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节、图穷匕又现 (1/2)
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擎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张韬嘴中的废物们其实很冤枉,大明已经很久没有设计过新船了,西洋战舰虽然见过,但是不知道里边的结构,其实就算知道了也没用,因为那玩意连隔水分仓都没有,论抗沉性,还不如大明的民用商船呢。眼下有个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姜田也不懂这个时代的风帆战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从后世的一些小说与科普节目中获得的零星知识,是不能让他成为一个船舶设计师的。
姜田的私塾此刻一片静谧,每个学生的桌子都被拉开距离,并且在座位之间还设立了屏风,这一切都是因为此时正在进行期末考试。姜田还是习惯性的在六月底进行考试,然后学生们就知道了自己将要面临两个月的暑假,这对于色狼那种学生来说,简直就是体贴下情的仁政。可对于张环那种恨不得住在姜府的人来说,则痛苦的无以复加。但是没办法,科学院已经传出消息,这两个月姜田要到大沽船厂指导工作,所以就算你不想考试,这学期也正式结束了。
对于这个任命,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自然有着不同的理解。从技术人员的角度看,这个命令一点都不奇怪,朝廷苦于没有堪用的水军,所以早在南明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着手建立新的舰队,只是当时战事正酣,没有闲钱投入到这个无底洞。现今天下初定,回想前明的旧事,若不是朱元璋给子孙打下了好基础,又怎么会有郑和的七下西洋。一直推崇大航海的张韬,自然不能让姜田这种万金油似的人物闲置在京城。官场上的老油条们却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很明显张韬将姜田调走,是为了防止这个新官僚的标杆卷入某些事情,别管那些守旧派是否真的有意把姜田拉下水,至少都说明皇帝对此有了防备。再说朝廷改革已经进入到了如火如荼的厮杀阶段,以前大家伙谁都没发现那些制作精良的银币所隐藏的杀招,朝廷规定用银币完税不收火耗,这就等于绝了底下那些官吏的灰色收入,因为无论是小民还是地主,都在想方设法的将手中的银子换成银币,哪怕在折色上吃点亏也在所不惜,因为地方上的火耗很多时候能达到赋税的五成之多,就是火耗比正税还多的情况也是有的。否则一个清知府怎么能在三年之内聚敛十万雪花银?
在一个没有全国性银行体系的社会里,怎么推行新货币?办法很简单,那就是进行国家采购。正当夏粮丰收的时候,朝廷明文规定,若是将粮食卖与当地驻军,则可享受用新币结算的便利!这样一来农民自然更愿意将粮食卖给军队,然后再拿着亮闪闪的银币去交税。而直接忠于皇帝的军营里就堆满了各种造型的粮食口袋。为此不少军营甚至将营房腾出来堆放粮食,反正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些东西都会被源源不断的运往北方。这可真是要绝了那些豪族大户的命根子,以前的大明虽然天灾不断,但是人祸才是亡国的根由,讽刺的是明朝坐拥广袤的土地,却因为老百姓吃不饱饭而揭竿而起,最后逼得崇祯自杀。难道说真的是没有粮食吗?其实不然,只是粮食被那些大地主、世家豪族们垄断而已,这些家伙人为的扩大灾害,哄抬粮价并压低地价,不仅巧取豪夺破产的自耕农,也让明朝的经济陷于崩溃,再加上明代的规矩是有功名之身的不用交税,这就导致了一帮有恃无恐的蛀虫逐渐的抽干了这个国家的血液。
以前朝堂上那些传统势力一直都盯着文人的这些特权,所以每当张韬要动他们的既得利益时,总是明里暗里的拆台对抗。却没想到这个小小的银币让他们阴沟里翻了船。朝廷已经开始了整顿吏治,以前那些不入流的胥吏们迎来了转正的机会,自然对原先的上司就有些阳奉阴违了,张韬虽然下令火耗归公,但是还留下了一个缓冲期,地方官们原以为还可以最后再捞一笔,哪成想紧接着又变成了用新银币不用缴纳火耗。一开始他们还对此不太担心。一来铸币需要时间,这次的夏粮恐怕是赶不上了,就算有几个行商用银币交税,也不会影响总的收入。再说地方上他们就和土皇帝一样,老百姓就算看了皇榜,他们也有把握用各种龌龊的手段来压榨小民的油水,可接下来他们才发现这个新皇帝的确不止是打仗内行。
接到了军部的密令,各地的驻军不敢怠慢,积极的组织官兵投入到帮助老百姓夏收的行动中去,反正张韬的新军完全就是脱胎于另一个时空的人民军队,而且经过多年的接触,老百姓都知道这支军队纪律严明,是他们自己的队伍。一番军民鱼水情般的热烈气氛之下,当兵的总会有意无意的宣讲一些朝廷的新政,除了用银币不交火耗之外,还深入浅出的解释了摊丁入亩以及新制定的工商业税法。一时间大江南北的田间地头,总会看见一帮老乡围着几个滔滔不绝的军人认真听讲,并且不时的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深入探讨。原先那些习惯了欺压百姓的官吏只能干瞪眼,莫说是军队并没有造谣,且句句切中要害,就算讲的有不实之处,也没人敢捋这个虎须。你要是敢像以前那样逼迫小民,万一对方往军营里告一状,当兵的虽然不见得能审判自己,可眼见着就是转正的关键时期,出了这种事情你的正式编制之梦就算是到头了。若是仅此而已也还罢了,那些大地主完全可以通过惜售和抛出粮食来控制粮价,就算你能从海外购买可也要时间运送,完税的任务无法让朝廷能有足够的时间平抑物价,届时不仅这些大地主可以乐呵呵的看着自耕农们被挤兑的无路可走,最后只有将土地卖给自己这一途。
深知这些人是什么德行,张韬当然想好了对策,当初看似妥协他答应让前明的士绅们在世时还保留不纳粮的特权,不少人对此还额手相庆,认为他张韬也有服软的时候,后来看了商税办法之后才知道,人家只是答应不收农税,但是商业上一视同仁都要缴纳税款,而且这税不是按年头缴纳,是按月来计算,这年头的豪门望族哪个不是找代理人给自己开办些买卖,谁家没有点产业,更有甚者利用地方上的潜规则搞起了垄断经营。可现在好日子到头了,收不上农税没有火耗的地方官只能靠商税来刷政绩,就算某些铺面是某某大人物的产业又怎么样,新法规定了你要交纳的数额,只要敢不交,他就能封店。这不仅促进了地方官与地方势力的对立,同时也让那些打算压低粮价让农民破产的家伙直接打了退堂鼓。家里没工商业的人还好说,只当是看热闹了。可那些经营着店铺或是作坊的人则头痛无比,详细的税制导致他们的利润直线下降,更是对那些五花八门的新名词搞得晕头转向,什么增值税、定额税、消费税……总之能让最优秀的账房先生都为之郁结,他们唯一能搞清楚的就是以后做生意都要交税。大一点的坐商要缴营业税,走街串巷的要缴定额税,你的利润中有增值税,每件商品还附含着消费税。更要命的是的这里的税银也是要收火耗的,你要是不想掏就要付银币,如果没有那就只有将粮食卖给军队了。
这下那些囤积着粮食的地主们没辙了,只要他名下有工商产业,就不能让粮食的价格继... -->>
张韬嘴中的废物们其实很冤枉,大明已经很久没有设计过新船了,西洋战舰虽然见过,但是不知道里边的结构,其实就算知道了也没用,因为那玩意连隔水分仓都没有,论抗沉性,还不如大明的民用商船呢。眼下有个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姜田也不懂这个时代的风帆战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从后世的一些小说与科普节目中获得的零星知识,是不能让他成为一个船舶设计师的。
姜田的私塾此刻一片静谧,每个学生的桌子都被拉开距离,并且在座位之间还设立了屏风,这一切都是因为此时正在进行期末考试。姜田还是习惯性的在六月底进行考试,然后学生们就知道了自己将要面临两个月的暑假,这对于色狼那种学生来说,简直就是体贴下情的仁政。可对于张环那种恨不得住在姜府的人来说,则痛苦的无以复加。但是没办法,科学院已经传出消息,这两个月姜田要到大沽船厂指导工作,所以就算你不想考试,这学期也正式结束了。
对于这个任命,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自然有着不同的理解。从技术人员的角度看,这个命令一点都不奇怪,朝廷苦于没有堪用的水军,所以早在南明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着手建立新的舰队,只是当时战事正酣,没有闲钱投入到这个无底洞。现今天下初定,回想前明的旧事,若不是朱元璋给子孙打下了好基础,又怎么会有郑和的七下西洋。一直推崇大航海的张韬,自然不能让姜田这种万金油似的人物闲置在京城。官场上的老油条们却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很明显张韬将姜田调走,是为了防止这个新官僚的标杆卷入某些事情,别管那些守旧派是否真的有意把姜田拉下水,至少都说明皇帝对此有了防备。再说朝廷改革已经进入到了如火如荼的厮杀阶段,以前大家伙谁都没发现那些制作精良的银币所隐藏的杀招,朝廷规定用银币完税不收火耗,这就等于绝了底下那些官吏的灰色收入,因为无论是小民还是地主,都在想方设法的将手中的银子换成银币,哪怕在折色上吃点亏也在所不惜,因为地方上的火耗很多时候能达到赋税的五成之多,就是火耗比正税还多的情况也是有的。否则一个清知府怎么能在三年之内聚敛十万雪花银?
在一个没有全国性银行体系的社会里,怎么推行新货币?办法很简单,那就是进行国家采购。正当夏粮丰收的时候,朝廷明文规定,若是将粮食卖与当地驻军,则可享受用新币结算的便利!这样一来农民自然更愿意将粮食卖给军队,然后再拿着亮闪闪的银币去交税。而直接忠于皇帝的军营里就堆满了各种造型的粮食口袋。为此不少军营甚至将营房腾出来堆放粮食,反正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些东西都会被源源不断的运往北方。这可真是要绝了那些豪族大户的命根子,以前的大明虽然天灾不断,但是人祸才是亡国的根由,讽刺的是明朝坐拥广袤的土地,却因为老百姓吃不饱饭而揭竿而起,最后逼得崇祯自杀。难道说真的是没有粮食吗?其实不然,只是粮食被那些大地主、世家豪族们垄断而已,这些家伙人为的扩大灾害,哄抬粮价并压低地价,不仅巧取豪夺破产的自耕农,也让明朝的经济陷于崩溃,再加上明代的规矩是有功名之身的不用交税,这就导致了一帮有恃无恐的蛀虫逐渐的抽干了这个国家的血液。
以前朝堂上那些传统势力一直都盯着文人的这些特权,所以每当张韬要动他们的既得利益时,总是明里暗里的拆台对抗。却没想到这个小小的银币让他们阴沟里翻了船。朝廷已经开始了整顿吏治,以前那些不入流的胥吏们迎来了转正的机会,自然对原先的上司就有些阳奉阴违了,张韬虽然下令火耗归公,但是还留下了一个缓冲期,地方官们原以为还可以最后再捞一笔,哪成想紧接着又变成了用新银币不用缴纳火耗。一开始他们还对此不太担心。一来铸币需要时间,这次的夏粮恐怕是赶不上了,就算有几个行商用银币交税,也不会影响总的收入。再说地方上他们就和土皇帝一样,老百姓就算看了皇榜,他们也有把握用各种龌龊的手段来压榨小民的油水,可接下来他们才发现这个新皇帝的确不止是打仗内行。
接到了军部的密令,各地的驻军不敢怠慢,积极的组织官兵投入到帮助老百姓夏收的行动中去,反正张韬的新军完全就是脱胎于另一个时空的人民军队,而且经过多年的接触,老百姓都知道这支军队纪律严明,是他们自己的队伍。一番军民鱼水情般的热烈气氛之下,当兵的总会有意无意的宣讲一些朝廷的新政,除了用银币不交火耗之外,还深入浅出的解释了摊丁入亩以及新制定的工商业税法。一时间大江南北的田间地头,总会看见一帮老乡围着几个滔滔不绝的军人认真听讲,并且不时的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深入探讨。原先那些习惯了欺压百姓的官吏只能干瞪眼,莫说是军队并没有造谣,且句句切中要害,就算讲的有不实之处,也没人敢捋这个虎须。你要是敢像以前那样逼迫小民,万一对方往军营里告一状,当兵的虽然不见得能审判自己,可眼见着就是转正的关键时期,出了这种事情你的正式编制之梦就算是到头了。若是仅此而已也还罢了,那些大地主完全可以通过惜售和抛出粮食来控制粮价,就算你能从海外购买可也要时间运送,完税的任务无法让朝廷能有足够的时间平抑物价,届时不仅这些大地主可以乐呵呵的看着自耕农们被挤兑的无路可走,最后只有将土地卖给自己这一途。
深知这些人是什么德行,张韬当然想好了对策,当初看似妥协他答应让前明的士绅们在世时还保留不纳粮的特权,不少人对此还额手相庆,认为他张韬也有服软的时候,后来看了商税办法之后才知道,人家只是答应不收农税,但是商业上一视同仁都要缴纳税款,而且这税不是按年头缴纳,是按月来计算,这年头的豪门望族哪个不是找代理人给自己开办些买卖,谁家没有点产业,更有甚者利用地方上的潜规则搞起了垄断经营。可现在好日子到头了,收不上农税没有火耗的地方官只能靠商税来刷政绩,就算某些铺面是某某大人物的产业又怎么样,新法规定了你要交纳的数额,只要敢不交,他就能封店。这不仅促进了地方官与地方势力的对立,同时也让那些打算压低粮价让农民破产的家伙直接打了退堂鼓。家里没工商业的人还好说,只当是看热闹了。可那些经营着店铺或是作坊的人则头痛无比,详细的税制导致他们的利润直线下降,更是对那些五花八门的新名词搞得晕头转向,什么增值税、定额税、消费税……总之能让最优秀的账房先生都为之郁结,他们唯一能搞清楚的就是以后做生意都要交税。大一点的坐商要缴营业税,走街串巷的要缴定额税,你的利润中有增值税,每件商品还附含着消费税。更要命的是的这里的税银也是要收火耗的,你要是不想掏就要付银币,如果没有那就只有将粮食卖给军队了。
这下那些囤积着粮食的地主们没辙了,只要他名下有工商产业,就不能让粮食的价格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