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笔香河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镇江的出名,一大半是由于三座山:金山、北固山、焦山。在这三座山中,最为人们熟知的要属金山。白娘子水淹金山救许仙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然而我并不喜欢去法海和尚主持的金山寺烧香,在我心中,他是一个恶人、坏人,对他没什么好感。北固山就不同了,它与柳永、辛弃疾两个我最喜欢的词人相关,因而对它神往已久。对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更是耳熟能祥,喜爱备至。对于词人的仰慕也是一天天倍增,总想有机会要去寻访词人的足迹。
客居扬州已经一年多,虽然与北固山只有一江之隔,却一直没能成行。前两天我写词人柳永故事的时候,得知他被歌妓聚钱葬在北固山,才下定决心清明去北固山“吊柳七”宋代民间也相传,每年清明,妓女们都会携同酒菜到他的墓地拜祭。于是兴致一来,便顾不得许多踏上驶往镇江的旅游大巴。虽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夕阳中的北固山一定更有诗意吧。
只一个小时的路程便到了。烟花三月,正是江南风景最美的时候。镇江古城身处江南,却带着一种北方城市的苍凉与壮美。北固山景区门口有一块很大的石碑,上面镌刻着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我想这种苍凉的感觉大都来源于这位山东大汉的身上吧,他的词透着一种深厚的爱国情怀,有着一种壮志未酬的悲凉。此词作于开禧元年(1205),词人66岁,韩侂胄正准备北伐之时。赋闲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知镇江府,出镇江防要地京口。词人一方面表示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情怀,一方面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又忧心忡忡。这种悲壮而激烈的情怀都融入到了这篇词中来,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而被后人推为他的压卷之作。这其中的苍凉仿佛已经预示着结局,让人不得不敬佩他超前敏锐的观察能力。
是啊,词人凭此一登临,就想到了复兴国家的大业,而我却生在一个祖国复兴的今日,我没有长江限南北的遗憾,所以我凭吊的情怀中总是少了几分悲凉。然而深入其中,不禁被里面的三国吴文化所笼罩。进门就看见刘备孙权的“试剑石”这一下子便把我带到当年英雄争夺天下的惊险画面之中。天下英雄谁敌手?我不禁说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话来。
是啊,整个中国历史除了项羽、朱元璋是带着南方军队打败北方外,再也没有第三人。在辛弃疾的时代之前,便只有项羽一人。项羽最终自刎乌江,历史最终证明他也是个有勇无谋的人。割据时代,南方真正能与北方抗衡的皇帝可谓寥寥无几,能守的最成功,最长久的,大概也只有孙权一人吧。在一无良将二无谋士的情况下,凭着自己过人的智慧,破格提拔了吕蒙、陆逊这样的年轻将才。在识人这一点上,孙权无疑是成功的。
沿着左边的小道,我拾阶而上,我看到了一个墓冢,前有一个高大的石碑,上刻“东吴太史慈之墓”太史慈我知道的不多,只记得他是个神射手,是个忠义诚信之人,只活到41岁,很可惜。当时赤壁之战在即,他临死时留下了一句叹息:“大丈夫生于世上,应当带着七尺长剑,以升于天子阶堂。如今所志未从,奈何却要死啊!”孙权得知便是一声长叹,回忆自己曾经刺伤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他策兜鍪的情景,怎不令他悲痛。也许那句“年少万兜鍪”用来怀念他,最为确切。
旁边遥遥相望处便是大名点点的鲁肃之墓,这位仁厚的长者在三国演义里着实让人觉得憨厚的很。连诸葛亮对他用计都觉得过意不去,老是子敬子敬的喊着,总觉得夺了荆州是有愧于鲁肃的。特别是当诸葛亮说荆州只是暂借,要写借条与他时,他开心的样子,让我忍俊不禁,鲁肃真个厚道之人啊。比起周瑜的智慧来,鲁肃总显得那么单纯、愚钝。不过也正是他言而有信,能够始终如一贯彻“孙刘拒曹”的策略,使得他受到孙刘两家的信任,至此赤壁一战才能天下三分,子敬功不可没。他的笑容总是显示着他宽广的胸怀,周瑜自命不凡,却输得一败涂地,吐血而亡,可见大智若愚也是一种人生哲学。
我在墓冢之前向这位长着拜了三拜,并将路边采集的几枝黄花放在他的碑前,聊以表示我对他的尊敬。这样一位渺小的我,在大人物面前却愈加自卑起来,我有什么资格对他们评价一番呢,还是去看我的北固亭吧。
沿着台阶,我向最高的山顶攀登。一路亭台轩榭并不能引起我... -->>
镇江的出名,一大半是由于三座山:金山、北固山、焦山。在这三座山中,最为人们熟知的要属金山。白娘子水淹金山救许仙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然而我并不喜欢去法海和尚主持的金山寺烧香,在我心中,他是一个恶人、坏人,对他没什么好感。北固山就不同了,它与柳永、辛弃疾两个我最喜欢的词人相关,因而对它神往已久。对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更是耳熟能祥,喜爱备至。对于词人的仰慕也是一天天倍增,总想有机会要去寻访词人的足迹。
客居扬州已经一年多,虽然与北固山只有一江之隔,却一直没能成行。前两天我写词人柳永故事的时候,得知他被歌妓聚钱葬在北固山,才下定决心清明去北固山“吊柳七”宋代民间也相传,每年清明,妓女们都会携同酒菜到他的墓地拜祭。于是兴致一来,便顾不得许多踏上驶往镇江的旅游大巴。虽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夕阳中的北固山一定更有诗意吧。
只一个小时的路程便到了。烟花三月,正是江南风景最美的时候。镇江古城身处江南,却带着一种北方城市的苍凉与壮美。北固山景区门口有一块很大的石碑,上面镌刻着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我想这种苍凉的感觉大都来源于这位山东大汉的身上吧,他的词透着一种深厚的爱国情怀,有着一种壮志未酬的悲凉。此词作于开禧元年(1205),词人66岁,韩侂胄正准备北伐之时。赋闲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知镇江府,出镇江防要地京口。词人一方面表示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情怀,一方面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又忧心忡忡。这种悲壮而激烈的情怀都融入到了这篇词中来,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而被后人推为他的压卷之作。这其中的苍凉仿佛已经预示着结局,让人不得不敬佩他超前敏锐的观察能力。
是啊,词人凭此一登临,就想到了复兴国家的大业,而我却生在一个祖国复兴的今日,我没有长江限南北的遗憾,所以我凭吊的情怀中总是少了几分悲凉。然而深入其中,不禁被里面的三国吴文化所笼罩。进门就看见刘备孙权的“试剑石”这一下子便把我带到当年英雄争夺天下的惊险画面之中。天下英雄谁敌手?我不禁说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话来。
是啊,整个中国历史除了项羽、朱元璋是带着南方军队打败北方外,再也没有第三人。在辛弃疾的时代之前,便只有项羽一人。项羽最终自刎乌江,历史最终证明他也是个有勇无谋的人。割据时代,南方真正能与北方抗衡的皇帝可谓寥寥无几,能守的最成功,最长久的,大概也只有孙权一人吧。在一无良将二无谋士的情况下,凭着自己过人的智慧,破格提拔了吕蒙、陆逊这样的年轻将才。在识人这一点上,孙权无疑是成功的。
沿着左边的小道,我拾阶而上,我看到了一个墓冢,前有一个高大的石碑,上刻“东吴太史慈之墓”太史慈我知道的不多,只记得他是个神射手,是个忠义诚信之人,只活到41岁,很可惜。当时赤壁之战在即,他临死时留下了一句叹息:“大丈夫生于世上,应当带着七尺长剑,以升于天子阶堂。如今所志未从,奈何却要死啊!”孙权得知便是一声长叹,回忆自己曾经刺伤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他策兜鍪的情景,怎不令他悲痛。也许那句“年少万兜鍪”用来怀念他,最为确切。
旁边遥遥相望处便是大名点点的鲁肃之墓,这位仁厚的长者在三国演义里着实让人觉得憨厚的很。连诸葛亮对他用计都觉得过意不去,老是子敬子敬的喊着,总觉得夺了荆州是有愧于鲁肃的。特别是当诸葛亮说荆州只是暂借,要写借条与他时,他开心的样子,让我忍俊不禁,鲁肃真个厚道之人啊。比起周瑜的智慧来,鲁肃总显得那么单纯、愚钝。不过也正是他言而有信,能够始终如一贯彻“孙刘拒曹”的策略,使得他受到孙刘两家的信任,至此赤壁一战才能天下三分,子敬功不可没。他的笑容总是显示着他宽广的胸怀,周瑜自命不凡,却输得一败涂地,吐血而亡,可见大智若愚也是一种人生哲学。
我在墓冢之前向这位长着拜了三拜,并将路边采集的几枝黄花放在他的碑前,聊以表示我对他的尊敬。这样一位渺小的我,在大人物面前却愈加自卑起来,我有什么资格对他们评价一番呢,还是去看我的北固亭吧。
沿着台阶,我向最高的山顶攀登。一路亭台轩榭并不能引起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