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长弓牧野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按照常理,儿子应该把父亲的父母叫“爷爷、婆婆”而把母亲的父母叫“外公、外婆”(四川叫法)。但是,岳父母却认为叫一个“外”字显得生分,咋听都不舒服,所以,在我们家的孩子把父母双方的父母都叫“爷爷、奶奶”这样称呼很亲切,却容易混淆,本来是向这边问好,结果那边在忙不迭地答应,本来把一件东西递给那边,结果这边却主动伸手去接。儿子觉得不方便,便自作聪明地用“城里的爷爷、奶奶”和“乡下的爷爷、奶奶”来区分。
(一)
乡下的爷爷、奶奶住在乡下,那里山清水秀,民风醇厚,偏居一隅,与世无争,土著居民皆长寿。早些年,乡下也曾人丁兴旺,热闹非凡,近一、二十年来,年轻一辈有些躁动不安,约好了似的纷纷外出。求学的求学,打工的打工,迁居的迁居,弄得偌大一个村子只剩下一支“3860”部队(老人和妇女),外加少量“儿童团”村子里愈发安静了,连偶尔一声鸡鸣犬吠都显得珍贵。儿女不在身边,孙辈未能绕膝,住在乡下的爷爷、奶奶分明感到孤单。有时候,一天到晚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无奈,只好把电视机成天开着,也不是想看,就图个声响。
乡下的爷爷、奶奶特别想念孙子,逢人就唠叨孙子长,孙子短,以至于很少涉足乡下的儿子竟比我这个在那里土生土长的乡下人还知名,左邻右舍的乡亲们谁都可以如数家珍一般摆几件关于儿子的趣事。其实,那些所谓的趣事并不太真实,其中夹杂了爷爷奶奶不少的回忆、想象和猜测,甚至有一部分还有我小时候的影子。
乡下的奶奶与儿子在一起的时间最长。从儿子出生那天开始,奶奶就进城来一把屎、一把尿地服侍儿子,直到儿子八个月时送出去全托。送儿子出去那天,奶奶很伤心,拽着孙子的小手久久不愿放开,儿子似乎也看出了端倪,婆孙俩四目相对,泪水长流,把接儿子的张阿姨窘得象人贩子似的不知所措。孙子送走了,奶奶也回乡下去了,走的时候,带了几张与儿子的合影,宝贝似的镶嵌在老镜框当中,端端正正地挂在老屋的墙上。
儿子两岁那年春节,我终于摆脱了没完没了的值班,有机会带孩子回乡下过年。乡下不通电话,我早早托人把这个决定带给爷爷、奶奶,没想到单位临时有事,未能按时回去,一直延迟了三天才赶上回乡的班车。车到新庙(一个乡镇)的时候,奶奶早已等候在那里了。儿子从车上下来,脚还没有沾地,就被奶奶背在背上。我和妻子不忍心母亲受累,一再解释儿子可以自己走路了,没有必要背他,即便要背,也该由我来背。母亲哪里肯听,背了孩子,头也不回就往回家的方向走(我的老家不通公路,下了车还得步行10来里路)。那一路山高路窄、沟壑曲折,奶奶背着孩子在前面走,我和妻子抗着大包小包在后面跟,一个个象逃荒要饭的一样。
好不容易到了山垭口,奶奶故意问:“村头竹林旁边站着的是不是他爷爷呀?”怎么不是呢?那身影我再熟悉不过,小时候,我放学回家晚了他就会站在那里等着,几十年过去,他的习惯一点没变,唯一不同的是,与二十年前相比,他的身影明显佝偻了许多。“他已经在那里望了好几天了,五天前,听说你们要回来,他就一直在那里等”听了母亲的话,我和妻子都禁不住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回头看看儿子,他竟然一点也不感动——在奶奶背上,他正无忧无虑地呼呼大睡呢!
乡下的爷爷与孙子在一起的时间最短,十年中,加起来也不过几个月。但是,儿子与爷爷的感情却很深。与父亲相处几十年,我一直对他充满敬畏,因为他严厉、不苟言笑,我不得不和他保持适当的距离。记得有一次,我偷偷拿了他的斧头去砍树丫,准备做弹弓,不巧被他发现了,屁股上立刻获得了两个“印章”作“奖赏”奇怪的是,儿子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却从来没有见他严肃过,笑容成天挂在脸上,象变了一个人似的。儿子有时候比较顽皮,经常把爷爷的木匠家什拿出去当玩具,且丢得到处都是,我怕父亲责怪,赶紧喝止。哪知,爷爷不仅不领情,还把我好一顿教训,说我吓着了孩子,太不近人情。不仅如此,他还会经常丢下自己的活计去给孙子做刀呀剑呀什么的,象个老顽童似的。也许天下的爷爷奶奶都是这样,对自己儿女的严厉可以不近情理,对自己孙辈的宽容也可以不近情理。
儿子一天天长大,乡下的爷爷、奶奶也慢慢变老,腿脚不再象以前灵便,腰板也不如从前挺直了。到另一个城市定居以后,儿子离乡下的爷爷、奶奶更远了,回乡下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想念孙子的时候,爷爷、奶奶会相互搀扶着,翻山越岭去乡场上赶车,然后,奔波一整天到市里来。好在如今的道路比以前平整,爷爷奶奶晕车的感觉也轻了许多,一般情况下,奔波一天之后,再休整两三天他们就能够返过神来。<... -->>
按照常理,儿子应该把父亲的父母叫“爷爷、婆婆”而把母亲的父母叫“外公、外婆”(四川叫法)。但是,岳父母却认为叫一个“外”字显得生分,咋听都不舒服,所以,在我们家的孩子把父母双方的父母都叫“爷爷、奶奶”这样称呼很亲切,却容易混淆,本来是向这边问好,结果那边在忙不迭地答应,本来把一件东西递给那边,结果这边却主动伸手去接。儿子觉得不方便,便自作聪明地用“城里的爷爷、奶奶”和“乡下的爷爷、奶奶”来区分。
(一)
乡下的爷爷、奶奶住在乡下,那里山清水秀,民风醇厚,偏居一隅,与世无争,土著居民皆长寿。早些年,乡下也曾人丁兴旺,热闹非凡,近一、二十年来,年轻一辈有些躁动不安,约好了似的纷纷外出。求学的求学,打工的打工,迁居的迁居,弄得偌大一个村子只剩下一支“3860”部队(老人和妇女),外加少量“儿童团”村子里愈发安静了,连偶尔一声鸡鸣犬吠都显得珍贵。儿女不在身边,孙辈未能绕膝,住在乡下的爷爷、奶奶分明感到孤单。有时候,一天到晚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无奈,只好把电视机成天开着,也不是想看,就图个声响。
乡下的爷爷、奶奶特别想念孙子,逢人就唠叨孙子长,孙子短,以至于很少涉足乡下的儿子竟比我这个在那里土生土长的乡下人还知名,左邻右舍的乡亲们谁都可以如数家珍一般摆几件关于儿子的趣事。其实,那些所谓的趣事并不太真实,其中夹杂了爷爷奶奶不少的回忆、想象和猜测,甚至有一部分还有我小时候的影子。
乡下的奶奶与儿子在一起的时间最长。从儿子出生那天开始,奶奶就进城来一把屎、一把尿地服侍儿子,直到儿子八个月时送出去全托。送儿子出去那天,奶奶很伤心,拽着孙子的小手久久不愿放开,儿子似乎也看出了端倪,婆孙俩四目相对,泪水长流,把接儿子的张阿姨窘得象人贩子似的不知所措。孙子送走了,奶奶也回乡下去了,走的时候,带了几张与儿子的合影,宝贝似的镶嵌在老镜框当中,端端正正地挂在老屋的墙上。
儿子两岁那年春节,我终于摆脱了没完没了的值班,有机会带孩子回乡下过年。乡下不通电话,我早早托人把这个决定带给爷爷、奶奶,没想到单位临时有事,未能按时回去,一直延迟了三天才赶上回乡的班车。车到新庙(一个乡镇)的时候,奶奶早已等候在那里了。儿子从车上下来,脚还没有沾地,就被奶奶背在背上。我和妻子不忍心母亲受累,一再解释儿子可以自己走路了,没有必要背他,即便要背,也该由我来背。母亲哪里肯听,背了孩子,头也不回就往回家的方向走(我的老家不通公路,下了车还得步行10来里路)。那一路山高路窄、沟壑曲折,奶奶背着孩子在前面走,我和妻子抗着大包小包在后面跟,一个个象逃荒要饭的一样。
好不容易到了山垭口,奶奶故意问:“村头竹林旁边站着的是不是他爷爷呀?”怎么不是呢?那身影我再熟悉不过,小时候,我放学回家晚了他就会站在那里等着,几十年过去,他的习惯一点没变,唯一不同的是,与二十年前相比,他的身影明显佝偻了许多。“他已经在那里望了好几天了,五天前,听说你们要回来,他就一直在那里等”听了母亲的话,我和妻子都禁不住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回头看看儿子,他竟然一点也不感动——在奶奶背上,他正无忧无虑地呼呼大睡呢!
乡下的爷爷与孙子在一起的时间最短,十年中,加起来也不过几个月。但是,儿子与爷爷的感情却很深。与父亲相处几十年,我一直对他充满敬畏,因为他严厉、不苟言笑,我不得不和他保持适当的距离。记得有一次,我偷偷拿了他的斧头去砍树丫,准备做弹弓,不巧被他发现了,屁股上立刻获得了两个“印章”作“奖赏”奇怪的是,儿子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却从来没有见他严肃过,笑容成天挂在脸上,象变了一个人似的。儿子有时候比较顽皮,经常把爷爷的木匠家什拿出去当玩具,且丢得到处都是,我怕父亲责怪,赶紧喝止。哪知,爷爷不仅不领情,还把我好一顿教训,说我吓着了孩子,太不近人情。不仅如此,他还会经常丢下自己的活计去给孙子做刀呀剑呀什么的,象个老顽童似的。也许天下的爷爷奶奶都是这样,对自己儿女的严厉可以不近情理,对自己孙辈的宽容也可以不近情理。
儿子一天天长大,乡下的爷爷、奶奶也慢慢变老,腿脚不再象以前灵便,腰板也不如从前挺直了。到另一个城市定居以后,儿子离乡下的爷爷、奶奶更远了,回乡下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想念孙子的时候,爷爷、奶奶会相互搀扶着,翻山越岭去乡场上赶车,然后,奔波一整天到市里来。好在如今的道路比以前平整,爷爷奶奶晕车的感觉也轻了许多,一般情况下,奔波一天之后,再休整两三天他们就能够返过神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