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宰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欲擒故纵,赵铮用的确实是这个策略。
不想让南唐出兵淮南,但这个话很难说出口,越是这样说,反而会让南唐人有想法,越发不安分。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邀请南唐出兵,看看他们的反应。
南唐人会顺势答应?会不会自找苦吃?赵铮心中也有些许担心,若是换成了那些主战派,或者真会有危险,但面对的是懦弱李璟就不同了。
几年前柴荣和赵匡胤联手,在淮南将他们打怕了,李璟至今仍旧心有余悸,更重要的是他已经失去了进取之心,只想做个固守一方的守成之主。
是以赵铮提出此议,李璟下意识的反应是警惕,他在怀疑宋朝方面的企图,他会认为宋朝人是不怀好意。从这个出发点来考虑,李璟在脑海中推测着出兵可能的后果。
第一便是为宋朝打工,南唐士兵跨江出战,无疑是劳师远征,到了淮南之后还要苦战,死伤不知几何。而且要跨江运送粮草,花费的代价就更大了。
打完仗之后的结果的呢?宋朝人收复淮南,南唐能得到什么?指望唐国能在淮南得到利益吗?李璟可不敢这样想。
与宋朝联合围剿李重进,怎么看都像是与虎谋皮,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李璟可不愿意干。至于与李重进联合反宋,朝中大臣也有人提议了,甚至为此谏言,但李璟却想都不敢想。
淮南一隅之地,如何能与宋庭对抗?当年唐国数万大军在淮南,有皇甫晖、刘仁赡这样一等一的猛将死守苦战,后面还有整个江南的物资钱粮支持。如此强大的力量,都没能战胜柴荣所率领的北方大军。
而今一个小小的李重进,单凭已经糜烂的淮南,凭什么与赵匡胤一较高下?在李璟看来,这种行为就是鸡蛋碰石头,完全自寻死路。这种情况下,何必陪着李重进一起死呢?
李璟忘记了宋朝失去了淮南军,力量减弱,江南加上淮南的力量则胜过当年唐国江北十四州的实力,他直接忽略了这种力量的此消彼长,坚定地认为宋军不可战胜。也许这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吧!
赵匡胤已经率领大军南下御驾亲征了,正如赵铮所言,淮南军根本抵挡不住,宋军不日就会攻克扬州。
瓜州渡口就在扬州城外,隔江便能对江南虎视眈眈,何其危险?不过好在赵匡胤没有南下的理由。
倘若自己与李重进联合,不是正留下口实和罪名,给了宋军渡江进攻的理由吗?哪怕是派兵助宋军平叛也不妥,只要唐兵在淮南,就容易被利用,制造借口。
总而言之,为保江南安定,唐国士兵不可有一人过江,这样一来就绝对不会留下口实,赵匡胤也有无理由攻伐江南。
李璟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事情,他深感自己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也许已经时日无多了。今日册封儿子李从嘉为吴王,迁居东宫就是在做准备,当务之急是为何支持儿子坐稳储君之位,保证唐国权力接替顺利进行。
至于大江以北的事情还是少搀和,明哲保身为妙。有长江天堑,宋军暂时威胁不到金陵,实在不行,便将国都迁去洪都,可保万全。
李璟笑道:“赵少卿,请你转告陛下,我唐国这两年与吴越、闽南等地都有冲突,楚地的周行逢也不安定,我唐国兵力大都被牵制,实在无力渡江支援宋军作战。”
赵铮面无表情地点点头,尽管这都是借口,但他相信李璟的不愿出兵的心思是真实的。
对此表面上佯作有些不满,但心底里那是求之不得。
其实李璟何尝不知道赵铮的心思,奈何南唐就是这个局势,只好趁了他的心思,也算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两人又交谈一会,李璟表示不会派兵前往淮南,但是会支持大宋平叛。比如不收留叛贼与其家人,禁止江南向淮南运送粮草军械等一切有关战事的物资,并派水军封锁江面彻底落实。
赵铮不由感慨李璟的决心,暗想这大概算是比较早的“战略物资禁运条例”了吧!南唐人有这样的姿态,也算是万事大吉,最好不过。
... -->>
欲擒故纵,赵铮用的确实是这个策略。
不想让南唐出兵淮南,但这个话很难说出口,越是这样说,反而会让南唐人有想法,越发不安分。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邀请南唐出兵,看看他们的反应。
南唐人会顺势答应?会不会自找苦吃?赵铮心中也有些许担心,若是换成了那些主战派,或者真会有危险,但面对的是懦弱李璟就不同了。
几年前柴荣和赵匡胤联手,在淮南将他们打怕了,李璟至今仍旧心有余悸,更重要的是他已经失去了进取之心,只想做个固守一方的守成之主。
是以赵铮提出此议,李璟下意识的反应是警惕,他在怀疑宋朝方面的企图,他会认为宋朝人是不怀好意。从这个出发点来考虑,李璟在脑海中推测着出兵可能的后果。
第一便是为宋朝打工,南唐士兵跨江出战,无疑是劳师远征,到了淮南之后还要苦战,死伤不知几何。而且要跨江运送粮草,花费的代价就更大了。
打完仗之后的结果的呢?宋朝人收复淮南,南唐能得到什么?指望唐国能在淮南得到利益吗?李璟可不敢这样想。
与宋朝联合围剿李重进,怎么看都像是与虎谋皮,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李璟可不愿意干。至于与李重进联合反宋,朝中大臣也有人提议了,甚至为此谏言,但李璟却想都不敢想。
淮南一隅之地,如何能与宋庭对抗?当年唐国数万大军在淮南,有皇甫晖、刘仁赡这样一等一的猛将死守苦战,后面还有整个江南的物资钱粮支持。如此强大的力量,都没能战胜柴荣所率领的北方大军。
而今一个小小的李重进,单凭已经糜烂的淮南,凭什么与赵匡胤一较高下?在李璟看来,这种行为就是鸡蛋碰石头,完全自寻死路。这种情况下,何必陪着李重进一起死呢?
李璟忘记了宋朝失去了淮南军,力量减弱,江南加上淮南的力量则胜过当年唐国江北十四州的实力,他直接忽略了这种力量的此消彼长,坚定地认为宋军不可战胜。也许这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吧!
赵匡胤已经率领大军南下御驾亲征了,正如赵铮所言,淮南军根本抵挡不住,宋军不日就会攻克扬州。
瓜州渡口就在扬州城外,隔江便能对江南虎视眈眈,何其危险?不过好在赵匡胤没有南下的理由。
倘若自己与李重进联合,不是正留下口实和罪名,给了宋军渡江进攻的理由吗?哪怕是派兵助宋军平叛也不妥,只要唐兵在淮南,就容易被利用,制造借口。
总而言之,为保江南安定,唐国士兵不可有一人过江,这样一来就绝对不会留下口实,赵匡胤也有无理由攻伐江南。
李璟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事情,他深感自己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也许已经时日无多了。今日册封儿子李从嘉为吴王,迁居东宫就是在做准备,当务之急是为何支持儿子坐稳储君之位,保证唐国权力接替顺利进行。
至于大江以北的事情还是少搀和,明哲保身为妙。有长江天堑,宋军暂时威胁不到金陵,实在不行,便将国都迁去洪都,可保万全。
李璟笑道:“赵少卿,请你转告陛下,我唐国这两年与吴越、闽南等地都有冲突,楚地的周行逢也不安定,我唐国兵力大都被牵制,实在无力渡江支援宋军作战。”
赵铮面无表情地点点头,尽管这都是借口,但他相信李璟的不愿出兵的心思是真实的。
对此表面上佯作有些不满,但心底里那是求之不得。
其实李璟何尝不知道赵铮的心思,奈何南唐就是这个局势,只好趁了他的心思,也算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两人又交谈一会,李璟表示不会派兵前往淮南,但是会支持大宋平叛。比如不收留叛贼与其家人,禁止江南向淮南运送粮草军械等一切有关战事的物资,并派水军封锁江面彻底落实。
赵铮不由感慨李璟的决心,暗想这大概算是比较早的“战略物资禁运条例”了吧!南唐人有这样的姿态,也算是万事大吉,最好不过。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