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重生之大科学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五九、愁听黄莺唤友声
这封突如其来的电报,彻底打乱了孙元起原先想好的行程安排。在德国进行短暂的学术交流后,没再前往荷兰、比利时、法国,而是从汉堡直接登上驶向伦敦的客轮,并于12月16日晚间抵达英国。
孙元起走下轮船已经是薄暮时分。尽管一别三年,伦敦和上次来时并无二致,潮湿厚重的雾气依旧深锁着这座帝国的心脏。伦敦的冬日并不太冷,甚至很少结冰,可这种黏黏糊糊、不雨不晴的天气更令人讨厌,反倒不如北京晴朗干冷的天气显得可爱。
英国皇家学会先已经接到孙元起的电报,此际便有人在码头上等候。接到之后,用马车直接把孙元起送到旅馆,并且告知:鉴于今天天色已晚,皇家学会没有安排特别的活动;明天下午,会长瑞利勋爵将亲自前来拜访。
旅途劳倦的孙元起对这个安排非常满意,胡乱吃了几口晚饭,喝上一杯热牛奶,便在熊熊燃烧的壁炉旁酣然入睡。第二天早上醒来,又痛痛快快地洗了个热水澡,浑身疲倦顿时散去,直觉得神清气爽。
吃完早点,便独自呆在屋里,把前几天在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演讲稿略事修改,准备在明日举行的科普利奖颁奖仪式上宣读。将近午时,有人敲响房门。孙元起初以为是送午餐的,没有在意,伏案挥笔如故,只是随口应道:“请进!”
房门推开,侍应生轻声地说道:“尊敬的先生,外面有些人想拜访您,您看——?”
孙元起这才搁下笔:“都有谁?”
“有很多!这是他们的名片。
”侍应生走近几步,递过一大沓名片。大致翻看了一下,有《泰晤士报》的记者、有伦敦大学学院的教师、也有某某男爵夫人……在这一大堆精致的名片中,用饭店便签纸直接写上“李复几”“俞同奎”六个汉字的名片最为惹眼。孙元起一笑,便抽出这张纸,对侍应生说道:“麻烦你请这张名片上的两位先生进来。至于其他人,请你转告他们,就说今、明两天敝人实在太忙,如果他们不嫌弃,可以后天过来!”
“能为您效劳,是我的荣幸!”侍应生恭敬地答道,然后接过那张便签纸,退出了房间。
几分钟后,房门再次响起。这回孙元起没有托大,赶紧起身开门,就看见侍应生领着李复几和另外一位中国人站在门口,想来他便是俞同奎了。
“请进,请进!”孙元起连忙招呼道。
进屋之后,李复几随意找了个凳子坐下,俞同奎却恭谨地立在一旁。孙元起见他面相似乎比自己还大些,便笑道:“您是俞兄吧?不必客气,随便坐!我来给你们沏杯红茶。”
俞同奎赶紧鞠了个躬:“先生折煞后学了!学生俞同奎,字星枢,福建闽侯人。光绪二十八年冬考入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三十年来英吉利游学,以至于今。在校期间,先生乃是学堂的副总教习,学生如何敢在先生面前托大称兄?”
没想到在距离祖国万里的地方,也能遇见学生,虽然不是自己亲手教授的——他们的老师,是自己在经世大学的学生,这么算来,他应该是自己的徒孙。——这也够让人惊喜的了。两人先是回忆京师大学堂的峥嵘岁月;紧接着,孙元起又以师长的身份,仔细询问了在英国的学习情况。之后,才问李复几道:“*,你今天过来是有什么事吧?”
李复几笑道:“主要有两件事:第一件是我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启程回国,想和你道个别;第二件则是星枢兄想拜访你,托我做个引荐。”
“我昨晚上才到伦敦,你们打听我的住处,耗费了一大番功夫吧?”
“呵呵,那倒没有。事实上简单得出人意料,因为打开今天早上的报纸,就能看到你下榻这家旅馆的消息。”
“有这等事?”
俞同奎这时插话道:“先生,您可是继1847年赫谢尔之后,六十年来第一位获得两次的科学家;在科普利奖设立近二百年上,也是第六位获得两次的科学家。如果从国籍来说,你更是外国人中获得两次的第一人!所以,伦敦各大报纸都竞相报道,事无巨细,包括你抵达的时间、下榻的旅馆等等。”
“呃……”没想到,一不小心竟然成了报纸八卦的对象。“我的导师对我说,凭您在科学领域的卓绝贡献,获得两次科普利奖章完全是名至实归,不会任何人嫉妒或不满。假如你的理论得到更多地证实,甚至可以打破德萨吉利埃的记录。”俞同奎继续说道。
... -->>
一五九、愁听黄莺唤友声
这封突如其来的电报,彻底打乱了孙元起原先想好的行程安排。在德国进行短暂的学术交流后,没再前往荷兰、比利时、法国,而是从汉堡直接登上驶向伦敦的客轮,并于12月16日晚间抵达英国。
孙元起走下轮船已经是薄暮时分。尽管一别三年,伦敦和上次来时并无二致,潮湿厚重的雾气依旧深锁着这座帝国的心脏。伦敦的冬日并不太冷,甚至很少结冰,可这种黏黏糊糊、不雨不晴的天气更令人讨厌,反倒不如北京晴朗干冷的天气显得可爱。
英国皇家学会先已经接到孙元起的电报,此际便有人在码头上等候。接到之后,用马车直接把孙元起送到旅馆,并且告知:鉴于今天天色已晚,皇家学会没有安排特别的活动;明天下午,会长瑞利勋爵将亲自前来拜访。
旅途劳倦的孙元起对这个安排非常满意,胡乱吃了几口晚饭,喝上一杯热牛奶,便在熊熊燃烧的壁炉旁酣然入睡。第二天早上醒来,又痛痛快快地洗了个热水澡,浑身疲倦顿时散去,直觉得神清气爽。
吃完早点,便独自呆在屋里,把前几天在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演讲稿略事修改,准备在明日举行的科普利奖颁奖仪式上宣读。将近午时,有人敲响房门。孙元起初以为是送午餐的,没有在意,伏案挥笔如故,只是随口应道:“请进!”
房门推开,侍应生轻声地说道:“尊敬的先生,外面有些人想拜访您,您看——?”
孙元起这才搁下笔:“都有谁?”
“有很多!这是他们的名片。
”侍应生走近几步,递过一大沓名片。大致翻看了一下,有《泰晤士报》的记者、有伦敦大学学院的教师、也有某某男爵夫人……在这一大堆精致的名片中,用饭店便签纸直接写上“李复几”“俞同奎”六个汉字的名片最为惹眼。孙元起一笑,便抽出这张纸,对侍应生说道:“麻烦你请这张名片上的两位先生进来。至于其他人,请你转告他们,就说今、明两天敝人实在太忙,如果他们不嫌弃,可以后天过来!”
“能为您效劳,是我的荣幸!”侍应生恭敬地答道,然后接过那张便签纸,退出了房间。
几分钟后,房门再次响起。这回孙元起没有托大,赶紧起身开门,就看见侍应生领着李复几和另外一位中国人站在门口,想来他便是俞同奎了。
“请进,请进!”孙元起连忙招呼道。
进屋之后,李复几随意找了个凳子坐下,俞同奎却恭谨地立在一旁。孙元起见他面相似乎比自己还大些,便笑道:“您是俞兄吧?不必客气,随便坐!我来给你们沏杯红茶。”
俞同奎赶紧鞠了个躬:“先生折煞后学了!学生俞同奎,字星枢,福建闽侯人。光绪二十八年冬考入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三十年来英吉利游学,以至于今。在校期间,先生乃是学堂的副总教习,学生如何敢在先生面前托大称兄?”
没想到在距离祖国万里的地方,也能遇见学生,虽然不是自己亲手教授的——他们的老师,是自己在经世大学的学生,这么算来,他应该是自己的徒孙。——这也够让人惊喜的了。两人先是回忆京师大学堂的峥嵘岁月;紧接着,孙元起又以师长的身份,仔细询问了在英国的学习情况。之后,才问李复几道:“*,你今天过来是有什么事吧?”
李复几笑道:“主要有两件事:第一件是我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启程回国,想和你道个别;第二件则是星枢兄想拜访你,托我做个引荐。”
“我昨晚上才到伦敦,你们打听我的住处,耗费了一大番功夫吧?”
“呵呵,那倒没有。事实上简单得出人意料,因为打开今天早上的报纸,就能看到你下榻这家旅馆的消息。”
“有这等事?”
俞同奎这时插话道:“先生,您可是继1847年赫谢尔之后,六十年来第一位获得两次的科学家;在科普利奖设立近二百年上,也是第六位获得两次的科学家。如果从国籍来说,你更是外国人中获得两次的第一人!所以,伦敦各大报纸都竞相报道,事无巨细,包括你抵达的时间、下榻的旅馆等等。”
“呃……”没想到,一不小心竟然成了报纸八卦的对象。“我的导师对我说,凭您在科学领域的卓绝贡献,获得两次科普利奖章完全是名至实归,不会任何人嫉妒或不满。假如你的理论得到更多地证实,甚至可以打破德萨吉利埃的记录。”俞同奎继续说道。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