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督抚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阮承信不再无事闲居,找了几份抄书的工作,虽然收入不多,但总能补贴些家用。林氏平时在家,便拿了一部《千字文》,从“天地玄黄”开始,一点点教阮元识字。
阮元虽尚懵懂,但平日看父母诗书相和,父亲谈天论地,自然对书籍也不陌生,而且颇具好感。又兼天资颖悟,林氏每教得字音字义,自己反复看上几遍,也就认识了。识字速度,比林氏预想快了不少。
但那《千字文》并非简单的识字课本,其间历史典故、风俗伦理颇多。林氏父亲林廷和考中过举人,做过知县,故林氏自幼知书。但涉及复杂的典故,想用阮元能理解的话来解释,却也并非易事。
这日林氏讲《千字文》,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时,阮元前半句尚能听懂,后半句便大惑不解:“娘是说,殷汤之前的国王总做坏事,所以殷汤把他打倒了,自己做了国王。那为什么还有人要来打殷汤呢?”
“殷汤做了国王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啊。这书里写的周发,是后面六百年的事了。”
“六百年啊?!那周发到现在又有多少年呢?”
这一下林氏有点不好回答,古人没有数字纪年,有些时候就只能把一些简略的数字加在一起:“周八百、汉四百、唐朝又有三百年……大概有两千五百多年了吧。”
阮元张大了嘴,完全不敢相信。他从出生起,也只过了五年,两千五百里面,也不知有多少个五年,总之殷周的世界,离自己是非常非常远了。
“那……殷汤不是把坏国王打倒了吗?为什么后来周发还要打倒殷国呢?”
“因为殷国后来也出了坏国王啊。”林氏觉得阮元毕竟年纪太小,多说肯定不懂,便简单的讲道:“因为殷国后来的国王太坏了,百姓就不愿意再让他当国王了。这时候啊,有个叫姬发的人,就是书里写的周发,站出来反抗那个国王。后来……后来他们打了一仗,据说战场相当可怕呢。”至于周文王、姜子牙之类的故事,林氏觉得阮元应该听不懂,也就没提。
谁知当晚阮承信刚一回来,阮元便迎上前去,央求着阮承信给他讲周发和殷国坏国王的故事。阮承信也吃了一惊,问起林氏,方知其中缘由,看着阮元大大的眼睛里充满疑惑,阮承信也不好拒绝,便讲起牧野之战的故事来。
“……那一日,周武王亲率战车四千辆,大兵三十万,齐齐向着朝歌城进发,眼看得前面便是殷商纣王的大军。此时,探马来报,说纣王大军,足有七十万之众……”阮承信这些数字倒也不是空穴来风,一半是《史记》原文,另一半是自己根据战车数量推算而知。虽说自古以来,《史记》这些上古数字便时有质疑之声,但这是为了讲故事,阮承信便宁可信其有,把书上数字照搬了过来。阮元平时所知盛况,只有庙会,不过成百上千人,哪见过几十万人的阵势?一时长大了嘴,听得有滋有味。
“这时周军将士,不免面生忧色,敌人比自己多出整整一倍,可如何是好?但周武王依然面不改色,对着前方将士大声说道:‘今日之战,是以有道讨无道。我军虽少,但天道在我军,顺天而行,我军必胜,逆天而动,敌人必败!诛昏君,行天罚!’一众将士受其鼓舞,也齐声高喊‘诛昏君,行天罚!’那时牧野的大地,都止不住的震动,就连边上树林里的禽鸟,也吓得在天上飞来飞去,根本就不敢落到地上!”
“那殷商纣王也非庸才,当即决定,三十万大军正面进攻,左翼二十万攻武王右翼,右翼二十万攻武王左翼。想着三面夹击,让武王顾前顾不了后。可周军更是久经战阵,又听了武王刚才的话,这个时候也是气势如虹,武王两个弟弟,周公旦守住左翼,昭公奭守住右翼,姜尚父亲率前军,铁盾拒马齐齐摆开。两军大战三个时辰,那一日牧野平原流下的鲜血,多得让盾牌都浮了起来……”
“可是娘说战争一下子就打完了啊?”阮元不解的问。
“能一天结束战争,当然很快了。商军眼看三个时辰无法前进一步,不少人已经开始露了怯,也就是这个时候,忽然商军中发出一声大喊‘商军败了!’这一声可不得了,整个殷商大军,就在那时轰的一声,一起扔下了武器,向着四面跑了。”
“周武王也知道,这些人大都是被拉上战场的普通小民,能减少伤亡,就不要再伤及无辜。于是下令,放过逃兵,直接向朝歌进军!三十万大军一时杀声震天,再也无法阻挡。殷纣王眼看大势已去,便逃进朝歌城,一把火烧了皇城宫殿,连他自己的命,也送在里面了……”
有关牧野之战,《史记》中不过寥寥数语,战争细节更是无从谈起,阮承信为了吸引儿子,把自己所学的兵法也融入其中,又将《尚书》里“流血漂橹”的说法,换了个方法加进这段故事。把一个原本非常简略的故事,讲得有声有色。阮元听得入神,过了好久才反应过来。
“爹爹,那殷纣王做了什么,让那么多人都反对他呢?七十万人打三十万人,根本不会输的啊?”阮元对这个问题一直很不理解。
“只因他是一等一的天才。”阮承信的回答大出阮元意料。
“你要是觉得那纣王是无能之人,就全错了。相反,纣王勇武过人,可以和野兽搏斗。又很聪明,和大臣辩论从未落过下风。这样的智勇双全,天下又有几个人及他?”
“可也恰恰是这智勇双全,让他逐渐认为,自己便是天下第一,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和自己意见不一样,那一定是对方错了。于是,他大修宫殿,劳民伤财,只供自己享乐,在宫殿里,天天饮酒吃肉,没完没了,这样百姓怎么忍受下去?”其实纣王还有亲近女色之事,但阮承信觉得儿子才五岁,估计听不懂,便略去了。
“当时倒是也有人向他进谏,可纣王却说‘你既然敢进谏,想必是聪明人了,我听说聪明人心有七窍,不如这样,你把心挖出来给我看看如何?’这人没了心,还能活吗?很快大臣就死了。纣王又觉得另一个大臣想造反,便把他砍成了肉酱,可这样一来,大臣会怎么想?便忠于纣王,也难免一死,那自然是要另立门户了。”
阮元尚未见过这等杀人场景,一时不免冷汗渐生。林氏见阮元有些害怕,一边轻轻抚着阮元额头,一边给阮承信使了个眼色,告诉他孩子还小,暂时别吓到他。
阮承信随即会意,便道:“这殷衰周兴,便是如此了。元儿可要记住,聪明才智,未必就是越多越好,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多听人言,总没什么损失。便是你觉得别人不对,也要多包容别人一点。可若是一味自以为是,甚至认为天下无人能及得上自己,便纵情极欲,无所不为,那纣王的下场,也就离你不远了。”
阮元点了点头,又问:“那爹爹可否知道,当今天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是像殷纣王还是像周武王呢?”
这一下,反倒是阮承信说不出话了。乾隆十六年那个难以忘怀的下午,再一次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这时在位的乾隆皇帝,阮承信还真就见过。
但或许也正是因为见过,阮承信反而不好回答了。
想了一会儿,阮承信道:“当今天子自是圣人,可是……元儿记住他是圣人就好,剩下的,你还太小,不懂。”
阮元觉得父亲可能有什么秘密,但看父亲神情,似乎不愿多说,颇有些失望。可这时已近二更,困得难受,便到一边睡了。
阮承信看着渐渐睡去的阮元,不禁笑着对林氏说:“看他听故事那么认真,或许,以后真是个读书的材料。”
“你一说读书我倒是想起来了,他贾姑父在陈集最近开了私塾,正没人去呢。要不转过年,让他去陈集住段日子如何?”阮承信的妹夫贾天宁也是饱读诗书的生员,在阮家乡下的陈集老宅附近居住,平日教书为生,阮承信这时忙于抄书,无暇照顾阮元,让他带着学习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嗯。天宁我是信得过的,元儿和他学习,我放心。再说我给他讲《资治通鉴》,总有些早了,先让他姑父讲讲四书,让他多识些字。扬州这米物,是越来越贵了。”阮承信也认同妻子的想法,尤其最后一句,尤为紧迫。
次年阮家便暂时分开,阮承信继续留在城里赚些微薄的收入,林氏和阮元去了陈集。陈集距离阮家祖产所在的仪征县颇近,阮家有所老宅在陈集,又是林家居住之地,林氏平时回娘家看看,倒也方便。
阮元便在姑父家学习,一边继续识字,一边贾天宁也给他讲些四书中易懂的段落。阮元记忆力还算不错,平日又无杂念,很快《论语》、《孟子》章句也各学了不少。林氏看阮元进境甚速,也颇为放心。
可这一天,林氏却意外发现,阮元从姑父家回来,便一直闷闷不乐,连招呼也不愿打,便坐在一旁低着头。过得片刻,林氏竟听得数声哭泣之音,料是阮元遇了什么不快之事,又不忍让母亲听到,故而一直忍着不哭,可终究无法掩饰。
林氏忙过去问起阮元究竟发生了何事,不料阮元竟答道:“娘……我……我不想念书了,书里有几句话,总是读不下来……”
林氏不禁一惊,阮元这数月来,读书识字颇为顺利,虽只数月,大约已抵得常人两年。本想着阮元如此下去,大可日后继承父业,不料这天阮元居然有如此沮丧的想法。
但林氏也清楚,阮元才刚六岁,读书有困惑,亦或不能理解之处,也是正常,若是就这样半途而废,才可能遗憾终生。于是一如既往,柔和的看着阮元问道:“元儿毕竟还小,有些字用的少,看不懂记不住也是常事啊,便是读书多年的秀才,也有不少念白字的呢。”
“可……可那几个字并不难……”阮元哭道。
“能不能先念一遍给娘听呢?元儿放心,念成什么样,娘都不会怪你,可若是你不念,娘就真没办法了。”林氏依然在鼓励阮元。
“孟……孟斯舍兹……之守气,又不如……不如曾子……”阮元说着说着,又不由得落下泪来。林氏也听得明白,这一句原是《孟子.公孙丑上》中的“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大概是因为这一句中,连续出现了“施舍之守”四个翘舌音字,阮元年纪尚小,平日言语又不多,便一时无力换气,把两个翘舌字读成了平舌字。
这一句之前,又有“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和“孟施舍之所养勇也。”这种需要连续进行平翘舌转换,或连续数个翘舌音的句子。若是成人气息足够,或许可以一口气念完。但阮元原本气弱,可能读完前面这些话之后,已经无气再续,故而最后这两句,不仅读音混乱,而且含糊不清。这样一来,也难怪阮元觉得自己不中用了。
林氏大概想了想前因后果,觉得也不该怪阮元。便柔声道:“元儿今天念得这几句,本是孟子中较难读的。若是人人都能一口气读下来,那以后还不个个去中状元了?”
“可、可姑父家只有我念不下来……”阮元说到这里,哭得更伤心了。
林氏略一思索,已知读书运气,不是阮元的长处。但这也不是没有天赋,就做不了的事。若能勤学苦练,总能让发音达到一个基本清晰的水平。可阮元若是没有耐心,或是自暴自弃,那就一辈子都改不过来了。便道:“娘有个办法可以解决你的问题,只是需费些时日,元儿愿意试试吗?”
阮元满脸疑惑,看来是不相信自己可以克服眼前的困难。
林氏拿了矮桌,放上家中那部《孟子》,阮承信素爱藏书,收集的《孟子》注释也多于常书,方便解释。眼看准备就绪,便道:“娘知道,但凡读书觉得困难,无非三个问题,一是气息不足,二是口型不对,三便是缺少磨练了。娘今天先教你口型,你就看着娘,我怎么动,你就怎么动,可以吗?”
阮元看着母亲,虽说自己也不太相信可以改正问题,但学口型似乎并不难,便也不再做声,只仔细的看着。
“还是最后这句话,我们开始,孟……施……舍……之……守……气,这样,看清了吗?”
“看清了,孟……施……舍……之……”
“还是这个口型,再来一遍。”
“孟……施……舍……之……守……气。”
“好,接下来我们把需要连读的地方连接起来,‘孟施舍’是个人名,需要连读,后面‘之’可以轻音,‘守气’是个动作。你现在如果觉得,六个字一起读困难,便先读前三字,之后换一口气,轻读‘之’字,在用下一口气读后两字,怎么样?”
“孟施舍……之……守气。”阮元依样照做,似乎比之前好了一些,可阮元有些着急,最后的“气”字还是没用上力。
“元儿不要担心,读书这种事,不是读的快,就一定比别人更好,有的时候,读得慢一点,多重复几次,反而记得更深刻,理解得更清楚呢。”林氏知道阮元可能是眼看其他人读得都不差,心里过不去,便安慰他,但这也是事实。
“嗯,孟施舍……之……守气。”这一次阮元念得更好了。
“你看,这次不是更好了吗,这次从头开始试试。”
“孟施舍……似……曾子……”
林氏看阮元的样子,确实比开始时好了一些,但如果要真正通顺的读出一篇复杂文章,明显还需要时日。自己也想起办法来。
“发音换气没有捷径,只能勤学苦练,但用什么来练呢?”想着想着,林氏忽然想起,古诗最重音韵变化,如果阮元读书之际,多挑一些规范的古诗看看,说不定会有意外效果。
“父亲在世时,时常编些唐人诗集,若是有尚在的,不妨给他看看。”林氏想到这里,渐渐有了办法。即便读诗效果不如预期,总也不是坏事。
阮玉堂健在之时,曾编订不少诗集,虽然因大雨损毁了一些,但仍有不少尚存。林氏找到一册《王孟高岑诗选》,一函《乐天诗选》,均是阮玉堂所选颇为工整典雅之作。便以此为基础,教阮元学诗。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忽如江浦上,忆作捕鱼郎。”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
读书学诗非一日之功,阮元听了母亲教导,也不着急,只日复一日的多读多看,过得数月,言语间日渐通顺。而且阮元也意外发现,自己记忆文章,比之以前,更为深刻难忘。
光阴荏苒,转眼已是乾隆三十五年的冬季,阮承信原本抄书的雇主离开了扬州。阮承信闲来无事,便带了阮元,去仪征江面看长江过年。
仪征是阮家籍贯所在,阮承信祖父阮时衡原是扬州江都人,长居旧城,但彼时扬州人口众多,官学名额却有限。仪征人口不如扬州,官学名额却不少,在仪征应科举,更易入官学学习,为日后打基础。于是阮家在仪征买了田产,置了墓庐,便改籍为仪征。阮承信父亲阮玉堂便是在仪征应武举,直至武进士。阮承信担心阮元自幼生长在扬州府城,不识籍贯所在,便... -->>
阮承信不再无事闲居,找了几份抄书的工作,虽然收入不多,但总能补贴些家用。林氏平时在家,便拿了一部《千字文》,从“天地玄黄”开始,一点点教阮元识字。
阮元虽尚懵懂,但平日看父母诗书相和,父亲谈天论地,自然对书籍也不陌生,而且颇具好感。又兼天资颖悟,林氏每教得字音字义,自己反复看上几遍,也就认识了。识字速度,比林氏预想快了不少。
但那《千字文》并非简单的识字课本,其间历史典故、风俗伦理颇多。林氏父亲林廷和考中过举人,做过知县,故林氏自幼知书。但涉及复杂的典故,想用阮元能理解的话来解释,却也并非易事。
这日林氏讲《千字文》,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时,阮元前半句尚能听懂,后半句便大惑不解:“娘是说,殷汤之前的国王总做坏事,所以殷汤把他打倒了,自己做了国王。那为什么还有人要来打殷汤呢?”
“殷汤做了国王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啊。这书里写的周发,是后面六百年的事了。”
“六百年啊?!那周发到现在又有多少年呢?”
这一下林氏有点不好回答,古人没有数字纪年,有些时候就只能把一些简略的数字加在一起:“周八百、汉四百、唐朝又有三百年……大概有两千五百多年了吧。”
阮元张大了嘴,完全不敢相信。他从出生起,也只过了五年,两千五百里面,也不知有多少个五年,总之殷周的世界,离自己是非常非常远了。
“那……殷汤不是把坏国王打倒了吗?为什么后来周发还要打倒殷国呢?”
“因为殷国后来也出了坏国王啊。”林氏觉得阮元毕竟年纪太小,多说肯定不懂,便简单的讲道:“因为殷国后来的国王太坏了,百姓就不愿意再让他当国王了。这时候啊,有个叫姬发的人,就是书里写的周发,站出来反抗那个国王。后来……后来他们打了一仗,据说战场相当可怕呢。”至于周文王、姜子牙之类的故事,林氏觉得阮元应该听不懂,也就没提。
谁知当晚阮承信刚一回来,阮元便迎上前去,央求着阮承信给他讲周发和殷国坏国王的故事。阮承信也吃了一惊,问起林氏,方知其中缘由,看着阮元大大的眼睛里充满疑惑,阮承信也不好拒绝,便讲起牧野之战的故事来。
“……那一日,周武王亲率战车四千辆,大兵三十万,齐齐向着朝歌城进发,眼看得前面便是殷商纣王的大军。此时,探马来报,说纣王大军,足有七十万之众……”阮承信这些数字倒也不是空穴来风,一半是《史记》原文,另一半是自己根据战车数量推算而知。虽说自古以来,《史记》这些上古数字便时有质疑之声,但这是为了讲故事,阮承信便宁可信其有,把书上数字照搬了过来。阮元平时所知盛况,只有庙会,不过成百上千人,哪见过几十万人的阵势?一时长大了嘴,听得有滋有味。
“这时周军将士,不免面生忧色,敌人比自己多出整整一倍,可如何是好?但周武王依然面不改色,对着前方将士大声说道:‘今日之战,是以有道讨无道。我军虽少,但天道在我军,顺天而行,我军必胜,逆天而动,敌人必败!诛昏君,行天罚!’一众将士受其鼓舞,也齐声高喊‘诛昏君,行天罚!’那时牧野的大地,都止不住的震动,就连边上树林里的禽鸟,也吓得在天上飞来飞去,根本就不敢落到地上!”
“那殷商纣王也非庸才,当即决定,三十万大军正面进攻,左翼二十万攻武王右翼,右翼二十万攻武王左翼。想着三面夹击,让武王顾前顾不了后。可周军更是久经战阵,又听了武王刚才的话,这个时候也是气势如虹,武王两个弟弟,周公旦守住左翼,昭公奭守住右翼,姜尚父亲率前军,铁盾拒马齐齐摆开。两军大战三个时辰,那一日牧野平原流下的鲜血,多得让盾牌都浮了起来……”
“可是娘说战争一下子就打完了啊?”阮元不解的问。
“能一天结束战争,当然很快了。商军眼看三个时辰无法前进一步,不少人已经开始露了怯,也就是这个时候,忽然商军中发出一声大喊‘商军败了!’这一声可不得了,整个殷商大军,就在那时轰的一声,一起扔下了武器,向着四面跑了。”
“周武王也知道,这些人大都是被拉上战场的普通小民,能减少伤亡,就不要再伤及无辜。于是下令,放过逃兵,直接向朝歌进军!三十万大军一时杀声震天,再也无法阻挡。殷纣王眼看大势已去,便逃进朝歌城,一把火烧了皇城宫殿,连他自己的命,也送在里面了……”
有关牧野之战,《史记》中不过寥寥数语,战争细节更是无从谈起,阮承信为了吸引儿子,把自己所学的兵法也融入其中,又将《尚书》里“流血漂橹”的说法,换了个方法加进这段故事。把一个原本非常简略的故事,讲得有声有色。阮元听得入神,过了好久才反应过来。
“爹爹,那殷纣王做了什么,让那么多人都反对他呢?七十万人打三十万人,根本不会输的啊?”阮元对这个问题一直很不理解。
“只因他是一等一的天才。”阮承信的回答大出阮元意料。
“你要是觉得那纣王是无能之人,就全错了。相反,纣王勇武过人,可以和野兽搏斗。又很聪明,和大臣辩论从未落过下风。这样的智勇双全,天下又有几个人及他?”
“可也恰恰是这智勇双全,让他逐渐认为,自己便是天下第一,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和自己意见不一样,那一定是对方错了。于是,他大修宫殿,劳民伤财,只供自己享乐,在宫殿里,天天饮酒吃肉,没完没了,这样百姓怎么忍受下去?”其实纣王还有亲近女色之事,但阮承信觉得儿子才五岁,估计听不懂,便略去了。
“当时倒是也有人向他进谏,可纣王却说‘你既然敢进谏,想必是聪明人了,我听说聪明人心有七窍,不如这样,你把心挖出来给我看看如何?’这人没了心,还能活吗?很快大臣就死了。纣王又觉得另一个大臣想造反,便把他砍成了肉酱,可这样一来,大臣会怎么想?便忠于纣王,也难免一死,那自然是要另立门户了。”
阮元尚未见过这等杀人场景,一时不免冷汗渐生。林氏见阮元有些害怕,一边轻轻抚着阮元额头,一边给阮承信使了个眼色,告诉他孩子还小,暂时别吓到他。
阮承信随即会意,便道:“这殷衰周兴,便是如此了。元儿可要记住,聪明才智,未必就是越多越好,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多听人言,总没什么损失。便是你觉得别人不对,也要多包容别人一点。可若是一味自以为是,甚至认为天下无人能及得上自己,便纵情极欲,无所不为,那纣王的下场,也就离你不远了。”
阮元点了点头,又问:“那爹爹可否知道,当今天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是像殷纣王还是像周武王呢?”
这一下,反倒是阮承信说不出话了。乾隆十六年那个难以忘怀的下午,再一次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这时在位的乾隆皇帝,阮承信还真就见过。
但或许也正是因为见过,阮承信反而不好回答了。
想了一会儿,阮承信道:“当今天子自是圣人,可是……元儿记住他是圣人就好,剩下的,你还太小,不懂。”
阮元觉得父亲可能有什么秘密,但看父亲神情,似乎不愿多说,颇有些失望。可这时已近二更,困得难受,便到一边睡了。
阮承信看着渐渐睡去的阮元,不禁笑着对林氏说:“看他听故事那么认真,或许,以后真是个读书的材料。”
“你一说读书我倒是想起来了,他贾姑父在陈集最近开了私塾,正没人去呢。要不转过年,让他去陈集住段日子如何?”阮承信的妹夫贾天宁也是饱读诗书的生员,在阮家乡下的陈集老宅附近居住,平日教书为生,阮承信这时忙于抄书,无暇照顾阮元,让他带着学习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嗯。天宁我是信得过的,元儿和他学习,我放心。再说我给他讲《资治通鉴》,总有些早了,先让他姑父讲讲四书,让他多识些字。扬州这米物,是越来越贵了。”阮承信也认同妻子的想法,尤其最后一句,尤为紧迫。
次年阮家便暂时分开,阮承信继续留在城里赚些微薄的收入,林氏和阮元去了陈集。陈集距离阮家祖产所在的仪征县颇近,阮家有所老宅在陈集,又是林家居住之地,林氏平时回娘家看看,倒也方便。
阮元便在姑父家学习,一边继续识字,一边贾天宁也给他讲些四书中易懂的段落。阮元记忆力还算不错,平日又无杂念,很快《论语》、《孟子》章句也各学了不少。林氏看阮元进境甚速,也颇为放心。
可这一天,林氏却意外发现,阮元从姑父家回来,便一直闷闷不乐,连招呼也不愿打,便坐在一旁低着头。过得片刻,林氏竟听得数声哭泣之音,料是阮元遇了什么不快之事,又不忍让母亲听到,故而一直忍着不哭,可终究无法掩饰。
林氏忙过去问起阮元究竟发生了何事,不料阮元竟答道:“娘……我……我不想念书了,书里有几句话,总是读不下来……”
林氏不禁一惊,阮元这数月来,读书识字颇为顺利,虽只数月,大约已抵得常人两年。本想着阮元如此下去,大可日后继承父业,不料这天阮元居然有如此沮丧的想法。
但林氏也清楚,阮元才刚六岁,读书有困惑,亦或不能理解之处,也是正常,若是就这样半途而废,才可能遗憾终生。于是一如既往,柔和的看着阮元问道:“元儿毕竟还小,有些字用的少,看不懂记不住也是常事啊,便是读书多年的秀才,也有不少念白字的呢。”
“可……可那几个字并不难……”阮元哭道。
“能不能先念一遍给娘听呢?元儿放心,念成什么样,娘都不会怪你,可若是你不念,娘就真没办法了。”林氏依然在鼓励阮元。
“孟……孟斯舍兹……之守气,又不如……不如曾子……”阮元说着说着,又不由得落下泪来。林氏也听得明白,这一句原是《孟子.公孙丑上》中的“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大概是因为这一句中,连续出现了“施舍之守”四个翘舌音字,阮元年纪尚小,平日言语又不多,便一时无力换气,把两个翘舌字读成了平舌字。
这一句之前,又有“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和“孟施舍之所养勇也。”这种需要连续进行平翘舌转换,或连续数个翘舌音的句子。若是成人气息足够,或许可以一口气念完。但阮元原本气弱,可能读完前面这些话之后,已经无气再续,故而最后这两句,不仅读音混乱,而且含糊不清。这样一来,也难怪阮元觉得自己不中用了。
林氏大概想了想前因后果,觉得也不该怪阮元。便柔声道:“元儿今天念得这几句,本是孟子中较难读的。若是人人都能一口气读下来,那以后还不个个去中状元了?”
“可、可姑父家只有我念不下来……”阮元说到这里,哭得更伤心了。
林氏略一思索,已知读书运气,不是阮元的长处。但这也不是没有天赋,就做不了的事。若能勤学苦练,总能让发音达到一个基本清晰的水平。可阮元若是没有耐心,或是自暴自弃,那就一辈子都改不过来了。便道:“娘有个办法可以解决你的问题,只是需费些时日,元儿愿意试试吗?”
阮元满脸疑惑,看来是不相信自己可以克服眼前的困难。
林氏拿了矮桌,放上家中那部《孟子》,阮承信素爱藏书,收集的《孟子》注释也多于常书,方便解释。眼看准备就绪,便道:“娘知道,但凡读书觉得困难,无非三个问题,一是气息不足,二是口型不对,三便是缺少磨练了。娘今天先教你口型,你就看着娘,我怎么动,你就怎么动,可以吗?”
阮元看着母亲,虽说自己也不太相信可以改正问题,但学口型似乎并不难,便也不再做声,只仔细的看着。
“还是最后这句话,我们开始,孟……施……舍……之……守……气,这样,看清了吗?”
“看清了,孟……施……舍……之……”
“还是这个口型,再来一遍。”
“孟……施……舍……之……守……气。”
“好,接下来我们把需要连读的地方连接起来,‘孟施舍’是个人名,需要连读,后面‘之’可以轻音,‘守气’是个动作。你现在如果觉得,六个字一起读困难,便先读前三字,之后换一口气,轻读‘之’字,在用下一口气读后两字,怎么样?”
“孟施舍……之……守气。”阮元依样照做,似乎比之前好了一些,可阮元有些着急,最后的“气”字还是没用上力。
“元儿不要担心,读书这种事,不是读的快,就一定比别人更好,有的时候,读得慢一点,多重复几次,反而记得更深刻,理解得更清楚呢。”林氏知道阮元可能是眼看其他人读得都不差,心里过不去,便安慰他,但这也是事实。
“嗯,孟施舍……之……守气。”这一次阮元念得更好了。
“你看,这次不是更好了吗,这次从头开始试试。”
“孟施舍……似……曾子……”
林氏看阮元的样子,确实比开始时好了一些,但如果要真正通顺的读出一篇复杂文章,明显还需要时日。自己也想起办法来。
“发音换气没有捷径,只能勤学苦练,但用什么来练呢?”想着想着,林氏忽然想起,古诗最重音韵变化,如果阮元读书之际,多挑一些规范的古诗看看,说不定会有意外效果。
“父亲在世时,时常编些唐人诗集,若是有尚在的,不妨给他看看。”林氏想到这里,渐渐有了办法。即便读诗效果不如预期,总也不是坏事。
阮玉堂健在之时,曾编订不少诗集,虽然因大雨损毁了一些,但仍有不少尚存。林氏找到一册《王孟高岑诗选》,一函《乐天诗选》,均是阮玉堂所选颇为工整典雅之作。便以此为基础,教阮元学诗。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忽如江浦上,忆作捕鱼郎。”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
读书学诗非一日之功,阮元听了母亲教导,也不着急,只日复一日的多读多看,过得数月,言语间日渐通顺。而且阮元也意外发现,自己记忆文章,比之以前,更为深刻难忘。
光阴荏苒,转眼已是乾隆三十五年的冬季,阮承信原本抄书的雇主离开了扬州。阮承信闲来无事,便带了阮元,去仪征江面看长江过年。
仪征是阮家籍贯所在,阮承信祖父阮时衡原是扬州江都人,长居旧城,但彼时扬州人口众多,官学名额却有限。仪征人口不如扬州,官学名额却不少,在仪征应科举,更易入官学学习,为日后打基础。于是阮家在仪征买了田产,置了墓庐,便改籍为仪征。阮承信父亲阮玉堂便是在仪征应武举,直至武进士。阮承信担心阮元自幼生长在扬州府城,不识籍贯所在,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