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军转民 (1/2)
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权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颜晨辉在得到潜力剥夺这个技能之后,心中还是非常开心的。今后,他再想对付一些位高权重却为非作歹的人,再也不需要自己冲锋在前了,只要对那人施展一个权力潜力剥夺,自然会使其焦头烂额的。他只需要在最后去做一些落井下石的事情就行了。
颜晨辉高高兴兴的乘坐渡船回到岸上,骑上自己放在那里的自行车,往莲城市中心医院方向赶去。
就在颜晨辉正赶路的时候,他忽然听到路边有人小声议论,其中好像有一个人提到了自己父亲颜克勤的名字,他马上放慢了骑车的速度,把耳朵支了起来。
“听说军方的订单越来越少了,咱们厂可能要向民品方向转变。”
“转民品?那不是说又得重头再来?唉,这日子怕是又要难过了……”
“据说是很多军工厂子都要转民品呢,也不差我们一家。”
军转民?颜晨辉听了之后,不由得勾起了他心中的往事。
军转民,是军工企业向地方企业转化的一个过程,这些企业本来是从军方接受订单,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国际形势渐渐安定,一号首长做出了二十年内无大战的推论,决心全力以赴搞国内的经济建设。这样一来,众多的军工企业得到的订单就可怜了,但是企业的职工和家属都要过活,于是便出现了这么一个名词,军转民。
事实上,当时军工企业遍及各地,进行军转民的企业也不是一家两家,在长达十几二十年的自然淘汰之中,有很多厂子脱颖而出,成功的转化为优质的民用品生产企业,也有很大一部分企业不能够适应市场的规律,最终被市场淘汰,成为大企业兼并的对象,或者直接宣告破产。
军工企业向民用企业转化,其中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而是思想观念。长期以来适应了被动的接受政府采购订单的厂子,要他们一下子就学会适应市场需求并按照市场规律来进行原料采购、项目决策、新品投产,并在最后进行产品包装和市场销售,的确是有点儿勉为其难,可是大环境已然如此,也没有哪个厂子能够多获得什么政府支持,一切事情,全得靠自己来解决。
而眼前这些谈论的人,应该是江南厂的职工。
江南厂是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的大型骨干企业,正厅级构架,始建于1952年,系“一五”期间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工程之一,公司总部位于羽湖区西郊。
江南厂也曾经辉煌过,它源于1890年创立的汉阳兵工厂、1912年创立的河南巩县兵工厂,吸纳了红军官田兵工厂、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的骨干人才,传承了其孕育的人民兵工精神,可以说,江南厂为共和国历次保家卫国战争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江南厂也走到了非常艰难的地步。
在颜晨辉的记忆中,江南厂并不是像大多数军转民公司那样,全部产品民用化,只是将公司部分产品民用化,还是保留了其骨干产品作为军用品的。
对于前世江南厂军转民的事情,当时因为颜晨辉的年纪还小,没有多少见识,只是依稀记得江南厂的整体生活质量下降了那么几年,之后大家渐渐的习惯了,也就是那个样子。
毕竟在接受一个新鲜的事物时,大家的看法未必是一致的,有的人欢迎,有的人质疑,有的人观望,有的人甚至敌视或排斥。对于习惯了军工企业生活方式的江南厂的职工们,忽然一下子要取消了大部分的军方订单,转而需要自己出去,到市场上去接受订单,进行民用品生产,或者是自行生产出民品,到市场上去推销,这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事物,不适应是很自然的。
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指令性的军工科研生产任务锐减,科研生产任务量与生产设备能力、人员能力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极大的反差。时值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商品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基本上是卖方市场,日用品十分短缺。正是在这样主客观两方面的背景条件下,无需进行深入系统的市场调研和技术开发,许多军工企业为了渡过难关,广开门路,四面出击,只要市场需要,自己又能干,便揭竿而起,可以说是“饥不择食”... -->>
颜晨辉在得到潜力剥夺这个技能之后,心中还是非常开心的。今后,他再想对付一些位高权重却为非作歹的人,再也不需要自己冲锋在前了,只要对那人施展一个权力潜力剥夺,自然会使其焦头烂额的。他只需要在最后去做一些落井下石的事情就行了。
颜晨辉高高兴兴的乘坐渡船回到岸上,骑上自己放在那里的自行车,往莲城市中心医院方向赶去。
就在颜晨辉正赶路的时候,他忽然听到路边有人小声议论,其中好像有一个人提到了自己父亲颜克勤的名字,他马上放慢了骑车的速度,把耳朵支了起来。
“听说军方的订单越来越少了,咱们厂可能要向民品方向转变。”
“转民品?那不是说又得重头再来?唉,这日子怕是又要难过了……”
“据说是很多军工厂子都要转民品呢,也不差我们一家。”
军转民?颜晨辉听了之后,不由得勾起了他心中的往事。
军转民,是军工企业向地方企业转化的一个过程,这些企业本来是从军方接受订单,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国际形势渐渐安定,一号首长做出了二十年内无大战的推论,决心全力以赴搞国内的经济建设。这样一来,众多的军工企业得到的订单就可怜了,但是企业的职工和家属都要过活,于是便出现了这么一个名词,军转民。
事实上,当时军工企业遍及各地,进行军转民的企业也不是一家两家,在长达十几二十年的自然淘汰之中,有很多厂子脱颖而出,成功的转化为优质的民用品生产企业,也有很大一部分企业不能够适应市场的规律,最终被市场淘汰,成为大企业兼并的对象,或者直接宣告破产。
军工企业向民用企业转化,其中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而是思想观念。长期以来适应了被动的接受政府采购订单的厂子,要他们一下子就学会适应市场需求并按照市场规律来进行原料采购、项目决策、新品投产,并在最后进行产品包装和市场销售,的确是有点儿勉为其难,可是大环境已然如此,也没有哪个厂子能够多获得什么政府支持,一切事情,全得靠自己来解决。
而眼前这些谈论的人,应该是江南厂的职工。
江南厂是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的大型骨干企业,正厅级构架,始建于1952年,系“一五”期间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工程之一,公司总部位于羽湖区西郊。
江南厂也曾经辉煌过,它源于1890年创立的汉阳兵工厂、1912年创立的河南巩县兵工厂,吸纳了红军官田兵工厂、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的骨干人才,传承了其孕育的人民兵工精神,可以说,江南厂为共和国历次保家卫国战争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江南厂也走到了非常艰难的地步。
在颜晨辉的记忆中,江南厂并不是像大多数军转民公司那样,全部产品民用化,只是将公司部分产品民用化,还是保留了其骨干产品作为军用品的。
对于前世江南厂军转民的事情,当时因为颜晨辉的年纪还小,没有多少见识,只是依稀记得江南厂的整体生活质量下降了那么几年,之后大家渐渐的习惯了,也就是那个样子。
毕竟在接受一个新鲜的事物时,大家的看法未必是一致的,有的人欢迎,有的人质疑,有的人观望,有的人甚至敌视或排斥。对于习惯了军工企业生活方式的江南厂的职工们,忽然一下子要取消了大部分的军方订单,转而需要自己出去,到市场上去接受订单,进行民用品生产,或者是自行生产出民品,到市场上去推销,这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事物,不适应是很自然的。
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指令性的军工科研生产任务锐减,科研生产任务量与生产设备能力、人员能力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极大的反差。时值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商品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基本上是卖方市场,日用品十分短缺。正是在这样主客观两方面的背景条件下,无需进行深入系统的市场调研和技术开发,许多军工企业为了渡过难关,广开门路,四面出击,只要市场需要,自己又能干,便揭竿而起,可以说是“饥不择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