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开元天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唐西都长安,锦绣成堆,芳华遍野,阡陌相连,楼阁比肩,渭河汤汤洋洋,蜿蜒流过城北,浩瀚无边的黄土高原,横亘在天边,宛如一道天然的屏障,把大漠风沙与京城隔绝,西有太白山,昂藏藏刺破青天,像一个仗剑的武士,拱卫着这座八水绕城的帝都。经过隋唐两朝的打磨修造,到了中宗景龙年间,长安城欣欣向荣,富贵逼人,居民众多,成为了一座热闹繁华的大都市。
公元七一0年初夏的一个上午,阳光明晃晃的耀眼,把宫城、皇城和外郭无一例外地烤得火辣辣热烘烘。此时的长安城像一个慵懒的妇人,玉体横陈,睡卧在明媚的阳光之下,睡眼惺忪地看着太阳在当空慢悠悠地移动着脚步。
城南一座巨大的宅院,四周高墙壁立,隔绝了周遭的市声,两扇朱漆大门半掩半开,几个威严的武士守卫在大门内侧,虽然酷暑难耐,他们却身披铠甲,如同雕塑一般直挺挺地站立着,一任汗水滚珠一样地在额角面颊上流淌。一面高大的照壁,遮掩了通向内院的一条长长的甬道。阵阵蝉鸣,从甬道两旁的树木倾泻而下,响彻了庭园。甬道又长又深,仿佛没有止尽,一幢幢红墙碧瓦的建筑,掩映在浓密的绿荫之中,一座接着一座,次第地沿着那条宽直的甬道排列开去,高高翘起的飞檐,突出于树巅之上,显得格外的壮美、庄重。庭园里,有大大小小的奇石点缀其中,各色奇花异草争奇斗妍,一阵风过,带过来月季馥郁的香味。红柱绿瓦的长廊下,容貌俏丽的婢女们来来往往,随着她们的行动,身上佩戴的环佩发出了清丽的声响。她们一言不发,蹑手蹑脚,静悄悄地出入在楼宇之间,穿梭在花间树下,为这座森严的府邸带来了几分生气。
穿过了巍峨的楼群,后园里垂柳依依,围护着一个占地数十亩的平湖,湖中荷花正在盛开,娇美的花朵在日光映照下,更显艳丽妖娆,肥硕的荷叶铺满了水面,支支莲蓬,仰面朝天,惬意地享受着阳光的爱抚,几只红色蜻蜓,时高时低地悠游于荷花荷叶上下。吸引了坐在水边亭阁上的一个妇人的目光。她身材丰腴,颜面姣好,身穿一件薄如蝉翼轻若晨雾藕荷色的宽袖裙袍,里面套着银丝绣万字边的抹胸,如同莲藕一般圆润丰满的肢体在裙袍中若隐若现。看罢蜻蜓,她收回目光,把拿在手里的一块糕饼捏成碎渣,扔进水里,一群在荷叶下摇头摆尾的红色金鱼摇头摆尾地挤在一起,糕饼一入水,它们争先恐后地争抢,溅起一遍水花,引得妇人浅浅一笑,就手一丢,把更多的糕饼投了下去。两个幼年婢女,站在她的身后,轻摇团扇,为她扇着风凉。
亭外响起一阵脚步声,她听出是谁来了,回过头去,看着来人一步步走近。她不发话,只是用探寻的目光看定了他、来人二十余岁,容貌与她有几分相似,也是广额重眉,一双眼睛又大又亮,却有意无意地藏着锋芒,远没有那位贵妇人那样地炯炯有神。他恭谨地站在距离她十步远的地方站下,垂手而立,轻声禀报道:“母亲,临淄王来了,孩儿请他在掬香楼等候。”
“哦--------,”妇人把剩余的糕饼扔进水里,拍打着双手。一个婢女赶忙放下团扇,过去取过一方丝巾,双手呈上。妇人用丝巾擦了手,扔还给婢女,吩咐道:“你们下去吧,传我的话,没有许可,谁也不许过来。”
婢女答应着,后退着走了。妇人扬扬下巴,对站在面前的儿子薛崇简说:“崇简,你亲自去,请临淄王到这里来。”
“是。”薛崇简把腰躬了一躬,转身走了。
水榭上独坐的这位妇人正是武周年间权倾朝野、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大圣则天皇帝的爱女太平公主。这些天,她思虑重重,总觉得身边危机四伏,不测之祸随时会降临在自己头上,食不甘味,寝不安眠.常常独自处身一处,脑子里只转着一个念头,如何才能解危祛祸,解除一天天逼近来的危险。
亭外脚步急促,人还未到,先自听到了临淄王豪爽的笑声,太平公主心头蓦地一振,站起身来,迎到了水榭之外,倚着廊柱,朗声说道:“李家阿瞒,时至今日,你还笑得出来?!”
看见姑母,长身玉立浓眉大眼的临沂王李隆基站下,躬身给太平公主施礼请安:“姑母安好!多日不见,今天一看见侄儿,姑母为何开口就问侄儿笑不笑得出来呢?”
太平公主一笑:“为什么这么问你,姑母知道你肯定是心知肚明,不过嘴上不肯承认罢了。进来说。”她抬手止住了走在李隆基身侧的儿子薛崇简:“你就守在外面,任何人不得靠近。”
薛崇简知道母亲要与表兄商量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默默地应诺,远远地站在亭子之外,背手而立,注意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
李隆基随着太平公主进了水榭,手把栏杆,赞赏地看着无边无际迎风怒放的荷花:“人间仙境不过如此,姑母居此,将来必定得道成仙。”
临淄王李隆基是太平公主兄长相王李旦第三子,小名三郎。生得星眼剑眉,身材伟岸魁梧,兼着自小就胆气过人,因而深得大圣皇帝和太平公主的喜爱。听了他的夸赞,太平公主脸上浮出了一丝苦笑:“成仙不敢奢望,三郎啊,你我成为刀下冤魂的日子倒是不远了!”
李隆基眉毛一跳,双眼一闪:“姑母何出此言?哪个敢夺我二人性命,除非他是地下阎罗!”
太平公主站到了李隆基面前,仰起头来,直直地看定了他的眼睛:“你真的是眼失明耳失聪?还是在姑母面前装糊涂?临头的大难竟然不知不觉?我先问你,这两日怎么不见皇上临朝?”
唐中宗李显这几天突然不上朝理政,而且不在人前露面,宫掖中传言纷纭,李隆基也早有耳闻。他眨眨眼睛,语气轻松地说道:“天气暴热,皇上身体肥胖,不耐酷暑,可能是中了暑热,龙体欠安,故而不能上朝吧?”
“这你也信?!”
“那就请姑母告诉侄儿,其中有何内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太平公主面色阴郁“三郎,你真的不知道?”
“莫非是……?”
“有人说,圣上已经崩驾!”
“啊!”李隆基不由得大惊失色,瞪大了眼睛,盯着太平公主看:“姑母不是危言耸听吧?”
“是真是假,过几日便知端的。”
“那圣上究竟是怎么死的?”
太平公主阴冷地一笑:“怎么死的,哼哼,那母女二人定脱不了干系!”
李隆基知道太平公主口中的“母女二人”指的是何人。就是皇后韦氏和她的女儿安乐公主。这一对母女深受中宗喜爱,在内廷卖官鬻爵广结党羽肆无忌惮无法无天,想学大圣则天皇帝,染指李家江山,过一把君临天下的瘾。这一点,几乎是公开的秘密,朝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此时,李隆基对姑母突然召他过府的目的心中已是猜到了八九不离十。他没有急于开口,因为他深知,眼前站着的这个姑母,也绝非等闲之辈,玩弄权术混... -->>
大唐西都长安,锦绣成堆,芳华遍野,阡陌相连,楼阁比肩,渭河汤汤洋洋,蜿蜒流过城北,浩瀚无边的黄土高原,横亘在天边,宛如一道天然的屏障,把大漠风沙与京城隔绝,西有太白山,昂藏藏刺破青天,像一个仗剑的武士,拱卫着这座八水绕城的帝都。经过隋唐两朝的打磨修造,到了中宗景龙年间,长安城欣欣向荣,富贵逼人,居民众多,成为了一座热闹繁华的大都市。
公元七一0年初夏的一个上午,阳光明晃晃的耀眼,把宫城、皇城和外郭无一例外地烤得火辣辣热烘烘。此时的长安城像一个慵懒的妇人,玉体横陈,睡卧在明媚的阳光之下,睡眼惺忪地看着太阳在当空慢悠悠地移动着脚步。
城南一座巨大的宅院,四周高墙壁立,隔绝了周遭的市声,两扇朱漆大门半掩半开,几个威严的武士守卫在大门内侧,虽然酷暑难耐,他们却身披铠甲,如同雕塑一般直挺挺地站立着,一任汗水滚珠一样地在额角面颊上流淌。一面高大的照壁,遮掩了通向内院的一条长长的甬道。阵阵蝉鸣,从甬道两旁的树木倾泻而下,响彻了庭园。甬道又长又深,仿佛没有止尽,一幢幢红墙碧瓦的建筑,掩映在浓密的绿荫之中,一座接着一座,次第地沿着那条宽直的甬道排列开去,高高翘起的飞檐,突出于树巅之上,显得格外的壮美、庄重。庭园里,有大大小小的奇石点缀其中,各色奇花异草争奇斗妍,一阵风过,带过来月季馥郁的香味。红柱绿瓦的长廊下,容貌俏丽的婢女们来来往往,随着她们的行动,身上佩戴的环佩发出了清丽的声响。她们一言不发,蹑手蹑脚,静悄悄地出入在楼宇之间,穿梭在花间树下,为这座森严的府邸带来了几分生气。
穿过了巍峨的楼群,后园里垂柳依依,围护着一个占地数十亩的平湖,湖中荷花正在盛开,娇美的花朵在日光映照下,更显艳丽妖娆,肥硕的荷叶铺满了水面,支支莲蓬,仰面朝天,惬意地享受着阳光的爱抚,几只红色蜻蜓,时高时低地悠游于荷花荷叶上下。吸引了坐在水边亭阁上的一个妇人的目光。她身材丰腴,颜面姣好,身穿一件薄如蝉翼轻若晨雾藕荷色的宽袖裙袍,里面套着银丝绣万字边的抹胸,如同莲藕一般圆润丰满的肢体在裙袍中若隐若现。看罢蜻蜓,她收回目光,把拿在手里的一块糕饼捏成碎渣,扔进水里,一群在荷叶下摇头摆尾的红色金鱼摇头摆尾地挤在一起,糕饼一入水,它们争先恐后地争抢,溅起一遍水花,引得妇人浅浅一笑,就手一丢,把更多的糕饼投了下去。两个幼年婢女,站在她的身后,轻摇团扇,为她扇着风凉。
亭外响起一阵脚步声,她听出是谁来了,回过头去,看着来人一步步走近。她不发话,只是用探寻的目光看定了他、来人二十余岁,容貌与她有几分相似,也是广额重眉,一双眼睛又大又亮,却有意无意地藏着锋芒,远没有那位贵妇人那样地炯炯有神。他恭谨地站在距离她十步远的地方站下,垂手而立,轻声禀报道:“母亲,临淄王来了,孩儿请他在掬香楼等候。”
“哦--------,”妇人把剩余的糕饼扔进水里,拍打着双手。一个婢女赶忙放下团扇,过去取过一方丝巾,双手呈上。妇人用丝巾擦了手,扔还给婢女,吩咐道:“你们下去吧,传我的话,没有许可,谁也不许过来。”
婢女答应着,后退着走了。妇人扬扬下巴,对站在面前的儿子薛崇简说:“崇简,你亲自去,请临淄王到这里来。”
“是。”薛崇简把腰躬了一躬,转身走了。
水榭上独坐的这位妇人正是武周年间权倾朝野、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大圣则天皇帝的爱女太平公主。这些天,她思虑重重,总觉得身边危机四伏,不测之祸随时会降临在自己头上,食不甘味,寝不安眠.常常独自处身一处,脑子里只转着一个念头,如何才能解危祛祸,解除一天天逼近来的危险。
亭外脚步急促,人还未到,先自听到了临淄王豪爽的笑声,太平公主心头蓦地一振,站起身来,迎到了水榭之外,倚着廊柱,朗声说道:“李家阿瞒,时至今日,你还笑得出来?!”
看见姑母,长身玉立浓眉大眼的临沂王李隆基站下,躬身给太平公主施礼请安:“姑母安好!多日不见,今天一看见侄儿,姑母为何开口就问侄儿笑不笑得出来呢?”
太平公主一笑:“为什么这么问你,姑母知道你肯定是心知肚明,不过嘴上不肯承认罢了。进来说。”她抬手止住了走在李隆基身侧的儿子薛崇简:“你就守在外面,任何人不得靠近。”
薛崇简知道母亲要与表兄商量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默默地应诺,远远地站在亭子之外,背手而立,注意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
李隆基随着太平公主进了水榭,手把栏杆,赞赏地看着无边无际迎风怒放的荷花:“人间仙境不过如此,姑母居此,将来必定得道成仙。”
临淄王李隆基是太平公主兄长相王李旦第三子,小名三郎。生得星眼剑眉,身材伟岸魁梧,兼着自小就胆气过人,因而深得大圣皇帝和太平公主的喜爱。听了他的夸赞,太平公主脸上浮出了一丝苦笑:“成仙不敢奢望,三郎啊,你我成为刀下冤魂的日子倒是不远了!”
李隆基眉毛一跳,双眼一闪:“姑母何出此言?哪个敢夺我二人性命,除非他是地下阎罗!”
太平公主站到了李隆基面前,仰起头来,直直地看定了他的眼睛:“你真的是眼失明耳失聪?还是在姑母面前装糊涂?临头的大难竟然不知不觉?我先问你,这两日怎么不见皇上临朝?”
唐中宗李显这几天突然不上朝理政,而且不在人前露面,宫掖中传言纷纭,李隆基也早有耳闻。他眨眨眼睛,语气轻松地说道:“天气暴热,皇上身体肥胖,不耐酷暑,可能是中了暑热,龙体欠安,故而不能上朝吧?”
“这你也信?!”
“那就请姑母告诉侄儿,其中有何内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太平公主面色阴郁“三郎,你真的不知道?”
“莫非是……?”
“有人说,圣上已经崩驾!”
“啊!”李隆基不由得大惊失色,瞪大了眼睛,盯着太平公主看:“姑母不是危言耸听吧?”
“是真是假,过几日便知端的。”
“那圣上究竟是怎么死的?”
太平公主阴冷地一笑:“怎么死的,哼哼,那母女二人定脱不了干系!”
李隆基知道太平公主口中的“母女二人”指的是何人。就是皇后韦氏和她的女儿安乐公主。这一对母女深受中宗喜爱,在内廷卖官鬻爵广结党羽肆无忌惮无法无天,想学大圣则天皇帝,染指李家江山,过一把君临天下的瘾。这一点,几乎是公开的秘密,朝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此时,李隆基对姑母突然召他过府的目的心中已是猜到了八九不离十。他没有急于开口,因为他深知,眼前站着的这个姑母,也绝非等闲之辈,玩弄权术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