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南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尝违舍。在秘书阁撰四部书大目,凡四十卷,行于世。元嘉 十一年卒,朝廷痛惜之。
子孚有父风。尝与侍中何勖共食,孚羹尽,勖云:“益殷 蓴羹。”勖司空无忌子也,孚徐辍箸曰:“何无忌讳。”孚位 吏部郎,爲顺帝抚军长史。
子臻字后同,幼有名行,袁粲、褚彦回并赏异之。每造二 公之席,辄清言毕景。王俭爲丹阳尹,引爲郡丞。袁昂先拜秘 书丞,求臻爲到省表。臻答曰:“何不见倩拜,而见倩作表。” 遂不爲作。历位太子洗马。
淳弟冲字希远,位御史中丞,有司直之称。再迁度支尚书。 元凶妃即淳女,而冲在东宫爲劭所知遇。劭弑立,以爲司隶校 尉。冲有学义文辞,劭使爲尚书符,罪状孝武,亦爲劭尽力。 建邺平,赐死。
冲弟淡字夷远,亦历黄门吏部郎,太子中庶子。大明中, 又以文章见知。
论曰:季恭命偶兴王,恩深惟旧,及位致崇宠,而每存谦 挹。观夫持满之戒,足以追踪古人。琇之贞素之风,不践无义 之地。易曰:“王臣蹇蹇,其动也直。”休文行己之度,可谓 近之。琳之二议,深达变通之道。觊持身之节,亦曰一时之良, 而听言则悖,晚致覆没,痛矣哉!景仁远大之情,着于初筮, 元嘉之盛,卒致宗臣,言听计从,于斯爲重,美矣乎。
<b>部分译文</b>
孔靖
孔靖字季恭,会稽山阴人,名字与宋武帝祖父名字相同,所以以字称呼。祖父孔愉,是晋朝的车骑将军。父亲孔躢,为散骑常侍。孔季恭最初被举为孝廉,逐步升迁为司徒左西掾,尚未授官,遭到了母亲的丧事。隆安五年(401)被起用为山阴令,没去上任。
宋武帝东征孙恩,屡次到会稽,前往孔季恭的宅院,孔季恭白天正在睡觉,有一个神人衣服不同平常,对他说:“起来,天子在你家门前!”随后就消失了,他马上出去,正好见到了武帝,请进家中结交为友,拉着他的手说:“您以后一定会大贵,我愿意以身相托。”于是曲意以礼相待,供给十分丰厚。
武帝后来讨伐孙恩,当时桓玄篡权的形迹已经很明显,武帝打算在山阴建立义军。孔季恭认为山阴路远,而且桓玄尚未占据极位,不如等他篡权以后,在京口对付他,武帝也认为应该这样。当时虞啸父做会稽内史,孔季恭请求担任府中的司马,没有得到,于是便出去前往京城。等武帝平定了桓玄,任命孔季恭为会稽内史,派人带着封板前往授职,正与孔季恭遇上。孔季恭便回舟夜还,到了以后就敲门进入郡府衙门。虞啸父本来是由桓玄所任命的,听说桓玄失败,开门请罪。孔季恭对他进行安慰和勉励,让他暂且呆在所住的地方,明日再转任。孔季恭到任后,整顿浮华,铲除、惩罚游逛和懒惰的人,由此境内秩序肃静清平。
逐渐升迁为吴郡太守,担任冠军将军。在这以前吴郡频频地出现太守丧亡,说是项羽神做了卞山王,住在郡中处理政事,二千石官员常常避开他。孔季恭坐在里面处理政务,竟然平安无事。调任尚书左仆射,他坚持推让。义熙八年(412),重新担任会稽内史,修整学校,督促检查教学。十年,重新担任右仆射,又推让没有接受。任命为领军,兼散骑常侍。
义熙十二年离休,封为金紫光禄大夫。这一年,武帝北伐,孔季恭请求跟随前往,让他担任太尉军咨祭酒。随从平定关中、洛阳。
宋台初建,任命他为尚书令,又推让,于是任命为侍中、特进、左光禄大夫。后来辞职东归,武帝亲自到戏马台为他设宴送行,各位官员都赋诗描述他的德才之美。等武帝接受天命登上帝位,加封他为开府仪同三司,推让多年都不接受,去世以后,便以此作为对他的追赠。
孔琳之
孔琳之,字叫彦琳,会稽山阴县人。曾祖孔群,是晋朝的御史中丞。祖父孔沈,是丞相掾。父亲孔貵,是光禄大夫。
孔琳之坚强正直有志向,少年时代喜爱文章,懂音律,能下棋,善于写一笔极妙的草隶。桓玄辅佐朝政担任太尉,任用他为西阁祭酒。桓玄当时议论打算废除钱币而用谷帛代替,孔琳之发表议论说:
“洪范中讲八政,把财货仅次于食物,难道不是因为交易所用的手段,是一种极重要的实用物品么?所以圣王制造出无用的货币,用来流通有用的财物,既没有毁坏的耗费,又省去了难以运输的苦处,这正是钱之所以能继承龟甲贝壳的地位,历代都不废弃的原因。谷帛成为宝贝,本来是因为它可以做为衣食,现在再分出一个功能作货币,则带来很多损害,又烦琐地经由商贩的手,在割截使用之中耗费抛舍,这些弊端,自古时候就是很明显的。所以钟繇说:‘取巧伪诈的人,竞相弄湿谷物以捞取好处,织造稀薄的帛以充当货币。’魏朝的时候曾用严厉的刑罚加以管制,也不能够禁止。所以司马芝认为‘用钱贸易不仅可以富国,也是减少刑罚的方法’。现有已经用了而又废除它,则老百姓马上就要失去用它的利益,这样有钱无粮的人,都会因此而饥饿窘困,这是截断它的弊端。魏明帝的时候,废除钱币而使用谷物实行了四十年,因为对人们不方便,于是整个朝廷议论大起,精通经济明达政治的士人,莫不认为应该重新使用钱币进行贸易。他们尚且舍弃谷帛而使用钱币,足以证明使用谷帛的弊端在过去的试验中已经很显著了。”桓玄又谈论恢复肉刑,孔琳之认为:
“唐尧虞舜时代以特异的服饰象征五刑,夏禹时代建立刑法是因为世风淳厚浇薄的不同,导致教化手段的不同。尚书中说“要根据世道来定刑罚轻重”是说要随着时代而变化。夏商周三代风俗淳厚、事情简单,所以很少触犯刑法。末代风俗机巧而事务繁多,所以常常陷入法网。如果孔门的三千弟子处在乱世,必然会有用刑太多的指责,这正是五帝不互相因循效法,肉刑不可全部恢复的原因。汉文帝发了仁慈恻隐之心,感伤犯人没有自新的道路,改革古代的办法,创立新制度,号称刑措;然而名义上轻而实际上重,反而更加伤害人。所以孝景帝继承皇位,用宽缓的措施来减轻它,宽缓则人们怠慢,又不能禁止邪恶。当时希望能找到适中的刑法,因而受到过去人们的称赞,历代详加讨论而没有获得适当的措施。兵乱发生以后,遇到的刑法更多,弃市的刑法,本来是截断右脚的脚趾,汉文帝发生谬误,后世继承而不加以改革,以前的贤者因此十分遗憾,进行了议论而没有深入辨析。钟繇、陈群的意思虽然小有不同,都是企图以截断右趾代替弃市。如果依照他们的话去办,那么所救活的人就多了。降低死罪让犯人能够生存,的确是较轻的刑法,可以保全他的生命,增加他的产育,仁慈既可以对人生有利,功劳也可以有益于大众。又现在所忧虑的,罪犯逃亡是第一项,屡次逃跑而不悔改的,应该让他们无处可逃,也以此警诫没有犯罪的人,永远根绝罪恶的根源。至于其余各条,应该仍然依据过去的法律。”
桓玄喜欢别人附和逢迎,而孔琳之不能顺从他的意旨,所以不被赏识。逐步调任尚书左丞、扬州中从事史,所在之处都有显著的政绩。
当时责成各级官吏献计提出应该办理的事情。有人提议应该修缮地方学校,减缓国家刑法,审察官员表现,明确升降标准,举荐隐逸,提拔人才,加强农业,减轻税收。孔琳之在众人的议论之外,另有提议说:
“印玺,是用来辨别官爵,提供凭信依据的。官职没有大于皇帝的,爵位没有高于公侯的,而传国的印玺,历代顺次使用,世袭封号的印章,代代相传。可贵处在于保持旧貌,不另外改作。现在世上只有尉这一官职各自单独使用一种印章,以至朝内外的众官吏们,每次调任都要改换,追寻其中的含义,自己还没有弄懂。如果说是因为官吏各自姓氏不一,与传玺不同,则这还不如不同的时代差别更大;如果论物品有名,它虽然有公卿的尊贵,却没有帝王的重大;如果是因为有的居此职位的大臣受过诛杀,忌讳它的不吉利和晦气,那么汉朝用了秦国的印玺,传位四百年,没有听说因为子婴自身被杀国家灭亡而抛弃不佩。以帝王公侯的尊贵,并不怀疑传玺,而以大臣众官的卑下,为什么却要嫌弃印章呢?书籍记载中没有听到过这种说法,引用例证自己违背了准则,而终年不断地在刻铸,费工费料,金银铜炭的消耗,不去说它,关键在于这并不是遵循旧轨、力求简易的做法。在下请求众位官员都用同一枚印章,不要再费事去改制。如果是新设置的官员,而又官多印少,或者有的文字损毁,然后再铸,那么这对于皇家府库,将补益不小。”他又说:
“丧事牌楼,并不出自关于礼的典籍,而是起自衰亡的末代,习惯积累,产生常规,于是成为旧的风俗,起自天子直到百姓。如果的确这样实行很有道理,突然改掉必然引起震惊;然而如果是与人情无关,而又违背礼度,保存它也没有什么好处,去掉它也没有什么损失,当然就应该遵守从前的典籍,革除后世的谬误,况且又有许多虚浮的花费,实在是成为人们的一种忧患啊!凡是人们的丧葬仪式,大多出在民间,经常都有这种需要,常常要花十几万,损耗人们的财力,而在意义上并无什么可取。至于贫寒的平民人家,则人人都想竭尽自己的能力,即使是房室好像倒悬的钟磬一样空空,也无不倾尽自己的家产和微薄的钱财,所谓“按礼埋葬”难道就是像这样的吗?我认为应该完全罢免丧事牌楼的仪式。”
后来调他担任尚书吏部郎。义熙十一年(415),任命他为宋武帝平北、征西长史,调任侍中。宋台刚刚建立的时候,任命他为宋国侍中。永初二年(421),担任御史中丞,光明正直维护法令,绝不屈从任何压力,曾奏表弹劾尚书令徐羡之违背法典。当时徐羡之兼任扬州刺史,孔琳之的弟弟孔璩之为中从事,徐羡之让孔璩之劝解孔琳之,让他放弃弹劾此事。孔琳之不答应,说:“我触犯了宰相,应当是仅只我一人获罪。你必定不应该跟着连坐,哪里需要这样辛勤游说呢?”从这件事百官受到了震惊,没人再敢违犯禁令。武帝非常称赞他,路过兰台时,亲自去看望他。后来调任祠部尚书,不营办财产,家中特别贫寒。景平元年(423)逝世,追赠为太常。
他的儿子孔邈具有他父亲的风格,官职升至扬州中从事。
孔觊
孔觊字思远,少年时代正直有气节,把明辨是非作为自己的责任。他口吃,好读书,很早就知名。曾任中书黄门侍郎。起初,晋安帝的时候,散骑常侍官位很重要,与侍中没有区别,后来职位闲散,用人渐渐变轻。孝建三年(456),孝武帝打算加重它的分量,于是吏部尚书颜竣奏表,建议让孔觊和司徒左长史王景文作为这个职位的人选。孝武帝不想让威权留在下面,此后把吏部尚书分置为两人以减轻它的重要性。侍中蔡兴宗对别人说:“选才职位重要,常侍职务闲淡,改变的只能是名字而不是事实,虽然君主想安排它们的轻重,人心难道可以改变么?”随后常侍的职务重又降低,吏部的贵重仍无改变。
大明元年(457),调任太子中庶子,兼任翊军校尉,历经秘书监、廷尉卿,后为御史中丞。他曾经鞭打令史,被有关部门所检举,宽大没有治罪。
大明六年,任命为安陆王刘子绥后军长史、江夏内史。他性格爱好酗酒任性,每次喝醉了就整天不醒,同僚间多有欺凌轻慢,尤其不能曲意侍奉权要得宠的人物,那些人无不对他又怕又恨。他家里经常很贫困,无论盛衰,都不在意。他做府中的长史,典签咨询事情,他不叫前去不敢前去,他不让离开不敢离开。虽然喝醉的日子居多,却清楚地了解政治事务,酒醒的时候判决,不曾有过阻滞。众人都说:“孔公一月二十九天醉,胜过世人二十九天醒。”
他性格真诚朴素,不喜欢伪装,遇到宝贵的玩物,取用不疑,而其他东西即使粗破,也终不改变。当时吴郡的顾觊之也崇尚节俭朴素,衣裘器服都拣粗陋的。宋代的清素俭朴,要数这两个人。
孔觊的弟弟孔道存、堂弟孔徽,经营了很多家产,两个弟弟东归,孔觊前往江中的小沙洲上去迎接他们,货物十余船,都是绵绢纸席之类。孔觊见了以后假装喜欢,对他们说:“我近来很疲乏,很需要这些东西。”于是就吩咐把它们放在岸边,随后脸色严正地对他们说:“你们都属于士人的范围,怎么弄到返回东部来作商人了呢?”命令全部烧尽,然后离去。
在这以前,庾徽之做御史中丞,性格豪放俏丽,衣服玩物十分华美,孔觊代替了他的职位,衣帽用具无不粗率。兰台令史和三吴富人,都有轻视的意向。孔觊蓬乱着头发,松系着带子,风貌清峻严肃,那些人都谨慎惶恐,不敢欺负和冒犯。庾徽之字景猷,颍川鄢陵人,后来死在南东海太守任上。
孔觊后来做了司徒左长史,孔道存代替孔觊为后军长史、江夏内史。当时东部大旱,京城米贵,一斗一百钱。孔道存担心孔觊非常困难,就派下属官员运了五百斛米送给他。孔觊叫来那个官员对他说:“我在那里三年,离职的时候,连路上的粮食也没有备好。你到那里不久,怎么能得到这么多米呢?你可以载上米再回到那里去。”那官员说:“自古以来没有载米上水的,京城米贵,请求在这里卖掉。”他不答应,官员只好把米再运回去。
永光元年(465),调为侍中,后来担任寻阳王右军长史、主管会稽郡事务。明帝即位,召他为太子詹事,他派过去的副手平西司马庾业担任右军司马,代替孔觊主管会稽郡事务。当时上游反叛,皇上派遣都水使者孔。。到东部去慰劳。孔。。到了以后,劝告孔觊,说废帝奢侈浪费,仓库的储蓄已经耗尽,京城财物空虚,用品已经用完,现在南北并起,远近叛离,如果率领五郡的精锐,在三吴招兵买马,事情没有不成功的。孔觊认为他说得很对。于是就发兵起事,传送讨伐的檄文。孔觊的儿子孔长公,孔。。的两个儿子孔淹、孔玄都在京城,于是派人飞马去给他们秘密报信,泰始二年(466)正月,一起叛逃东归。孔觊派人送信邀请吴郡太守顾琛,顾琛因为母亲年纪很老,又接近建邺,和长子顾宝素谋议一直未能决定。少子顾宝先当时做山阴令,驰马送信报告顾琛,认为南面的部队已经接近,朝廷孤弱,不及时顺从,必然会有覆灭的大祸。孔觊的前锋军队已经渡过浙江,顾琛于是占据本郡一同造反。吴兴太守王昙生、义兴太守刘延熙、晋陵太守袁标一起响应。
庾业东去以后,明帝就让他代替刘延熙为义兴太守,让刘延熙做巴陵王刘休若的镇东长史。庾业走到了长塘湖,就与刘延熙互相结合。明帝派遣建威将军沈怀明东下讨伐,尚书张永随后前进。巴陵王刘休若督统东讨各路军队。当时孔觊所派遣的孙昙馞等军队停驻在晋陵的九里,部队的阵容非常盛大。沈怀明到了奔牛,所率领的军队兵少而且弱,张永到达曲阿,不知道沈怀明是否平安,退还到延陵去跟随刘休若。诸将帅都劝他退到破冈,刘休若宣布命令敢有说退军的斩首,众人稍微安定了一些。军中主将刘亮又接着来到,兵力转为集中,人心才安定下来。
当时齐高帝率领军队东讨,与张永等在晋城的九里曲结营,和东军相持。皇上派遣积射将军江方兴、南台御史王道隆到晋陵视察贼军的形势,贼帅孙昙馞、程磗宗、陈景远共有五城,互相连带。程磗宗的城防还不巩固,王道隆率领他所带的兵卒猛烈地攻击,很快就把城攻破了,斩了程磗宗的头。刘亮果断刚劲,熟悉刀盾,于是便拿着盾前进,直入重重栅栏,众军随在后面,于是全部摧破。齐高帝与张永等乘胜追击,又大破敌军。孙昙馞因此败逃,孔。。与王昙生烧毁了仓库,逃奔钱塘。
会稽听说西军越来越近,将士有很多逃亡,孔觊不能再加以控制。上虞令王晏起兵攻郡城,孔觊很忧虑,不知道该怎么办。当天夜里他率领一千人声称要东讨,实际上是开往石。。,遇到潮水干涸无法离去,军众叛变逃尽,一个随从用一条小船载着他,逃窜到山嵴村。村里的人把他捆起来送给王晏,王晏戏弄他说:“这事是孔。。干的,和你没有关系,可以写一份自首书,我会替你向上申报的。”孔觊说:“江东事情的策划,无不是由我本身,委罪别人以求活命,就是您这类人的做法了。”王晏于是在东门外将他斩首。临死的时候他要酒喝,说:“这是我平生的喜好。”顾琛、王昙生、袁标等都到吴喜那里去认罪,吴喜都宽恕了他们。
孔觊起兵后,有一次梦见走在宣阳门的道上,回头望去,全是丘陵。孔觊醒来,私下告诉别人说:“丘陵就是不平,建康大概难以攻克。”
孔觊的弟弟孔道存,职位是黄门吏部郎、南郡太守。晋安王刘子勋建立伪号,任命他为侍中,主管雍州事务,事情失败后被杀。
殷景仁
殷景仁,陈郡长平人。曾祖殷融,是晋朝的太常。祖父殷茂之,是特进、光禄大夫。父亲殷道裕,早年去世。
殷景仁少年时就有宏大的器量,司徒王谧见了,便把女儿嫁给他为妻。他为宋武帝的太尉行参军,曾任中书侍郎。殷景仁不写文章而敏捷多思,不谈礼义而深达情理,至于国家典仪、旧章记载,无不撰录,有眼光的人知道他是有用世志向的。
他曾经建议请百官荐举人才,以所推荐的人是否能干而决定淘汰和录用,武帝对他十分赏识。少帝即位,他被补为侍中,多次上表辞让。宽厚的诏令满足了他的请求,任命他担任黄门侍郎,历任左卫将军。文帝即位,委任和待遇更加厚重。很快又升为侍中,左卫职务依旧不变。当时与王华、王昙首、刘湛四人共同为侍中,以风神和才干,为一时的冠冕,共同升迁的美事,近代没有能比得上的。元嘉三年(426),皇帝亲自征讨谢晦,司徒王弘进入中书下省,殷景仁身材长直,共同掌管留守任务。谢晦被平定,他代到彦之担任中领军,侍中职务依然如故。
文帝的生母章太后早年死亡,皇上侍奉太后的生母苏氏非常恭谨。元嘉六年,苏氏去世,皇上亲自前往哭悼,诏令想遵照两汉推恩的旧典。殷景仁认为:“汉代推恩加爵,当时是承袭秦朝的弊端,蔑视儒术,怕不是盛明时代所应循蹈的。晋朝依照二代,只要是与朝政有关,君主的举措必定要加以记载,所以贤明的君王一定要谨慎。主持公道的人应该颁发奖赏而不以私情,奉行天统的人常要约束感情而申明制度,以此立诚信于万国,留典则于后世。”皇上听从了。
遭到了母亲的丧事,葬罢以后,被起用为领军将军,他坚持推辞。皇上指示州郡主簿代授,派中书舍人周赳用车把他载上拉到府中。服丧期满后,升为尚书仆射。太子詹事刘湛代替他做领军,刘湛和殷景仁一向友好,都受到武帝的厚遇,都以宰相相许。刘湛常常担当外任。正赶上王弘、王华、王昙首相继死去,殷景仁便引刘湛回朝,共同参与朝政。刘湛入京后,因为殷景仁的地位本来不超过自己,一旦处在前面,心里非常气愤。他知道文帝信任殷景仁,不可转变,于是便深深结交司徒彭城王刘义康,想倚凭宰相的重位来压过他。元嘉十二年,殷景仁升为中书令、护军将军,仆射职务依旧,不久又兼管吏部。刘湛更加愤怒,刘义康听了刘湛的话,在文帝面前毁谤殷景仁,文帝对他却更加器重。殷景仁秘密地陈说了相王的权力太重,对国家不利,皇上认为很对。殷景仁对亲戚和旧友慨叹说:“引荐他入京做官,他反要咬人!”于是称病请求解职,没有被允许,只让他在家养病。刘湛提议可以派人扮作盗贼在外面把他杀死,认为文帝即使知道,也一定不能伤害最亲的亲人。皇上暗中听到消息,便把殷景仁迁移到西掖门外的晋朝鄱阳公主府第中,作为护军府。紧连着皇宫,所以他们的计谋没有得逞。
殷景仁卧病五年,虽然不见皇上,而秘密信件往来不断,一天中数以十计,朝政大小都要拿来问他。行迹周密,没有能发现他们踪迹的。即将抓捕刘湛的那天,殷景仁便拂拭衣冠。卧病时间久了,身边的人都不明白他的意思。当天夜里,皇上走出华林园延贤堂召见了他,殷景仁仍然称言有脚病,在小坐车里坐下,捕杀事务的布置,全都交他办理。
他代替刘义康做了扬州刺史,仆射、吏部依旧不变。派使者授了官印,主簿代为授职以后,便觉得病情加重,情理反常。他的性格本来很宽厚,却忽然变得苛暴起来,问左右的人说:“今年是男婚多,是女嫁多?”这年冬天下了大雪,殷景仁乘车从厅堂里出来观望,忽然惊奇地说:“阁房的前面怎么会有大树?”随后便说:“我搞错了。”病危的时候,文帝说不适合住在州府,让他回来仍然住在仆射下省。做州刺史共一个多月去世,有人说看到刘湛在作祟。追赠为侍中、司空,谥号文成公。大明五年(461),孝武帝路过殷景仁墓,诏令派人祭祀。
尝违舍。在秘书阁撰四部书大目,凡四十卷,行于世。元嘉 十一年卒,朝廷痛惜之。
子孚有父风。尝与侍中何勖共食,孚羹尽,勖云:“益殷 蓴羹。”勖司空无忌子也,孚徐辍箸曰:“何无忌讳。”孚位 吏部郎,爲顺帝抚军长史。
子臻字后同,幼有名行,袁粲、褚彦回并赏异之。每造二 公之席,辄清言毕景。王俭爲丹阳尹,引爲郡丞。袁昂先拜秘 书丞,求臻爲到省表。臻答曰:“何不见倩拜,而见倩作表。” 遂不爲作。历位太子洗马。
淳弟冲字希远,位御史中丞,有司直之称。再迁度支尚书。 元凶妃即淳女,而冲在东宫爲劭所知遇。劭弑立,以爲司隶校 尉。冲有学义文辞,劭使爲尚书符,罪状孝武,亦爲劭尽力。 建邺平,赐死。
冲弟淡字夷远,亦历黄门吏部郎,太子中庶子。大明中, 又以文章见知。
论曰:季恭命偶兴王,恩深惟旧,及位致崇宠,而每存谦 挹。观夫持满之戒,足以追踪古人。琇之贞素之风,不践无义 之地。易曰:“王臣蹇蹇,其动也直。”休文行己之度,可谓 近之。琳之二议,深达变通之道。觊持身之节,亦曰一时之良, 而听言则悖,晚致覆没,痛矣哉!景仁远大之情,着于初筮, 元嘉之盛,卒致宗臣,言听计从,于斯爲重,美矣乎。
<b>部分译文</b>
孔靖
孔靖字季恭,会稽山阴人,名字与宋武帝祖父名字相同,所以以字称呼。祖父孔愉,是晋朝的车骑将军。父亲孔躢,为散骑常侍。孔季恭最初被举为孝廉,逐步升迁为司徒左西掾,尚未授官,遭到了母亲的丧事。隆安五年(401)被起用为山阴令,没去上任。
宋武帝东征孙恩,屡次到会稽,前往孔季恭的宅院,孔季恭白天正在睡觉,有一个神人衣服不同平常,对他说:“起来,天子在你家门前!”随后就消失了,他马上出去,正好见到了武帝,请进家中结交为友,拉着他的手说:“您以后一定会大贵,我愿意以身相托。”于是曲意以礼相待,供给十分丰厚。
武帝后来讨伐孙恩,当时桓玄篡权的形迹已经很明显,武帝打算在山阴建立义军。孔季恭认为山阴路远,而且桓玄尚未占据极位,不如等他篡权以后,在京口对付他,武帝也认为应该这样。当时虞啸父做会稽内史,孔季恭请求担任府中的司马,没有得到,于是便出去前往京城。等武帝平定了桓玄,任命孔季恭为会稽内史,派人带着封板前往授职,正与孔季恭遇上。孔季恭便回舟夜还,到了以后就敲门进入郡府衙门。虞啸父本来是由桓玄所任命的,听说桓玄失败,开门请罪。孔季恭对他进行安慰和勉励,让他暂且呆在所住的地方,明日再转任。孔季恭到任后,整顿浮华,铲除、惩罚游逛和懒惰的人,由此境内秩序肃静清平。
逐渐升迁为吴郡太守,担任冠军将军。在这以前吴郡频频地出现太守丧亡,说是项羽神做了卞山王,住在郡中处理政事,二千石官员常常避开他。孔季恭坐在里面处理政务,竟然平安无事。调任尚书左仆射,他坚持推让。义熙八年(412),重新担任会稽内史,修整学校,督促检查教学。十年,重新担任右仆射,又推让没有接受。任命为领军,兼散骑常侍。
义熙十二年离休,封为金紫光禄大夫。这一年,武帝北伐,孔季恭请求跟随前往,让他担任太尉军咨祭酒。随从平定关中、洛阳。
宋台初建,任命他为尚书令,又推让,于是任命为侍中、特进、左光禄大夫。后来辞职东归,武帝亲自到戏马台为他设宴送行,各位官员都赋诗描述他的德才之美。等武帝接受天命登上帝位,加封他为开府仪同三司,推让多年都不接受,去世以后,便以此作为对他的追赠。
孔琳之
孔琳之,字叫彦琳,会稽山阴县人。曾祖孔群,是晋朝的御史中丞。祖父孔沈,是丞相掾。父亲孔貵,是光禄大夫。
孔琳之坚强正直有志向,少年时代喜爱文章,懂音律,能下棋,善于写一笔极妙的草隶。桓玄辅佐朝政担任太尉,任用他为西阁祭酒。桓玄当时议论打算废除钱币而用谷帛代替,孔琳之发表议论说:
“洪范中讲八政,把财货仅次于食物,难道不是因为交易所用的手段,是一种极重要的实用物品么?所以圣王制造出无用的货币,用来流通有用的财物,既没有毁坏的耗费,又省去了难以运输的苦处,这正是钱之所以能继承龟甲贝壳的地位,历代都不废弃的原因。谷帛成为宝贝,本来是因为它可以做为衣食,现在再分出一个功能作货币,则带来很多损害,又烦琐地经由商贩的手,在割截使用之中耗费抛舍,这些弊端,自古时候就是很明显的。所以钟繇说:‘取巧伪诈的人,竞相弄湿谷物以捞取好处,织造稀薄的帛以充当货币。’魏朝的时候曾用严厉的刑罚加以管制,也不能够禁止。所以司马芝认为‘用钱贸易不仅可以富国,也是减少刑罚的方法’。现有已经用了而又废除它,则老百姓马上就要失去用它的利益,这样有钱无粮的人,都会因此而饥饿窘困,这是截断它的弊端。魏明帝的时候,废除钱币而使用谷物实行了四十年,因为对人们不方便,于是整个朝廷议论大起,精通经济明达政治的士人,莫不认为应该重新使用钱币进行贸易。他们尚且舍弃谷帛而使用钱币,足以证明使用谷帛的弊端在过去的试验中已经很显著了。”桓玄又谈论恢复肉刑,孔琳之认为:
“唐尧虞舜时代以特异的服饰象征五刑,夏禹时代建立刑法是因为世风淳厚浇薄的不同,导致教化手段的不同。尚书中说“要根据世道来定刑罚轻重”是说要随着时代而变化。夏商周三代风俗淳厚、事情简单,所以很少触犯刑法。末代风俗机巧而事务繁多,所以常常陷入法网。如果孔门的三千弟子处在乱世,必然会有用刑太多的指责,这正是五帝不互相因循效法,肉刑不可全部恢复的原因。汉文帝发了仁慈恻隐之心,感伤犯人没有自新的道路,改革古代的办法,创立新制度,号称刑措;然而名义上轻而实际上重,反而更加伤害人。所以孝景帝继承皇位,用宽缓的措施来减轻它,宽缓则人们怠慢,又不能禁止邪恶。当时希望能找到适中的刑法,因而受到过去人们的称赞,历代详加讨论而没有获得适当的措施。兵乱发生以后,遇到的刑法更多,弃市的刑法,本来是截断右脚的脚趾,汉文帝发生谬误,后世继承而不加以改革,以前的贤者因此十分遗憾,进行了议论而没有深入辨析。钟繇、陈群的意思虽然小有不同,都是企图以截断右趾代替弃市。如果依照他们的话去办,那么所救活的人就多了。降低死罪让犯人能够生存,的确是较轻的刑法,可以保全他的生命,增加他的产育,仁慈既可以对人生有利,功劳也可以有益于大众。又现在所忧虑的,罪犯逃亡是第一项,屡次逃跑而不悔改的,应该让他们无处可逃,也以此警诫没有犯罪的人,永远根绝罪恶的根源。至于其余各条,应该仍然依据过去的法律。”
桓玄喜欢别人附和逢迎,而孔琳之不能顺从他的意旨,所以不被赏识。逐步调任尚书左丞、扬州中从事史,所在之处都有显著的政绩。
当时责成各级官吏献计提出应该办理的事情。有人提议应该修缮地方学校,减缓国家刑法,审察官员表现,明确升降标准,举荐隐逸,提拔人才,加强农业,减轻税收。孔琳之在众人的议论之外,另有提议说:
“印玺,是用来辨别官爵,提供凭信依据的。官职没有大于皇帝的,爵位没有高于公侯的,而传国的印玺,历代顺次使用,世袭封号的印章,代代相传。可贵处在于保持旧貌,不另外改作。现在世上只有尉这一官职各自单独使用一种印章,以至朝内外的众官吏们,每次调任都要改换,追寻其中的含义,自己还没有弄懂。如果说是因为官吏各自姓氏不一,与传玺不同,则这还不如不同的时代差别更大;如果论物品有名,它虽然有公卿的尊贵,却没有帝王的重大;如果是因为有的居此职位的大臣受过诛杀,忌讳它的不吉利和晦气,那么汉朝用了秦国的印玺,传位四百年,没有听说因为子婴自身被杀国家灭亡而抛弃不佩。以帝王公侯的尊贵,并不怀疑传玺,而以大臣众官的卑下,为什么却要嫌弃印章呢?书籍记载中没有听到过这种说法,引用例证自己违背了准则,而终年不断地在刻铸,费工费料,金银铜炭的消耗,不去说它,关键在于这并不是遵循旧轨、力求简易的做法。在下请求众位官员都用同一枚印章,不要再费事去改制。如果是新设置的官员,而又官多印少,或者有的文字损毁,然后再铸,那么这对于皇家府库,将补益不小。”他又说:
“丧事牌楼,并不出自关于礼的典籍,而是起自衰亡的末代,习惯积累,产生常规,于是成为旧的风俗,起自天子直到百姓。如果的确这样实行很有道理,突然改掉必然引起震惊;然而如果是与人情无关,而又违背礼度,保存它也没有什么好处,去掉它也没有什么损失,当然就应该遵守从前的典籍,革除后世的谬误,况且又有许多虚浮的花费,实在是成为人们的一种忧患啊!凡是人们的丧葬仪式,大多出在民间,经常都有这种需要,常常要花十几万,损耗人们的财力,而在意义上并无什么可取。至于贫寒的平民人家,则人人都想竭尽自己的能力,即使是房室好像倒悬的钟磬一样空空,也无不倾尽自己的家产和微薄的钱财,所谓“按礼埋葬”难道就是像这样的吗?我认为应该完全罢免丧事牌楼的仪式。”
后来调他担任尚书吏部郎。义熙十一年(415),任命他为宋武帝平北、征西长史,调任侍中。宋台刚刚建立的时候,任命他为宋国侍中。永初二年(421),担任御史中丞,光明正直维护法令,绝不屈从任何压力,曾奏表弹劾尚书令徐羡之违背法典。当时徐羡之兼任扬州刺史,孔琳之的弟弟孔璩之为中从事,徐羡之让孔璩之劝解孔琳之,让他放弃弹劾此事。孔琳之不答应,说:“我触犯了宰相,应当是仅只我一人获罪。你必定不应该跟着连坐,哪里需要这样辛勤游说呢?”从这件事百官受到了震惊,没人再敢违犯禁令。武帝非常称赞他,路过兰台时,亲自去看望他。后来调任祠部尚书,不营办财产,家中特别贫寒。景平元年(423)逝世,追赠为太常。
他的儿子孔邈具有他父亲的风格,官职升至扬州中从事。
孔觊
孔觊字思远,少年时代正直有气节,把明辨是非作为自己的责任。他口吃,好读书,很早就知名。曾任中书黄门侍郎。起初,晋安帝的时候,散骑常侍官位很重要,与侍中没有区别,后来职位闲散,用人渐渐变轻。孝建三年(456),孝武帝打算加重它的分量,于是吏部尚书颜竣奏表,建议让孔觊和司徒左长史王景文作为这个职位的人选。孝武帝不想让威权留在下面,此后把吏部尚书分置为两人以减轻它的重要性。侍中蔡兴宗对别人说:“选才职位重要,常侍职务闲淡,改变的只能是名字而不是事实,虽然君主想安排它们的轻重,人心难道可以改变么?”随后常侍的职务重又降低,吏部的贵重仍无改变。
大明元年(457),调任太子中庶子,兼任翊军校尉,历经秘书监、廷尉卿,后为御史中丞。他曾经鞭打令史,被有关部门所检举,宽大没有治罪。
大明六年,任命为安陆王刘子绥后军长史、江夏内史。他性格爱好酗酒任性,每次喝醉了就整天不醒,同僚间多有欺凌轻慢,尤其不能曲意侍奉权要得宠的人物,那些人无不对他又怕又恨。他家里经常很贫困,无论盛衰,都不在意。他做府中的长史,典签咨询事情,他不叫前去不敢前去,他不让离开不敢离开。虽然喝醉的日子居多,却清楚地了解政治事务,酒醒的时候判决,不曾有过阻滞。众人都说:“孔公一月二十九天醉,胜过世人二十九天醒。”
他性格真诚朴素,不喜欢伪装,遇到宝贵的玩物,取用不疑,而其他东西即使粗破,也终不改变。当时吴郡的顾觊之也崇尚节俭朴素,衣裘器服都拣粗陋的。宋代的清素俭朴,要数这两个人。
孔觊的弟弟孔道存、堂弟孔徽,经营了很多家产,两个弟弟东归,孔觊前往江中的小沙洲上去迎接他们,货物十余船,都是绵绢纸席之类。孔觊见了以后假装喜欢,对他们说:“我近来很疲乏,很需要这些东西。”于是就吩咐把它们放在岸边,随后脸色严正地对他们说:“你们都属于士人的范围,怎么弄到返回东部来作商人了呢?”命令全部烧尽,然后离去。
在这以前,庾徽之做御史中丞,性格豪放俏丽,衣服玩物十分华美,孔觊代替了他的职位,衣帽用具无不粗率。兰台令史和三吴富人,都有轻视的意向。孔觊蓬乱着头发,松系着带子,风貌清峻严肃,那些人都谨慎惶恐,不敢欺负和冒犯。庾徽之字景猷,颍川鄢陵人,后来死在南东海太守任上。
孔觊后来做了司徒左长史,孔道存代替孔觊为后军长史、江夏内史。当时东部大旱,京城米贵,一斗一百钱。孔道存担心孔觊非常困难,就派下属官员运了五百斛米送给他。孔觊叫来那个官员对他说:“我在那里三年,离职的时候,连路上的粮食也没有备好。你到那里不久,怎么能得到这么多米呢?你可以载上米再回到那里去。”那官员说:“自古以来没有载米上水的,京城米贵,请求在这里卖掉。”他不答应,官员只好把米再运回去。
永光元年(465),调为侍中,后来担任寻阳王右军长史、主管会稽郡事务。明帝即位,召他为太子詹事,他派过去的副手平西司马庾业担任右军司马,代替孔觊主管会稽郡事务。当时上游反叛,皇上派遣都水使者孔。。到东部去慰劳。孔。。到了以后,劝告孔觊,说废帝奢侈浪费,仓库的储蓄已经耗尽,京城财物空虚,用品已经用完,现在南北并起,远近叛离,如果率领五郡的精锐,在三吴招兵买马,事情没有不成功的。孔觊认为他说得很对。于是就发兵起事,传送讨伐的檄文。孔觊的儿子孔长公,孔。。的两个儿子孔淹、孔玄都在京城,于是派人飞马去给他们秘密报信,泰始二年(466)正月,一起叛逃东归。孔觊派人送信邀请吴郡太守顾琛,顾琛因为母亲年纪很老,又接近建邺,和长子顾宝素谋议一直未能决定。少子顾宝先当时做山阴令,驰马送信报告顾琛,认为南面的部队已经接近,朝廷孤弱,不及时顺从,必然会有覆灭的大祸。孔觊的前锋军队已经渡过浙江,顾琛于是占据本郡一同造反。吴兴太守王昙生、义兴太守刘延熙、晋陵太守袁标一起响应。
庾业东去以后,明帝就让他代替刘延熙为义兴太守,让刘延熙做巴陵王刘休若的镇东长史。庾业走到了长塘湖,就与刘延熙互相结合。明帝派遣建威将军沈怀明东下讨伐,尚书张永随后前进。巴陵王刘休若督统东讨各路军队。当时孔觊所派遣的孙昙馞等军队停驻在晋陵的九里,部队的阵容非常盛大。沈怀明到了奔牛,所率领的军队兵少而且弱,张永到达曲阿,不知道沈怀明是否平安,退还到延陵去跟随刘休若。诸将帅都劝他退到破冈,刘休若宣布命令敢有说退军的斩首,众人稍微安定了一些。军中主将刘亮又接着来到,兵力转为集中,人心才安定下来。
当时齐高帝率领军队东讨,与张永等在晋城的九里曲结营,和东军相持。皇上派遣积射将军江方兴、南台御史王道隆到晋陵视察贼军的形势,贼帅孙昙馞、程磗宗、陈景远共有五城,互相连带。程磗宗的城防还不巩固,王道隆率领他所带的兵卒猛烈地攻击,很快就把城攻破了,斩了程磗宗的头。刘亮果断刚劲,熟悉刀盾,于是便拿着盾前进,直入重重栅栏,众军随在后面,于是全部摧破。齐高帝与张永等乘胜追击,又大破敌军。孙昙馞因此败逃,孔。。与王昙生烧毁了仓库,逃奔钱塘。
会稽听说西军越来越近,将士有很多逃亡,孔觊不能再加以控制。上虞令王晏起兵攻郡城,孔觊很忧虑,不知道该怎么办。当天夜里他率领一千人声称要东讨,实际上是开往石。。,遇到潮水干涸无法离去,军众叛变逃尽,一个随从用一条小船载着他,逃窜到山嵴村。村里的人把他捆起来送给王晏,王晏戏弄他说:“这事是孔。。干的,和你没有关系,可以写一份自首书,我会替你向上申报的。”孔觊说:“江东事情的策划,无不是由我本身,委罪别人以求活命,就是您这类人的做法了。”王晏于是在东门外将他斩首。临死的时候他要酒喝,说:“这是我平生的喜好。”顾琛、王昙生、袁标等都到吴喜那里去认罪,吴喜都宽恕了他们。
孔觊起兵后,有一次梦见走在宣阳门的道上,回头望去,全是丘陵。孔觊醒来,私下告诉别人说:“丘陵就是不平,建康大概难以攻克。”
孔觊的弟弟孔道存,职位是黄门吏部郎、南郡太守。晋安王刘子勋建立伪号,任命他为侍中,主管雍州事务,事情失败后被杀。
殷景仁
殷景仁,陈郡长平人。曾祖殷融,是晋朝的太常。祖父殷茂之,是特进、光禄大夫。父亲殷道裕,早年去世。
殷景仁少年时就有宏大的器量,司徒王谧见了,便把女儿嫁给他为妻。他为宋武帝的太尉行参军,曾任中书侍郎。殷景仁不写文章而敏捷多思,不谈礼义而深达情理,至于国家典仪、旧章记载,无不撰录,有眼光的人知道他是有用世志向的。
他曾经建议请百官荐举人才,以所推荐的人是否能干而决定淘汰和录用,武帝对他十分赏识。少帝即位,他被补为侍中,多次上表辞让。宽厚的诏令满足了他的请求,任命他担任黄门侍郎,历任左卫将军。文帝即位,委任和待遇更加厚重。很快又升为侍中,左卫职务依旧不变。当时与王华、王昙首、刘湛四人共同为侍中,以风神和才干,为一时的冠冕,共同升迁的美事,近代没有能比得上的。元嘉三年(426),皇帝亲自征讨谢晦,司徒王弘进入中书下省,殷景仁身材长直,共同掌管留守任务。谢晦被平定,他代到彦之担任中领军,侍中职务依然如故。
文帝的生母章太后早年死亡,皇上侍奉太后的生母苏氏非常恭谨。元嘉六年,苏氏去世,皇上亲自前往哭悼,诏令想遵照两汉推恩的旧典。殷景仁认为:“汉代推恩加爵,当时是承袭秦朝的弊端,蔑视儒术,怕不是盛明时代所应循蹈的。晋朝依照二代,只要是与朝政有关,君主的举措必定要加以记载,所以贤明的君王一定要谨慎。主持公道的人应该颁发奖赏而不以私情,奉行天统的人常要约束感情而申明制度,以此立诚信于万国,留典则于后世。”皇上听从了。
遭到了母亲的丧事,葬罢以后,被起用为领军将军,他坚持推辞。皇上指示州郡主簿代授,派中书舍人周赳用车把他载上拉到府中。服丧期满后,升为尚书仆射。太子詹事刘湛代替他做领军,刘湛和殷景仁一向友好,都受到武帝的厚遇,都以宰相相许。刘湛常常担当外任。正赶上王弘、王华、王昙首相继死去,殷景仁便引刘湛回朝,共同参与朝政。刘湛入京后,因为殷景仁的地位本来不超过自己,一旦处在前面,心里非常气愤。他知道文帝信任殷景仁,不可转变,于是便深深结交司徒彭城王刘义康,想倚凭宰相的重位来压过他。元嘉十二年,殷景仁升为中书令、护军将军,仆射职务依旧,不久又兼管吏部。刘湛更加愤怒,刘义康听了刘湛的话,在文帝面前毁谤殷景仁,文帝对他却更加器重。殷景仁秘密地陈说了相王的权力太重,对国家不利,皇上认为很对。殷景仁对亲戚和旧友慨叹说:“引荐他入京做官,他反要咬人!”于是称病请求解职,没有被允许,只让他在家养病。刘湛提议可以派人扮作盗贼在外面把他杀死,认为文帝即使知道,也一定不能伤害最亲的亲人。皇上暗中听到消息,便把殷景仁迁移到西掖门外的晋朝鄱阳公主府第中,作为护军府。紧连着皇宫,所以他们的计谋没有得逞。
殷景仁卧病五年,虽然不见皇上,而秘密信件往来不断,一天中数以十计,朝政大小都要拿来问他。行迹周密,没有能发现他们踪迹的。即将抓捕刘湛的那天,殷景仁便拂拭衣冠。卧病时间久了,身边的人都不明白他的意思。当天夜里,皇上走出华林园延贤堂召见了他,殷景仁仍然称言有脚病,在小坐车里坐下,捕杀事务的布置,全都交他办理。
他代替刘义康做了扬州刺史,仆射、吏部依旧不变。派使者授了官印,主簿代为授职以后,便觉得病情加重,情理反常。他的性格本来很宽厚,却忽然变得苛暴起来,问左右的人说:“今年是男婚多,是女嫁多?”这年冬天下了大雪,殷景仁乘车从厅堂里出来观望,忽然惊奇地说:“阁房的前面怎么会有大树?”随后便说:“我搞错了。”病危的时候,文帝说不适合住在州府,让他回来仍然住在仆射下省。做州刺史共一个多月去世,有人说看到刘湛在作祟。追赠为侍中、司空,谥号文成公。大明五年(461),孝武帝路过殷景仁墓,诏令派人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