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1/2)
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武则天]女皇之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八章伤逝11
李治出生时,他爹刚刚登基为帝,正是雄心万丈、豪气冲云,准备带领自己的好基友们大干一场之际。而李小九的亲娘是皇后,还是个很受宠的皇后,地位稳固,大权在握,六宫粉黛莫不俯首臣服。身为帝国最尊贵一对夫妇的幼子,李治理所当然受尽宠爱。
三岁封王,五岁遥领并州大督都,此后历年加封各类刺史、都督……
长孙皇后去世后,年幼的李治还成为唯一一个被养在皇帝陛□边的儿子,在宫中一直住到加冠也不曾离宫。
最后,这货还娶了大世家之女……
算是所有兄弟中唯一一个娶到了五姓人家女子的人。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让小吴同学一听就觉得像是牛逼哄哄的起点种马男的设定,却并没有让李小九在朝中得到任何声势。
一则是因为,李治年纪小,一直以来都住在深宫里,很少公开活动,也没开衙建府,大臣对他完全不了解啊有木有!
二是,他那两个同母兄长实在是太耀眼了。承乾就不用说了,只一个魏王李泰,就以文采非凡著称,开文学馆,编撰书籍,聚集了一大帮追随者。李二陛下对李泰宠爱有加,多次将其待遇超过太子的供奉,引起朝臣的不满……
抗议的结果就是,李二陛下嘴上答应得好好的,转头把小儿子的优厚待遇也按照李泰的例子来。
在加冠之前,晋王李治就好像魏王李泰的小影子一样,朝臣们对他就只有‘仁孝’这样一个淡淡的印象。
谁知,忽然有一天,这个一直像魏王小影子一样的晋王李治,忽然成了新任储君了。
朝臣们有些不知所措。
李二陛下立晋王的意思,大家都懂的。
李世民自己也在公开场合说过:“我若立泰,便是储君之位可经求而得耳。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
李治能成为太子,完全是各方势力博弈的结果。
李治的不足很明显,首先就是年幼没经验。
李治是长孙皇后的幼子,与两位同母兄长年龄相差在七岁以上,在立为太子之前不久才刚刚元服加冠,根本来不及在朝中发展自己的势力。
不过,对于许多中立派朝臣来说,比起魏王李泰,李治更符合他们对仁君的定义。
要知道,晋王李治一直就有‘仁孝’的美名。
一个备受父母受宠的小皇子,竟然没有变得飞扬跋扈就很不容易了,而九郎李治不仅聪颖过人,还温柔宽厚,兼有父母双方的优点,好文学,善书法,颇有音乐天赋……
朝臣们对这样一个颇有文艺青年范儿的新太子也还是很乐意接受的。
不用担心被打击报复了有木有?!
尤其是曾经的被李二陛下坑成魏王党那些重臣们,谁不想趁着这太子监国的难得好机会,好好表现,洗白黑历史?
至于宗室皇亲,多半也是喜欢一个软和点的圣人,对李治就更没抵触了。
所以,李小九头次监国,并没有如吴诩担心的那样,被承乾、李泰一案遗留下的刺头为难什么的,反而被朝臣们争相夸赞,各种讨好。
小吴同学大跌眼镜之余,李二陛下可高兴坏了。
这一高兴,李世民的病也好了一半。
贞观十七年九月,李二陛下在太极宫为新太子李治庆贺其十六岁生辰,并加封其长子李忠为郡王。
群臣一看李二陛下这么宠爱太子殿下,更是挖空心思想要讨好一下李治……
可是新太子现在神马也不缺呀……
不不不……
太子殿下目下还是欠缺一些东西的。
比如说,太子殿下的地位还不够稳固。
于是,有人在李治当值的某日递了一封弹劾的密折,状告已逝的魏征结党,并提供其生前推举侯君集和杜正伦为相的奏折为证。
众所周知,侯君集与杜正伦二人是承乾谋逆一案的重要涉案人员,魏征居然举荐他们两个为相,其心可诛啊!!
这样的人这么可以被皇帝陛下称之为忠臣良弼呢?!
他怎么受得起圣人和太子的厚爱呢?!
所以,有良知的忠心之臣忍不住出手了……
李治拿到这份则子就懵了……
尼玛人魏老爷子是他爹亲自判定的社稷重臣,这则子里居然把他说成个不忠不义、结党营私的叛逆之臣。
这还了得?!
李治不敢自专,忙把则子给了李世民,让他亲爹来决定。
对于魏征结党的指控,李世民只是哈哈一笑,并没有放在心上,但之后发生的一件事却让他大发雷霆。
原来,魏征在病重期间,曾将自己这些年来给李世民提过的意见都整理了一遍,汇编成册。
当... -->>
第八章伤逝11
李治出生时,他爹刚刚登基为帝,正是雄心万丈、豪气冲云,准备带领自己的好基友们大干一场之际。而李小九的亲娘是皇后,还是个很受宠的皇后,地位稳固,大权在握,六宫粉黛莫不俯首臣服。身为帝国最尊贵一对夫妇的幼子,李治理所当然受尽宠爱。
三岁封王,五岁遥领并州大督都,此后历年加封各类刺史、都督……
长孙皇后去世后,年幼的李治还成为唯一一个被养在皇帝陛□边的儿子,在宫中一直住到加冠也不曾离宫。
最后,这货还娶了大世家之女……
算是所有兄弟中唯一一个娶到了五姓人家女子的人。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让小吴同学一听就觉得像是牛逼哄哄的起点种马男的设定,却并没有让李小九在朝中得到任何声势。
一则是因为,李治年纪小,一直以来都住在深宫里,很少公开活动,也没开衙建府,大臣对他完全不了解啊有木有!
二是,他那两个同母兄长实在是太耀眼了。承乾就不用说了,只一个魏王李泰,就以文采非凡著称,开文学馆,编撰书籍,聚集了一大帮追随者。李二陛下对李泰宠爱有加,多次将其待遇超过太子的供奉,引起朝臣的不满……
抗议的结果就是,李二陛下嘴上答应得好好的,转头把小儿子的优厚待遇也按照李泰的例子来。
在加冠之前,晋王李治就好像魏王李泰的小影子一样,朝臣们对他就只有‘仁孝’这样一个淡淡的印象。
谁知,忽然有一天,这个一直像魏王小影子一样的晋王李治,忽然成了新任储君了。
朝臣们有些不知所措。
李二陛下立晋王的意思,大家都懂的。
李世民自己也在公开场合说过:“我若立泰,便是储君之位可经求而得耳。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
李治能成为太子,完全是各方势力博弈的结果。
李治的不足很明显,首先就是年幼没经验。
李治是长孙皇后的幼子,与两位同母兄长年龄相差在七岁以上,在立为太子之前不久才刚刚元服加冠,根本来不及在朝中发展自己的势力。
不过,对于许多中立派朝臣来说,比起魏王李泰,李治更符合他们对仁君的定义。
要知道,晋王李治一直就有‘仁孝’的美名。
一个备受父母受宠的小皇子,竟然没有变得飞扬跋扈就很不容易了,而九郎李治不仅聪颖过人,还温柔宽厚,兼有父母双方的优点,好文学,善书法,颇有音乐天赋……
朝臣们对这样一个颇有文艺青年范儿的新太子也还是很乐意接受的。
不用担心被打击报复了有木有?!
尤其是曾经的被李二陛下坑成魏王党那些重臣们,谁不想趁着这太子监国的难得好机会,好好表现,洗白黑历史?
至于宗室皇亲,多半也是喜欢一个软和点的圣人,对李治就更没抵触了。
所以,李小九头次监国,并没有如吴诩担心的那样,被承乾、李泰一案遗留下的刺头为难什么的,反而被朝臣们争相夸赞,各种讨好。
小吴同学大跌眼镜之余,李二陛下可高兴坏了。
这一高兴,李世民的病也好了一半。
贞观十七年九月,李二陛下在太极宫为新太子李治庆贺其十六岁生辰,并加封其长子李忠为郡王。
群臣一看李二陛下这么宠爱太子殿下,更是挖空心思想要讨好一下李治……
可是新太子现在神马也不缺呀……
不不不……
太子殿下目下还是欠缺一些东西的。
比如说,太子殿下的地位还不够稳固。
于是,有人在李治当值的某日递了一封弹劾的密折,状告已逝的魏征结党,并提供其生前推举侯君集和杜正伦为相的奏折为证。
众所周知,侯君集与杜正伦二人是承乾谋逆一案的重要涉案人员,魏征居然举荐他们两个为相,其心可诛啊!!
这样的人这么可以被皇帝陛下称之为忠臣良弼呢?!
他怎么受得起圣人和太子的厚爱呢?!
所以,有良知的忠心之臣忍不住出手了……
李治拿到这份则子就懵了……
尼玛人魏老爷子是他爹亲自判定的社稷重臣,这则子里居然把他说成个不忠不义、结党营私的叛逆之臣。
这还了得?!
李治不敢自专,忙把则子给了李世民,让他亲爹来决定。
对于魏征结党的指控,李世民只是哈哈一笑,并没有放在心上,但之后发生的一件事却让他大发雷霆。
原来,魏征在病重期间,曾将自己这些年来给李世民提过的意见都整理了一遍,汇编成册。
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