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史上第一暴君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起原本历史上整个雒阳城都化作焦土,眼下这情况还是强了不少的。
袁绍大军入城后,与公孙瓒一边忙着发榜安民,一边让士兵整理城中混乱之处,同时将那些趁乱做了恶事的家伙抓出来依法惩治,忙了十来天,雒阳这才算重新恢复了平静。
但是这样一来,又有一个麻烦的问题摆在了众人面前……雒阳城现在无人治理,朝廷总得委任个长官来吧?
联军自身也不敢耽误这事情,立刻就上表请朝廷任命雒阳令,同时还有不少人自己上表求官,多是与雒阳有关的官职——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有数人表中请天子还都雒阳。
理由也是极为充分,只言国贼董卓已死,余党也尽数剿灭,先天子迁都长安本就是为了避祸,如今祸患消弭,自当回雒阳治理天下——至于皇宫的问题,他们是半个字也不提,只当没那么回事。
上朝的时候,刘轩让侍御史将这些奏表一一读出,还没读完一半,朝中文武的脸色就都不那么好看了。
这群家伙上表,明显没安什么好心,尤其是那几个督促天子还都雒阳之人,无一不在表中为自己乞求官职——要的都是雒阳城中的官位。
这两件事看起来没联系,可实际上联系很大。这些人要的官衔并不高,甚至比他们目前的职衔还低的也有,但是为什么还要?无非就是想要效仿董卓与何进,手掌兵权掌控朝堂罢了。
雒阳若为都城,那么这些人再低的官也能平白高上几个级别,手中再有兵马,成就大业自然没什么悬念。
可朝中文武哪个是笨蛋?换谁也不会同意。尤其是想到这些家伙的目的是骑在自己脑袋上作威作福,朝中诸公的脸色越发的难看了起来。
刘轩见这群人脸色都不怎么样,就觉得目的达到,挥手道:“不必再读了,诸公觉得此事当如何决断?”
这番话自然是问朝中文武的意见,可是众人瞧来瞧去,发现还真没什么好主意。
还都?那自然是不可能的,眼下天子在长安坐镇,治理民生、编练兵马,俨然是要做出一番大事的模样,事情还没做完,就带着一大堆人再跑回雒阳?
何况,如今朝廷势力受限,兵马也不多,只能先取一面,再取另一面,若去了雒阳,岂非两面受敌?
这朝中大臣虽然都是文士,也并非是不知道兵事的,这么多日子早就猜出了天子的大致打算,只从那种种谋划,天子明显是先占据雍凉,然后以关中之地为根基,再杀回关东,最后席卷天下,恢复江山正统。
众多文武瞧出了这一点后,对于在长安定都也没什么抵触,何况长安本就是汉室都城,从哪方面来看都没必要再跑回一片残破的雒阳。
“还都之事,此时颇不恰当,陛下可不予理会。”
最终还是司徒王允应了刘轩的话,他瞧的出其中利害,加上又是此时朝中威望最重者,自然要他先开口。
此言一出,太尉杨彪、司隶校尉黄琬、司空张温都纷纷应是,刘轩却注意到太傅袁隗一直不声不响,估计是因为联军中有他两个族人,没法开口,只得装哑巴。
“还都自然是不行的,眼下要讨论的是,何人可为雒阳令?”
汉朝制度,一县人口过万户,设令,万户以下设长。
比如刘备现下为守平原县令,也就是说刘备所治理的乃是万户以上的大县,这级别还要比县长高上一些。雒阳虽然是都城,但一城长官也不过是雒阳令罢了,可雒阳因为其特殊的情况,这个雒阳令还要比一般的大县县令牛那么些——可入朝议事,直接向皇帝负责。
这一点就显出雒阳令的特殊来了,这也是一些人想讨要雒阳令的缘由——但是问题在于,若朝廷不在雒阳,这雒阳令就有些鸡肋了,顶多地位上超然了点,实权上反而还要受制于河南尹。
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关节,再加上雒阳的位置极为敏感,这雒阳令由何人担任,还真叫满朝文武伤透了脑筋,结果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只得出两个人选。
“冀州刺史韩馥、北海太守孔融,可为雒阳令。”只是这两人若任职雒阳令,似乎有点不靠谱,那等于降级任用,最后还是袁隗提了建议:“既然定都长安,当裁撤河南尹复置河南太守一职,不若以孔文举任之以治雒阳?”
*********************
P.S:求点推荐票噻~~
C
起原本历史上整个雒阳城都化作焦土,眼下这情况还是强了不少的。
袁绍大军入城后,与公孙瓒一边忙着发榜安民,一边让士兵整理城中混乱之处,同时将那些趁乱做了恶事的家伙抓出来依法惩治,忙了十来天,雒阳这才算重新恢复了平静。
但是这样一来,又有一个麻烦的问题摆在了众人面前……雒阳城现在无人治理,朝廷总得委任个长官来吧?
联军自身也不敢耽误这事情,立刻就上表请朝廷任命雒阳令,同时还有不少人自己上表求官,多是与雒阳有关的官职——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有数人表中请天子还都雒阳。
理由也是极为充分,只言国贼董卓已死,余党也尽数剿灭,先天子迁都长安本就是为了避祸,如今祸患消弭,自当回雒阳治理天下——至于皇宫的问题,他们是半个字也不提,只当没那么回事。
上朝的时候,刘轩让侍御史将这些奏表一一读出,还没读完一半,朝中文武的脸色就都不那么好看了。
这群家伙上表,明显没安什么好心,尤其是那几个督促天子还都雒阳之人,无一不在表中为自己乞求官职——要的都是雒阳城中的官位。
这两件事看起来没联系,可实际上联系很大。这些人要的官衔并不高,甚至比他们目前的职衔还低的也有,但是为什么还要?无非就是想要效仿董卓与何进,手掌兵权掌控朝堂罢了。
雒阳若为都城,那么这些人再低的官也能平白高上几个级别,手中再有兵马,成就大业自然没什么悬念。
可朝中文武哪个是笨蛋?换谁也不会同意。尤其是想到这些家伙的目的是骑在自己脑袋上作威作福,朝中诸公的脸色越发的难看了起来。
刘轩见这群人脸色都不怎么样,就觉得目的达到,挥手道:“不必再读了,诸公觉得此事当如何决断?”
这番话自然是问朝中文武的意见,可是众人瞧来瞧去,发现还真没什么好主意。
还都?那自然是不可能的,眼下天子在长安坐镇,治理民生、编练兵马,俨然是要做出一番大事的模样,事情还没做完,就带着一大堆人再跑回雒阳?
何况,如今朝廷势力受限,兵马也不多,只能先取一面,再取另一面,若去了雒阳,岂非两面受敌?
这朝中大臣虽然都是文士,也并非是不知道兵事的,这么多日子早就猜出了天子的大致打算,只从那种种谋划,天子明显是先占据雍凉,然后以关中之地为根基,再杀回关东,最后席卷天下,恢复江山正统。
众多文武瞧出了这一点后,对于在长安定都也没什么抵触,何况长安本就是汉室都城,从哪方面来看都没必要再跑回一片残破的雒阳。
“还都之事,此时颇不恰当,陛下可不予理会。”
最终还是司徒王允应了刘轩的话,他瞧的出其中利害,加上又是此时朝中威望最重者,自然要他先开口。
此言一出,太尉杨彪、司隶校尉黄琬、司空张温都纷纷应是,刘轩却注意到太傅袁隗一直不声不响,估计是因为联军中有他两个族人,没法开口,只得装哑巴。
“还都自然是不行的,眼下要讨论的是,何人可为雒阳令?”
汉朝制度,一县人口过万户,设令,万户以下设长。
比如刘备现下为守平原县令,也就是说刘备所治理的乃是万户以上的大县,这级别还要比县长高上一些。雒阳虽然是都城,但一城长官也不过是雒阳令罢了,可雒阳因为其特殊的情况,这个雒阳令还要比一般的大县县令牛那么些——可入朝议事,直接向皇帝负责。
这一点就显出雒阳令的特殊来了,这也是一些人想讨要雒阳令的缘由——但是问题在于,若朝廷不在雒阳,这雒阳令就有些鸡肋了,顶多地位上超然了点,实权上反而还要受制于河南尹。
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关节,再加上雒阳的位置极为敏感,这雒阳令由何人担任,还真叫满朝文武伤透了脑筋,结果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只得出两个人选。
“冀州刺史韩馥、北海太守孔融,可为雒阳令。”只是这两人若任职雒阳令,似乎有点不靠谱,那等于降级任用,最后还是袁隗提了建议:“既然定都长安,当裁撤河南尹复置河南太守一职,不若以孔文举任之以治雒阳?”
*********************
P.S:求点推荐票噻~~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