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天下枭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定会击败突厥,保护大隋无恙。”
“朕也是这样希望。”
这时,一名杨元庆的亲卫托着铜盘上前,铜盘中放着一樽酒,杨侑端起酒樽,双手递给了杨元庆,“这一樽酒敬给楚王,愿楚王旗开得胜,驱逐胡突!”
“谢陛下!”
杨元庆接过酒樽一饮而尽,随即将酒醉高高举起,引来四周百名大臣的一片鼓掌声。
这时,远处传来‘咚!咚!’的战鼓声,这是出征的吉时已到,催促大军出发了,一名亲兵将战马前来,杨元庆翻身上马,在马上对众人拱手道:“各位大臣,大军出征了!”
大臣们纷纷行礼,“祝殿下旗开得胜,驱逐突虏!”
在一阵阵鼓声中,隋军八万大军出征了,旌旗招展,铺天盖地,八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北方行军而去。
。。。。。。。
杨元庆最终采取了杜如晦的建议,他命千余士兵分赴定襄、马邑、雁门和楼烦四郡,传令官员劝说民众南下避难。
在突厥军队屠城和掠夺女人的威胁之下,四郡的数十个县都爆发了恐慌式的逃难,数以百万计的民众放弃了家园,带着粮食和微薄的家产,扶老携幼向南方逃难,官府也开仓放粮,用官仓粮食赈济难民。
南下的驰道上挤满了逃难的民众,断断续续,队伍长达百里,有的骑驴,有的赶着马车,有的挑着担,前后箩筐里装着一对儿女,妻子则背着微薄的家产,他们大多以家族为单位,一个家族便是一群人,互相照顾扶持,浩浩荡荡向太原方向而去。
在驰道两边,牛进廷奉命率领一万骑兵和三千女护兵沿途保护照顾,帮助生病或者落难的民众,按照杨元庆的说法,这次逃难可以恐慌、可以狼狈,但就是不能出现病饿而死的惨象。
在驰道的另一边,则是北征的将士,他们队列整齐、士气饱满,列队在难民旁骑马北上,他们的出现给南逃的民众带来极大的安慰,不断有民众将鸡蛋和面饼塞给士兵,欢呼声一浪接着一浪,只有在战争的威胁之下,军队才会显示出它无可比拟的重要xìng。
杨元庆骑马在队伍中缓缓而行,他的前后都是密集的旌旗,五百亲兵护卫在他的前后左右,他率领的这八万军并没有太多辎重。
事实上早在近一个月前,他派李靖北上之时,战争准备便开始了,大量的军械物资、粮食帐篷都运去了北方鄯阳县,那是马邑郡的郡治,也是一座坚固的大城,那里将成为隋军的后勤重地。
杨元庆默默注视着身旁一群群南下逃避兵灾的民众,这一幕幕逃难的场景令他感触极深,在隋唐之交,群雄并起争霸,生命如蝼蚁,很多枭雄都没有意识到人的重要,他们没有意识到人民才是最宝贵的资源,都先后败亡了,他杨元庆的成功就是在于他认识到了民众的重要xìng,一个民众就是一份税源,就是粮食的源泉,就是隋朝能够强盛的根本保证。
杜如晦说得很对,只要保护好这些南逃的民众,不管突厥再怎么入侵,大隋就还会重新强盛起来,人民才是财富创造者。
想到这,杨元庆心cháo起伏,他立刻命令亲兵道:“把我的命令传向全军,不准扰民,有胆敢欺凌难民者,一律按军法严惩!”
。。。。。。。
伏乞泊,这里是马邑郡北部的一处湖泊,四周方圆数百里都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这一带牧草丰美,河流众多,是最好的放牧之地,当年杨广北巡,便是在这里会见了即将登基的突厥始毕可汗。
此时伏乞泊一带成为了乌图余部临时的家园,数万南下的突厥牧民在这里栖息繁衍,放牧着百万头牛羊马匹,他们用牛羊和隋朝交换粮食、盐和生活必须品,过着平静而满足的生活。
隋朝还特地派数十名士子北上,教这里牧民孩子们学说汉语,中原女子的服饰也渐渐在乌图部少女中流行,乌图部并不反感汉文化的扩张,他们的酋长阿努丽反而鼓励这种汉化的趋势。
但他们在南方的存在,始终是突厥可汗的一颗眼中之钉,灭绝战争终于来临,他们将不得不面对一个重大抉择,是投降突厥本部,回归草原,还是继续南下,进入农耕文明的中原。
但这个选择没有让阿努丽困惑,她毅然决定南下,这天中午,阿努丽得到隋军送来的紧急消息,北方的烽火台显示,有大队突厥骑兵入侵了,阿努丽心里清楚,这必然是突厥军主力杀来了。
她命令大将阿木图率一万军断后,她亲自率领数万族人,向南方撤离,此时,颉利可汗的前锋距离伏乞泊已不足百里,战争一触即发。
。。。。。。。
一定会击败突厥,保护大隋无恙。”
“朕也是这样希望。”
这时,一名杨元庆的亲卫托着铜盘上前,铜盘中放着一樽酒,杨侑端起酒樽,双手递给了杨元庆,“这一樽酒敬给楚王,愿楚王旗开得胜,驱逐胡突!”
“谢陛下!”
杨元庆接过酒樽一饮而尽,随即将酒醉高高举起,引来四周百名大臣的一片鼓掌声。
这时,远处传来‘咚!咚!’的战鼓声,这是出征的吉时已到,催促大军出发了,一名亲兵将战马前来,杨元庆翻身上马,在马上对众人拱手道:“各位大臣,大军出征了!”
大臣们纷纷行礼,“祝殿下旗开得胜,驱逐突虏!”
在一阵阵鼓声中,隋军八万大军出征了,旌旗招展,铺天盖地,八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北方行军而去。
。。。。。。。
杨元庆最终采取了杜如晦的建议,他命千余士兵分赴定襄、马邑、雁门和楼烦四郡,传令官员劝说民众南下避难。
在突厥军队屠城和掠夺女人的威胁之下,四郡的数十个县都爆发了恐慌式的逃难,数以百万计的民众放弃了家园,带着粮食和微薄的家产,扶老携幼向南方逃难,官府也开仓放粮,用官仓粮食赈济难民。
南下的驰道上挤满了逃难的民众,断断续续,队伍长达百里,有的骑驴,有的赶着马车,有的挑着担,前后箩筐里装着一对儿女,妻子则背着微薄的家产,他们大多以家族为单位,一个家族便是一群人,互相照顾扶持,浩浩荡荡向太原方向而去。
在驰道两边,牛进廷奉命率领一万骑兵和三千女护兵沿途保护照顾,帮助生病或者落难的民众,按照杨元庆的说法,这次逃难可以恐慌、可以狼狈,但就是不能出现病饿而死的惨象。
在驰道的另一边,则是北征的将士,他们队列整齐、士气饱满,列队在难民旁骑马北上,他们的出现给南逃的民众带来极大的安慰,不断有民众将鸡蛋和面饼塞给士兵,欢呼声一浪接着一浪,只有在战争的威胁之下,军队才会显示出它无可比拟的重要xìng。
杨元庆骑马在队伍中缓缓而行,他的前后都是密集的旌旗,五百亲兵护卫在他的前后左右,他率领的这八万军并没有太多辎重。
事实上早在近一个月前,他派李靖北上之时,战争准备便开始了,大量的军械物资、粮食帐篷都运去了北方鄯阳县,那是马邑郡的郡治,也是一座坚固的大城,那里将成为隋军的后勤重地。
杨元庆默默注视着身旁一群群南下逃避兵灾的民众,这一幕幕逃难的场景令他感触极深,在隋唐之交,群雄并起争霸,生命如蝼蚁,很多枭雄都没有意识到人的重要,他们没有意识到人民才是最宝贵的资源,都先后败亡了,他杨元庆的成功就是在于他认识到了民众的重要xìng,一个民众就是一份税源,就是粮食的源泉,就是隋朝能够强盛的根本保证。
杜如晦说得很对,只要保护好这些南逃的民众,不管突厥再怎么入侵,大隋就还会重新强盛起来,人民才是财富创造者。
想到这,杨元庆心cháo起伏,他立刻命令亲兵道:“把我的命令传向全军,不准扰民,有胆敢欺凌难民者,一律按军法严惩!”
。。。。。。。
伏乞泊,这里是马邑郡北部的一处湖泊,四周方圆数百里都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这一带牧草丰美,河流众多,是最好的放牧之地,当年杨广北巡,便是在这里会见了即将登基的突厥始毕可汗。
此时伏乞泊一带成为了乌图余部临时的家园,数万南下的突厥牧民在这里栖息繁衍,放牧着百万头牛羊马匹,他们用牛羊和隋朝交换粮食、盐和生活必须品,过着平静而满足的生活。
隋朝还特地派数十名士子北上,教这里牧民孩子们学说汉语,中原女子的服饰也渐渐在乌图部少女中流行,乌图部并不反感汉文化的扩张,他们的酋长阿努丽反而鼓励这种汉化的趋势。
但他们在南方的存在,始终是突厥可汗的一颗眼中之钉,灭绝战争终于来临,他们将不得不面对一个重大抉择,是投降突厥本部,回归草原,还是继续南下,进入农耕文明的中原。
但这个选择没有让阿努丽困惑,她毅然决定南下,这天中午,阿努丽得到隋军送来的紧急消息,北方的烽火台显示,有大队突厥骑兵入侵了,阿努丽心里清楚,这必然是突厥军主力杀来了。
她命令大将阿木图率一万军断后,她亲自率领数万族人,向南方撤离,此时,颉利可汗的前锋距离伏乞泊已不足百里,战争一触即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