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抗日之铁血战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日军确实准备发动一场大战,夺取胜利以提振士气,不过他们进攻的对象不是八路军,而是在他们看来相对要好对付得多的国民政府军。
1944年四月中旬。
豫中平原已是战云密布,日军从国内、东北秘密抽调的大军和华北派遣军下辖各部已经形成作战序列,岗村宁次飞赴南京,就任总司令官,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日军如此大规模的调动当然瞒不过中国军队,十几个师团、旅团级作战单位的调动呢,动静大得吓人,就算是瞎子也该察觉了。第一战区司令官蒋鼎文上将和副司令官汤恩伯上将一致认为,日军即将对豫中展开一次大规模的攻势,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来。但是日军的保密工作做得太好了,中国军队的情报机构没能获得太多有价值的情报,第一战区只是推断日军可能会发动大规模攻势,对日军投入兵力的规模、攻击方向、战略企图等等极为关键的情报却是一片空白,自然也就没有办法作出针对性的部署了。这似乎已经成了中日正面战场上的魔咒:每次大会战,在日军开打之前中国军队什么都不知道,而日军几乎什么都知道,所以多数会战中国军队都是在茫然不知所措的情况下迎接日军第一波最为凌厉的攻势,往往还没有弄清楚东南西北,就已经被打得一塌糊涂。
当然,扛过日军的第一波攻势之后,中国军队就能判断出日军的主要攻击方向和战略企图,作出针对性的部署,凭借数倍、十几倍于日军的兵力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企图,把闪电战变成烂仗。因此日军将领时常说想要击溃支那军并不难,但想要大量围歼他们却很难……谁叫日军兵力太少,而中国又太大了呢?当然,日军也有通过巧妙的部署,以轻微代价大量歼灭中国军队的战例,最著名的就是中条山会战,中国军队损失了七万人马,实为淞沪会战以来最大的耻辱,不过这样的战例着实不多。有这些经验在,第一战区有充分的信心认为就算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势,他们也能扛过去,甚至打几个胜仗,在老头子面前露一把脸!日军嘛,由于兵力实在有限,每次会战都是拆东墙补西墙,从几个方向抽调兵力组成一个大兵团,对预定目标实施猛烈而短促的突击,一旦没有办法迅速解决对手,他们就会主动撤退,因为他们实在耗不起,这个弱点已经被中国军队吃得死死的了,对中国军队来说,能耗到日军主动撤退就是胜利。
第一战区有充分的信心赢得这样一场“胜利”。
他们错了,大错特错了。
四月十六日,也就是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向高黎贡山山区的日军发动猛迾进攻后的第三天,岗村宁次下达了一号作战正式开始的命令。
这道电波激活了沉寂两年之久的中原战场,顷刻之间,数百门大炮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炮弹流星雨般砸向中国军队阵地,无数中国士兵还没有反应过来,便消失在冲腾而起的硝烟烈焰之中。信号弹一丛接着一丛升起,沿着两军对峙的战线一路延伸,仿佛没有尽头;大批零式战机倾巢出动,涂着大姨妈标志的恶魔呼啸着从阴霾的天空掠过,航空炸弹雨点般砸落,中国军队控制的铁路枢纽、车站、物资囤积中心、兵站、燃料库、军火库、机场等等战略目标都被炸得火光冲天。更加可怕的是在中国军队的后方也是爆炸不断,化妆成教师、难民骗过第一战区的警戒线顺利渗透到后方的日军特工幽灵般出现在各个要害位置,用机枪将惊愕的中国士兵一丛丛扫倒,甚至将冒烟的炸药包朝他们狠狠抡去!第一战区陷入了极度混乱,完全分不清前方还是后方了,只知道到处都在打仗,到处都是袭击,想打又找不着敌人打,这种感觉简直就让人发疯!
空前猛烈的火力准备后,日军的攻势正式展开。几百辆坦克、装甲车冒着黑烟,沉沉低吼着冲向已经被炮火炸得一塌糊涂的中国军队阵地,后面则是一个个横刀跃马的骑兵联队,再后面则是四个师团又三个旅团的庞大兵力以及无数汽车……直到现在第一战区才知道他们要面对的将是一个怎样的对手,一次怎样的攻势!第一道防线眨眼之间就被日军的履带辗成了粉末,第二道防线在日军的迅猛突击之下也变成了筛子……混乱的指挥、惊恐、迷茫,完全击垮了汤恩伯所部,面对潮水般涌来的日军和辗压过来的坦克集群,他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往往一道防线还没有构筑好,就被日军给冲垮了!
中国军队的损失空前惨重。
汤恩伯急了,急令自己的王牌第11军侧击日军,遏制日军的攻势。
第13军是汤恩伯手中的头号主力,嫡系中的嫡系,换装、兵员补充、军官补充一直是优先考虑他们,每次会战,汤恩伯总是将这支部队作为尖刀使用,发现日军的破绽后就让他们从侧翼发动攻击,狠揍日军,着实让日军吃了不少苦头。这次日军攻势太猛,汤恩伯在日军兵锋变钝之前就不得不动用了这支战略预备队。
刚开打不久便被迫动用战略预备队,意味着汤恩伯拿这战局基本没辙了。
第13军运动到日军侧翼,迅速展开攻势。然而日军早有准备,攻击的拳头尚未形成,他们就一头撞上了七个恭候多时的日军大队,侧击不成,自己反倒被侧击了。第13军仓促之间与这支日军展开激战,一时之间奈何不了对手,战事稍一拖延,日军主力便杀了过来。汤恩伯这才意识到日军的战略意图竟是吃掉他这支主力,连忙下令第13军突围,往嵩山撤退。经过一番血肉横飞的厮杀,第13军以相当沉重的代价杀开一条血路,躲进了... -->>
日军确实准备发动一场大战,夺取胜利以提振士气,不过他们进攻的对象不是八路军,而是在他们看来相对要好对付得多的国民政府军。
1944年四月中旬。
豫中平原已是战云密布,日军从国内、东北秘密抽调的大军和华北派遣军下辖各部已经形成作战序列,岗村宁次飞赴南京,就任总司令官,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日军如此大规模的调动当然瞒不过中国军队,十几个师团、旅团级作战单位的调动呢,动静大得吓人,就算是瞎子也该察觉了。第一战区司令官蒋鼎文上将和副司令官汤恩伯上将一致认为,日军即将对豫中展开一次大规模的攻势,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来。但是日军的保密工作做得太好了,中国军队的情报机构没能获得太多有价值的情报,第一战区只是推断日军可能会发动大规模攻势,对日军投入兵力的规模、攻击方向、战略企图等等极为关键的情报却是一片空白,自然也就没有办法作出针对性的部署了。这似乎已经成了中日正面战场上的魔咒:每次大会战,在日军开打之前中国军队什么都不知道,而日军几乎什么都知道,所以多数会战中国军队都是在茫然不知所措的情况下迎接日军第一波最为凌厉的攻势,往往还没有弄清楚东南西北,就已经被打得一塌糊涂。
当然,扛过日军的第一波攻势之后,中国军队就能判断出日军的主要攻击方向和战略企图,作出针对性的部署,凭借数倍、十几倍于日军的兵力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企图,把闪电战变成烂仗。因此日军将领时常说想要击溃支那军并不难,但想要大量围歼他们却很难……谁叫日军兵力太少,而中国又太大了呢?当然,日军也有通过巧妙的部署,以轻微代价大量歼灭中国军队的战例,最著名的就是中条山会战,中国军队损失了七万人马,实为淞沪会战以来最大的耻辱,不过这样的战例着实不多。有这些经验在,第一战区有充分的信心认为就算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势,他们也能扛过去,甚至打几个胜仗,在老头子面前露一把脸!日军嘛,由于兵力实在有限,每次会战都是拆东墙补西墙,从几个方向抽调兵力组成一个大兵团,对预定目标实施猛烈而短促的突击,一旦没有办法迅速解决对手,他们就会主动撤退,因为他们实在耗不起,这个弱点已经被中国军队吃得死死的了,对中国军队来说,能耗到日军主动撤退就是胜利。
第一战区有充分的信心赢得这样一场“胜利”。
他们错了,大错特错了。
四月十六日,也就是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向高黎贡山山区的日军发动猛迾进攻后的第三天,岗村宁次下达了一号作战正式开始的命令。
这道电波激活了沉寂两年之久的中原战场,顷刻之间,数百门大炮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炮弹流星雨般砸向中国军队阵地,无数中国士兵还没有反应过来,便消失在冲腾而起的硝烟烈焰之中。信号弹一丛接着一丛升起,沿着两军对峙的战线一路延伸,仿佛没有尽头;大批零式战机倾巢出动,涂着大姨妈标志的恶魔呼啸着从阴霾的天空掠过,航空炸弹雨点般砸落,中国军队控制的铁路枢纽、车站、物资囤积中心、兵站、燃料库、军火库、机场等等战略目标都被炸得火光冲天。更加可怕的是在中国军队的后方也是爆炸不断,化妆成教师、难民骗过第一战区的警戒线顺利渗透到后方的日军特工幽灵般出现在各个要害位置,用机枪将惊愕的中国士兵一丛丛扫倒,甚至将冒烟的炸药包朝他们狠狠抡去!第一战区陷入了极度混乱,完全分不清前方还是后方了,只知道到处都在打仗,到处都是袭击,想打又找不着敌人打,这种感觉简直就让人发疯!
空前猛烈的火力准备后,日军的攻势正式展开。几百辆坦克、装甲车冒着黑烟,沉沉低吼着冲向已经被炮火炸得一塌糊涂的中国军队阵地,后面则是一个个横刀跃马的骑兵联队,再后面则是四个师团又三个旅团的庞大兵力以及无数汽车……直到现在第一战区才知道他们要面对的将是一个怎样的对手,一次怎样的攻势!第一道防线眨眼之间就被日军的履带辗成了粉末,第二道防线在日军的迅猛突击之下也变成了筛子……混乱的指挥、惊恐、迷茫,完全击垮了汤恩伯所部,面对潮水般涌来的日军和辗压过来的坦克集群,他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往往一道防线还没有构筑好,就被日军给冲垮了!
中国军队的损失空前惨重。
汤恩伯急了,急令自己的王牌第11军侧击日军,遏制日军的攻势。
第13军是汤恩伯手中的头号主力,嫡系中的嫡系,换装、兵员补充、军官补充一直是优先考虑他们,每次会战,汤恩伯总是将这支部队作为尖刀使用,发现日军的破绽后就让他们从侧翼发动攻击,狠揍日军,着实让日军吃了不少苦头。这次日军攻势太猛,汤恩伯在日军兵锋变钝之前就不得不动用了这支战略预备队。
刚开打不久便被迫动用战略预备队,意味着汤恩伯拿这战局基本没辙了。
第13军运动到日军侧翼,迅速展开攻势。然而日军早有准备,攻击的拳头尚未形成,他们就一头撞上了七个恭候多时的日军大队,侧击不成,自己反倒被侧击了。第13军仓促之间与这支日军展开激战,一时之间奈何不了对手,战事稍一拖延,日军主力便杀了过来。汤恩伯这才意识到日军的战略意图竟是吃掉他这支主力,连忙下令第13军突围,往嵩山撤退。经过一番血肉横飞的厮杀,第13军以相当沉重的代价杀开一条血路,躲进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