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大逆转1906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新村”是三农革命的重点,每个新村的布局都是经过了仔细的考证和规划,根据各个地区实际情况不同,其人数规模下限至少不低于一千人,上限不超过一万人。每个村除了农业公寓、农村别墅这些居住区,都设有都有幼儿园、小学、卫生所、供销社、农技站、仓库、磨房、运动场、食堂、机电维修所、广播电影室等等公共设施。当然还有村公所、治安联防、民兵等政府权力机构。
“集村并寨”是个很大的工程,需要新建相当数量的建筑,所以现在整个解放区都成了个大工地,水泥厂、砂石厂和建材厂增加了数百个。尽管现在看起来,这项工程花费巨大,但是比起今后,因为村寨布局不合理而浪费的各种资源,就省得太多了。更加不要说,因为“集村并寨”而减少的基层行政人员和行政成本,以及提高的管理效率。
最重要的是,“集村并寨”之后,才最有利于打破封建宗族关系,彻底粉碎乡村的族权体系。因为“集村并寨”并不是整村整村的迁移,而是以小家庭为单位的迁移,同一个自然村的村民有可能被分到多个不同新村,尤其是那些大姓、大家族都会被拆散,跨村分配,甚至跨乡、跨县、跨府乃在跨省分配都有可能。
而且,这种分配还会按照阶级进行拆分,那些自然村寨的原宗族族长、长老、原士绅以及势力大的家族,都会被拆散后,再集中分配到某新村,使其与原宗族、同乡隔离开,因此就形成了一些“族长村”、“地主村”。这些“地主村”、“族长村”的村民全都是原来的基层统治阶级,这下子把他们丢在一起,这些老爷们都傻眼了,没了可以调动的人手,他们就是个屁,左邻右舍以前都是老爷,谁又能比谁有面子不成?
就算他们想在互相间斗出个什么名堂,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这种“地主村”、“族长村”的管理可要严得多,“平民新村”里只有民兵,这里却是驻扎了正规军,当然以后会换成武警,专政铁拳可不会允许他们为所欲为的。再说,能分到“地主村”里住的,都是平时没有大恶的“良绅”和能配合革命的,识时务的地主,这些人都比较好管理。
那些劣迹斑斑的“土豪劣绅”和不识时务的家伙,可没资格住进来,这些人都是在各个工地或者“劳改农场”里面,即使他们没犯事的亲戚也是提心吊胆,唯恐被清算,分在里面也很老实,不敢再来尝试科社党的底线了。在科社党可没有“法不责众”这一说,像那些臭名昭著的土匪村、山贼村,可是整村整村的被处决、被判刑。文德嗣领导的科社党确实不喜欢杀戮,但那只是他们认为这种做法没什么利益也很没效率,并不是说他们不敢或不会杀戮。
虽然“地主村”这些人大都是“良绅”,但也不会让他们继续呆在原籍,这不是相信不相信的问题,而是必要的制度。这种集中安置的做法一方面是隔断其社会关系,使其影响力在原住地完全消失;另一方面是方便控制,并进行洗脑转化。还有一个不便说的目的,就是给其他的“平民新村”起个示范作用。
说句大实话,比起普通的农民,这些原统治阶级的素质确实要高得多,他们多少都是读了点书,其中大多数人在头脑灵活、知识水平以及经营能力上,要比普通农民要强得多,也更能接受新事物。
当然最主要的是,这些人的本钱多,土改的时候政府都是给了补偿的。能住进“地主村”哪家没有几百亩土地?按照每亩耕地10到50元,每亩山林1到10元的补偿,家家都至少有上万元的补偿金,虽然按照拆分户口的原则,大家族被拆成了小家庭,但每家分到几百元也是起码的。而且,土改只是强制赎买土地,牲畜、浮财并没有动他们的。
这些人都是养尊处优惯了的,要他们像下层农民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老实实劳作,那是绝对不情愿的,但现在身边再也找不到使唤的人了,这可咋办呢?于是,其中很多头脑灵活的家伙,就不再搞农业了,索性把资产拿出来去投资工商业,这些人都申请更换了城市户口,全都进城办厂经商去了,科社党对于民族工业一向很扶持,在政策上都有优惠。
不过,还是有很多对工商业不熟悉的,抱有疑虑的,或这辈子就只想搞农业的人。这部分人继续呆在农村,但也让他们想出了偷懒的法子,那就是科技。
既然他们有较多的本钱,自然可以购... -->>
“新村”是三农革命的重点,每个新村的布局都是经过了仔细的考证和规划,根据各个地区实际情况不同,其人数规模下限至少不低于一千人,上限不超过一万人。每个村除了农业公寓、农村别墅这些居住区,都设有都有幼儿园、小学、卫生所、供销社、农技站、仓库、磨房、运动场、食堂、机电维修所、广播电影室等等公共设施。当然还有村公所、治安联防、民兵等政府权力机构。
“集村并寨”是个很大的工程,需要新建相当数量的建筑,所以现在整个解放区都成了个大工地,水泥厂、砂石厂和建材厂增加了数百个。尽管现在看起来,这项工程花费巨大,但是比起今后,因为村寨布局不合理而浪费的各种资源,就省得太多了。更加不要说,因为“集村并寨”而减少的基层行政人员和行政成本,以及提高的管理效率。
最重要的是,“集村并寨”之后,才最有利于打破封建宗族关系,彻底粉碎乡村的族权体系。因为“集村并寨”并不是整村整村的迁移,而是以小家庭为单位的迁移,同一个自然村的村民有可能被分到多个不同新村,尤其是那些大姓、大家族都会被拆散,跨村分配,甚至跨乡、跨县、跨府乃在跨省分配都有可能。
而且,这种分配还会按照阶级进行拆分,那些自然村寨的原宗族族长、长老、原士绅以及势力大的家族,都会被拆散后,再集中分配到某新村,使其与原宗族、同乡隔离开,因此就形成了一些“族长村”、“地主村”。这些“地主村”、“族长村”的村民全都是原来的基层统治阶级,这下子把他们丢在一起,这些老爷们都傻眼了,没了可以调动的人手,他们就是个屁,左邻右舍以前都是老爷,谁又能比谁有面子不成?
就算他们想在互相间斗出个什么名堂,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这种“地主村”、“族长村”的管理可要严得多,“平民新村”里只有民兵,这里却是驻扎了正规军,当然以后会换成武警,专政铁拳可不会允许他们为所欲为的。再说,能分到“地主村”里住的,都是平时没有大恶的“良绅”和能配合革命的,识时务的地主,这些人都比较好管理。
那些劣迹斑斑的“土豪劣绅”和不识时务的家伙,可没资格住进来,这些人都是在各个工地或者“劳改农场”里面,即使他们没犯事的亲戚也是提心吊胆,唯恐被清算,分在里面也很老实,不敢再来尝试科社党的底线了。在科社党可没有“法不责众”这一说,像那些臭名昭著的土匪村、山贼村,可是整村整村的被处决、被判刑。文德嗣领导的科社党确实不喜欢杀戮,但那只是他们认为这种做法没什么利益也很没效率,并不是说他们不敢或不会杀戮。
虽然“地主村”这些人大都是“良绅”,但也不会让他们继续呆在原籍,这不是相信不相信的问题,而是必要的制度。这种集中安置的做法一方面是隔断其社会关系,使其影响力在原住地完全消失;另一方面是方便控制,并进行洗脑转化。还有一个不便说的目的,就是给其他的“平民新村”起个示范作用。
说句大实话,比起普通的农民,这些原统治阶级的素质确实要高得多,他们多少都是读了点书,其中大多数人在头脑灵活、知识水平以及经营能力上,要比普通农民要强得多,也更能接受新事物。
当然最主要的是,这些人的本钱多,土改的时候政府都是给了补偿的。能住进“地主村”哪家没有几百亩土地?按照每亩耕地10到50元,每亩山林1到10元的补偿,家家都至少有上万元的补偿金,虽然按照拆分户口的原则,大家族被拆成了小家庭,但每家分到几百元也是起码的。而且,土改只是强制赎买土地,牲畜、浮财并没有动他们的。
这些人都是养尊处优惯了的,要他们像下层农民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老实实劳作,那是绝对不情愿的,但现在身边再也找不到使唤的人了,这可咋办呢?于是,其中很多头脑灵活的家伙,就不再搞农业了,索性把资产拿出来去投资工商业,这些人都申请更换了城市户口,全都进城办厂经商去了,科社党对于民族工业一向很扶持,在政策上都有优惠。
不过,还是有很多对工商业不熟悉的,抱有疑虑的,或这辈子就只想搞农业的人。这部分人继续呆在农村,但也让他们想出了偷懒的法子,那就是科技。
既然他们有较多的本钱,自然可以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