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历史天空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因为粮食的问题引起的治安混乱终于引起了租界当局的重视。他们开始跟日本谈判往租界运粮解决租界的粮荒问题,日本人为了不得罪美、英、法三国原本准备松口,但是得知上海粮行罢市、治安也更加混乱的消息立刻又声称战事正酣不方便往租界运粮。
本来美英法等国应南京政府的请求正在向日本施压调停停火,当然诸国大半也是为了本国的在华利益,现在租界一乱起来,日本人又开始施展拖字诀了,粮食能够让租界不战而乱,能够让美、英、法屈服。
但是,事情并不如日本人所愿,也不如囤积大量粮食想要发大财的黑心粮商们所愿
那些粮行罢市两天重新开市的当天,街头上也突然出现了大量的粮食,粗粮细粮都有,几乎每一条街上都设有一个临时的售粮点。
那些粮食分成了三种等级,最上等的是雪白的大米,价格甚至超过了别的粮行暴涨后的粮价;而最次的粮就是一些碎米粒里面掺了一些高粱米和碎玉米笠,看起来卖相很差,不过价格也低,基本上跟战前的粮价差不多;而中等的粮价介于二者之间。
凌记粮行也摆上了这样的米,因为凌记粮行不涨价在上海民众心目中获得了巨大的声誉,所以,凌记粮行门前买米的人就特别多。
一位伙计很卖力地吆喝道:“老少爷们,这种粮叫做三合米,就是大米、高粱米和玉米三种粮食混在了一起,看起来虽然不好看,不过,不霉不变质。吃起来一样香喷喷,正因为这里面混合了一些粗粮和陈粮,所以,价格才低廉,咱们是童叟无欺并不会以次充好卖高价,所以跟大家说明白了;如果想要买好粮就去那边买今年的新米,保证不掺一粒的陈粮;当然如果想要买最上等的就请到那边去,虽然贵些,却是进贡皇宫大内的御用香米。”那人说着突然一指排在买三合米队伍中的一个穿着长衫的中年人道:“这位先生,一看你就是有钱人。怎么能买这些粗粮呢,这种粮食你买回家肯定会被太太责骂的。”
那名中年人脸一红急忙跑到另一边中等粮食的队伍里去了,心里懊悔不已,下一回出来买米说啥也不穿长衫了。
那边卖御用卖贡米的人也在大声吆喝:“走一走看一看啊,这可是进贡皇宫大内的香米。一粒粒饱满洁白如玉,吃起来香喷喷长命百岁。连慈禧老佛爷也赞不绝口啊。吃贡米可是富贵的象征,来,看一看,买一点回去尝一尝,当然,你没钱就去那边买三合米吧。”
这样一来无论贫富都可以选择买粮。穷苦人家就去买三合米,而贡米虽然贵了好几倍,但是买的人一点也不比买三合米的人少,那些中等人家就去买中等价格的米。如此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而最欢喜的人也就是最大的赢家应该就是赵翰青了,因为这些粮食都是他囤积的,他就是要利用这种方式来平抑粮价打压那些黑心粮商们。
原来,他在跟众粮商签订了购粮契约之后,又陆陆续续购买了几百万斤粮食,他租用了斧头帮在码头附近的仓库囤积起来,就连他的房子里和英豪武馆的闲房里都装满了粮食,他囤积大量粮食并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主要是为了平抑上海的粮价,他早就想到了战争打起来这些黑心的粮商们肯定会哄抬粮价的,而他的这些粮食一旦抛出来肯定能将粮价打压下去的。也正因为他早有此打算才答应了粮商们加倍退还购粮预付款而没有要粮食,可以说他早就挖好了一个坑看着众粮商们一个个往里跳。
果然,赵翰青囤积的粮食一抛出来,顿时吸引了上海市民争相抢购,尤其是三合米和上等的御用贡米深受欢迎,前者是因为价格低廉,后者是因为价格贵引起那些富豪之家争相购买。
上海的各大粮行的粮食立刻滞销,那些奸商们收买了不少地痞流氓企图滋扰,但是早有防备的赵翰青在每一个售粮点都安排了人少,除了教导队员们,还有英豪武馆的弟子、斧头帮的弟子都出来帮忙,甚至巡捕房也币派人来维持秩序,毕竟抑制粮价才能保证租界的治安不至于恶化。所以,那些闹事的流氓混混们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狠狠挨了一顿之后又被抓了起来,宋万卿央求杜月笙出面,但是,杜月笙打听清楚背后有赵翰青的影子立刻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这时已经知道赵翰青在对粮商们冷笑的内涵了,他对赵翰青佩服得五体投地。
赵翰青岂是那种可以吃亏的人,利用这件事又狠狠地敲了那些黑心粮商们一笔才算完事。
粮商们黔驴技穷,最后不得不降低价格,但是仍旧少有人问津,因为这时家家户户都有了存粮,最后粮商们将粮价一直降低到跟战前差不多。
几天时间,赵翰青囤积的几百万斤粮食也已经售罄,上海的粮价也彻底落了下来,由他发起的粮食的战争以他的大获全胜而告终,他的分等级销售不但没有少赚反而赚得更多,只不过他赚的是富人的钱。
上海的粮商有哭有笑,那些没有那么黑心的粮商并没有囤积粮食在淞沪之战开战没有多久都把粮食卖完了,都赚了一笔。那些黑心的粮商囤粮哄抬粮价因为粮价被打压下来结果粮仓里堆满了掺沙搅土的粮食,最终都没有赚到多少钱;其中跟赵翰青签售粮契约的粮商们因为加倍退赔了预付的购粮款更惨,最初赚的一些钱都给了赵翰青,像宋万卿一伙因为当初收的预付款太多退赔的更多,因为粮食没有卖出去结果赔到了骨头里。
宋万卿这个上海第一大粮商从此一蹶不振,宋家也从上海滩豪门的行列里除名。
赵翰青又一次用事实证明一件事,跟他作对的人绝没有好下场。(未完待续……)
因为粮食的问题引起的治安混乱终于引起了租界当局的重视。他们开始跟日本谈判往租界运粮解决租界的粮荒问题,日本人为了不得罪美、英、法三国原本准备松口,但是得知上海粮行罢市、治安也更加混乱的消息立刻又声称战事正酣不方便往租界运粮。
本来美英法等国应南京政府的请求正在向日本施压调停停火,当然诸国大半也是为了本国的在华利益,现在租界一乱起来,日本人又开始施展拖字诀了,粮食能够让租界不战而乱,能够让美、英、法屈服。
但是,事情并不如日本人所愿,也不如囤积大量粮食想要发大财的黑心粮商们所愿
那些粮行罢市两天重新开市的当天,街头上也突然出现了大量的粮食,粗粮细粮都有,几乎每一条街上都设有一个临时的售粮点。
那些粮食分成了三种等级,最上等的是雪白的大米,价格甚至超过了别的粮行暴涨后的粮价;而最次的粮就是一些碎米粒里面掺了一些高粱米和碎玉米笠,看起来卖相很差,不过价格也低,基本上跟战前的粮价差不多;而中等的粮价介于二者之间。
凌记粮行也摆上了这样的米,因为凌记粮行不涨价在上海民众心目中获得了巨大的声誉,所以,凌记粮行门前买米的人就特别多。
一位伙计很卖力地吆喝道:“老少爷们,这种粮叫做三合米,就是大米、高粱米和玉米三种粮食混在了一起,看起来虽然不好看,不过,不霉不变质。吃起来一样香喷喷,正因为这里面混合了一些粗粮和陈粮,所以,价格才低廉,咱们是童叟无欺并不会以次充好卖高价,所以跟大家说明白了;如果想要买好粮就去那边买今年的新米,保证不掺一粒的陈粮;当然如果想要买最上等的就请到那边去,虽然贵些,却是进贡皇宫大内的御用香米。”那人说着突然一指排在买三合米队伍中的一个穿着长衫的中年人道:“这位先生,一看你就是有钱人。怎么能买这些粗粮呢,这种粮食你买回家肯定会被太太责骂的。”
那名中年人脸一红急忙跑到另一边中等粮食的队伍里去了,心里懊悔不已,下一回出来买米说啥也不穿长衫了。
那边卖御用卖贡米的人也在大声吆喝:“走一走看一看啊,这可是进贡皇宫大内的香米。一粒粒饱满洁白如玉,吃起来香喷喷长命百岁。连慈禧老佛爷也赞不绝口啊。吃贡米可是富贵的象征,来,看一看,买一点回去尝一尝,当然,你没钱就去那边买三合米吧。”
这样一来无论贫富都可以选择买粮。穷苦人家就去买三合米,而贡米虽然贵了好几倍,但是买的人一点也不比买三合米的人少,那些中等人家就去买中等价格的米。如此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而最欢喜的人也就是最大的赢家应该就是赵翰青了,因为这些粮食都是他囤积的,他就是要利用这种方式来平抑粮价打压那些黑心粮商们。
原来,他在跟众粮商签订了购粮契约之后,又陆陆续续购买了几百万斤粮食,他租用了斧头帮在码头附近的仓库囤积起来,就连他的房子里和英豪武馆的闲房里都装满了粮食,他囤积大量粮食并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主要是为了平抑上海的粮价,他早就想到了战争打起来这些黑心的粮商们肯定会哄抬粮价的,而他的这些粮食一旦抛出来肯定能将粮价打压下去的。也正因为他早有此打算才答应了粮商们加倍退还购粮预付款而没有要粮食,可以说他早就挖好了一个坑看着众粮商们一个个往里跳。
果然,赵翰青囤积的粮食一抛出来,顿时吸引了上海市民争相抢购,尤其是三合米和上等的御用贡米深受欢迎,前者是因为价格低廉,后者是因为价格贵引起那些富豪之家争相购买。
上海的各大粮行的粮食立刻滞销,那些奸商们收买了不少地痞流氓企图滋扰,但是早有防备的赵翰青在每一个售粮点都安排了人少,除了教导队员们,还有英豪武馆的弟子、斧头帮的弟子都出来帮忙,甚至巡捕房也币派人来维持秩序,毕竟抑制粮价才能保证租界的治安不至于恶化。所以,那些闹事的流氓混混们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狠狠挨了一顿之后又被抓了起来,宋万卿央求杜月笙出面,但是,杜月笙打听清楚背后有赵翰青的影子立刻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这时已经知道赵翰青在对粮商们冷笑的内涵了,他对赵翰青佩服得五体投地。
赵翰青岂是那种可以吃亏的人,利用这件事又狠狠地敲了那些黑心粮商们一笔才算完事。
粮商们黔驴技穷,最后不得不降低价格,但是仍旧少有人问津,因为这时家家户户都有了存粮,最后粮商们将粮价一直降低到跟战前差不多。
几天时间,赵翰青囤积的几百万斤粮食也已经售罄,上海的粮价也彻底落了下来,由他发起的粮食的战争以他的大获全胜而告终,他的分等级销售不但没有少赚反而赚得更多,只不过他赚的是富人的钱。
上海的粮商有哭有笑,那些没有那么黑心的粮商并没有囤积粮食在淞沪之战开战没有多久都把粮食卖完了,都赚了一笔。那些黑心的粮商囤粮哄抬粮价因为粮价被打压下来结果粮仓里堆满了掺沙搅土的粮食,最终都没有赚到多少钱;其中跟赵翰青签售粮契约的粮商们因为加倍退赔了预付的购粮款更惨,最初赚的一些钱都给了赵翰青,像宋万卿一伙因为当初收的预付款太多退赔的更多,因为粮食没有卖出去结果赔到了骨头里。
宋万卿这个上海第一大粮商从此一蹶不振,宋家也从上海滩豪门的行列里除名。
赵翰青又一次用事实证明一件事,跟他作对的人绝没有好下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