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铁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十七章  帝国海军

    回到凉州会馆,苏文焕对于白天的事情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郭虎禅自然心中清楚,贺正阳肯定是把苏文焕给唬住了,而他自然也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妙真观之行,让郭虎禅知道了更多不为人知的事情,同时也对帝国目前的格局有了一个更清晰的了解,他手上目前看上去力量很强,但是并不足以撼动他那四位王叔中的任意一位,就像他所料的那样,如果他试图发动宫变,到最后绝对只是为他人作嫁衣。

    自己的那位皇祖母,恐怕才是最清楚整个帝国的人,想到这位祖母对自己最后交代的那番话,郭虎禅才知道枢密院并不如想象上那么强大,薛讷这个太尉只是勉力维持着枢密院掌兵的局面。

    在太祖皇帝的时代,帝国的海军并不强大,只是用于维持南方到北方,朝鲜半岛到日本列岛的航线,直到太祖皇帝晚年,随着帝国的军事扩张正式抵达中南半岛,并且对南洋所有开化或未开化的国家建立了宗主和藩属的朝贡体系后,帝国海军才逐渐开始强大起来。

    开始于太祖皇帝晚年的西征大时代,那些数以万计的汉军铁骑才是当之无愧的主角,而当时的海军舰队只是试图开辟海上的丝绸之路,直接建立和海西的联系。

    当时还是太子的太宗皇帝历经三年的血战,兵锋已经逼近白衣大食的国境线,而这时海军舰队才堪堪抵达了当时还在反抗大食人的埃及,并且取得了和东罗马人的联系。

    本来帝国海军或许能在这场战役里证明自己的价值,但是最后随着太祖皇帝的驾崩,太宗皇帝领兵还朝,第一次河中大战无疾而终,只是白衣大食承认了帝国的霸权,而帝国海军仅仅是帮助东罗马人暂时夺回了他们的埃及行省,并且舰队在埃及驻扎了几年之后,就撤回了本土。

    帝国海军出发时的大舰队最终回到位于泉州的港口时,整整折损了三分之二的舰只和人员,除了一份完整的海图和东罗马人的使团外,再无任何所获,这让当时取得河中霸权,得以控制丝绸之路的枢密院和勋贵功臣集团里除了海军出身的寥寥几家外的大部分人都倾向于不再如同太祖皇帝时代对海军投入大笔军费,甚至于有人认为远洋海军的存在根本没有必要。

    当时的帝国,处于急剧扩张期,同时经济却未达到极盛,太祖皇帝结束隋末战乱时,就连中原等腹心之地,大笔货物的交易仍是以粮食和布匹结算,直到太祖皇帝晚年,帝国的经济才勉强转换为铜钱结算,海军虽然开辟了通往海西也即欧洲的航道,但是那时国内的手工业和各种商品连满足本土都尚嫌不够,一支规模庞大的舰队毫无疑问除了吞噬军费,并不能起到太大作用。

    当然更重要的是那时的江南正处于开发中,而南洋各国大半都属于未开化地带,海洋贸易的货物吞吐量虽然很大,但是航线太长,沿途需要设置太多支撑海军舰队的海外都督府,此外大食人的舰队在波斯湾也是一个相当大的威胁,海军所需要的军费远远超过陆军,但是并不能带给帝国多少利益,因此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冷遇。

    要不是太宗皇帝遵守着太祖皇帝临终前的三遗训中海权不可废那一条,维持着返航后海军支撑的基本军费,恐怕帝国海军早就没有了,也是从那时候起帝国海军就和枢密院不大对付,而太宗皇帝也知道枢密院并不愿意将扩充陆军的军费转移到海军去,整个太宗朝前期的海军军费全部是由皇帝的内帑拨付。

    从那时起,本该属于枢密院这个帝国最高军事机构掌握的帝国海军实际上成了直接向太宗皇帝负责的军事力量,对于将全部力量都倾注于河中战场的枢密院,帝国海军则将注意力转向了广袤的南洋和海上丝绸之路。

    太宗皇帝时代,帝国在中亚地区的军事霸权达到鼎盛的时候,江南也大体完成了初步的开发,手工业和各种商品开始有了剩余可以用于对外贸易,而一直处于帝国腹心地带的山东关中的商贾世家,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当时由帝国军队控制的陆上丝绸之路,汉商们控制着超过九成的大宗贸易。

    而在帝国南方,帝国海军的舰队同样没有闲着,当枢密院控制的各都督府在中亚地区尽情宣泄着帝国力量的时候,海军的舰队在南洋沿岸各地修建了属于帝国领土的港口,稳定了帝国南方通往南亚次大陆的海上通商航道。

    大批无法从陆上丝绸之路获利的中小世家和江南开发后新崛起的商贾力量则将手上的财力转到了海上贸易,尽管当时海上贸易,帝国所能抽取的赋税远远比不上陆上丝绸之路的获利,但是对于内阁和文官集团来说,陆上丝绸之路的获利再大,到最后还是会转化为枢密院的军费,远不及海军所开辟的财源全由他们支配。

    也许是那时候起,帝国海军就得到了内阁和文官集团的支持,当时内阁和文官集团甚至希望帝国海军正式独立于枢密院外,置于内阁下,但是太宗皇帝并没有答应,不过从此帝国海军和枢密院已经算是彻底对立了。

    郭虎禅放下了手中自己那位皇祖母那天在妙真观带给他的太宗皇帝的手札,当然或许称之为日记更恰当一些,上面记载了很多并不为人所知的东西。

    南方新兴的中小世家和在陆上丝绸之路被挤出的商贾资本,再加上帝国海军的力量,毫无疑问帝国内部已经形成了一股向海洋扩张的新霸权主义,而这和太祖皇帝晚年开始的西征大时代里随着汉军战无不胜的威名所确定的大陆霸权所相背。

    这就是太宗皇帝晚年所要面对的局面,来自于帝国内部的问题,已经在陆地上达到兵力投放极限的帝国陆军面临的是盛极而衰的局面,而另一方面则是开始崛起的帝国海军,如果能重新整合陆军和海军,太祖皇帝所念念不忘的世界霸权将实现。

    在手札里,郭虎禅看到了太宗皇帝的努力,他的父亲景武太子在少年时代曾经去江南待了三年,甚至于亲自登上帝国海军的舰队出海,而很显然比起枢密院下辖的庞大陆军,全靠太宗皇帝的坚持才得以存在壮大的帝国海军是彻底属于皇帝的私人舰队,尤其是当时的帝国海军还没有强大到后来能甩开枢密院单干的地步。

    他的父亲回到长安以后,就被太宗皇帝送去了边军,在那之后他父亲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一直到最后领兵出征河中,在军队中彻底建立了自己的威信,郭虎禅相信这一切都是太宗皇帝为了让他父亲能够彻底掌握帝国庞大的军事力量,最后消弭帝国海军和枢密院之间的矛盾。

    在郭虎禅眼中,他的父亲做到了太宗皇帝所希望的一切,他父亲彻底控制了当时帝国在整个河中战场上最精锐的三十万士兵,被士兵和将领们公认是战神,身边也汇聚了大批的年轻人才,尤其是一大群来自各勋贵功臣和世家的年轻精英们,如果他的父亲可以顺利即位的话,帝国的军事扩张将继续。

    可是最后一切都随着他的父亲在河中的‘死’而中断了,而他的那位皇祖父太宗皇帝也因为这丧子之痛意气消沉,在人生最后的三年时间里只是勉力维持着帝国强盛的局面,最后甚至于不得不选择了文皇帝这个他眼中最不成器的儿子来做皇帝,因为只有这个儿子才会想方设法地削弱枢密院,更重要地是这能缓和枢密院和帝国海军之间愈演愈烈的矛盾。

    在太宗皇帝的手札里,郭虎禅看到的最隐秘的记载莫过于帝国海军中有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