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北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性价比最高的战术,就是追击。
无论是相隔数百步使用弓箭互射还是列阵而战,都不可避免会有伤亡和损耗,只有追击,才能够最大限度降低这种伤亡和损耗。在现代战争模式中被当作最高境界追求的零伤亡,在冷兵器时代只有追击战才能够勉强做到。当敌人开始溃退,其指挥建制和作战意志均已不复存在,追击的速度与所获得战果成正比关系,而伤亡程度基本上可以被控制在一个基准平面上。
总而言之,那些纵马狂奔的敌人很少会回过头来重新拿起武器与你拼命,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在十棵树战场上,叶吉家的主力骑兵已经被歼灭大半,战死超过四百五十人,这个数字是叶吉家这个举族只有不到七千人的穷困部族绝对承受不起的。刨去受伤者,在开始溃退的时候,这支叶吉家的武装已经只剩下八十七个还骑在马上能够往回跑的人了。
而张桂芝率领的追击部队丙字号骑兵都,却拥有满编制的两个大队一百人兵力,制式骑兵甲,制式马刀、马槊,制式单兵擘张弩,制式手弩。
这支骑兵自开战以来就一直在战场东侧集结待命,直到折御卿的号兵第三次吹响冲锋号。
若仅就数据对比而言,张桂芝部的战马负重远高于敌军战马负重,因此马速相对较低。
但是这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数据对比,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
丙都的战马都是采购自定难军方面的优质战马,平日以粮食喂养,膘肥体重,健硕高大;而叶吉家的所谓战马大多是家族牧人平素用来放牧的劣马,平素都是靠吃草场上的草长大,其族中像样点地马匹早就当作羊马捐被郭彦钦搜刮走了。
丙都地骑兵都是斥候骑兵的标准配置。一人双马。可以交换乘骑节省马力。叶吉家族兵的坐骑都是自家的,除了少数贵族之外,谁也没有多余的马可骑。
丙都的骑兵除了少数在今天早些时候参与了战场警戒侦查遮蔽地相关任务外,绝大多数一直在山谷东侧养精蓄锐,而叶吉家的马匹却大老远走了数十里路又经历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厮杀和阵战,绝大部分都已经到了强弩之末。
更何况丙都骑兵手中的骑兵用制式擘张弩的最大射程在一百五十步以上。即便马赶不上去,弩箭却能追上。
最要命的,在溃散开始地时候,叶吉家那支充作后军的两百人的骑兵队刚刚走到西侧谷
本来队列还算严整的骑兵队被夺路逃窜的自家族兵冲得一阵大乱。有的逃兵见缝插针,在队列两侧和友军的缝隙中夺路逃窜。有的则眼神不好或者是收拢不住马匹直直撞入队列当中。本来就还处于行军队列尚未展开地后军骑兵被这措不及防的变故惊得目瞪口呆,许多人被逃兵那种绝望和恐惧所感染。开始悄悄拨转马头准备一道跑路。
就在这个时候,张桂芝地骑兵都成一个窄小扇面状追杀了上来。
张桂芝的骑兵也需要时间展开,不过相对叶吉家的后军,他的时间充足,而且友军部队的配合相当默契。
在狄怀威部第二次闪开了一个宽约二十多步地缺口之后,丙都地骑兵开始自阵后缓缓加速,不过三分之一刻钟光景,这支骑兵已经冲过了那道鸿沟。正面已经展开了七八个骑兵的攻击面。
而这时,逃窜地叶吉家兵们还在谷口乱哄哄挤作一团抢路。
被亲兵们生生拽回来的叶吉川还在不住高喊着试图恢复指挥建制。而后军的几个统军贵族有的在试图阻止溃兵,有的却在犹豫,也有几个开始悄悄拨转马头准备向西撤退。而那些败兵的哭喊和叫嚷声将叶吉川的话音几乎淹没得根本听不到。
所谓兵败如山倒,差不多就是这么一回事。
真正解决了西侧谷**通状况的,是张桂芝部的两排弩箭齐射。
大约二十五六步宽的谷口。张桂芝将丙都右队分成了两组部署在两翼。五十名骑兵端起在阵后早已上弦好了的擘张弩一阵交叉齐射,谷口顿时传来一阵鬼哭狼嚎般的嘶喊。几十枝弩箭破空而至。顿时将还排在最东边尾巴上的二十几名溃退骑兵穿成了筛子,这些骑兵的惨呼和跌落马下的声音更加刺激了前面夺路的自家族兵,有些逃兵开始红着眼睛挥刀劈砍后军的骑兵了----只为了能够杀出一条路脱出升天。
右队在第一次发射完毕之后立即迫近了大约四十步左右,以更为密集的队形使用射程只有三十多步的手弩给与了敌军第二次杀伤,硬生生在谷口打开了一个十余步宽的缺口。
与此同时,成四列纵队集结列阵的丙都左队开始加速冲锋。
至此,还在犹豫的后军统军贵族终于不再犹豫,带着自己的家兵翻身夺路而逃,两百多名骑兵在只有二十左右步宽窄的山谷间夺命狂奔,而他们西面的山谷间道路将越来越窄。
张桂芝亲自带着左队从缺口杀入了西侧山谷,对于被挤在两边零散敌军骑兵,左队的斥候们则是看都不看,他们都已经将弩箭收了起来,手中提着马槊(即马枪,比步兵用木枪略长。),以相对平缓却均匀的速度追赶着一窝蜂般满山谷乱跑的敌军骑兵。
张桂芝没有着急一口气冲到底,在狭窄的山谷中,无论是集群逃窜的敌人还是集群追击的己方都很难全速奔跑,只要能够不徐不缓黏在这些敌人身后,隔一会冲上去给予队尾的敌军以七八个人的杀伤,敌军就很难有机会在某处停下来整顿建制指挥,一自己所部马力,一直追到怀安县城之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与步兵不同,丙都左队的战士们都很年轻。大多数都在十七八岁之间。最大的也不超过二十岁,这些少年的骑术绝大部分只有半年多地功底,若是真正上阵对阵搏杀起来恐怕还未必是这些自幼在马背上生长地敌军对手。因此折御卿始终不肯将这些娃娃早早拿出来填入战场,只有在这种追击战中,这些还在学习期的骑兵苗子才有可能在不受大的损伤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地积累作战经验。
追在第一波的十几名老兵自去年芦子关之战之后就参与了细封敏达的骑兵斥候队,相对马术纯熟一些。作战意志和经验也要好一些。
这种追击是最惬意地,不断的重复加速----冲上去向敌军背后刺出马槊----然后一面减速一面抽出马槊这样的动作,个别失手的则冲过了头,冲到了敌军的队里去,但是埋头狂奔的败兵对他们简直是怕到了极点,看都不敢看一眼就继续催逼马力向前逃窜。回过头去将落单冲进己方队列地敌军杀死虽然是很勇敢的行为。但是很明显,那些不那么勇敢的友军袍泽理所当然将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跑到自己的前面去----那也就意味着自己将是敌军下一次抵近冲锋的牺牲品……
绝大多数时候,人性自私还是个普遍定律……
断断续续这么冲杀着,倒在张桂芝部追击下的敌军和被张桂芝部越过的零散敌军越来越多---这些零散溃兵交给后面地右队去收容,仗打到这个份上,也是该抓些俘虏的时候了……
当然,张桂芝也并非全无准备,毕竟敌军地人数多于己方。万一回过头反噬,自己就要吃不了兜着走。左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损失哪怕一个人... -->>
性价比最高的战术,就是追击。
无论是相隔数百步使用弓箭互射还是列阵而战,都不可避免会有伤亡和损耗,只有追击,才能够最大限度降低这种伤亡和损耗。在现代战争模式中被当作最高境界追求的零伤亡,在冷兵器时代只有追击战才能够勉强做到。当敌人开始溃退,其指挥建制和作战意志均已不复存在,追击的速度与所获得战果成正比关系,而伤亡程度基本上可以被控制在一个基准平面上。
总而言之,那些纵马狂奔的敌人很少会回过头来重新拿起武器与你拼命,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在十棵树战场上,叶吉家的主力骑兵已经被歼灭大半,战死超过四百五十人,这个数字是叶吉家这个举族只有不到七千人的穷困部族绝对承受不起的。刨去受伤者,在开始溃退的时候,这支叶吉家的武装已经只剩下八十七个还骑在马上能够往回跑的人了。
而张桂芝率领的追击部队丙字号骑兵都,却拥有满编制的两个大队一百人兵力,制式骑兵甲,制式马刀、马槊,制式单兵擘张弩,制式手弩。
这支骑兵自开战以来就一直在战场东侧集结待命,直到折御卿的号兵第三次吹响冲锋号。
若仅就数据对比而言,张桂芝部的战马负重远高于敌军战马负重,因此马速相对较低。
但是这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数据对比,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
丙都的战马都是采购自定难军方面的优质战马,平日以粮食喂养,膘肥体重,健硕高大;而叶吉家的所谓战马大多是家族牧人平素用来放牧的劣马,平素都是靠吃草场上的草长大,其族中像样点地马匹早就当作羊马捐被郭彦钦搜刮走了。
丙都地骑兵都是斥候骑兵的标准配置。一人双马。可以交换乘骑节省马力。叶吉家族兵的坐骑都是自家的,除了少数贵族之外,谁也没有多余的马可骑。
丙都的骑兵除了少数在今天早些时候参与了战场警戒侦查遮蔽地相关任务外,绝大多数一直在山谷东侧养精蓄锐,而叶吉家的马匹却大老远走了数十里路又经历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厮杀和阵战,绝大部分都已经到了强弩之末。
更何况丙都骑兵手中的骑兵用制式擘张弩的最大射程在一百五十步以上。即便马赶不上去,弩箭却能追上。
最要命的,在溃散开始地时候,叶吉家那支充作后军的两百人的骑兵队刚刚走到西侧谷
本来队列还算严整的骑兵队被夺路逃窜的自家族兵冲得一阵大乱。有的逃兵见缝插针,在队列两侧和友军的缝隙中夺路逃窜。有的则眼神不好或者是收拢不住马匹直直撞入队列当中。本来就还处于行军队列尚未展开地后军骑兵被这措不及防的变故惊得目瞪口呆,许多人被逃兵那种绝望和恐惧所感染。开始悄悄拨转马头准备一道跑路。
就在这个时候,张桂芝地骑兵都成一个窄小扇面状追杀了上来。
张桂芝的骑兵也需要时间展开,不过相对叶吉家的后军,他的时间充足,而且友军部队的配合相当默契。
在狄怀威部第二次闪开了一个宽约二十多步地缺口之后,丙都地骑兵开始自阵后缓缓加速,不过三分之一刻钟光景,这支骑兵已经冲过了那道鸿沟。正面已经展开了七八个骑兵的攻击面。
而这时,逃窜地叶吉家兵们还在谷口乱哄哄挤作一团抢路。
被亲兵们生生拽回来的叶吉川还在不住高喊着试图恢复指挥建制。而后军的几个统军贵族有的在试图阻止溃兵,有的却在犹豫,也有几个开始悄悄拨转马头准备向西撤退。而那些败兵的哭喊和叫嚷声将叶吉川的话音几乎淹没得根本听不到。
所谓兵败如山倒,差不多就是这么一回事。
真正解决了西侧谷**通状况的,是张桂芝部的两排弩箭齐射。
大约二十五六步宽的谷口。张桂芝将丙都右队分成了两组部署在两翼。五十名骑兵端起在阵后早已上弦好了的擘张弩一阵交叉齐射,谷口顿时传来一阵鬼哭狼嚎般的嘶喊。几十枝弩箭破空而至。顿时将还排在最东边尾巴上的二十几名溃退骑兵穿成了筛子,这些骑兵的惨呼和跌落马下的声音更加刺激了前面夺路的自家族兵,有些逃兵开始红着眼睛挥刀劈砍后军的骑兵了----只为了能够杀出一条路脱出升天。
右队在第一次发射完毕之后立即迫近了大约四十步左右,以更为密集的队形使用射程只有三十多步的手弩给与了敌军第二次杀伤,硬生生在谷口打开了一个十余步宽的缺口。
与此同时,成四列纵队集结列阵的丙都左队开始加速冲锋。
至此,还在犹豫的后军统军贵族终于不再犹豫,带着自己的家兵翻身夺路而逃,两百多名骑兵在只有二十左右步宽窄的山谷间夺命狂奔,而他们西面的山谷间道路将越来越窄。
张桂芝亲自带着左队从缺口杀入了西侧山谷,对于被挤在两边零散敌军骑兵,左队的斥候们则是看都不看,他们都已经将弩箭收了起来,手中提着马槊(即马枪,比步兵用木枪略长。),以相对平缓却均匀的速度追赶着一窝蜂般满山谷乱跑的敌军骑兵。
张桂芝没有着急一口气冲到底,在狭窄的山谷中,无论是集群逃窜的敌人还是集群追击的己方都很难全速奔跑,只要能够不徐不缓黏在这些敌人身后,隔一会冲上去给予队尾的敌军以七八个人的杀伤,敌军就很难有机会在某处停下来整顿建制指挥,一自己所部马力,一直追到怀安县城之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与步兵不同,丙都左队的战士们都很年轻。大多数都在十七八岁之间。最大的也不超过二十岁,这些少年的骑术绝大部分只有半年多地功底,若是真正上阵对阵搏杀起来恐怕还未必是这些自幼在马背上生长地敌军对手。因此折御卿始终不肯将这些娃娃早早拿出来填入战场,只有在这种追击战中,这些还在学习期的骑兵苗子才有可能在不受大的损伤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地积累作战经验。
追在第一波的十几名老兵自去年芦子关之战之后就参与了细封敏达的骑兵斥候队,相对马术纯熟一些。作战意志和经验也要好一些。
这种追击是最惬意地,不断的重复加速----冲上去向敌军背后刺出马槊----然后一面减速一面抽出马槊这样的动作,个别失手的则冲过了头,冲到了敌军的队里去,但是埋头狂奔的败兵对他们简直是怕到了极点,看都不敢看一眼就继续催逼马力向前逃窜。回过头去将落单冲进己方队列地敌军杀死虽然是很勇敢的行为。但是很明显,那些不那么勇敢的友军袍泽理所当然将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跑到自己的前面去----那也就意味着自己将是敌军下一次抵近冲锋的牺牲品……
绝大多数时候,人性自私还是个普遍定律……
断断续续这么冲杀着,倒在张桂芝部追击下的敌军和被张桂芝部越过的零散敌军越来越多---这些零散溃兵交给后面地右队去收容,仗打到这个份上,也是该抓些俘虏的时候了……
当然,张桂芝也并非全无准备,毕竟敌军地人数多于己方。万一回过头反噬,自己就要吃不了兜着走。左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损失哪怕一个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