着词句,试图先将此书从正史范畴给排除出去。
初衷,他已经完全顾不得了,此书若被列为正史,他和在场的所有人,就成了儒家的耻辱,后世的笑柄了。利用此书,刘同寿先是拍了皇帝的马屁,顺手又在儒家的脸上扇了一巴掌,不阻止怎么行?
“夏大人言之差异……”刘同寿的准备可比夏言充分多了,他早就预计到,别人会从何处质疑他,并相应的准备好了说辞。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就是让人总结经验教训的。商王朝开拓进取,武功一时无两,何以灭亡?只因为君王多纳了几位嫔妃?多盖了几座宫殿,多花了点钱改善生活?可能么?当然不可能,唯一的原因,只能是帝辛的不虔诚,触怒了上天。”
朝臣可能还没反应过来,刘同寿却心知肚明,嘉靖让众人商议讨论,一方面是想借机给后商书定性,肯定其核心思想;另外,他也存有疑虑,想将纣王英明神武的内容做些删减。
刘同寿当然不能完全遂了嘉靖的心意,这事儿牵涉众多,必须得按照他的设想来。
“其中的大事,都有经典可做旁证,小事考据不明,却都是些旁枝末节,仅仅是为了更详细的说明而已。夏大人若是想反驳,那就得举证驳斥之,若不能驳,修史这等大事,又岂能因你一言而否之?”
夏言闻言大怒,转身指着刘同寿,须发皆颤,厉喝有声:“放肆!黄口孺子,读书未久,侥幸得了功名,竟敢信口雌黄,妄评史事,诋毁大臣!岂不知……”
“妄论?”刘同寿打断了夏言的话头,一脸玩味的反问道:“这么说,夏大人认为书中的立论是错的了?那去年水灾时,上表奏请天子,说上天降灾,人君当斋戒沐浴,祷告上天,以息天怒者,却又是谁?既不信神明,为何又以此要挟天子?”
“你……”刘同寿强词夺理,夏言却措手不及。
儒家行事,一向是于己有利的,就有道理,反之则斥之以荒谬。在祖制、信仰、朝廷法规政策等领域中,他们都是这么搞的。一方面敬鬼神而远之,出了天灾**,却又将其归咎于皇帝,不承担义务,只享受权利,典型的政客行为,而且是最下作的那种。
夏言的口才相当了得,但是,这个话题中处处陷阱,一不小心,就会把已经倾向于刘同寿的嘉靖,彻底触怒,他纵然浑身是口,满腹经纶,一样奈何不了刘同寿。
而在刘同寿的胡搅蛮缠之下,相对温和的那些办法,又毫无施展的余暇。于是,辩论刚开了个头,夏言就被逼得哑口无言了。毕竟是名传后世的大人物,夏言也没那么容易认输,他很快就想到了摆脱窘境的办法。
“启禀陛下,如此撰史,老臣实在闻所未闻,不若将此书传阅京师,由天下人共作评判,以为公论。如此一来,也可使得天下人信服,不至为后人所笑,未知圣意如何?”夏言决定换个战场,舆论战场,尤其是文化界的,毕竟是掌握在士人手中。
嘉靖没有立刻答话,他很迟疑。
夏言的态度言辞都很谦卑,但隐隐也做出了威胁,一意孤行敲定下来的史籍,说服力的确不足。这些年来,他一直进行的改礼制,面对的就是同样的难题。
可若是真如夏言所请,事情的演变,就脱离他的掌控了,好容易有个让自己行为崇高化、正义化的机会,他又怎舍得放弃?
纠结了一会儿,他决定将选择权交给刘同寿。反正事情是小道士搞出来的,善后工作,自然也得让刘同寿来承担。
“刘爱卿,你可愿将这本没写完的后商书公之于众?”嘉靖留了个后门,特意提示刘同寿,如果没信心,可以为借口,用缓兵之计拖一拖。
刘同寿毫不迟疑,躬身施礼,朗声答道:“回陛下,微臣愿意。”RS
一切。
皇上为什么一直皱着眉头。很不爽的样子?显然书中的商纣王让他有所联想,因此心情很糟,这位帝辛,和他的前任正德实在太像了。
朝中无人不知。‘正德’二字,乃是嘉靖朝最大的忌讳,胆敢说正德好话的人,只有粉身碎骨一个下场。这书里若有若无的影射出了正德,皇帝却没发火,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显然,这书中表达的‘虔诚决定一切’的观点。相当符合皇帝的意愿。而正德的问题……如果换一个角度想,这不正说明了当今天子继承大宝的必然性吗?
要知道,正德皇帝对于宗教,也是相当随意的,除了不歧视佛教之外,他甚至对黄教和喇嘛教都有所研究。就算他同时对道教也很尊崇,但信仰最重专一,正德这种朝三暮四的做法。无疑是对上天的不尊重。
而正德朝的文治武功,确实又在嘉靖朝之上。至少正德一直不差钱,而且还战无不胜。甚至亲自上阵杀过鞑子。事实就是事实,哪怕嘉靖不愿意相信,满朝大臣也尽力配合皇帝,诋毁先帝,嘉靖的心病依然存在,没钱花可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不是想回避就能回避得了的。
刘同寿的后商书给嘉靖提供了一个凭据,让他与前任对比的时候,可以理直气壮的展现优越感。同时,那些为士林所诟病的缺点。比如好色、奢侈什么的,也不再成为缺憾,因为这根本就不重要。
这本后商书,与其说是史书,还不如说是宗教史,而且是专为拍马屁所撰写的。饶是清流们的准备如何充分。一时间也是应对不暇,根本没人想到,史书还能这么写。
“启禀陛下,书中所述,虽然情理上可以说得通,然则,其中捕风捉影的内容是不是太多了?于史家而言,孤证已是不足为凭,这后商书的大半内容,连孤证都谈不上,只是……”夏言谨慎的斟酌着词句,试图先将此书从正史范畴给排除出去。
初衷,他已经完全顾不得了,此书若被列为正史,他和在场的所有人,就成了儒家的耻辱,后世的笑柄了。利用此书,刘同寿先是拍了皇帝的马屁,顺手又在儒家的脸上扇了一巴掌,不阻止怎么行?
“夏大人言之差异……”刘同寿的准备可比夏言充分多了,他早就预计到,别人会从何处质疑他,并相应的准备好了说辞。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就是让人总结经验教训的。商王朝开拓进取,武功一时无两,何以灭亡?只因为君王多纳了几位嫔妃?多盖了几座宫殿,多花了点钱改善生活?可能么?当然不可能,唯一的原因,只能是帝辛的不虔诚,触怒了上天。”
朝臣可能还没反应过来,刘同寿却心知肚明,嘉靖让众人商议讨论,一方面是想借机给后商书定性,肯定其核心思想;另外,他也存有疑虑,想将纣王英明神武的内容做些删减。
刘同寿当然不能完全遂了嘉靖的心意,这事儿牵涉众多,必须得按照他的设想来。
“其中的大事,都有经典可做旁证,小事考据不明,却都是些旁枝末节,仅仅是为了更详细的说明而已。夏大人若是想反驳,那就得举证驳斥之,若不能驳,修史这等大事,又岂能因你一言而否之?”
夏言闻言大怒,转身指着刘同寿,须发皆颤,厉喝有声:“放肆!黄口孺子,读书未久,侥幸得了功名,竟敢信口雌黄,妄评史事,诋毁大臣!岂不知……”
“妄论?”刘同寿打断了夏言的话头,一脸玩味的反问道:“这么说,夏大人认为书中的立论是错的了?那去年水灾时,上表奏请天子,说上天降灾,人君当斋戒沐浴,祷告上天,以息天怒者,却又是谁?既不信神明,为何又以此要挟天子?”
“你……”刘同寿强词夺理,夏言却措手不及。
儒家行事,一向是于己有利的,就有道理,反之则斥之以荒谬。在祖制、信仰、朝廷法规政策等领域中,他们都是这么搞的。一方面敬鬼神而远之,出了天灾**,却又将其归咎于皇帝,不承担义务,只享受权利,典型的政客行为,而且是最下作的那种。
夏言的口才相当了得,但是,这个话题中处处陷阱,一不小心,就会把已经倾向于刘同寿的嘉靖,彻底触怒,他纵然浑身是口,满腹经纶,一样奈何不了刘同寿。
而在刘同寿的胡搅蛮缠之下,相对温和的那些办法,又毫无施展的余暇。于是,辩论刚开了个头,夏言就被逼得哑口无言了。毕竟是名传后世的大人物,夏言也没那么容易认输,他很快就想到了摆脱窘境的办法。
“启禀陛下,如此撰史,老臣实在闻所未闻,不若将此书传阅京师,由天下人共作评判,以为公论。如此一来,也可使得天下人信服,不至为后人所笑,未知圣意如何?”夏言决定换个战场,舆论战场,尤其是文化界的,毕竟是掌握在士人手中。
嘉靖没有立刻答话,他很迟疑。
夏言的态度言辞都很谦卑,但隐隐也做出了威胁,一意孤行敲定下来的史籍,说服力的确不足。这些年来,他一直进行的改礼制,面对的就是同样的难题。
可若是真如夏言所请,事情的演变,就脱离他的掌控了,好容易有个让自己行为崇高化、正义化的机会,他又怎舍得放弃?
纠结了一会儿,他决定将选择权交给刘同寿。反正事情是小道士搞出来的,善后工作,自然也得让刘同寿来承担。
“刘爱卿,你可愿将这本没写完的后商书公之于众?”嘉靖留了个后门,特意提示刘同寿,如果没信心,可以为借口,用缓兵之计拖一拖。
刘同寿毫不迟疑,躬身施礼,朗声答道:“回陛下,微臣愿意。”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