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重生之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宁云晋实在是佩服那帮子人,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要想经营出这种全省上下官员都同流合污欺骗皇帝的情况真心很难。

    一般而言,皇帝知晓天下事最常见的是三种方法,密折、奏折以及密探。宁云晋虽然不知道拥有密折权的官员到底有多少,但是想来全国至少有上千人的,即使平均到每一个省里这个人数也不算少,而文禛这些年在各地经营出来的密探那人数就应该更多了。

    要想在这样三重监督下完成这件事,这些人确实也十分小心,难怪上辈子的时候能够掩饰那么久!

    他猜不到那些人的做法,不代表文禛也想不到。回到自己的寝宫之后,他让李德明将湖广的密折和密探们传过来的折子都取了过来,一张张的翻看,很快他就发现了其中确实有些猫腻。

    以天授十九年的一份关于平江县的折子为例,先是在在六月底收到几份密折提到平江连降大雨,造成某地山洪爆发,河溪水位猛涨,接着便是一连串沿着这条河流涨水出现的损失被上报。等到七月汛期最严重的时候,那就更夸张了,几乎每隔几天就会有关于涨水的报告。

    即使以文禛的心性,天天看着这种千篇一律的折子,也难免心烦,有时候都只是扫一眼,了解情况而已。而在人的思维里面,通常都有一个定性,那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怎么可能是假的!?

    刚开始的文禛都会过细的去折子让密探们确认,但是返回的消息差不多都属实。翻看密探们的近两年的那些回信,一开始他们确实是诸事都会过细描述,哪个知县到受灾地区赈灾、农田水利受损几何都会一一理出来,可是从前年开始这些回信就开始专注在官员们做的事情上面,对于受灾情况的描述全部都是点到而止。

    文禛派出的密探与密折的无所不奏不同,密探主要是为了监察地方、监督当地官员的行事,主要还是为了防止谋逆、党争等,所以将重点放在人身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汉语实在是太过博大精深,稍微有点省略,就容易出现歧义。

    比如说去年就有一个从湖广布政司递上来的密折上提到,城陵矶某处护坡垮塌,淹良田上百顷,导致去年仓储收粮困难,请求朝廷开放纳捐。虽然历朝历代都有开纳捐的事,但是这种卖官维持朝廷库银的事情却是文禛最讨厌的,他知道这只是饮鸩止渴而已,后患无穷。

    但是那时候眼瞅着要和大商开战,实在是全国上下到处都缺乏粮食,于是他便查看了密探递的折子,只见上面将哪州哪县的知州知县去了哪里都一一提到,满满一折子上写的都是这些关于赈灾的事情,就不由得给人一个错觉,水患确实十分严重,虽然达不到民不聊生的地步,但是影响却依旧很大。

    这样的情况让文禛最后只得同意开纳捐,并且还在核实后下拨了赈灾粮与银子。

    现在想起来,这实在不太符合这些人的禀性。他也是亲历过洪水的,像自己这样练过武的人一个不注意被卷入水里,也十分危险,而这些素来贪生怕死的家伙哪里可能会跑去受灾的地方。

    其他的人文禛可能不了解,但是里面有一个叫做何少明的知县,他却是知道的。

    这人在京里也算是个名人,何家虽然算不上是大户人家,但是守着一个庄子日子也过得去。有一次他在别人家伸出院子的果树上摘了个果子,结果看到一个女人拿着菜刀冲自己而来,居然吓得抱头大叫,不要杀我!

    那拿着菜刀的妇人被他弄得哭笑不得,明明自己只是刚磨了刀回来,见有人在摘果子,想提醒一句那果子是酸的而已,却没想到一个堂堂大男人这么怂。

    何少明的这个事迹是他科举前弄出来的,本来不应该有人知道。但是他在翰林院做庶吉士的时候得罪人,结果被捅了出来,闹得人尽皆知。

    这样一个胆小怕事的人,会身先士卒的跑去防洪堤上去,谁信!?

    给文禛提了一个醒,宁云晋爬起床提笔写了一封信才睡觉。趁着第二天去衙门的时候,他让秦明找人将那信送了出去,接着他便先将这事放在一边,开始琢磨自己的首要想做的事情。

    俗话说的好,一个不弄出蒸汽机的穿越者,不是合格的穿越者!

    当初他恢复记忆之后,也曾经遐想过,如果再回到大夏,自己拥有蒸汽机那将拥有多大的优势,为此他还特地翻看研究过蒸汽机原理。可是真正回到大夏以后,他才知道想法终究只是想法而已。

    自己光知道原理其实只能弄出一台可以用的蒸汽机而已,却根本不适合用于生产。一台合格的蒸汽机,先不说对钢材和锻造工艺的需求,光是每个部件的物理构造也要一次次的摸索,使之达到最有效的能耗,直至超越水力,而这些知识都是他欠缺的。

    他知道即使自己是祭天者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全才,更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研究,便将蒸汽机的原理公布了出去。

    宁云晋当年为了扩大《大夏杂报》的影响,在报纸上刊登了珍妮纺纱机的原理。毕竟这个引起工业革命的玩意实在是简单得要命,只不过是一个男人不小心踢翻了自己妻子的纺纱机后想到的点子。

    由于每次《大夏杂报》的知识探索版块刊登出来的东西都非常有意思,因此非常惹人关注,很快就有人按照报纸上的做法,弄出了有大夏特色的珍妮机,并且渐渐的在江南一带蔓延开来。

    宁云晋历史学得不错,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由于是先出现了飞梭造成棉纱供不应求,接着才有珍妮机大幅度增加棉纱的产量,因此他才特地先放出珍妮机的原理,等到珍妮机较为普及的时候再放出飞梭的做法,因此那批首先使用珍妮机的人倒是没有珍妮机真正的发明人哈格里夫斯的倒霉待遇——被捣毁机器暴打一顿之类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