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僧格林沁之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的,快点吧,我等不及了。”
一场急风暴雨开始了,江山,权力,私情,象狂风卷起的树叶,混乱地搅在一起,旋上了天空。
风平浪静之后。慈禧急怱怱地穿好衣服,整理好头发,说:“我和淳儿的命都交给你了,你可得记住了。”
六王爷说:“放心吧,兰儿,六弟记住了。”
六王爷知道。慈禧约他相见,还是关心着园子的事。园子是要修的,可现在是时候吗?天京是被攻破了,可毛子却没有全灭呀,那个漏网之鱼赖文光不还活着来吗?活他一人倒是没有什么,但还有数十万余捻呀,如今余下的毛子与捻贼张宗禹、任化帮各部纠集在一起,依然是大清的一大隐患。辛酉政变,灭了辅政八大臣,改祺祥为同治。开始了同治中兴,这任务都压在我六子一人头上,重用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搞了洋务运动,刚有了起色。太后就想修园子,享清福了,这个同治中兴还能走多远?况且国内形势并不好哇,周边列强更是以强欺弱,虎视眈眈地等待瓜分大清的时机呀?这个兰儿,怎么就没有当初可爱了呢?
六王爷看着各个省府的奏章,心里老是不安定,他不想与慈禧会唔,但又不能不去,必竟这个女人依仗着同治皇上,将实权握在了手中,虽说我六子是议政大臣王,统揽总理衙门、军机处,但皇阿哥尚未登基,但议政政就是议政,不是主政,而慈禧却不一样了,她与慈安隔着黄幔垂廉听政,却将小皇儿当小屁孩一个,什么主意都要她作最后拍板,她说一,小皇上不敢说二,自己虽说有那么多的官名,还不都是为皇上为她这位年轻的老佛爷干活的?尽管与她也有过私情,但这私情却不是爱情啊?在热河虽说也有过一次*,一进欢快,那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干掉不可一世的八大臣,保她的命?如今又约我而来,又是为什么?还不是让我继续听她的摆布,图她一时之欢?小辫子揪在她的手中,当她的玩偶?唉,这个老娘们,阴啊。
胡思乱想着,忽听有重要军情禀报,奕䜣这才从梦中醒来,双手搓了一下太阳穴,提了提精神,打开各地军情快报。
先看的是僧格林沁给皇上的禀报:“自上次报捻贼不知去向,臣深有负罪之感,为尽快掌握捻贼动向,选择时机一举剿灭,臣数日来快马追逐,四方打探,终探得贼首张宗禹、赖文光、任化帮等聚集山东曹州高楼寨一带,吾侦察此地形,丛林密布,河道交叉,盖其掩兵躲我雄兵追剿也。为不失此战机,吾已安排步骑快马加鞭,赶赴战场,出其不意,将其包剿在这险恶之境中,来了瓮中捉鳖,一举擒贼擒王,还我大清安定。”
看罢奏章,奕䜣冷笑两声,心中说,这个僧王爷,破了雉河集,擒了捻首张乐行,自觉得天下无敌了,你以为张乐行就是张宗禹呀,张宗禹、赖文光,都是捻贼和毛子中的智者,打仗的本领远远超过你僧王爷,这样冒然行动,是愚蠢之举啊。
这个消息太重要了,要立即禀报皇上,于是,他就手书一信,送差人送给慈禧,意思是军情紧急,需要与军机处商讨破捻的计策,改日再见太后娘娘。
于是,六王爷便召集军机处募僚,商量围剿捻贼的事。
人到齐了,六王爷开门见山:“诸位贤明,废话不说,今儿接到僧王爷的急报,要在山东与捻众决战,这一仗的胜败,决定剿捻的全局,眼下僧王爷步骑正赶在追杀的路上,捻贼中有贼首张宗禹,太平军毛子悍将赖文光。都是难以对付的主儿,僧王爷虽说勇猛豪强,但对付足智多谋的二贼,胜算有多少。本王心中没有数,这事要向皇上禀报,帮皇上定下决策,诸位有何高见,尽快说出来。”
七王爷奕譞说:“僧王爷是求胜心切,他自然要一举破捻。这个勇气当要褒奖,致于怎样对付张宗禹、赖文光诸贼,也不能只靠僧王爷一支劲旅,曾国藩的湘军也要上,这样可就胜算一些。”
文祥说:“七王爷说的在理,是的,要破这些顽贼,就要重兵弹压。只是,曾国藩是汉人呀。”
说到“曾国藩是汉人呀”,七王爷有些警觉。这句话可不是文祥之口说的,而是两宫太后说的。那是在平定了八大臣之乱以后,恭亲王亦䜣作为议政王向皇上推荐曾国藩,推举曾国藩为钦差大臣、晋协办大学士、督办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两宫太后听到奕䜣这一说,不由得瞠目结舌,半天。才对着帐外的奕䜣说:“六王爷,他可是个汉人啊。”
六王爷禀报说:“太后,十余年来,曾国藩对大清忠心耿耿,公忠体国,急江山社稷之急,创立湘军,为大清功不可磨呀。”
说到这儿,慈禧才想起咸丰生病期间,慈禧代为批折。发现曾国藩通晓程朱学理,志在忠军报国,虽然当初肃顺推举他担当了两江总督要职,但这也是先皇的英明啊。眼下,发捻祸害已危及大清根基。若不对这样的功臣再加以重用,恐其不再为大清出力呀。“
就这样,曾国藩就再次升任,如今又拿下金陵,拿下发匪,掌管湘军三十余万,金陵里的无数财宝,被谁弄去了?虽不是曾国藩,却是他弟弟曾国荃,国库空空,就值着灭了发匪,让朝廷宽宽手,可拿下金陵却说什么都没得到,太平天国的钱哪里去了?碍于六王爷重用曾国藩的面子,又加上他功劳巨大,皇上才装聋作哑不追究了,这样的大臣会对大清忠心无二吗?文祥的提醒,是两宫的担忧啊,不是不可以调湘军,是对湘军要有所防备了,功高震主啊,再让他打,打好了更有功,还要升,还能升到哪里去?总不能将议政王的位置让给他吧?打不好,你也不能怎么了他,他手下有三十万湘军,大清如今是这种无能的样子,你还能革他的职罢他的官?那得问问他手下的曾国荃等人以及那三十万军队答应不答应?
可是,不调湘军,凭僧格林沁这个勇夫,能将余贼一鼓聚歼吗?僧格林沁对大清的忠心是远远超过曾国藩的。
捻军起义的烈火势如破竹,越烧越旺,到了1860年,捻军燃起的战火烧不光烧到安徽、湖北,连河南、山东、直隶都发动了捻军起义,吓得清王朝不得不调动兵马竭力剿捻。
此时,因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咸丰帝逃到了热河。
这时候,慈禧见皇上病得这样,格外心疼。
那天,六王爷来看望皇上,咸丰泪流满面,说:“哥这身子,恐怕撑不了几天了,大清江山败在我手里,我死倒是没有什么可怕,可我到了那边,有何脸去见父皇啊?”
奕䜣也动了情,安慰哥哥说:“皇上不必焦虑过度,大清还是有救的,你只管养好身子吧,捻子毛子虽说声势浩大,但他们到底是饥民造反,一群毛贼而已。只要我大清君臣团结一致,平息国内之乱也是迟一天早一天的事。”
不一会儿,咸丰听了六王爷的安慰,心情好受了一些,就觉得眼皮发涩,瞬时便打起了呼儿。为了不影响皇上休息,六王爷退了出去。
出了门儿,正遇见慈禧来给皇上送燕窝汤,听说皇上睡了,就留六王爷在外厅说话儿。
慈禧让平儿将那热乎乎的燕窝汤端给了六王爷:“六弟你也劳累不轻,这碗汤你喝了吧,皇上休息好了再给他做。”
六王爷只好接过那碗燕窝汤,谢过慈禧。
“唉,”慈禧情不自禁地发出声来,为皇上的病发愁。
六王爷见慈禧唉声叹气的,安慰她说:“皇嫂你也知道,要治好皇上病,啥药都不顶用。只有将毛子、捻子灭了,他的心病才能医好。”
“我也是这么说,可谁能担当如此大任呢?”
六王爷说:“太后你心里明白,此时还有谁呢?曾国藩正在与毛子决战。湘军是不能动的啊。”
慈禧说:“六弟说得甚有道理,可眼下总得有人收拾这残局吧。”
六王爷说:“眼下只有一人了。”说到这里,六王爷瞟了慈禧一眼,他心里明白,他说的这个人,正是慈禧想说的那个人。只不过慈禧想借他的口说出来罢了。”
慈禧说:“哦,说说看,谁能将这残局收拾起来?”
“皇嫂,你心里有数了吧。”
慈禧格格格地笑了:“鬼子六,你非要让将你老皇嫂这一军啊,我哪里知道谁会打仗啊,这不都是你们男人的事啊,快快把你的能人推出来吧,火都烧到北京城了,你就不替皇上着急?”
六王爷也笑了。说:“那就请你让皇上启用僧王爷?”
慈禧听六王爷说出了僧格林沁,这才舒了一口气,说:“我是这么想过的,看来我心里想着啥是瞒不过你这位小叔子的。可是,皇上才削了他的职,现在重新启用。吐在地上的吐沫再舔起来啊?”
六王爷说:“你说通州八里桥之役吧,叫臣说那可是一个冤案。英法6000人进犯八里桥,全是洋枪洋炮,僧王爷虽说带着他的骑兵冲杀,差一点就接近了敌军指挥部,可咱的骑兵再猛,哪里抵得过人家的大炮?两万多鞑靼兵加之数不清的民团,个个站着倒下。在外国人眼里,他们都是英雄啊,但这却是愚蠢的英雄。咱是白白送死啊!所以僧格林沁在他的军队伤亡过半时,才下令退下。皇上为此拔去他的三眼花翎,削去了他的待卫内大臣和都统等职,这确实是冤枉啊。”
“是哩,我也跟皇上说说。你也找几位大臣劝劝,奏上一本,就让僧格林沁再出山吧。”
就这样,恭亲王奕訢与一班文武,上奏病中的咸丰帝,病中的咸丰也不管面子如何了,只好准奏,又恢复了僧王爷的爵位和职权,任他为钦差大臣,统领黄河南北各军,督、抚、提、镇均受其节制,剿灭各路捻军。
当僧格林沁接旨后,他哭了。
想想自己,确实也是不容易的。当年他也是一位穷苦的蒙古牧人孩子啊。
原来,这僧格林沁是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6月5日)出生在科尔沁左翼后旗哈日额格苏木百兴图嘎查普通台吉家庭。其父布和德力格尔,史书称壁启,是吉尔嘎朗镇巴彦哈嘎屯人,家境贫寒。道光五年七月(1825年),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第九代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突然病逝,因索王无嗣,奉帝谕科尔沁左翼后旗从索王近亲家族的青少年中选嗣。僧格林沁虽然只有十五岁,但科尔沁蒙古的优秀血统成全了这个英雄少年。按照族谱推算,他正是元太祖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二十六代孙。于是,道光皇帝就选中了他,使他成为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的嗣子。而索王的妻子又是道光皇帝的女儿,这样,僧格林沁便成为了道光皇帝的外甥,当然就深得皇帝的宠爱。年轻的僧格林沁为人忠厚,保持了科尔沁人特有的忠诚、直爽、憨厚和热情奔放的个性。选嗣前僧格林沁曾在昌图文昌宫读过三年书,他天资聪明、富有进取心。之后,他得皇上恩宠,在满、蒙八旗中任都统多年。虽贵为王爷,又是军队的高级将领,但由于他出身寒门,懂得民间的疾苦,所以他愿意接近士兵关心属下,是一个有勇有义的将军,战斗越艰巨他越是亲临第一线督战,往往是身先士卒,对部下赏罚分明。同时,忠君的正统思想给他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不惜对清王朝肝脑涂地死而后已。道光五年,他袭科尔沁郡王爵。1834年,授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咸丰三年为参赞大臣,率兵驻涿州,同惠亲王、钦差大臣胜保,防堵太平天国北伐军。1857年5月,英法联军向北进犯,命他为钦差大臣,筹设大沽海防。1859年英法联军再犯大沽,所部爱国官兵奋起反击,重创侵略军。1860年8月,英法联军自北塘登陆,直犯北京,他在大沽、天津、通州连吃败仗。在八里桥那场战斗中,他立马前沿,英法联军的洋枪洋炮向清军飞射而来,僧格林沁一丝不动,指挥着一队一队的亲兵往敌营猛冲,倒了一排又一排,后一排又踏着前排的尸体前进,其悲壮程度,让英法军队也为之震悍,不断地摇头。僧格林沁知道,若这样打下去,自己必死无疑,自己死倒是没有什么,大清对自己如此恩惠,以死报效皇上,他也是心甘情愿的。可他看着这么多士兵而且都是他精心训练多年的英勇骑兵,他们个个都是草原上的雄鹰,也这样作无谓的牺牲,就太可惜了。这是保皇上的精英啊,如果让他们就这样一一死去,将来还靠谁来保我大清?想到这里,他才下了决心,宁可冒违抗圣命,受到皇上处置,也不跟英法毛子来这不公平的决战了,这才下令退兵。之后,带着万死的准备来见咸丰皇上,可皇上只是免去了他的王爵,并没有要他的性命。如此处置,他已是感恩不尽了,没想到皇上今日又想起了他,重新恢复他的王爵,委以重任,他怎能不激动呢?
僧格林沁披挂上任后,果然不辱皇命,带领他的亲兵、统领河南山东安徽各省兵马,对捻军进行疯狂地镇压。多年的委屈、积怨全都在战场上发泄出来。所到之处,一村一庄,只要有捻子活动的,便不论青红皂白,一律斩首。一时间,他落了个“僧剃头”的绰号。于是,他也由一位抵卸外侮的名将,演变成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
转眼到了公元1864年,僧格林沁用重兵包围了捻军陪都雉河集,历史上的名的雉河集保卫战打响,但由于抵不住僧军大军强攻,战争失利,捻军首领大汉盟主张乐行也因被叛徒出卖,惨死在僧格林沁的帐下。张皮绠的父亲和哥哥都在与僧格林沁的追杀中战死了。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清政府在雉河集建立县城,割亳、蒙、宿、颍四州县五十一堡归涡阳管辖,这就是今日的涡阳县。
眼前的这一仗,会是破雉河集一仗的重演吗?
的,快点吧,我等不及了。”
一场急风暴雨开始了,江山,权力,私情,象狂风卷起的树叶,混乱地搅在一起,旋上了天空。
风平浪静之后。慈禧急怱怱地穿好衣服,整理好头发,说:“我和淳儿的命都交给你了,你可得记住了。”
六王爷说:“放心吧,兰儿,六弟记住了。”
六王爷知道。慈禧约他相见,还是关心着园子的事。园子是要修的,可现在是时候吗?天京是被攻破了,可毛子却没有全灭呀,那个漏网之鱼赖文光不还活着来吗?活他一人倒是没有什么,但还有数十万余捻呀,如今余下的毛子与捻贼张宗禹、任化帮各部纠集在一起,依然是大清的一大隐患。辛酉政变,灭了辅政八大臣,改祺祥为同治。开始了同治中兴,这任务都压在我六子一人头上,重用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搞了洋务运动,刚有了起色。太后就想修园子,享清福了,这个同治中兴还能走多远?况且国内形势并不好哇,周边列强更是以强欺弱,虎视眈眈地等待瓜分大清的时机呀?这个兰儿,怎么就没有当初可爱了呢?
六王爷看着各个省府的奏章,心里老是不安定,他不想与慈禧会唔,但又不能不去,必竟这个女人依仗着同治皇上,将实权握在了手中,虽说我六子是议政大臣王,统揽总理衙门、军机处,但皇阿哥尚未登基,但议政政就是议政,不是主政,而慈禧却不一样了,她与慈安隔着黄幔垂廉听政,却将小皇儿当小屁孩一个,什么主意都要她作最后拍板,她说一,小皇上不敢说二,自己虽说有那么多的官名,还不都是为皇上为她这位年轻的老佛爷干活的?尽管与她也有过私情,但这私情却不是爱情啊?在热河虽说也有过一次*,一进欢快,那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干掉不可一世的八大臣,保她的命?如今又约我而来,又是为什么?还不是让我继续听她的摆布,图她一时之欢?小辫子揪在她的手中,当她的玩偶?唉,这个老娘们,阴啊。
胡思乱想着,忽听有重要军情禀报,奕䜣这才从梦中醒来,双手搓了一下太阳穴,提了提精神,打开各地军情快报。
先看的是僧格林沁给皇上的禀报:“自上次报捻贼不知去向,臣深有负罪之感,为尽快掌握捻贼动向,选择时机一举剿灭,臣数日来快马追逐,四方打探,终探得贼首张宗禹、赖文光、任化帮等聚集山东曹州高楼寨一带,吾侦察此地形,丛林密布,河道交叉,盖其掩兵躲我雄兵追剿也。为不失此战机,吾已安排步骑快马加鞭,赶赴战场,出其不意,将其包剿在这险恶之境中,来了瓮中捉鳖,一举擒贼擒王,还我大清安定。”
看罢奏章,奕䜣冷笑两声,心中说,这个僧王爷,破了雉河集,擒了捻首张乐行,自觉得天下无敌了,你以为张乐行就是张宗禹呀,张宗禹、赖文光,都是捻贼和毛子中的智者,打仗的本领远远超过你僧王爷,这样冒然行动,是愚蠢之举啊。
这个消息太重要了,要立即禀报皇上,于是,他就手书一信,送差人送给慈禧,意思是军情紧急,需要与军机处商讨破捻的计策,改日再见太后娘娘。
于是,六王爷便召集军机处募僚,商量围剿捻贼的事。
人到齐了,六王爷开门见山:“诸位贤明,废话不说,今儿接到僧王爷的急报,要在山东与捻众决战,这一仗的胜败,决定剿捻的全局,眼下僧王爷步骑正赶在追杀的路上,捻贼中有贼首张宗禹,太平军毛子悍将赖文光。都是难以对付的主儿,僧王爷虽说勇猛豪强,但对付足智多谋的二贼,胜算有多少。本王心中没有数,这事要向皇上禀报,帮皇上定下决策,诸位有何高见,尽快说出来。”
七王爷奕譞说:“僧王爷是求胜心切,他自然要一举破捻。这个勇气当要褒奖,致于怎样对付张宗禹、赖文光诸贼,也不能只靠僧王爷一支劲旅,曾国藩的湘军也要上,这样可就胜算一些。”
文祥说:“七王爷说的在理,是的,要破这些顽贼,就要重兵弹压。只是,曾国藩是汉人呀。”
说到“曾国藩是汉人呀”,七王爷有些警觉。这句话可不是文祥之口说的,而是两宫太后说的。那是在平定了八大臣之乱以后,恭亲王亦䜣作为议政王向皇上推荐曾国藩,推举曾国藩为钦差大臣、晋协办大学士、督办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两宫太后听到奕䜣这一说,不由得瞠目结舌,半天。才对着帐外的奕䜣说:“六王爷,他可是个汉人啊。”
六王爷禀报说:“太后,十余年来,曾国藩对大清忠心耿耿,公忠体国,急江山社稷之急,创立湘军,为大清功不可磨呀。”
说到这儿,慈禧才想起咸丰生病期间,慈禧代为批折。发现曾国藩通晓程朱学理,志在忠军报国,虽然当初肃顺推举他担当了两江总督要职,但这也是先皇的英明啊。眼下,发捻祸害已危及大清根基。若不对这样的功臣再加以重用,恐其不再为大清出力呀。“
就这样,曾国藩就再次升任,如今又拿下金陵,拿下发匪,掌管湘军三十余万,金陵里的无数财宝,被谁弄去了?虽不是曾国藩,却是他弟弟曾国荃,国库空空,就值着灭了发匪,让朝廷宽宽手,可拿下金陵却说什么都没得到,太平天国的钱哪里去了?碍于六王爷重用曾国藩的面子,又加上他功劳巨大,皇上才装聋作哑不追究了,这样的大臣会对大清忠心无二吗?文祥的提醒,是两宫的担忧啊,不是不可以调湘军,是对湘军要有所防备了,功高震主啊,再让他打,打好了更有功,还要升,还能升到哪里去?总不能将议政王的位置让给他吧?打不好,你也不能怎么了他,他手下有三十万湘军,大清如今是这种无能的样子,你还能革他的职罢他的官?那得问问他手下的曾国荃等人以及那三十万军队答应不答应?
可是,不调湘军,凭僧格林沁这个勇夫,能将余贼一鼓聚歼吗?僧格林沁对大清的忠心是远远超过曾国藩的。
捻军起义的烈火势如破竹,越烧越旺,到了1860年,捻军燃起的战火烧不光烧到安徽、湖北,连河南、山东、直隶都发动了捻军起义,吓得清王朝不得不调动兵马竭力剿捻。
此时,因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咸丰帝逃到了热河。
这时候,慈禧见皇上病得这样,格外心疼。
那天,六王爷来看望皇上,咸丰泪流满面,说:“哥这身子,恐怕撑不了几天了,大清江山败在我手里,我死倒是没有什么可怕,可我到了那边,有何脸去见父皇啊?”
奕䜣也动了情,安慰哥哥说:“皇上不必焦虑过度,大清还是有救的,你只管养好身子吧,捻子毛子虽说声势浩大,但他们到底是饥民造反,一群毛贼而已。只要我大清君臣团结一致,平息国内之乱也是迟一天早一天的事。”
不一会儿,咸丰听了六王爷的安慰,心情好受了一些,就觉得眼皮发涩,瞬时便打起了呼儿。为了不影响皇上休息,六王爷退了出去。
出了门儿,正遇见慈禧来给皇上送燕窝汤,听说皇上睡了,就留六王爷在外厅说话儿。
慈禧让平儿将那热乎乎的燕窝汤端给了六王爷:“六弟你也劳累不轻,这碗汤你喝了吧,皇上休息好了再给他做。”
六王爷只好接过那碗燕窝汤,谢过慈禧。
“唉,”慈禧情不自禁地发出声来,为皇上的病发愁。
六王爷见慈禧唉声叹气的,安慰她说:“皇嫂你也知道,要治好皇上病,啥药都不顶用。只有将毛子、捻子灭了,他的心病才能医好。”
“我也是这么说,可谁能担当如此大任呢?”
六王爷说:“太后你心里明白,此时还有谁呢?曾国藩正在与毛子决战。湘军是不能动的啊。”
慈禧说:“六弟说得甚有道理,可眼下总得有人收拾这残局吧。”
六王爷说:“眼下只有一人了。”说到这里,六王爷瞟了慈禧一眼,他心里明白,他说的这个人,正是慈禧想说的那个人。只不过慈禧想借他的口说出来罢了。”
慈禧说:“哦,说说看,谁能将这残局收拾起来?”
“皇嫂,你心里有数了吧。”
慈禧格格格地笑了:“鬼子六,你非要让将你老皇嫂这一军啊,我哪里知道谁会打仗啊,这不都是你们男人的事啊,快快把你的能人推出来吧,火都烧到北京城了,你就不替皇上着急?”
六王爷也笑了。说:“那就请你让皇上启用僧王爷?”
慈禧听六王爷说出了僧格林沁,这才舒了一口气,说:“我是这么想过的,看来我心里想着啥是瞒不过你这位小叔子的。可是,皇上才削了他的职,现在重新启用。吐在地上的吐沫再舔起来啊?”
六王爷说:“你说通州八里桥之役吧,叫臣说那可是一个冤案。英法6000人进犯八里桥,全是洋枪洋炮,僧王爷虽说带着他的骑兵冲杀,差一点就接近了敌军指挥部,可咱的骑兵再猛,哪里抵得过人家的大炮?两万多鞑靼兵加之数不清的民团,个个站着倒下。在外国人眼里,他们都是英雄啊,但这却是愚蠢的英雄。咱是白白送死啊!所以僧格林沁在他的军队伤亡过半时,才下令退下。皇上为此拔去他的三眼花翎,削去了他的待卫内大臣和都统等职,这确实是冤枉啊。”
“是哩,我也跟皇上说说。你也找几位大臣劝劝,奏上一本,就让僧格林沁再出山吧。”
就这样,恭亲王奕訢与一班文武,上奏病中的咸丰帝,病中的咸丰也不管面子如何了,只好准奏,又恢复了僧王爷的爵位和职权,任他为钦差大臣,统领黄河南北各军,督、抚、提、镇均受其节制,剿灭各路捻军。
当僧格林沁接旨后,他哭了。
想想自己,确实也是不容易的。当年他也是一位穷苦的蒙古牧人孩子啊。
原来,这僧格林沁是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6月5日)出生在科尔沁左翼后旗哈日额格苏木百兴图嘎查普通台吉家庭。其父布和德力格尔,史书称壁启,是吉尔嘎朗镇巴彦哈嘎屯人,家境贫寒。道光五年七月(1825年),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第九代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突然病逝,因索王无嗣,奉帝谕科尔沁左翼后旗从索王近亲家族的青少年中选嗣。僧格林沁虽然只有十五岁,但科尔沁蒙古的优秀血统成全了这个英雄少年。按照族谱推算,他正是元太祖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二十六代孙。于是,道光皇帝就选中了他,使他成为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的嗣子。而索王的妻子又是道光皇帝的女儿,这样,僧格林沁便成为了道光皇帝的外甥,当然就深得皇帝的宠爱。年轻的僧格林沁为人忠厚,保持了科尔沁人特有的忠诚、直爽、憨厚和热情奔放的个性。选嗣前僧格林沁曾在昌图文昌宫读过三年书,他天资聪明、富有进取心。之后,他得皇上恩宠,在满、蒙八旗中任都统多年。虽贵为王爷,又是军队的高级将领,但由于他出身寒门,懂得民间的疾苦,所以他愿意接近士兵关心属下,是一个有勇有义的将军,战斗越艰巨他越是亲临第一线督战,往往是身先士卒,对部下赏罚分明。同时,忠君的正统思想给他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不惜对清王朝肝脑涂地死而后已。道光五年,他袭科尔沁郡王爵。1834年,授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咸丰三年为参赞大臣,率兵驻涿州,同惠亲王、钦差大臣胜保,防堵太平天国北伐军。1857年5月,英法联军向北进犯,命他为钦差大臣,筹设大沽海防。1859年英法联军再犯大沽,所部爱国官兵奋起反击,重创侵略军。1860年8月,英法联军自北塘登陆,直犯北京,他在大沽、天津、通州连吃败仗。在八里桥那场战斗中,他立马前沿,英法联军的洋枪洋炮向清军飞射而来,僧格林沁一丝不动,指挥着一队一队的亲兵往敌营猛冲,倒了一排又一排,后一排又踏着前排的尸体前进,其悲壮程度,让英法军队也为之震悍,不断地摇头。僧格林沁知道,若这样打下去,自己必死无疑,自己死倒是没有什么,大清对自己如此恩惠,以死报效皇上,他也是心甘情愿的。可他看着这么多士兵而且都是他精心训练多年的英勇骑兵,他们个个都是草原上的雄鹰,也这样作无谓的牺牲,就太可惜了。这是保皇上的精英啊,如果让他们就这样一一死去,将来还靠谁来保我大清?想到这里,他才下了决心,宁可冒违抗圣命,受到皇上处置,也不跟英法毛子来这不公平的决战了,这才下令退兵。之后,带着万死的准备来见咸丰皇上,可皇上只是免去了他的王爵,并没有要他的性命。如此处置,他已是感恩不尽了,没想到皇上今日又想起了他,重新恢复他的王爵,委以重任,他怎能不激动呢?
僧格林沁披挂上任后,果然不辱皇命,带领他的亲兵、统领河南山东安徽各省兵马,对捻军进行疯狂地镇压。多年的委屈、积怨全都在战场上发泄出来。所到之处,一村一庄,只要有捻子活动的,便不论青红皂白,一律斩首。一时间,他落了个“僧剃头”的绰号。于是,他也由一位抵卸外侮的名将,演变成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
转眼到了公元1864年,僧格林沁用重兵包围了捻军陪都雉河集,历史上的名的雉河集保卫战打响,但由于抵不住僧军大军强攻,战争失利,捻军首领大汉盟主张乐行也因被叛徒出卖,惨死在僧格林沁的帐下。张皮绠的父亲和哥哥都在与僧格林沁的追杀中战死了。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清政府在雉河集建立县城,割亳、蒙、宿、颍四州县五十一堡归涡阳管辖,这就是今日的涡阳县。
眼前的这一仗,会是破雉河集一仗的重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