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血色大明之末世中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 李羡之听惠侍郎如此兄弟相称,不由得惶恐道:“请大人指教。”
惠世扬呵呵一笑道:“何谈指教,不过是叙一叙同乡之谊罢了。我们家乡苦寒偏远,常常要做战场,武人冠于天下,却少有读书之人。能从科举之途而入天子庙堂的,更是鲜有。舍弟尝来家书,盛赞贤弟文武双全,可称乡人楷模。”
李羡之忙谦逊道:“承大人谬赞,下官如何敢当?”
惠世扬笑道:“你莫要自谦,浙江胡按察使与我颇有往来,曾说起你在平湖县任上所为。吏部周郎中亦在我面前力荐于你,可见你是当得起此誉的。”
一番话说得似乎轻描淡写,李羡之却不由得暗自吃惊,他未料到胡按察使竟也与东林渊源颇深,更未料到周郎中居然是从惠侍郎那里为他谋得的差事。
李羡之虽不知惠侍郎是有心还是无意将此关系说出来,但他却不能不承此盛情,只好再起身拜道:“大人厚恩,下官没身不忘。”
惠世扬道:“莫要多礼,你我有同乡之谊,本当相互提携,何况官场浮沉,进退之事总是难预料的。”说罢又道:“你离家也有数年了吧?”
李羡之道:“有劳大人挂心,下官自入京会试便未曾回家,至今已四载有余。”
惠世扬又问道:“可曾有家书回去?”
李羡之答道:“最近因无便人,一时未曾捎书信回去。”
惠世扬道:“正巧这几日我有家书要差人送回去,你可写了送来,一并捎回去。”
此时战乱频仍,一书家信,堪比万金,李羡之正为此事发愁,便不推辞,当即道:“下官谢大人体恤之情。”
惠世扬道:“举手之劳,无需道谢,就这样办吧。”
李羡之再拜谢过,然后起身告辞。回到寓所,写了两封书信,送到惠府等着捎回家中。
未过几日,皇帝钦点了不少阉党的大案,要刑部严办。却说这位惠侍郎性情清俊,素来憎恶阉党,因而义愤填膺,力主重办阉党。未料主朝事的韩阁老仍旧以不愿树敌太广为由,力求温和,遂一一压了下来。皇帝闻之大怒,钦定六等罪,并将几名主犯当堂判死,其余主要从犯也都分别定了罪。
如此一来,众大臣再不敢敷衍了事认真办了起来。虽然如此,皇帝终究精力有限,又因边患和流民之事时时分心。因此有些不那么正派的办案大员们便有了上下其手的机会。
那些罪大恶极的、皇帝知晓的、没有后台的、没有银子的,一概是公事公办,以正视听。除此而外,不那么显眼的、有银子送的便另当别论了。这些办案的大人们也要心存仁厚,为别人方便,也为自己方便。由是大开方便之门。
甚么人判甚么罪,大人们已经定了,李羡之等刑部诸郎中、员外郎及主事们要做的只是完成案卷而已。
李羡之因惠世扬的关系,分到的案子倒不甚棘手,不过其中一人却令他大吃一惊。此人便是他原来在平湖市的顶头上司郝知府。这位郝知府属铁杆阉党,被法办自是再寻常不过了。不过转来转去,竟转到李羡之手里,却是他始料未及的了。
李羡之出于好奇,先找来了郝知府的案卷来看,让他更是吃了一惊。原来这郝知府果真神通广大。也不知他如何运筹,竟将罪名减了几等。案卷上赫然是刑部尚书大人朱笔写的批语——“坐祠颂,着免官入京候审,待案卷完结,发大理寺审结”。此处的“祠颂”所说的便是为魏忠贤建“生祠”之事,在所有罪责中,排第七等,最轻。李羡之看了,已然知道其中隐由,不由得苦笑着摇一摇头。
要做案卷,按例要再次提审当事犯人。李羡之不愿再与这位郝知府相见,更担心是郝知府如此脱罪,久后极有可能被人翻出来算旧账。他也是经办人之一,免不了要受牵连。因此便在心里盘算着找个因由将他的案子与别人调换办理,于是将案卷丢在一边,又抄起了另外一份。
此案的当事犯官乃是直隶地方的一个知州,本是个举子出身,因屡考进士不中,便动了歪心思,依附了阉党,花了不少银子寻得这个官做。到任不到一年,本还未捞回来,阉党便倒了,被革了职,议了第六等罪押在狱中,听候发落。
此人论起来,要比郝知府的罪轻一些,但议罪更重,想必是囊中不实,打点不到罢了。李羡之就从此案开始,去监狱提审了几次,犯官倒还配合,依据口供,便将案卷写完,交部等待复议。
自始至终,李羡之不过只是做些文字功夫而已,该判何罪,上官早写了纸条在里头,再加上他原来在平湖任上夜审过一些案子,因此倒也不算艰难。
李羡之做完手头的事,天色尚早。恰好此时金顺带了便装来等着接他回去。于是便换了衣服,想着早早回到寓处沐浴歇息。因相距不远,便不用车马,历来是步行的。当他方一到巷口,便见一乘从未见过的马车守在门前。以为是院中住客的访客,便不在意,欲从正门入院。快走到门前时,却见韩钏忽然从半掩的角门溜了出来,挡在前面。
李羡之本又疲又累,正心中不快,不妨他忽地窜出来,受了惊吓,愈发不悦,便问道:“你这厮如此鬼鬼祟祟,成甚么样子?”
韩钏委屈道:“小的在这里候了半天,一心全是为老爷想着的。”说罢,嘴中喃喃,像是在牢骚。
李羡之问道:“你倒是说说,怎的为老爷我着想了?”
韩钏挥手指了指那辆马车道:“老爷近日手里有了案子,自然便要有人上门求情了。小的知道老爷不愿应付这些人,因此早早守在这里,想着提前通报,请老爷定夺。”
李羡之笑道:“如此看来,你这小厮倒还算机灵。来的是何人?”
韩钏神秘一笑道:“此人老爷是认识的,不妨猜一猜看。”
李羡之道:“我没有许多功夫与你打哑谜,快说到底是何人?”
韩钏这才道:“就是原来不断与老爷为难的嘉兴郝知府。”
李羡之忙问道:“他现在何处?”
韩钏道:“我看他倒不像获了罪的人,自在从容得很呢。在屋里等老爷不见,便踅道邻院赵大人家去了,此时正在里面谈的火热呢。”
李羡之道:“我是不愿见他的,你且回去,就当我不曾回来。郝某人问起来,也不要说。”
韩钏道:“老爷要去哪里?”
李羡之道:“我与张大人久不见了,正好借此去拜访拜访。”又对金顺道:“你也不用伺候了,一同回去,若郝某人问起来,就说我今日公务多,不回来了。晚些时再到把马牵到张府来接我。”
韩钏、金顺各自答应了,便自回去了。
李羡之不动声色,转到街外,等了片刻,租了一匹过路的马,辗转往张凤翼府上来。
p; 李羡之听惠侍郎如此兄弟相称,不由得惶恐道:“请大人指教。”
惠世扬呵呵一笑道:“何谈指教,不过是叙一叙同乡之谊罢了。我们家乡苦寒偏远,常常要做战场,武人冠于天下,却少有读书之人。能从科举之途而入天子庙堂的,更是鲜有。舍弟尝来家书,盛赞贤弟文武双全,可称乡人楷模。”
李羡之忙谦逊道:“承大人谬赞,下官如何敢当?”
惠世扬笑道:“你莫要自谦,浙江胡按察使与我颇有往来,曾说起你在平湖县任上所为。吏部周郎中亦在我面前力荐于你,可见你是当得起此誉的。”
一番话说得似乎轻描淡写,李羡之却不由得暗自吃惊,他未料到胡按察使竟也与东林渊源颇深,更未料到周郎中居然是从惠侍郎那里为他谋得的差事。
李羡之虽不知惠侍郎是有心还是无意将此关系说出来,但他却不能不承此盛情,只好再起身拜道:“大人厚恩,下官没身不忘。”
惠世扬道:“莫要多礼,你我有同乡之谊,本当相互提携,何况官场浮沉,进退之事总是难预料的。”说罢又道:“你离家也有数年了吧?”
李羡之道:“有劳大人挂心,下官自入京会试便未曾回家,至今已四载有余。”
惠世扬又问道:“可曾有家书回去?”
李羡之答道:“最近因无便人,一时未曾捎书信回去。”
惠世扬道:“正巧这几日我有家书要差人送回去,你可写了送来,一并捎回去。”
此时战乱频仍,一书家信,堪比万金,李羡之正为此事发愁,便不推辞,当即道:“下官谢大人体恤之情。”
惠世扬道:“举手之劳,无需道谢,就这样办吧。”
李羡之再拜谢过,然后起身告辞。回到寓所,写了两封书信,送到惠府等着捎回家中。
未过几日,皇帝钦点了不少阉党的大案,要刑部严办。却说这位惠侍郎性情清俊,素来憎恶阉党,因而义愤填膺,力主重办阉党。未料主朝事的韩阁老仍旧以不愿树敌太广为由,力求温和,遂一一压了下来。皇帝闻之大怒,钦定六等罪,并将几名主犯当堂判死,其余主要从犯也都分别定了罪。
如此一来,众大臣再不敢敷衍了事认真办了起来。虽然如此,皇帝终究精力有限,又因边患和流民之事时时分心。因此有些不那么正派的办案大员们便有了上下其手的机会。
那些罪大恶极的、皇帝知晓的、没有后台的、没有银子的,一概是公事公办,以正视听。除此而外,不那么显眼的、有银子送的便另当别论了。这些办案的大人们也要心存仁厚,为别人方便,也为自己方便。由是大开方便之门。
甚么人判甚么罪,大人们已经定了,李羡之等刑部诸郎中、员外郎及主事们要做的只是完成案卷而已。
李羡之因惠世扬的关系,分到的案子倒不甚棘手,不过其中一人却令他大吃一惊。此人便是他原来在平湖市的顶头上司郝知府。这位郝知府属铁杆阉党,被法办自是再寻常不过了。不过转来转去,竟转到李羡之手里,却是他始料未及的了。
李羡之出于好奇,先找来了郝知府的案卷来看,让他更是吃了一惊。原来这郝知府果真神通广大。也不知他如何运筹,竟将罪名减了几等。案卷上赫然是刑部尚书大人朱笔写的批语——“坐祠颂,着免官入京候审,待案卷完结,发大理寺审结”。此处的“祠颂”所说的便是为魏忠贤建“生祠”之事,在所有罪责中,排第七等,最轻。李羡之看了,已然知道其中隐由,不由得苦笑着摇一摇头。
要做案卷,按例要再次提审当事犯人。李羡之不愿再与这位郝知府相见,更担心是郝知府如此脱罪,久后极有可能被人翻出来算旧账。他也是经办人之一,免不了要受牵连。因此便在心里盘算着找个因由将他的案子与别人调换办理,于是将案卷丢在一边,又抄起了另外一份。
此案的当事犯官乃是直隶地方的一个知州,本是个举子出身,因屡考进士不中,便动了歪心思,依附了阉党,花了不少银子寻得这个官做。到任不到一年,本还未捞回来,阉党便倒了,被革了职,议了第六等罪押在狱中,听候发落。
此人论起来,要比郝知府的罪轻一些,但议罪更重,想必是囊中不实,打点不到罢了。李羡之就从此案开始,去监狱提审了几次,犯官倒还配合,依据口供,便将案卷写完,交部等待复议。
自始至终,李羡之不过只是做些文字功夫而已,该判何罪,上官早写了纸条在里头,再加上他原来在平湖任上夜审过一些案子,因此倒也不算艰难。
李羡之做完手头的事,天色尚早。恰好此时金顺带了便装来等着接他回去。于是便换了衣服,想着早早回到寓处沐浴歇息。因相距不远,便不用车马,历来是步行的。当他方一到巷口,便见一乘从未见过的马车守在门前。以为是院中住客的访客,便不在意,欲从正门入院。快走到门前时,却见韩钏忽然从半掩的角门溜了出来,挡在前面。
李羡之本又疲又累,正心中不快,不妨他忽地窜出来,受了惊吓,愈发不悦,便问道:“你这厮如此鬼鬼祟祟,成甚么样子?”
韩钏委屈道:“小的在这里候了半天,一心全是为老爷想着的。”说罢,嘴中喃喃,像是在牢骚。
李羡之问道:“你倒是说说,怎的为老爷我着想了?”
韩钏挥手指了指那辆马车道:“老爷近日手里有了案子,自然便要有人上门求情了。小的知道老爷不愿应付这些人,因此早早守在这里,想着提前通报,请老爷定夺。”
李羡之笑道:“如此看来,你这小厮倒还算机灵。来的是何人?”
韩钏神秘一笑道:“此人老爷是认识的,不妨猜一猜看。”
李羡之道:“我没有许多功夫与你打哑谜,快说到底是何人?”
韩钏这才道:“就是原来不断与老爷为难的嘉兴郝知府。”
李羡之忙问道:“他现在何处?”
韩钏道:“我看他倒不像获了罪的人,自在从容得很呢。在屋里等老爷不见,便踅道邻院赵大人家去了,此时正在里面谈的火热呢。”
李羡之道:“我是不愿见他的,你且回去,就当我不曾回来。郝某人问起来,也不要说。”
韩钏道:“老爷要去哪里?”
李羡之道:“我与张大人久不见了,正好借此去拜访拜访。”又对金顺道:“你也不用伺候了,一同回去,若郝某人问起来,就说我今日公务多,不回来了。晚些时再到把马牵到张府来接我。”
韩钏、金顺各自答应了,便自回去了。
李羡之不动声色,转到街外,等了片刻,租了一匹过路的马,辗转往张凤翼府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