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茨河浪子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茨河边有一个李湾村。
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了,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了。也没有串门的。除了偶尔几声鸡鸣狗叫,村里很静。老李头和老伴就住在村的东头。这两间小房子在村东头显得格外孤零。
老李头的孙子孙女们都大了,跟他们父母在一块生活了。虽说他们也有时回来,但是老李头还是觉得有点孤独。他有事没事地爱逗自己的小花狗玩,有时用小梳子给小花梳理一下身体。老伴呢,总是打开电视,她就是爱听河南豫剧,高兴时也跟着唱,咿咿呀呀的,唱个没完没了。这台17吋的黑白电视是大儿子淘汰掉的。原本老两口是不要的,怕费电。据老李头说,他的两个儿子在外做生意发了财,都有出息了。在城里买了房,成了城里人。兄弟俩平时很忙,平时难得回来一次。逢年过节时回家,也给父母搁点钱带点礼物什么的。回家看父母的时间很少。
这不过春节了,儿子们携儿带女回到老家,和父母团聚。老李头和老伴很是高兴。
老大和兄弟闲唠嗑:“听说东庄小六子给他父母治了两口寿材,一口是桑树的,另一口是桐树的。”
“这事我知道”兄弟说“村里老少爷们都夸小六子孝顺。大哥,你看,咱父母也都七十好几的人了,万一”
老大接着说“也是。老人都是快入土的人了。人家用桑树的,咱给爹娘就治两口楸树的,行不?”
兄弟点点头表示同意。
坐在旁边的老李头,听见两个儿子要给他老两口治棺材,发话道:“弄那么好干嘛?人老了,眼一闭,啥也不知道。”
“俺们不图别的,你们带着孙子常回来看看,就好了。”老李头这样说。
兄弟俩说:“你老就别操这心了。提前准备一下吧,咱们农村就这风俗。再说,你和娘不缺吃不少穿,日子比从前幸福多了。俺们在外做生意挺忙的,没有时间回来。”
“是比从前享福多了”老李头不再说话了。
过了几天,兄弟俩从城里拉回几棵楸树。
木匠不是太好请。木匠们除了做土料,几乎歇业了。谁家发嫁闺女,买家俱都是到镇上去,组合的,比村里的木匠们做得顺眼多了。年轻的木匠就外出打工,或干老本行,或改行搞装修,打打烧饼之类。老的呢,就在家看看孩子,照看一下庄稼,空闲时就揽一些土料活。
兄弟俩跑了一整天,才请来了本庄和邻村的三个老木匠。几天后,木匠们把两口棺材做好了。兄弟俩很高兴,就是木匠们自己也对这两口棺材赞不绝口,四五六的楸木棺材少见啊。兄弟俩很满足,父母真的是享福的人了。
完工后,全村人带着礼前来贺喜。兄弟俩便叫了三辆车,在集上摆了5桌席面。在酒席上,人们一致赞叹,兄弟俩真孝顺哪,老人百年后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这在方圆几个村算是第一份。不容易啊,孝顺哪。
兄弟俩在席上满面红光,很幸福。他们甚至也觉得对得起父母了。
茨河边有一个李湾村。
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了,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了。也没有串门的。除了偶尔几声鸡鸣狗叫,村里很静。老李头和老伴就住在村的东头。这两间小房子在村东头显得格外孤零。
老李头的孙子孙女们都大了,跟他们父母在一块生活了。虽说他们也有时回来,但是老李头还是觉得有点孤独。他有事没事地爱逗自己的小花狗玩,有时用小梳子给小花梳理一下身体。老伴呢,总是打开电视,她就是爱听河南豫剧,高兴时也跟着唱,咿咿呀呀的,唱个没完没了。这台17吋的黑白电视是大儿子淘汰掉的。原本老两口是不要的,怕费电。据老李头说,他的两个儿子在外做生意发了财,都有出息了。在城里买了房,成了城里人。兄弟俩平时很忙,平时难得回来一次。逢年过节时回家,也给父母搁点钱带点礼物什么的。回家看父母的时间很少。
这不过春节了,儿子们携儿带女回到老家,和父母团聚。老李头和老伴很是高兴。
老大和兄弟闲唠嗑:“听说东庄小六子给他父母治了两口寿材,一口是桑树的,另一口是桐树的。”
“这事我知道”兄弟说“村里老少爷们都夸小六子孝顺。大哥,你看,咱父母也都七十好几的人了,万一”
老大接着说“也是。老人都是快入土的人了。人家用桑树的,咱给爹娘就治两口楸树的,行不?”
兄弟点点头表示同意。
坐在旁边的老李头,听见两个儿子要给他老两口治棺材,发话道:“弄那么好干嘛?人老了,眼一闭,啥也不知道。”
“俺们不图别的,你们带着孙子常回来看看,就好了。”老李头这样说。
兄弟俩说:“你老就别操这心了。提前准备一下吧,咱们农村就这风俗。再说,你和娘不缺吃不少穿,日子比从前幸福多了。俺们在外做生意挺忙的,没有时间回来。”
“是比从前享福多了”老李头不再说话了。
过了几天,兄弟俩从城里拉回几棵楸树。
木匠不是太好请。木匠们除了做土料,几乎歇业了。谁家发嫁闺女,买家俱都是到镇上去,组合的,比村里的木匠们做得顺眼多了。年轻的木匠就外出打工,或干老本行,或改行搞装修,打打烧饼之类。老的呢,就在家看看孩子,照看一下庄稼,空闲时就揽一些土料活。
兄弟俩跑了一整天,才请来了本庄和邻村的三个老木匠。几天后,木匠们把两口棺材做好了。兄弟俩很高兴,就是木匠们自己也对这两口棺材赞不绝口,四五六的楸木棺材少见啊。兄弟俩很满足,父母真的是享福的人了。
完工后,全村人带着礼前来贺喜。兄弟俩便叫了三辆车,在集上摆了5桌席面。在酒席上,人们一致赞叹,兄弟俩真孝顺哪,老人百年后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这在方圆几个村算是第一份。不容易啊,孝顺哪。
兄弟俩在席上满面红光,很幸福。他们甚至也觉得对得起父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