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先秦哲学 (2/2)
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中国历代哲学智慧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姬姓,卫氏,全名为卫鞅。因卫鞅本为卫国公孙族之后,故又称公孙鞅。后封地于商,后人称之商鞅。
商鞅年轻时喜好刑名之学,在魏相公叔痤门下任中庶子。公叔痤临终前将他推荐给魏惠王,并说如果不用,一定要将他杀死,不能让他出境。可是魏惠王既没用他也没杀他。
商鞅听说秦孝公下令求贤,就离魏去秦,以变法强国之术游说孝公,孝公大喜。但甘龙杜挚等大臣对变法并不赞成,他们制造舆论,以为“智者不变法而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孝公不为所动,仍以商鞅为左庶长,下令变法。
新法令推行几年后,秦国国势蒸蒸日上,孝公以此为基础,开始了第二次变法。
公元前年,秦国富强,并乘魏在马陵之战中的失利而伐魏,商鞅用诈谋迫使魏国割地求和。商鞅也因此战功受封于商(今陕西商县河南西峡一带),号称商君。
商鞅变法期间,因执法较严,引起秦贵族的怨恨。孝公卒后,公子虔一伙为报夙怨,告商鞅有谋反企图,派官吏逮捕他。商鞅打算逃入魏国,但魏因此前一战拒不接纳。商鞅不得已而归秦,试图反抗但兵败被俘。惠王车裂商鞅,并灭其族。
《商君书》是记载商鞅思想言论的资料汇编,又称《商君》《商子》。
革新变法思想
这是法家思想的精髓。“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成为商鞅倡导变法的名言。《开塞》篇从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入手,论证了战国末年只有实行法治,才是唯一可行的治国道路。“圣人不法古,不修今。法古则后于时,修今则塞于势”,说明只有变法革新,才能使国家富强兴盛。
重刑少赏思想
加重刑罚,轻微奖赏,是法家的重要思想。《去强》篇说:“重罚轻赏,则上爱民,民死上;重赏轻罚,则上不爱民,民不死上。兴国行罚,民利且畏;行赏,民利且爱。”加重刑罚,减轻赏赐,就是君上爱护人民,人民就肯为君上死。加重赏赐,减轻刑罚,就是君上不爱护人民,人民就不肯为君上而死。
法家主张要统一刑罚。也就是说,执行刑赏对谁都一样。
重本抑末,反对儒术
这也是法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壹言》篇说:“能事本而禁末者,富。”所谓“末”就是指商业和手工业。《农战》篇说:“农战之民千人,而有《诗》《书》辩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于农战矣。农战之民百人,而有技艺者一人焉,百人者皆怠于农战矣。”“豪杰务学《诗》《书》,随从外权,要靡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政,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可见,法家对儒家的儒术是排斥的。
申不害(约前8前7),亦称申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改革家,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郑国京县(今河南荥阳,属郑州)人。
韩国灭郑国年后,韩国已处弱势。但韩昭侯颇具雄心,即位不久,就任用申不害为相,使申不害得有用武之地。
韩昭侯四年(前),素与韩有矛盾的魏国出兵伐韩。面对重兵压境,韩昭侯及众大臣束手无策。危急关头,申不害审时度势,建议韩昭侯执圭(古时臣下朝见天子时所执的一种玉器)去见魏惠王。申不害说:今魏国强大,鲁国宋国卫国都去朝见,您执圭去朝见魏王,魏王一定会心满意足,自大骄狂。这样必引起其他诸侯不满而同情韩国。韩昭侯采纳了申不害的建议,去朝见魏惠王,表示敬畏之意。魏惠王果然十分高兴,立即下令撤兵,并与韩国缔约为友邦。申不害也由此令韩昭侯刮目相看。
申不害在韩国为相期间,进行了变法改革。他先整顿吏治,加强君主集权统治。然后大行“术”治,整顿官吏队伍。第三,向韩昭侯建议整肃军兵,使韩国的战斗力大为提高。此外,申不害还十分重视土地问题。他极力主张百姓多开荒地,多种粮食。同时,他还重视和鼓励发展手工业,特别是兵器制造。当时就有“天下之宝剑韩为众”“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的说法。
申不害相韩年,使韩国虽处强国的包围中,却能相安无事,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7年,申不害卒于韩都(今新郑)。其著作《申子》,已失传,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别人引用的零章断句,比较完整的只有《群书治要》卷三六所引《大体篇》。
“术”的思想
申不害所言的“术”是君主的专有物,是驾驭驱使臣下的方法。“术”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人君者操契以责其名”,这是指国君公开用来选拔监督考核臣下的方法。具体说,就是君主要依才能委任官吏,然后考察其是否称职,是否忠诚,据此决定赏罚。二是君主要“藏于无事”,“示天下无为”,这是驾驭臣下的权术。具体说,就是国君要“去听”“去视”“去智”,让臣下猜测不到国君意图,无从讨好取巧。这样君主就能像明镜一样,“静观”臣下的一切,真正做到“独视”“独听”和“独断”,进而采取出其不意的办法,使臣下慑服。申不害还强调:“治不逾官,虽知弗言”,意即各级官吏既不许失职,也不许越权。凡不属于职权范围的事,即使知情也不能讲。其目的还在于维护君主专制。
要立法无私
申不害反对立法行私,“天道无私,是以恒正;天道常正,是以清明。”认为国君既要掌握驾驭群臣的“术”,又要做到正直无私,这样臣下才能忠于职守。他曾对韩昭侯说:“法者,见功而行赏,因能而受官。今君设法度而左右之请,此所以难行也。”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民族文化最富有创造性的时期,最有原创性的时期,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的元素都是在这个时代建立起来的。而孟子就是其中非常突出的想给中国人建立“大丈夫人格”精神的一个人物。
孟子(前7前8),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孟子三岁丧父,母亲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学成之后,孟子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于当时诸侯各国忙于战争,他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于是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
《孟子》一书是对孟子言行的记录,其文章纵横驰骋,汪洋恣意,极富雄辩色彩,经典语录层出不穷,其中展现出的智慧火花,让人眼前一亮。
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
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则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为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在政治上表现为,孟子说,对一个国家而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等。
人性本善
“人性本善”是孟子的最大发明和哲学贡献,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孟子将人性之善和水之就下来进行比喻。他说:“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额头之意);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进一步,孟子认为,性善的根据是心善,心,指的是“良心”或“本心”,也就是说人都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而“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无不知敬其兄也”则说明“良心”或“本心”是人所固有的,能不能得到它,全靠自己主观的努力。
道德伦理规范
孟子将道德伦理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名家,是诸子百家其中之一,是一个很小的学派,但却十分的有声望。名家的创始人叫邓析,是春秋时代的人。这个人比较善于诡辩,创造了“两可”学说。惠施继承了邓析的衣钵。
惠施(约前70前0),战国时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是名家的代表人物。惠施虽然是宋国人,但他主要活动于魏国。惠施主张魏齐和楚联合起来对抗秦国。魏惠王在位时,惠施因为与张仪不和而被驱逐出魏国,他首先到楚国,后来回到家乡宋国,并在那里与庄子成为朋友。魏惠王死后,张仪失宠,惠施回到魏国。
惠施的著作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只是记载于《庄子。天下》中惠施“历物之意”的十个结论性命题。
“历物之意”的十个哲学命题
惠施的十个哲学命题是: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7。今日适越而昔来。8。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0。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这十个哲学命题不是简单的理论堆砌,而是有系统的,而且也是有目的的。它先举宇宙原理:“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这是基本空间观念,引出“无厚”的概念,既然“无厚”,自然“天与地卑,山与泽平”,进而包含对贵贱天定理论的抨击。继空间阐述后,进而举时间原理“日方中方睨”,由时间的流动不居引出事物的变迁不定,所以有“同异”之说。至此前点为基本原理部分,以下是个例证,“南方无穷有穷”证空间原理;“今日适越昔来”证时间原理;“连环可解”是证“同异”原理;“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突显出其平等去尊的核心理念。最后以“泛爱万物,天地一体”总结其为学的精髓所在,义理所归,即包纳天地万物的“泛爱”。
稀奇古怪的观点
惠子还有一些名满天下的观点,但大多都稀奇古怪,让人匪夷所思。如:“卵有毛马有卵火不热目不见龟长于蛇连环可解犬可以为羊老太婆有胡须小马驹没有娘鸡有三只脚轮子并不碾地”等,这些都让后来的哲学家们揪着头发思索。胡适研究后解释道:鸡蛋中有鸡的形状和鸡毛,否则怎么变出鸡呢,所以卵有毛。生物的前一种形式包含后一形式的可能性,马虽然不是卵生的,但曾经有过卵生的进化阶段嘛,所以马有卵。而飞鸟的影子是不动的,那是因为视觉暂留现象。这些看似令常人难以想象的命题,表面上匪夷所思,但在深层中却隐藏着某种合理的内涵,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庄子(约前前8),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出身于破落的贵族家庭,在家乡做过管漆园的小官吏,有时还以打草鞋为生,生活贫困。
庄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一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共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分为三部分。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乃为庄子所著,外篇多数为庄子所著,但间有弟子所篡补者,杂篇多为后学弟子所推衍。
《庄子》一书的哲学思想大概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逍遥游的人生境界
“逍遥游”指不受任何约束和任何条件的限制,自由自在地遨游。庄子在《逍遥游》一篇中运用了几个著名的寓言故事,如鲲鹏变化的故事宋荣子依赖自身见解列子御风而行等,来说明自己所提倡的人生境界。庄子认为只有那种顺着自然的本性,能够驾御天地间的阴阳风雨晦明六种气的变化,能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任意遨游的人,才是“无所待”的。“无所待”是庄子理想中的最高境界,也就是绝对自由的境界逍遥游。
万物齐一的认识论
庄子认为天地万物表面上有着千差万别,但本质上是没有区别同等均齐的。庄子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说明事物之间没有什么大小彼此是非的区别。他认为,从万物相异的一面去看,肝和胆就如同楚国和越国相距那么远;从它们相同的一面去看,万物又都是一样的。了解了这一点,人们就不会去关心耳目适宜于何种声色,只求心灵游放于“德”的和谐境地;从万物相同的一面去看,就感不到有什么丧失,所以看自己断了一只脚就好像失落了一片泥土一般。
继承又发展了的“道”
与老子不同的是,庄子讲“道”并不在于为了探讨和论证宇宙的本体是什么,而在于探讨人的本体。庄子认为人是宇宙自然的一部分,“道”是万物的本体,也即是人的本体,道的本性是自然无为,所以它体现在人身上就是自然之性,人应当按自己的自然本性去生活,应效法那支配宇宙万物的无所不在的“道”,使自己成为永恒的无限自由的存在。庄子哲学处处都力求从宇宙本体“道”的高度来论证人生的哲理,把人的生活放到整个无限的宇宙中去加以观察,以此来探求人的精神达到无限和自由的道路。
内游于心,外游于世的实践论
庄子哲学不仅用理智来认识,更是用行动来实践。内游于心外游于世就是庄子达到无限和自由境界的实践论路径。内游于心要靠个人人格修养的内省功夫,即“心斋”和“坐忘”来实现。而外游于世则体现了他的如何处世的态度,即不弃世逃世或隐世,而是安于命化于时顺于人。从功用的角度看,和顺于人,虚己游世,可免害保身,无疑是外游于世的主要价值所在。但是从更高的哲学本体论的角度来看,游世也是得道的精神境界的一种自由的表现,是有极高精神修养的人才可能具有的。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这段话的意思是: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梦引发的人的存在的问题
庄子借“梦蝶”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自身的存在。
庄子将人的存在问题设置于梦境中,其实也是借寓言影射“人生如梦”。庄子重生,珍视而执着人生,所以便觉人生的短暂与生命的易逝,短促的人生就显得难以把握和难以认清,因此便会产生虚幻的感觉。而且,当人被作为存在者对存在进行追问时确实是难以明辨的,由于个体存在的偶然性与感性因素的存在,存在的真实性很容易迷失在现象世界中,人的自我意识也会迷失其中,难辩真伪。
梦引发的人与外物的融合交感的问题
人与外物能否融和交感?其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关系?这是哲学上的一个老问题。这个问题在庄子这里并没有进行理性的分析,而是进行审美的体验。
庄子在梦中化为蝴蝶,将自我的情意投入到蝴蝶身上,与蝴蝶相互会通交感,从而进入一种凝神的境界之中,物我的界限便消解融和了,他们浑然一体。这整个过程全是以美学的感受来体会。庄子就是这样透过“美感的经验”,借蝶化的寓言来破除自我执迷,泯除物我的割离,使人与外在自然世界,融为一个大和谐的存在体。
人生如梦的“物化”超越
“庄周梦蝶”最后提出的“物化”,其实是要通过审美的方式超越悲剧人生,因为人只有审美地存在才能超越外在的功利目的,才能最终完成完善人格的建构,成为完全的自由之人。另外,“庄周梦蝶”的这种超越反映到生死方面,也体现出中国哲学的乐观主义,或者说是“知天乐命”“安时处顺”,毕竟它只是要达到哲学上的超越,而不求得现实中积极的抗争。
梦寓示的相对主义观点
庄周梦蝶其实是一种相对主义,意在指明一切事物的存在变化,包括所谓有无大小是非寿夭贵贱贫富等都是有限的局部的和不确定的无意义的,要从一个混沌完全齐备的整体分出有无是非大小等来认出寻出种种区别,就会失去真实的本体存在。因为“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只有在精神上超越不真实的现象世界,只有从有限事物的束缚和局限中解脱出来,才能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公孙龙(前0前0),传说字子秉,战国时期赵国人。能言善辩,曾经做过平原君的门客,是名家的代表人物。
公孙龙在诸子中能脱颖而出,主要是基于他的《白马论》。
据说,当时赵国一带的马流行烈性传染病,导致大批马匹死亡。秦国战马很多,为了严防这种瘟疫传入秦国,秦就在函谷关口贴出告示:“凡赵国的马不能入关。”
这天,公孙龙骑着白马来到函谷关前。关吏说:“你人可入关,但马不能入关。”公孙龙辩到:“白马非马,怎么不可以过关呢?”关吏说:“白马是马”。公孙龙讲:“我公孙龙是龙吗?”关吏愣了愣,但仍坚持说:“按规定不管是白马黑马,只要是赵国的马,都不能入关。”公孙龙常以雄辩名士自居,他娓娓道来:“‘马’是指名称而说,‘白’是指颜色而言,名称和颜色不是一个概念。‘白马’这个概念,分开来就是‘白’和‘马’或‘马’和‘白’,这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譬如说要马,给黄马黑马就可以,但是如果要白马,给黑马黄马就不可以,这证明,‘白马’和‘马’不是一回事吧!所以说白马就不是马。”
这就是著名的“白马非马”观点,它和后来的“离坚白”观点同样著名。公孙龙的著作结集为《公孙龙子》。《公孙龙子》在西汉时共有篇,唐代时分为三卷,北宋时遗失了8篇,到目前只残留篇,共一卷。
著名命题“离坚白”
公孙龙分两个部分来证明他的“离坚白”的命题。第一部分,先假设有坚而白的石。对于这一个坚白石,用眼看,则只“得其所白”,只得一白石;用手摸,则只“得其所坚”,只得一坚石。感觉白时不能感觉坚,感觉坚时不能感觉白。所以,从知识论方面说,只有“白石”或“坚石”,没有“坚白石”。第二部分是包含着形而上学的辩论。其大意是说:坚白二者作为共相,是不定所坚的坚,不定所白的白。坚白作为共相表现在一切坚物一切白物之中。当然,即使实际世界中完全没有坚物白物。而坚还是坚,白还是白。这样的坚白,作为共性,完全独立于坚白石以及一切坚白物的存在。坚白是独立的共相,这是基于实际世界中有些物坚而不白有些物白而不坚这样一些事实。所以坚白显然是彼此分离的。
艰深玄奥的《指物论》
《公孙龙子》中还有一篇《指物论》。《指物论》主要讨论的是能指与受指,即语言(而非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而没有涉及所指。《指物论》是公孙龙语言哲学的总纲,也几乎包含了他的全部世界观。
在《指物论》中,公孙龙以“物”表示具体的个别的物,以“指”表示抽象的共相。“指”有名词的意义,就是“手指头”;有动词的意义,就是“指明”。公孙龙之所以用“指”表示共相,正是兼用这两种意义。此外,公孙龙以“指”表示共相,还因为“指”字与“旨”字相通,“旨”字有相当于“观念”“概念”的意思。一个普通名词,用名家术语说,就是“名”,它以某类具体事物为外延,以此类事物共有的属性为内涵。一个抽象名词则不然,只表示属性或共相。可以说,在汉语里,一个共相就是一个名所“指”的东西。公孙龙把共相叫做“指”,就是这个缘故。
荀子(约前前8),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令。公元前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兰陵。
荀子入秦拜见秦昭王之事,无论对儒家学派还是对中国学术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约在八十岁左右(一说五十岁左右)的时候,荀子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打破“儒者不入秦”的传统,去秦国考察。这是一个极富象征意义的举动,它预示着儒家的仁政学说,将与专制统治联姻。正因为这样,才有了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辉煌场面。
《荀子》,又称《孙卿对书》或《孙卿子》,为荀况及其弟子所著。西汉刘向整理时定为篇,它们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荀子亲手所著的篇,一类是荀子弟子所记录的荀子言行,共篇,一类是荀子及弟子所引用的材料,共篇。前两类是研究荀子思想的直接材料,是《荀子》一书的主体。
荀子博学深思,其思想学说以儒家为本,兼采道法名墨诸家之长。
“天人之分”与“人定胜天”
哲学思想是荀子思想的精华部分,而其中的天道观更为突出。荀子认为天是客观存在,它有自己运行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天的运行有自身的规律,不因为尧而存在,也不因为桀而消亡。天不因为人厌恶寒冷而停止冬季,地不因为人厌恶辽阔遥远而废止其广大。他明确提出了“天人之分”的观点,把天与人严格区分开来。此外,荀子还进一步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辉思想。也就是说,人可以利用自然规律,达到改造自然的目的。这种“人定胜天”的思想,有力地驳斥了宿命论。在处理天人关系问题上,荀子代表先秦思想的一个高峰。他比同时代的思想家站得都高。
感觉经验与思维作用并重的认识论
荀子的认识论具有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色彩。他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这就说,人具有认识客观世界的动力,客观事物是可知的。人依靠感觉器官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耳目口鼻形”,荀子称之为“天官”。他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荀子。天论》中叫做“天君”。通过心的作用,把由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彼此孤立的感觉上升为认识,比较正确地说明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的关系。比如,用眼看到树,知道树的形状高矮颜色;通过心的辨别,得出正确的判断:这是树。荀子的认识论重视感觉经验,同时又注意思维(“心”)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他克服了墨子单纯强调感觉经验的片面性,也克服了孟子单纯强调“心”的作用的片面性。
荀子认为,“心”要获得正确的认识,必须“虚一而静”,即不要以已经获得的知识来妨碍获得新的知识,不要以已经见到的东西而分心,妨碍认识新的东西,而且“心”还必须安静,不能胡思乱想干扰正常的认识活动。这就是“虚一而静”。
同时,荀子对“知”与“行”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说明,他说:“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即是说,听说的不如看见的,看见的不如自己知道的,知道的不如已经实行的,学到最后要达到实行。他强调“行”在认识中的地位,虽然他所谓的“行”只是个人的行动,还不就是社会实践,但仍属唯物主义的观点。
人性本恶
冯友兰先生说:“荀子最著明的是他的性恶学说。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可是实际上恰好相反。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荀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就是人为。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极大的区别,但就通过所谓的“圣王之教”来教育感化民众这一目的而言,他们又是一致的。其性恶思想也被后人认为是其法家思想趋向的萌芽。
韩非(约前8前),战国时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
身为韩国公子的韩非,目睹韩国日趋衰弱,多次向韩王上书,希望韩王变法图强,但韩王置若罔闻,这使韩非非常悲愤和失望,于是写了《孤愤》《五蠹》《说难》等十余万言的著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法治思想,抒发了忧愤而不容于时的愤懑。
这些著作流传到秦国后,秦王大加赞赏,推崇备至。为了见到韩非,秦王下令攻打韩国,韩王派韩非出使秦国。秦王见到韩非很高兴,但没有信任和重用他。后来,韩非受到李斯和姚贾的谗害,死于狱中。
韩非死后,后人把他的著作辑集成《韩非子》。《韩非子》“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法”“术”“势”结合的治国方略
韩非子之前,法家分三派。一派以慎到为首,主张在政治与治国方术之中,“势”即权力与威势最为重要。一派以申不害为首,强调“术”,即政治权术。一派以商鞅为首,强调“法”,即法律与规章制度。到了韩非时,他认为“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他第一次提出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三者结合相辅为用的政治思想体系。韩非认为治国要有法,主张明法令,设刑赏,奖励耕战以富国强兵。
“道”与“理”
韩非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道”。他反对天命思想,主张天道自然,对老子“道”的概念进行了改造,使其具有客观物质性的内容。他认为“道”是万物发生发展的根源,“道”先天地而存在,有了“道”才有万物。韩非同时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理”这个哲学概念,并论述了它与“道”的关系。“理”在韩非看来,就是事物的特殊规律,主张人们办事应该尊重客观规律。
“矛盾之说”的首次提出
韩非首倡“矛盾之说”。韩非用矛和盾的寓言故事,说明“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他认为,所谓矛盾,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和对立是普遍存在的。但矛盾双方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的。他认为在导致矛盾转化的条件中,内因固然有决定的作用,但外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进化的历史观
韩非用进化的历史观点分析了人类历史。他把人类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古当今几个阶段,进而说明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那种想用老一套办法去治理当世之民的人都是“守株”之徒。韩非的进化历史观在当时是进步的。他看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并用这种发展的观点去分析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反对“先验”的认识论
韩非的认识论继承了先秦哲学中的唯物主义的思想传统。他提出的反对“前识”和“因参验而审言辞”的观点,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韩非反对“前识”的观点。所谓“前识”,就是先验论。韩非主张“虚以静后”,通过观察事物得到认识而非妄加揣测。
吕不韦(?前),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滑县)人。吕不韦原本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他往来于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并因此积累起千金家产。
吕不韦在庄襄王时期任丞相,封为文信侯。庄襄王死后,受命以“仲父”身份摄政领国,辅佐岁的秦王嬴政,直到其岁加冠亲政。秦王嬴政亲政后,吕不韦公开发布《吕氏春秋》,与秦王嬴政发生治国理念的冲突,被贬黜洛阳;后来,秦王欲再贬迁吕不韦于巴蜀之地,吕不韦饮鸩自杀,埋葬于洛阳北邙山一带。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成书于公元前年。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二十余万字。内容驳杂,有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
改造与继承
《吕氏春秋》对各家思想都进行了改造发展与摒弃。如,儒家主张维护君权,《吕氏春秋》吸收了这种思想,但是它是以独特的面目出现的。它主张拥护新“天子”,即建立封建集权国家。它说:“今周室既灾,而天子已绝,乱莫大于无天子。”“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天子必执一,所以抟之也。一则治,两则乱。”
《吕氏春秋》继承了老庄的无为思想,主张巩固政权在于清静无为,“有道之主,因而不为”,“虚静以待”,认为只有这种“无为”“虚静”,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由境界。
物质起源的精气说
在物质起源的问题上,《吕氏春秋》把宋尹学派的“精气说”拿过来加以改造。宋尹学派认为:“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而《吕氏春秋》说:“万物所处,造于太一,化于阴阳。”这就是说,“太一”是万物的本源,世界万物都是从“太一”那里派生出来的,并由阴阳二气变化而成的。“太一”是什么呢?“道”就是“太一”,“太一”就是“精气”。《吕氏春秋》认为,由“精气”(道)派生出来的万物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与物变化,而无所终穷”。
不断发展的社会历史观
在社会历史观上,《吕氏春秋》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今之于古也,犹古之于后世也。今之于后世,亦犹今之于古也。故审知今,则可知古,知古则可知后,古今前后一也。”这就是说,历史的发展是一环扣一环的,今之视者,亦犹后之视今,无古不成今。了解过去,有助于了解今天。但是,了解过去并不意味着拘泥不变,恰恰相反,当时代变化了,相应的法规政策等也应该变化,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它还用“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来说明这一道理。
◆盘古开天辟地画像砖
知识小百科
什么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天人合一”简单讲,是人之“一”聚合天之“一”,是“同炁”相求,接通了生命的根源,天体的全部信息都能在人体上反映出来。天人合一了,就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差别,超越了物我,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获得了身心彻底的解放!天人合一理论认为:“天(宇宙自然)与人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相应相合的统一整体。天是一个超巨系统,人是一个子巨系统;人具足天的全部信息,天的全部信息也可在人身上体现出来。”
◆太极图
人类从何处来:女娲神话
女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和根祖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其所承载的“造化自然造福人民博爱仁慈自强不息”的思想内涵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品性,支撑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传衍不衰傲立于世。
◆伏羲女娲图
知识小百科
笙簧
传说女娲发明创造的笙簧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从甲骨文中可得知笙起源久远,一直作为后世历代的主要吹奏乐器。迄今所知最早的实物,为曾侯乙墓出土的笙。历代擅长吹笙者多不胜数,相传周灵王太子晋,好吹笙作凤凰鸣,以至得道成仙。唐代沈俭期宋之问张仲一张祜厉玄钟略等许许多多诗人均有诗咏笙咏王子晋吹笙成仙,许多咏笙诗篇成为名篇。王毂的《吹笙引》云:娲皇遗音寄玉笙,双成传得何凄清。
◆女娲炼石补天
从“天人合一”到“绝地天通”
“绝地天通”是中国思想观念发展史上的一次极其重大的事件,从此天地隔绝,人神分离,人心得以矫正,礼制得以确立,天地自然变得有序化制度化。
◆黄帝像
◆壁画艺术中的尧舜时代
延伸阅读
颛顼与共工氏
颛顼聪明敏慧,有智谋,他统治的地盘很大,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与颛顼同时,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氏。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共工氏勇猛彪悍,欲霸九州,于是就发动了向颛顼部落进攻的战争。颛顼足智多谋,沉着应战,利用神箭手羿作为先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打败了共工氏。共工氏逃到大西北(现宁夏),怒触不周山而死,颛顼部落才得以太平。
上古人类的信仰:原始宗教
宗教信仰有着历史的连续性和历史演变的过程,我国原始宗教沿袭而下,到东汉中晚期便全部为道教所继承,成为道教最基础的内容,是道教最根本最重要的思想渊源。
◆大禹治水。浮雕
◆九龙壁显现对龙的崇拜
延伸阅读
原始宗教的领袖“巫”和“觋”
“巫”和“觋”是从事宗教仪式活动的人,掌管占卜,被认为能沟通鬼神之意。《国语楚语下》记载:“在男曰觋,在女曰巫。”“巫”和“觋”的出现原因,是在人类的智慧和生存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之后,神灵的祟高性和神秘性在人们的眼中就难免会受到损坏,神灵的地位与人的地位之间的距离也就会缩小。人类对自己的力量有了信心之后,就再也用不着一切都依赖于神灵的恩赐了。“巫”和“觋”就认为自己可以通过某些法术来役使神秘力量为人类服务,他们的行为是人类开始相信自己力量的一种表现。
政治哲学的源头:《尚书洪范》
《尚书洪范》中包含着一些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念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萌芽,第一次提出了“五行”学说,对后来中国传统哲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书经》书影
延伸阅读
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与五行
奥运会吉祥物五福娃应对五福说,透着吉祥如意之意。“五福”一词,源于《尚书洪范》,指的是:一福长寿二福富贵三福康宁四福好德五福善终。
五福娃应对五行说,透着深邃哲理:
贝贝水鱼蓝环繁荣
晶晶木熊猫黑环欢乐
欢欢火圣火红环激情
迎迎土藏羚羊黄环健康
妮妮金燕子绿环好运现。
◆五行乘侮图
儒家思想的源头:“德治”与“礼乐”
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德治”思想和“法治”思想都相当丰富,儒家就是主张德治的,但追本溯源,这种儒家德治思想的源头却是由西周伟大政治家思想家周公提出的。
◆周公像
知识小百科
◆《周礼》书影
“三礼”及《周礼》
三礼指的是《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是古代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
《周礼》是儒家经典,西周时期周公旦所著,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内容极为丰富。《周礼》六官的分工大致为:天官主管宫廷,地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军事,秋官主管刑罚,冬官主管营造,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在上古文献中实属罕见。《周礼》所记载的礼的体系最为系统,既有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等的国家大典,也有如用鼎制度乐悬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礼玉制度等等的具体规制,还有各种礼器的等级组合形制度数的记载。许多制度仅见于此书,因而尤其宝贵。
伟大的系统工程:阴阳五行说
阴阳五行学说这种宏观的整体的系统的理论框架,在人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文化史上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
◆根据阴阳学说构建的紫禁城
◆河图与洛书
延伸阅读
阴阳五行与紫禁城
明代营建紫禁城时除了遵循儒家礼制,也充分运用了阴阳五行学说。
宫殿布局:外朝为阳,内廷为阴。外朝建筑布局疏朗,气势雄伟,体现阳刚之美;内廷建筑布局严谨,内檐装修纤巧精美,体现阴柔之美。
数目奇偶:奇数为阳,外朝反复运用三五九等奇数。纵轴线上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坐落于“三台”上;横轴线上为文华奉天武英三殿;奉天殿以南安排有五门;大殿面阔9间进深5间,暗示天子“九五之尊”。此外,外朝的踏垛级数台基和坎墙的砖皮层数也多用奇数。与之相对应的,内廷中多用偶数。
建筑命名:大多使用对偶之词,强调阴阳互补与调和,如“乾清宫”与“坤宁宫”“日精门”与“月华门”等。
神秘的殿堂:《周易》和八卦
《周易》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或是《黄帝内经》,无不和《周经》有着密切的联系。
◆《周易》书影
◆先天八卦图
专家点评
欧洲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说:“如果人类世界有智慧可言,那么中国的《易经》,应该是惟一的智慧宝典。”
当代著名信息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查理森威尔海姆说:“知识经济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时代,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带给我们巨大冲击的这次革命,实在受惠于中国古代的伟大经典《易经》。《易经》中包含的信息论思想不仅启发我们的科学家创造了计算机,而且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普通西方人日常生活的决策指南。”
百家争鸣:蜂出并作,各引一端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和文化最为灿烂辉煌群星层现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的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大多出现于这个时代,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础。
◆诸子百家书影
延伸阅读
第一个办私学的人孔子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
30岁那一年,孔子经过认真思考,决定用六艺去培养出千千万万个懂礼乐识诗书能射善御的人才,来帮助君王实现仁政德治,恢复文武周公时的政治局面。
孔子兴办私学的地点是在曲阜自家的院子里。最早向孔子拜师的几个青年,在院中筑了一个土坛,又在土坛边栽了两棵小银杏树,孔子给这个讲台取名为“杏坛”。开学那天,杏坛下聚集了三四十人,他们手捧“束修”(一束干肉),一个挨一个地拜孔子为师。
孔子兴办的这种“私学”,在当时是一种新生事物,开创了一种新的教育体制。
百家争鸣的主要论题
百家争鸣如同东方文明智慧的觉醒,诸子百家们讨论的一些政治伦理问题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学者及其学说
知识小百科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互相征战,争做霸主,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白虎通号篇》)
另一种说法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四子讲德论》)
战国七雄: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历史上称为战国时代。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被史家称作“战国七雄”。
◆孔子杏坛讲学图轴。明。吴彬
无从归属的经世致用之书:《管子》
《管子》是我国著名的治国理论书籍,书中集中体现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及朴素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哲学观点对后世政治家思想家影响至深。
◆管仲像
◆《管子》书影
延伸阅读
老马识途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他在称霸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帮助边境各国消除少数民族的入侵。有一次,燕国向齐国告急,说北方的孤竹国进犯,于是齐桓公调集人马去援助燕国。由于齐国国势强盛,兵精粮足,加上燕国的配合,打得孤竹国溃不成军。
在战斗中,齐军不知不觉地走进了一个山谷中,这时昏天黑地,飞沙走石,辨不清方向,找不到出路,军队上至将领下至士兵都慌了神,桓公一时也不知该怎么办。这时辅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第一大谋士管仲向桓公建议,选几匹老马走在军队的前面,让老马带领军队走出去,因为这些老马经常跟主人出来打仗,对环境比较熟悉。桓公听从了管仲的建议,从军队中选出几匹老马在队前带路。果然,不久以后,军队便在老马的带领下走出了迷区。军士们欢呼雀跃,胜利凯旋。这便是“老马识途”的故事。
宇宙最高的奥秘:《道德经》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无论对中华民族的性格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它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义也日益显著,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
◆老子像
◆孔子问道图
延伸阅读
孔子问礼于老子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于是二人前去拜见老子。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逗留数日,孔丘向老子辞行。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儒家学派的经典:《论语》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它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淀在我们的生命中,铸成了我们民族的个性。
◆孔子像
◆《论语》书影
延伸阅读
“儒家”之名起源
孔子及其门徒并未给自己的学派冠以“儒家”之名。儒家之名真正始于汉代,但追溯起来最早是出自孔子之后独立门户创立墨家学派的墨子。《墨子非儒下》:“儒者曰:‘亲亲有术,尊贤有等。’言亲疏尊卑之异也……”稍后的道家庄子同墨子一样也站在批儒的立场上。庄子也把孔子及其门徒称之为“儒者”。他说,“儒以诗书礼发家”(《庄子完物》)。儒家学派中接受“儒”这个名号的是孟子。他说:“逃墨必归于扬,逃扬必归于儒。”(《孟子尽心下》)。战国时期的的荀子才公开地以“儒者”自诩,写了《儒效》篇,对儒的作用进行了论证。他说:“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俗。”即儒者在朝内做官就会使政治美善,如果生活在民间就会使风俗淳美。
最高的道德标准:中庸
中庸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中庸思想所特有的变通功能和稳定功能使孔子的思想具有难能可贵的创造性张力,成为孔子儒家思想区别于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内在特质。
◆孔子闻韶处
◆孔庙大成殿
延伸阅读
对中庸思想的误读
第一种误读是把中庸理解为折中,而中庸是正好合适,“折中”仅仅是表面的平衡点,中庸直指本质的平衡。
第二种误读是把中庸理解为平庸大流,而中庸讲求的是和谐自然。
第三种误读是把中庸理解为静止的片面的单一的道,而中庸是运动全面联系的道。
战国儒家八派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子思像
延伸阅读
子思推荐苟变
子思推荐苟变给卫侯说:“他的才能可以率领五百辆兵车。”卫侯说:“我知道他可以当将领,但苟变在做小吏时,曾向百姓征赋,还私下吃了他们的两只鸡蛋,所以不能用!”子思说:“聪明仁智的国君选拔人才,拿官职授人,好像工匠用木材,利用它好的地方,丢舍它的不足之处,所以像梓杞两种围抱的优质大材,虽有几尺腐烂,能干的巧匠也不会抛弃。现在你生活在战国时代,迫切需要选拔辅佐的武将,怎能因为私吃两只鸡蛋而抛弃捍卫国家的良将,这话可万万不能让周围的国家知道啊!”
无所依归的《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由于其思想非儒非道,所以,自古以来都不太为人重视。但《晏子春秋》所体现的“重民”“民本”思想以及一系列经世致用的主张,在当时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晏婴
◆晏婴墓
延伸阅读
晏子节俭,齐景公减刑
晏子生活非常节俭,他的住宅靠近集市。齐景公要给他换一处住所,被晏子拒绝。景公就笑着问:“你住的房屋靠近集市,你知道什么东西贵,什么东西便宜?”晏子回答说:“假肢贵而鞋子便宜。”原来景公滥施刑罚,常把犯人的脚砍下来,所以要装上假肢。齐景公听了,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从此减省了刑罚。
战国《列子》,魏晋伪书
《列子》把“道”融汇于故事之中,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它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在我国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位。
◆列子像
延伸阅读
《列子》以寓言说明如何“体道”
甘蝇,是古代一个善射的人,他一拉弓野兽就倒地,飞鸟就落下。甘蝇的弟子飞卫,向他学习并超过了他。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纪昌回家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移动的梭子练习不眨眼睛。两年之后,即使锥子尖刺到他的眼眶,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接着要学会视物才行。要练到看小物像看大物一样清晰,看细微之物像看大物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纪昌用牦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朝南面远远地看着它,十天半月之后,看虱子愈来愈大;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转过头来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纪昌便搭弓射那只虱子,穿透了虱子的心,但牦牛尾巴的毛没有断。
飞卫知道后高兴地说:“纪昌,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这就是“纪昌学射”的寓言。
◆《列子》书影
兵学圣典:《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一部奇书,它蕴涵着精妙的军事指挥艺术以及丰富的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文化经典。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血腥战场,还是在研究学术的大雅之堂,《孙子兵法》都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在现代人的思想长廊中展现它亘古的文化魅力。
◆孙武像
◆孙五(武)子演阵教美人战。版画
延伸阅读
《孙子兵法》作者之谜
关于《孙子兵法》的作者问题,学术界一直议论纷纷,一种观点认为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孙武所著,一种认为是孙膑整理而成,一种认为是战国初年某位山林处士编写,还有的说是三国时代曹操编撰的。直到1972年4月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发掘的两座汉代墓葬中同时发现了用竹简写成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这样,数百年的争论方告结束,《孙子兵法》的作者被确认为春秋时期吴国的将军孙武。
◆《孙子》书影
逻辑思想史的奠基之作:《墨子》
《墨子》一书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墨子》思想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墨子
◆墨子载书游卫
延伸阅读
“子墨子”的含义
公元前376年,墨家创始人墨子卒。墨家弟子将开派鼻祖的遗体从简安葬于狐骀山下的苍松翠柏之中。他的陪葬品极其简单,最有价值的是一部《墨子》的手稿。墨子生前对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自己的学说非常自信,曾经慨然而呼:“天下无人,子墨子之言犹在。”墨家是中国最早的民间武装团体,其最高的领袖被称为“巨子”,墨子就是墨家的第一任巨子,墨子的大徒弟守住宋城的禽滑嫠则是墨家的第二任巨子。《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所记,故称呼墨子时在“墨子”前加上“子”。“子”,即为“巨子”,表敬称,后一个“子”是“先生”的意思。
重“势”的《慎子》
慎到的学说避免了老庄道学纯粹因循自然而不要法治,和法家主张绝对的法治而不必因循自然的两种极端,它对稍后的法家具有启蒙的意义,也可以说是法家的开创者。
◆《慎子》书影
◆慎子画像
延伸阅读
慎到和物权
《慎子逸文》篇说了这样一件事:一只兔子在大街上跑,很多人去捕它,即使有贪得无厌的人混在里面,人们也不会去责怪他们,这是因为兔子还没有确定归谁所有。集市上兔子成堆,过往的人们却看也不看一眼,这并不是说他们不想得到那些兔子,而是因为那些兔子有了归属后,即使品德低下的人也不敢去争抢它。
慎子以此来说明,“定分”可以解决人“争”与“不争”的问题,就是说,对兔子要确立一个所有权,即归谁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于2007年才公布并实行,但战国时代的慎到却已经对物权有了认识。
先秦法治理论的宣言:《商君书》
《商君书》记载了商鞅变法的某些史实,阐述商鞅的政治和哲学思想,反映商鞅的变法主张,宣传历史发展变化的观点,对“法”的起源和作用亦有所论述。它对研究商鞅的思想有着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商鞅像
◆《商君书》书影
延伸阅读
《商君书》的作者是谁?
对于《商君书》的作者究竟是谁,学术界向有争议。近代吕思勉认为今存《商君书》以开塞耕战思想总括全书,与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所说的“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内容相符,因而推断《商君书》并非伪撰,即作者是商鞅。郭沫若则认为此书是韩非门人揣摩商鞅的意思写成的。《四库总目提要》认为,秦孝公死后,商鞅仓皇逃命,无暇著书,如写于孝公在世时,则不应在书的开篇称孝公谥号,因而认定此书为其后学编纂。当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商君书》为商鞅后学所编定,其中大部分是商鞅的思想和言论,但也搀入了后人不少附会之辞。
◆西安商鞅广场徙木立信雕塑
重“术”的《申子》
申不害被认为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法”并不是他的主要思想。他发明了“术”,强调“以术治国”,这对后来的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有很大的影响。
◆申子献策
◆申子像
延伸阅读
申不害“试探”韩昭侯
《战国策》中记叙了这样一件事:申不害私下请求韩昭侯给自己的堂兄封一个官职,韩昭侯不同意,申不害面露怨色。韩昭侯说:“这可是从你那里学到的治国之策啊!你常教寡人要按功劳大小授以官职等级,如今又请求为没有建立功业的兄弟封官,我是答应你的请求而抛弃你的学说呢?还是推行你的主张而拒绝你的请求呢?”申不害慌忙请罪,对韩昭侯说:“君王真是贤明君主,请您惩罚我吧!”对申不害“请仕其从兄官”这件事,史家历来多有微词,有说其虚伪投机的,亦有说其推行“法治”不坚决的,但从申不害重“术”和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来考察,倒不如说这是他对韩昭侯的一次试探。正是韩昭侯对“徇私谋官”的严正态度,使申不害看到韩昭侯真是一位有作为的贤明君主,从而坚定了助其变法革新的决心。
儒家理想主义流派之作:《孟子》
宋代的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合称“四书”,到了明代,《孟子》被正式列入“十三经”而提高到了“经”的地位。明清两朝科举,更是规定要从“四书”中取题,从此,《孟子》成为中国读书人的必读书目。
◆孟子像
知识小百科
儒家“十三经”的来历
◆《孟子》书影
“十三经”是由汉朝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汉朝时,以《易》《诗》《书》《礼》《春秋》为“五经”,立于学堂。唐朝时,《春秋》分为“三传”,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礼经》分为“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这六部书再加上《易》《书》《诗》,并称为“九经”,也立于学堂,用于开科取士。晚唐时,唐文宗开成年间,在国子学刻石,内容除了“九经”之外,还加上了《论语》《尔雅》《孝经》。五代十国时,后蜀国主孟昶刻“十一经”,收入《孟子》,而排除《孝经》和《尔雅》。南宋时《孟子》正式成为“经”,和《论语》《尔雅》《孝经》一起,加上原来的“九经”,构成“十三经”。
名家之“合同异”派
惠子有丰富的想象力。在仅有的记载中,惠施和其他名家的一些命题,充分显示出了古代中华民族的高度智慧与思辨能力是何等的超群出众。特别是在二千多年以前,足以使整个世界为之惊叹不已!
◆惠施像
◆雅士之交
延伸阅读
庄惠之交及鱼乐之辩
庄子和惠施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他们也都很博学,对于探讨知识有浓厚的热情。所以他们常常互相抬杠,却也互为知己。下面便是发生于他们之间的一个历史上著名的辩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如果从“认知活动”方面来看,两人的论说从未见面;如果从观赏一件事物的美悦情这方面来看,则两人所说的也不相干。而他们只在不同的立场与境界上,一个有所断言(“知道鱼是快乐的”),一个有所怀疑(“你既然不是鱼,那么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很显然的!”),这样他们在认知的态度上,便有显著的不同: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惠子着重知识论的判断。这不同的认知态度,是由于他们性格上的相异:庄子具有艺术家的风貌,惠子则带有逻辑家的个性。
“神人”庄子的《南华经》
《庄子》(又名《南华经》)一书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它不仅涉及哲学人伦政治,而且谈论美学艺术语言生物养生等方面。
◆《庄子》书影
延伸阅读
庄子宁做自由之龟
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说:“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
◆庄子像
庄周与蝶之梦
“庄周说梦”看似说梦,却寄寓着庄子深邃的哲学思想,这是庄子兼哲学家文学家诗人于一身的个性化体现。
◆庄子逍遥游,老子守元默
延伸阅读
人生本如是迷茫吗
◆庄周梦蝶
一天,庄子靠椅而坐,仰天而叹,沮丧得如失魂落魄一样。
弟子侍立在旁,说:“先生为何嘘叹?人之形体真可以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吗?今之靠椅而坐者,不是昔之靠椅而坐者吗?”
庄子道:“问得好。而今我丧失了自我,你可明白?”
弟子道:“自我是什么?弟子愚钝,实不明白。”
庄子道:“天下万物,都是彼此相对。故没有彼就没有此,没有你就没有我,这就是相反相成;可不知是谁使成这样的?是冥冥之中的道吗?道又是什么样子?骨骼五脏六腑,遍存于一身,自我究竟是什么?我与谁亲近些呢?是都喜欢它们,还是有所偏爱?如此,则百骨九窍五脏六腑彼此有臣妾关系吗?如果皆是臣妾,这些臣妾之间到底是相互制约呢?或是轮流为君臣呢?难道其中真有主宰者吗?唉,人生一旦接受精气,成就形体,不知不觉中精力就耗尽了。天天与外物争斗摩擦,精神耗尽像马飞奔一样,而自己却不能制止,不亦太可悲了?终身忙碌而不见成功,颓然疲役而不知归宿,可不哀邪!虽说身体不死,有何益处?心神也随身体消亡,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时,本来就这样茫然吗?亦或只我独觉迷茫而别人都不迷茫呢?”
名家之“离坚白”派
公孙龙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但他独特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却对中国哲学逻辑思想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上承邓析伊文惠施的名家学说,下启后期墨家和荀子的逻辑思想,他的哲学构成了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公孙龙像
延伸阅读
名家说“楚王失弓”
据说楚王打猎时丢失了一张弓,随从们请求去找。楚王说:“不用了。楚国人丢了弓,楚国人拾了去,又何必寻找呢?”仲尼听到了说:“楚王的仁义还没有做到家。应该说人丢了弓人拾了去就是了,何必要说楚国呢?”
公孙龙借用孔子关于楚王失弓的说法,指出孔子认为“楚人”和“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就是“楚人非人”的意思。公孙龙的用意,是借用孔子的“楚人非人”道理来辩护他自己的“白马非马”理论。
◆赵国古都邯郸
先秦儒学的集大成之作:《荀子》
《荀子》具有学术批判精神,具备兼容并包的意识,体现了战国百家争鸣走向学术交融的历史趋势。
◆荀子像
延伸阅读
荀子李斯和韩非的关系
韩非是先秦的最后一位重要思想家,李斯是秦帝国最重要的一位高级官员。韩非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入室弟子,但他们也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历代都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派。同时,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许多学者的猛烈抨击。
独裁统治的理论基础:《韩非子》
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韩非子像
◆《韩非子》书影
延伸阅读
韩非寓言之“酒酸与恶狗”
宋国有位小生意人开了家酒店,专门出售陈年佳酿。这间酒店窗明桌净,买卖公道,行人在几里外都能看见门前的酒旗招展。店小二待客笑脸相迎,颇为殷勤。奇怪的是,这间酒店生意冷清,一坛坛老酒开了封卖不出去,都发酸变质了。
店主苦思冥想找不出原因,就去请教附近一个老者。老者沉吟了一番,问他:“你的看门狗凶吗?”店老板纳闷地说:“凶啊,可这跟卖酒有什么关系呢?”老头儿拈着胡须笑道:“恶狗守在门口,见人就咬;酒再好,还有谁敢来买呢?”
韩非以此寓言来说明:有才能的人怀着治国的好想法想要禀陈君王,可有些大臣却像恶狗一样窜出来咬人,这就使国君受到蒙蔽和挟制,也使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
商人促成的杂家著作:《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不是一部系统的哲学著作,它有一定的思想价值,但更主要的是资料价值。它是当时秦国统一天下治理国家的主要思想武器。
◆《吕氏春秋》书影
◆吕不韦像
延伸阅读
吕不韦为《吕氏春秋》做广告
吕不韦生活的年代,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宾客相倾。但吕不韦虽贵为丞相,却是商人出身,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于是他高薪聘请了上千个满腹经纶的文人学者,成立了吕氏文学院,专门撰写以自己的姓氏命名的《吕氏春秋》。书成之后,犹不满足。还命人把书的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书的名声以及书的质量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地理探索
姬姓,卫氏,全名为卫鞅。因卫鞅本为卫国公孙族之后,故又称公孙鞅。后封地于商,后人称之商鞅。
商鞅年轻时喜好刑名之学,在魏相公叔痤门下任中庶子。公叔痤临终前将他推荐给魏惠王,并说如果不用,一定要将他杀死,不能让他出境。可是魏惠王既没用他也没杀他。
商鞅听说秦孝公下令求贤,就离魏去秦,以变法强国之术游说孝公,孝公大喜。但甘龙杜挚等大臣对变法并不赞成,他们制造舆论,以为“智者不变法而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孝公不为所动,仍以商鞅为左庶长,下令变法。
新法令推行几年后,秦国国势蒸蒸日上,孝公以此为基础,开始了第二次变法。
公元前年,秦国富强,并乘魏在马陵之战中的失利而伐魏,商鞅用诈谋迫使魏国割地求和。商鞅也因此战功受封于商(今陕西商县河南西峡一带),号称商君。
商鞅变法期间,因执法较严,引起秦贵族的怨恨。孝公卒后,公子虔一伙为报夙怨,告商鞅有谋反企图,派官吏逮捕他。商鞅打算逃入魏国,但魏因此前一战拒不接纳。商鞅不得已而归秦,试图反抗但兵败被俘。惠王车裂商鞅,并灭其族。
《商君书》是记载商鞅思想言论的资料汇编,又称《商君》《商子》。
革新变法思想
这是法家思想的精髓。“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成为商鞅倡导变法的名言。《开塞》篇从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入手,论证了战国末年只有实行法治,才是唯一可行的治国道路。“圣人不法古,不修今。法古则后于时,修今则塞于势”,说明只有变法革新,才能使国家富强兴盛。
重刑少赏思想
加重刑罚,轻微奖赏,是法家的重要思想。《去强》篇说:“重罚轻赏,则上爱民,民死上;重赏轻罚,则上不爱民,民不死上。兴国行罚,民利且畏;行赏,民利且爱。”加重刑罚,减轻赏赐,就是君上爱护人民,人民就肯为君上死。加重赏赐,减轻刑罚,就是君上不爱护人民,人民就不肯为君上而死。
法家主张要统一刑罚。也就是说,执行刑赏对谁都一样。
重本抑末,反对儒术
这也是法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壹言》篇说:“能事本而禁末者,富。”所谓“末”就是指商业和手工业。《农战》篇说:“农战之民千人,而有《诗》《书》辩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于农战矣。农战之民百人,而有技艺者一人焉,百人者皆怠于农战矣。”“豪杰务学《诗》《书》,随从外权,要靡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政,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可见,法家对儒家的儒术是排斥的。
申不害(约前8前7),亦称申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改革家,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郑国京县(今河南荥阳,属郑州)人。
韩国灭郑国年后,韩国已处弱势。但韩昭侯颇具雄心,即位不久,就任用申不害为相,使申不害得有用武之地。
韩昭侯四年(前),素与韩有矛盾的魏国出兵伐韩。面对重兵压境,韩昭侯及众大臣束手无策。危急关头,申不害审时度势,建议韩昭侯执圭(古时臣下朝见天子时所执的一种玉器)去见魏惠王。申不害说:今魏国强大,鲁国宋国卫国都去朝见,您执圭去朝见魏王,魏王一定会心满意足,自大骄狂。这样必引起其他诸侯不满而同情韩国。韩昭侯采纳了申不害的建议,去朝见魏惠王,表示敬畏之意。魏惠王果然十分高兴,立即下令撤兵,并与韩国缔约为友邦。申不害也由此令韩昭侯刮目相看。
申不害在韩国为相期间,进行了变法改革。他先整顿吏治,加强君主集权统治。然后大行“术”治,整顿官吏队伍。第三,向韩昭侯建议整肃军兵,使韩国的战斗力大为提高。此外,申不害还十分重视土地问题。他极力主张百姓多开荒地,多种粮食。同时,他还重视和鼓励发展手工业,特别是兵器制造。当时就有“天下之宝剑韩为众”“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的说法。
申不害相韩年,使韩国虽处强国的包围中,却能相安无事,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7年,申不害卒于韩都(今新郑)。其著作《申子》,已失传,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别人引用的零章断句,比较完整的只有《群书治要》卷三六所引《大体篇》。
“术”的思想
申不害所言的“术”是君主的专有物,是驾驭驱使臣下的方法。“术”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人君者操契以责其名”,这是指国君公开用来选拔监督考核臣下的方法。具体说,就是君主要依才能委任官吏,然后考察其是否称职,是否忠诚,据此决定赏罚。二是君主要“藏于无事”,“示天下无为”,这是驾驭臣下的权术。具体说,就是国君要“去听”“去视”“去智”,让臣下猜测不到国君意图,无从讨好取巧。这样君主就能像明镜一样,“静观”臣下的一切,真正做到“独视”“独听”和“独断”,进而采取出其不意的办法,使臣下慑服。申不害还强调:“治不逾官,虽知弗言”,意即各级官吏既不许失职,也不许越权。凡不属于职权范围的事,即使知情也不能讲。其目的还在于维护君主专制。
要立法无私
申不害反对立法行私,“天道无私,是以恒正;天道常正,是以清明。”认为国君既要掌握驾驭群臣的“术”,又要做到正直无私,这样臣下才能忠于职守。他曾对韩昭侯说:“法者,见功而行赏,因能而受官。今君设法度而左右之请,此所以难行也。”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民族文化最富有创造性的时期,最有原创性的时期,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的元素都是在这个时代建立起来的。而孟子就是其中非常突出的想给中国人建立“大丈夫人格”精神的一个人物。
孟子(前7前8),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孟子三岁丧父,母亲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学成之后,孟子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于当时诸侯各国忙于战争,他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于是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
《孟子》一书是对孟子言行的记录,其文章纵横驰骋,汪洋恣意,极富雄辩色彩,经典语录层出不穷,其中展现出的智慧火花,让人眼前一亮。
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
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则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为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在政治上表现为,孟子说,对一个国家而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等。
人性本善
“人性本善”是孟子的最大发明和哲学贡献,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孟子将人性之善和水之就下来进行比喻。他说:“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额头之意);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进一步,孟子认为,性善的根据是心善,心,指的是“良心”或“本心”,也就是说人都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而“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无不知敬其兄也”则说明“良心”或“本心”是人所固有的,能不能得到它,全靠自己主观的努力。
道德伦理规范
孟子将道德伦理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名家,是诸子百家其中之一,是一个很小的学派,但却十分的有声望。名家的创始人叫邓析,是春秋时代的人。这个人比较善于诡辩,创造了“两可”学说。惠施继承了邓析的衣钵。
惠施(约前70前0),战国时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是名家的代表人物。惠施虽然是宋国人,但他主要活动于魏国。惠施主张魏齐和楚联合起来对抗秦国。魏惠王在位时,惠施因为与张仪不和而被驱逐出魏国,他首先到楚国,后来回到家乡宋国,并在那里与庄子成为朋友。魏惠王死后,张仪失宠,惠施回到魏国。
惠施的著作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只是记载于《庄子。天下》中惠施“历物之意”的十个结论性命题。
“历物之意”的十个哲学命题
惠施的十个哲学命题是: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7。今日适越而昔来。8。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0。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这十个哲学命题不是简单的理论堆砌,而是有系统的,而且也是有目的的。它先举宇宙原理:“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这是基本空间观念,引出“无厚”的概念,既然“无厚”,自然“天与地卑,山与泽平”,进而包含对贵贱天定理论的抨击。继空间阐述后,进而举时间原理“日方中方睨”,由时间的流动不居引出事物的变迁不定,所以有“同异”之说。至此前点为基本原理部分,以下是个例证,“南方无穷有穷”证空间原理;“今日适越昔来”证时间原理;“连环可解”是证“同异”原理;“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突显出其平等去尊的核心理念。最后以“泛爱万物,天地一体”总结其为学的精髓所在,义理所归,即包纳天地万物的“泛爱”。
稀奇古怪的观点
惠子还有一些名满天下的观点,但大多都稀奇古怪,让人匪夷所思。如:“卵有毛马有卵火不热目不见龟长于蛇连环可解犬可以为羊老太婆有胡须小马驹没有娘鸡有三只脚轮子并不碾地”等,这些都让后来的哲学家们揪着头发思索。胡适研究后解释道:鸡蛋中有鸡的形状和鸡毛,否则怎么变出鸡呢,所以卵有毛。生物的前一种形式包含后一形式的可能性,马虽然不是卵生的,但曾经有过卵生的进化阶段嘛,所以马有卵。而飞鸟的影子是不动的,那是因为视觉暂留现象。这些看似令常人难以想象的命题,表面上匪夷所思,但在深层中却隐藏着某种合理的内涵,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庄子(约前前8),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出身于破落的贵族家庭,在家乡做过管漆园的小官吏,有时还以打草鞋为生,生活贫困。
庄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一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共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分为三部分。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乃为庄子所著,外篇多数为庄子所著,但间有弟子所篡补者,杂篇多为后学弟子所推衍。
《庄子》一书的哲学思想大概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逍遥游的人生境界
“逍遥游”指不受任何约束和任何条件的限制,自由自在地遨游。庄子在《逍遥游》一篇中运用了几个著名的寓言故事,如鲲鹏变化的故事宋荣子依赖自身见解列子御风而行等,来说明自己所提倡的人生境界。庄子认为只有那种顺着自然的本性,能够驾御天地间的阴阳风雨晦明六种气的变化,能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任意遨游的人,才是“无所待”的。“无所待”是庄子理想中的最高境界,也就是绝对自由的境界逍遥游。
万物齐一的认识论
庄子认为天地万物表面上有着千差万别,但本质上是没有区别同等均齐的。庄子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说明事物之间没有什么大小彼此是非的区别。他认为,从万物相异的一面去看,肝和胆就如同楚国和越国相距那么远;从它们相同的一面去看,万物又都是一样的。了解了这一点,人们就不会去关心耳目适宜于何种声色,只求心灵游放于“德”的和谐境地;从万物相同的一面去看,就感不到有什么丧失,所以看自己断了一只脚就好像失落了一片泥土一般。
继承又发展了的“道”
与老子不同的是,庄子讲“道”并不在于为了探讨和论证宇宙的本体是什么,而在于探讨人的本体。庄子认为人是宇宙自然的一部分,“道”是万物的本体,也即是人的本体,道的本性是自然无为,所以它体现在人身上就是自然之性,人应当按自己的自然本性去生活,应效法那支配宇宙万物的无所不在的“道”,使自己成为永恒的无限自由的存在。庄子哲学处处都力求从宇宙本体“道”的高度来论证人生的哲理,把人的生活放到整个无限的宇宙中去加以观察,以此来探求人的精神达到无限和自由的道路。
内游于心,外游于世的实践论
庄子哲学不仅用理智来认识,更是用行动来实践。内游于心外游于世就是庄子达到无限和自由境界的实践论路径。内游于心要靠个人人格修养的内省功夫,即“心斋”和“坐忘”来实现。而外游于世则体现了他的如何处世的态度,即不弃世逃世或隐世,而是安于命化于时顺于人。从功用的角度看,和顺于人,虚己游世,可免害保身,无疑是外游于世的主要价值所在。但是从更高的哲学本体论的角度来看,游世也是得道的精神境界的一种自由的表现,是有极高精神修养的人才可能具有的。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这段话的意思是: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梦引发的人的存在的问题
庄子借“梦蝶”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自身的存在。
庄子将人的存在问题设置于梦境中,其实也是借寓言影射“人生如梦”。庄子重生,珍视而执着人生,所以便觉人生的短暂与生命的易逝,短促的人生就显得难以把握和难以认清,因此便会产生虚幻的感觉。而且,当人被作为存在者对存在进行追问时确实是难以明辨的,由于个体存在的偶然性与感性因素的存在,存在的真实性很容易迷失在现象世界中,人的自我意识也会迷失其中,难辩真伪。
梦引发的人与外物的融合交感的问题
人与外物能否融和交感?其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关系?这是哲学上的一个老问题。这个问题在庄子这里并没有进行理性的分析,而是进行审美的体验。
庄子在梦中化为蝴蝶,将自我的情意投入到蝴蝶身上,与蝴蝶相互会通交感,从而进入一种凝神的境界之中,物我的界限便消解融和了,他们浑然一体。这整个过程全是以美学的感受来体会。庄子就是这样透过“美感的经验”,借蝶化的寓言来破除自我执迷,泯除物我的割离,使人与外在自然世界,融为一个大和谐的存在体。
人生如梦的“物化”超越
“庄周梦蝶”最后提出的“物化”,其实是要通过审美的方式超越悲剧人生,因为人只有审美地存在才能超越外在的功利目的,才能最终完成完善人格的建构,成为完全的自由之人。另外,“庄周梦蝶”的这种超越反映到生死方面,也体现出中国哲学的乐观主义,或者说是“知天乐命”“安时处顺”,毕竟它只是要达到哲学上的超越,而不求得现实中积极的抗争。
梦寓示的相对主义观点
庄周梦蝶其实是一种相对主义,意在指明一切事物的存在变化,包括所谓有无大小是非寿夭贵贱贫富等都是有限的局部的和不确定的无意义的,要从一个混沌完全齐备的整体分出有无是非大小等来认出寻出种种区别,就会失去真实的本体存在。因为“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只有在精神上超越不真实的现象世界,只有从有限事物的束缚和局限中解脱出来,才能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公孙龙(前0前0),传说字子秉,战国时期赵国人。能言善辩,曾经做过平原君的门客,是名家的代表人物。
公孙龙在诸子中能脱颖而出,主要是基于他的《白马论》。
据说,当时赵国一带的马流行烈性传染病,导致大批马匹死亡。秦国战马很多,为了严防这种瘟疫传入秦国,秦就在函谷关口贴出告示:“凡赵国的马不能入关。”
这天,公孙龙骑着白马来到函谷关前。关吏说:“你人可入关,但马不能入关。”公孙龙辩到:“白马非马,怎么不可以过关呢?”关吏说:“白马是马”。公孙龙讲:“我公孙龙是龙吗?”关吏愣了愣,但仍坚持说:“按规定不管是白马黑马,只要是赵国的马,都不能入关。”公孙龙常以雄辩名士自居,他娓娓道来:“‘马’是指名称而说,‘白’是指颜色而言,名称和颜色不是一个概念。‘白马’这个概念,分开来就是‘白’和‘马’或‘马’和‘白’,这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譬如说要马,给黄马黑马就可以,但是如果要白马,给黑马黄马就不可以,这证明,‘白马’和‘马’不是一回事吧!所以说白马就不是马。”
这就是著名的“白马非马”观点,它和后来的“离坚白”观点同样著名。公孙龙的著作结集为《公孙龙子》。《公孙龙子》在西汉时共有篇,唐代时分为三卷,北宋时遗失了8篇,到目前只残留篇,共一卷。
著名命题“离坚白”
公孙龙分两个部分来证明他的“离坚白”的命题。第一部分,先假设有坚而白的石。对于这一个坚白石,用眼看,则只“得其所白”,只得一白石;用手摸,则只“得其所坚”,只得一坚石。感觉白时不能感觉坚,感觉坚时不能感觉白。所以,从知识论方面说,只有“白石”或“坚石”,没有“坚白石”。第二部分是包含着形而上学的辩论。其大意是说:坚白二者作为共相,是不定所坚的坚,不定所白的白。坚白作为共相表现在一切坚物一切白物之中。当然,即使实际世界中完全没有坚物白物。而坚还是坚,白还是白。这样的坚白,作为共性,完全独立于坚白石以及一切坚白物的存在。坚白是独立的共相,这是基于实际世界中有些物坚而不白有些物白而不坚这样一些事实。所以坚白显然是彼此分离的。
艰深玄奥的《指物论》
《公孙龙子》中还有一篇《指物论》。《指物论》主要讨论的是能指与受指,即语言(而非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而没有涉及所指。《指物论》是公孙龙语言哲学的总纲,也几乎包含了他的全部世界观。
在《指物论》中,公孙龙以“物”表示具体的个别的物,以“指”表示抽象的共相。“指”有名词的意义,就是“手指头”;有动词的意义,就是“指明”。公孙龙之所以用“指”表示共相,正是兼用这两种意义。此外,公孙龙以“指”表示共相,还因为“指”字与“旨”字相通,“旨”字有相当于“观念”“概念”的意思。一个普通名词,用名家术语说,就是“名”,它以某类具体事物为外延,以此类事物共有的属性为内涵。一个抽象名词则不然,只表示属性或共相。可以说,在汉语里,一个共相就是一个名所“指”的东西。公孙龙把共相叫做“指”,就是这个缘故。
荀子(约前前8),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令。公元前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兰陵。
荀子入秦拜见秦昭王之事,无论对儒家学派还是对中国学术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约在八十岁左右(一说五十岁左右)的时候,荀子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打破“儒者不入秦”的传统,去秦国考察。这是一个极富象征意义的举动,它预示着儒家的仁政学说,将与专制统治联姻。正因为这样,才有了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辉煌场面。
《荀子》,又称《孙卿对书》或《孙卿子》,为荀况及其弟子所著。西汉刘向整理时定为篇,它们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荀子亲手所著的篇,一类是荀子弟子所记录的荀子言行,共篇,一类是荀子及弟子所引用的材料,共篇。前两类是研究荀子思想的直接材料,是《荀子》一书的主体。
荀子博学深思,其思想学说以儒家为本,兼采道法名墨诸家之长。
“天人之分”与“人定胜天”
哲学思想是荀子思想的精华部分,而其中的天道观更为突出。荀子认为天是客观存在,它有自己运行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天的运行有自身的规律,不因为尧而存在,也不因为桀而消亡。天不因为人厌恶寒冷而停止冬季,地不因为人厌恶辽阔遥远而废止其广大。他明确提出了“天人之分”的观点,把天与人严格区分开来。此外,荀子还进一步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辉思想。也就是说,人可以利用自然规律,达到改造自然的目的。这种“人定胜天”的思想,有力地驳斥了宿命论。在处理天人关系问题上,荀子代表先秦思想的一个高峰。他比同时代的思想家站得都高。
感觉经验与思维作用并重的认识论
荀子的认识论具有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色彩。他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这就说,人具有认识客观世界的动力,客观事物是可知的。人依靠感觉器官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耳目口鼻形”,荀子称之为“天官”。他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荀子。天论》中叫做“天君”。通过心的作用,把由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彼此孤立的感觉上升为认识,比较正确地说明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的关系。比如,用眼看到树,知道树的形状高矮颜色;通过心的辨别,得出正确的判断:这是树。荀子的认识论重视感觉经验,同时又注意思维(“心”)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他克服了墨子单纯强调感觉经验的片面性,也克服了孟子单纯强调“心”的作用的片面性。
荀子认为,“心”要获得正确的认识,必须“虚一而静”,即不要以已经获得的知识来妨碍获得新的知识,不要以已经见到的东西而分心,妨碍认识新的东西,而且“心”还必须安静,不能胡思乱想干扰正常的认识活动。这就是“虚一而静”。
同时,荀子对“知”与“行”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说明,他说:“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即是说,听说的不如看见的,看见的不如自己知道的,知道的不如已经实行的,学到最后要达到实行。他强调“行”在认识中的地位,虽然他所谓的“行”只是个人的行动,还不就是社会实践,但仍属唯物主义的观点。
人性本恶
冯友兰先生说:“荀子最著明的是他的性恶学说。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可是实际上恰好相反。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荀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就是人为。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极大的区别,但就通过所谓的“圣王之教”来教育感化民众这一目的而言,他们又是一致的。其性恶思想也被后人认为是其法家思想趋向的萌芽。
韩非(约前8前),战国时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
身为韩国公子的韩非,目睹韩国日趋衰弱,多次向韩王上书,希望韩王变法图强,但韩王置若罔闻,这使韩非非常悲愤和失望,于是写了《孤愤》《五蠹》《说难》等十余万言的著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法治思想,抒发了忧愤而不容于时的愤懑。
这些著作流传到秦国后,秦王大加赞赏,推崇备至。为了见到韩非,秦王下令攻打韩国,韩王派韩非出使秦国。秦王见到韩非很高兴,但没有信任和重用他。后来,韩非受到李斯和姚贾的谗害,死于狱中。
韩非死后,后人把他的著作辑集成《韩非子》。《韩非子》“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法”“术”“势”结合的治国方略
韩非子之前,法家分三派。一派以慎到为首,主张在政治与治国方术之中,“势”即权力与威势最为重要。一派以申不害为首,强调“术”,即政治权术。一派以商鞅为首,强调“法”,即法律与规章制度。到了韩非时,他认为“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他第一次提出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三者结合相辅为用的政治思想体系。韩非认为治国要有法,主张明法令,设刑赏,奖励耕战以富国强兵。
“道”与“理”
韩非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道”。他反对天命思想,主张天道自然,对老子“道”的概念进行了改造,使其具有客观物质性的内容。他认为“道”是万物发生发展的根源,“道”先天地而存在,有了“道”才有万物。韩非同时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理”这个哲学概念,并论述了它与“道”的关系。“理”在韩非看来,就是事物的特殊规律,主张人们办事应该尊重客观规律。
“矛盾之说”的首次提出
韩非首倡“矛盾之说”。韩非用矛和盾的寓言故事,说明“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他认为,所谓矛盾,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和对立是普遍存在的。但矛盾双方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的。他认为在导致矛盾转化的条件中,内因固然有决定的作用,但外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进化的历史观
韩非用进化的历史观点分析了人类历史。他把人类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古当今几个阶段,进而说明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那种想用老一套办法去治理当世之民的人都是“守株”之徒。韩非的进化历史观在当时是进步的。他看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并用这种发展的观点去分析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反对“先验”的认识论
韩非的认识论继承了先秦哲学中的唯物主义的思想传统。他提出的反对“前识”和“因参验而审言辞”的观点,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韩非反对“前识”的观点。所谓“前识”,就是先验论。韩非主张“虚以静后”,通过观察事物得到认识而非妄加揣测。
吕不韦(?前),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滑县)人。吕不韦原本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他往来于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并因此积累起千金家产。
吕不韦在庄襄王时期任丞相,封为文信侯。庄襄王死后,受命以“仲父”身份摄政领国,辅佐岁的秦王嬴政,直到其岁加冠亲政。秦王嬴政亲政后,吕不韦公开发布《吕氏春秋》,与秦王嬴政发生治国理念的冲突,被贬黜洛阳;后来,秦王欲再贬迁吕不韦于巴蜀之地,吕不韦饮鸩自杀,埋葬于洛阳北邙山一带。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成书于公元前年。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二十余万字。内容驳杂,有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
改造与继承
《吕氏春秋》对各家思想都进行了改造发展与摒弃。如,儒家主张维护君权,《吕氏春秋》吸收了这种思想,但是它是以独特的面目出现的。它主张拥护新“天子”,即建立封建集权国家。它说:“今周室既灾,而天子已绝,乱莫大于无天子。”“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天子必执一,所以抟之也。一则治,两则乱。”
《吕氏春秋》继承了老庄的无为思想,主张巩固政权在于清静无为,“有道之主,因而不为”,“虚静以待”,认为只有这种“无为”“虚静”,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由境界。
物质起源的精气说
在物质起源的问题上,《吕氏春秋》把宋尹学派的“精气说”拿过来加以改造。宋尹学派认为:“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而《吕氏春秋》说:“万物所处,造于太一,化于阴阳。”这就是说,“太一”是万物的本源,世界万物都是从“太一”那里派生出来的,并由阴阳二气变化而成的。“太一”是什么呢?“道”就是“太一”,“太一”就是“精气”。《吕氏春秋》认为,由“精气”(道)派生出来的万物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与物变化,而无所终穷”。
不断发展的社会历史观
在社会历史观上,《吕氏春秋》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今之于古也,犹古之于后世也。今之于后世,亦犹今之于古也。故审知今,则可知古,知古则可知后,古今前后一也。”这就是说,历史的发展是一环扣一环的,今之视者,亦犹后之视今,无古不成今。了解过去,有助于了解今天。但是,了解过去并不意味着拘泥不变,恰恰相反,当时代变化了,相应的法规政策等也应该变化,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它还用“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来说明这一道理。
◆盘古开天辟地画像砖
知识小百科
什么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天人合一”简单讲,是人之“一”聚合天之“一”,是“同炁”相求,接通了生命的根源,天体的全部信息都能在人体上反映出来。天人合一了,就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差别,超越了物我,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获得了身心彻底的解放!天人合一理论认为:“天(宇宙自然)与人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相应相合的统一整体。天是一个超巨系统,人是一个子巨系统;人具足天的全部信息,天的全部信息也可在人身上体现出来。”
◆太极图
人类从何处来:女娲神话
女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和根祖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其所承载的“造化自然造福人民博爱仁慈自强不息”的思想内涵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品性,支撑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传衍不衰傲立于世。
◆伏羲女娲图
知识小百科
笙簧
传说女娲发明创造的笙簧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从甲骨文中可得知笙起源久远,一直作为后世历代的主要吹奏乐器。迄今所知最早的实物,为曾侯乙墓出土的笙。历代擅长吹笙者多不胜数,相传周灵王太子晋,好吹笙作凤凰鸣,以至得道成仙。唐代沈俭期宋之问张仲一张祜厉玄钟略等许许多多诗人均有诗咏笙咏王子晋吹笙成仙,许多咏笙诗篇成为名篇。王毂的《吹笙引》云:娲皇遗音寄玉笙,双成传得何凄清。
◆女娲炼石补天
从“天人合一”到“绝地天通”
“绝地天通”是中国思想观念发展史上的一次极其重大的事件,从此天地隔绝,人神分离,人心得以矫正,礼制得以确立,天地自然变得有序化制度化。
◆黄帝像
◆壁画艺术中的尧舜时代
延伸阅读
颛顼与共工氏
颛顼聪明敏慧,有智谋,他统治的地盘很大,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与颛顼同时,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氏。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共工氏勇猛彪悍,欲霸九州,于是就发动了向颛顼部落进攻的战争。颛顼足智多谋,沉着应战,利用神箭手羿作为先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打败了共工氏。共工氏逃到大西北(现宁夏),怒触不周山而死,颛顼部落才得以太平。
上古人类的信仰:原始宗教
宗教信仰有着历史的连续性和历史演变的过程,我国原始宗教沿袭而下,到东汉中晚期便全部为道教所继承,成为道教最基础的内容,是道教最根本最重要的思想渊源。
◆大禹治水。浮雕
◆九龙壁显现对龙的崇拜
延伸阅读
原始宗教的领袖“巫”和“觋”
“巫”和“觋”是从事宗教仪式活动的人,掌管占卜,被认为能沟通鬼神之意。《国语楚语下》记载:“在男曰觋,在女曰巫。”“巫”和“觋”的出现原因,是在人类的智慧和生存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之后,神灵的祟高性和神秘性在人们的眼中就难免会受到损坏,神灵的地位与人的地位之间的距离也就会缩小。人类对自己的力量有了信心之后,就再也用不着一切都依赖于神灵的恩赐了。“巫”和“觋”就认为自己可以通过某些法术来役使神秘力量为人类服务,他们的行为是人类开始相信自己力量的一种表现。
政治哲学的源头:《尚书洪范》
《尚书洪范》中包含着一些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念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萌芽,第一次提出了“五行”学说,对后来中国传统哲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书经》书影
延伸阅读
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与五行
奥运会吉祥物五福娃应对五福说,透着吉祥如意之意。“五福”一词,源于《尚书洪范》,指的是:一福长寿二福富贵三福康宁四福好德五福善终。
五福娃应对五行说,透着深邃哲理:
贝贝水鱼蓝环繁荣
晶晶木熊猫黑环欢乐
欢欢火圣火红环激情
迎迎土藏羚羊黄环健康
妮妮金燕子绿环好运现。
◆五行乘侮图
儒家思想的源头:“德治”与“礼乐”
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德治”思想和“法治”思想都相当丰富,儒家就是主张德治的,但追本溯源,这种儒家德治思想的源头却是由西周伟大政治家思想家周公提出的。
◆周公像
知识小百科
◆《周礼》书影
“三礼”及《周礼》
三礼指的是《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是古代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
《周礼》是儒家经典,西周时期周公旦所著,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内容极为丰富。《周礼》六官的分工大致为:天官主管宫廷,地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军事,秋官主管刑罚,冬官主管营造,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在上古文献中实属罕见。《周礼》所记载的礼的体系最为系统,既有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等的国家大典,也有如用鼎制度乐悬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礼玉制度等等的具体规制,还有各种礼器的等级组合形制度数的记载。许多制度仅见于此书,因而尤其宝贵。
伟大的系统工程:阴阳五行说
阴阳五行学说这种宏观的整体的系统的理论框架,在人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文化史上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
◆根据阴阳学说构建的紫禁城
◆河图与洛书
延伸阅读
阴阳五行与紫禁城
明代营建紫禁城时除了遵循儒家礼制,也充分运用了阴阳五行学说。
宫殿布局:外朝为阳,内廷为阴。外朝建筑布局疏朗,气势雄伟,体现阳刚之美;内廷建筑布局严谨,内檐装修纤巧精美,体现阴柔之美。
数目奇偶:奇数为阳,外朝反复运用三五九等奇数。纵轴线上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坐落于“三台”上;横轴线上为文华奉天武英三殿;奉天殿以南安排有五门;大殿面阔9间进深5间,暗示天子“九五之尊”。此外,外朝的踏垛级数台基和坎墙的砖皮层数也多用奇数。与之相对应的,内廷中多用偶数。
建筑命名:大多使用对偶之词,强调阴阳互补与调和,如“乾清宫”与“坤宁宫”“日精门”与“月华门”等。
神秘的殿堂:《周易》和八卦
《周易》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或是《黄帝内经》,无不和《周经》有着密切的联系。
◆《周易》书影
◆先天八卦图
专家点评
欧洲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说:“如果人类世界有智慧可言,那么中国的《易经》,应该是惟一的智慧宝典。”
当代著名信息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查理森威尔海姆说:“知识经济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时代,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带给我们巨大冲击的这次革命,实在受惠于中国古代的伟大经典《易经》。《易经》中包含的信息论思想不仅启发我们的科学家创造了计算机,而且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普通西方人日常生活的决策指南。”
百家争鸣:蜂出并作,各引一端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和文化最为灿烂辉煌群星层现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的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大多出现于这个时代,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础。
◆诸子百家书影
延伸阅读
第一个办私学的人孔子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
30岁那一年,孔子经过认真思考,决定用六艺去培养出千千万万个懂礼乐识诗书能射善御的人才,来帮助君王实现仁政德治,恢复文武周公时的政治局面。
孔子兴办私学的地点是在曲阜自家的院子里。最早向孔子拜师的几个青年,在院中筑了一个土坛,又在土坛边栽了两棵小银杏树,孔子给这个讲台取名为“杏坛”。开学那天,杏坛下聚集了三四十人,他们手捧“束修”(一束干肉),一个挨一个地拜孔子为师。
孔子兴办的这种“私学”,在当时是一种新生事物,开创了一种新的教育体制。
百家争鸣的主要论题
百家争鸣如同东方文明智慧的觉醒,诸子百家们讨论的一些政治伦理问题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学者及其学说
知识小百科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互相征战,争做霸主,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白虎通号篇》)
另一种说法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四子讲德论》)
战国七雄: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历史上称为战国时代。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被史家称作“战国七雄”。
◆孔子杏坛讲学图轴。明。吴彬
无从归属的经世致用之书:《管子》
《管子》是我国著名的治国理论书籍,书中集中体现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及朴素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哲学观点对后世政治家思想家影响至深。
◆管仲像
◆《管子》书影
延伸阅读
老马识途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他在称霸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帮助边境各国消除少数民族的入侵。有一次,燕国向齐国告急,说北方的孤竹国进犯,于是齐桓公调集人马去援助燕国。由于齐国国势强盛,兵精粮足,加上燕国的配合,打得孤竹国溃不成军。
在战斗中,齐军不知不觉地走进了一个山谷中,这时昏天黑地,飞沙走石,辨不清方向,找不到出路,军队上至将领下至士兵都慌了神,桓公一时也不知该怎么办。这时辅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第一大谋士管仲向桓公建议,选几匹老马走在军队的前面,让老马带领军队走出去,因为这些老马经常跟主人出来打仗,对环境比较熟悉。桓公听从了管仲的建议,从军队中选出几匹老马在队前带路。果然,不久以后,军队便在老马的带领下走出了迷区。军士们欢呼雀跃,胜利凯旋。这便是“老马识途”的故事。
宇宙最高的奥秘:《道德经》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无论对中华民族的性格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它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义也日益显著,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
◆老子像
◆孔子问道图
延伸阅读
孔子问礼于老子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于是二人前去拜见老子。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逗留数日,孔丘向老子辞行。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儒家学派的经典:《论语》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它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淀在我们的生命中,铸成了我们民族的个性。
◆孔子像
◆《论语》书影
延伸阅读
“儒家”之名起源
孔子及其门徒并未给自己的学派冠以“儒家”之名。儒家之名真正始于汉代,但追溯起来最早是出自孔子之后独立门户创立墨家学派的墨子。《墨子非儒下》:“儒者曰:‘亲亲有术,尊贤有等。’言亲疏尊卑之异也……”稍后的道家庄子同墨子一样也站在批儒的立场上。庄子也把孔子及其门徒称之为“儒者”。他说,“儒以诗书礼发家”(《庄子完物》)。儒家学派中接受“儒”这个名号的是孟子。他说:“逃墨必归于扬,逃扬必归于儒。”(《孟子尽心下》)。战国时期的的荀子才公开地以“儒者”自诩,写了《儒效》篇,对儒的作用进行了论证。他说:“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俗。”即儒者在朝内做官就会使政治美善,如果生活在民间就会使风俗淳美。
最高的道德标准:中庸
中庸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中庸思想所特有的变通功能和稳定功能使孔子的思想具有难能可贵的创造性张力,成为孔子儒家思想区别于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内在特质。
◆孔子闻韶处
◆孔庙大成殿
延伸阅读
对中庸思想的误读
第一种误读是把中庸理解为折中,而中庸是正好合适,“折中”仅仅是表面的平衡点,中庸直指本质的平衡。
第二种误读是把中庸理解为平庸大流,而中庸讲求的是和谐自然。
第三种误读是把中庸理解为静止的片面的单一的道,而中庸是运动全面联系的道。
战国儒家八派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子思像
延伸阅读
子思推荐苟变
子思推荐苟变给卫侯说:“他的才能可以率领五百辆兵车。”卫侯说:“我知道他可以当将领,但苟变在做小吏时,曾向百姓征赋,还私下吃了他们的两只鸡蛋,所以不能用!”子思说:“聪明仁智的国君选拔人才,拿官职授人,好像工匠用木材,利用它好的地方,丢舍它的不足之处,所以像梓杞两种围抱的优质大材,虽有几尺腐烂,能干的巧匠也不会抛弃。现在你生活在战国时代,迫切需要选拔辅佐的武将,怎能因为私吃两只鸡蛋而抛弃捍卫国家的良将,这话可万万不能让周围的国家知道啊!”
无所依归的《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由于其思想非儒非道,所以,自古以来都不太为人重视。但《晏子春秋》所体现的“重民”“民本”思想以及一系列经世致用的主张,在当时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晏婴
◆晏婴墓
延伸阅读
晏子节俭,齐景公减刑
晏子生活非常节俭,他的住宅靠近集市。齐景公要给他换一处住所,被晏子拒绝。景公就笑着问:“你住的房屋靠近集市,你知道什么东西贵,什么东西便宜?”晏子回答说:“假肢贵而鞋子便宜。”原来景公滥施刑罚,常把犯人的脚砍下来,所以要装上假肢。齐景公听了,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从此减省了刑罚。
战国《列子》,魏晋伪书
《列子》把“道”融汇于故事之中,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它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在我国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位。
◆列子像
延伸阅读
《列子》以寓言说明如何“体道”
甘蝇,是古代一个善射的人,他一拉弓野兽就倒地,飞鸟就落下。甘蝇的弟子飞卫,向他学习并超过了他。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纪昌回家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移动的梭子练习不眨眼睛。两年之后,即使锥子尖刺到他的眼眶,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接着要学会视物才行。要练到看小物像看大物一样清晰,看细微之物像看大物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纪昌用牦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朝南面远远地看着它,十天半月之后,看虱子愈来愈大;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转过头来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纪昌便搭弓射那只虱子,穿透了虱子的心,但牦牛尾巴的毛没有断。
飞卫知道后高兴地说:“纪昌,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这就是“纪昌学射”的寓言。
◆《列子》书影
兵学圣典:《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一部奇书,它蕴涵着精妙的军事指挥艺术以及丰富的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文化经典。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血腥战场,还是在研究学术的大雅之堂,《孙子兵法》都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在现代人的思想长廊中展现它亘古的文化魅力。
◆孙武像
◆孙五(武)子演阵教美人战。版画
延伸阅读
《孙子兵法》作者之谜
关于《孙子兵法》的作者问题,学术界一直议论纷纷,一种观点认为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孙武所著,一种认为是孙膑整理而成,一种认为是战国初年某位山林处士编写,还有的说是三国时代曹操编撰的。直到1972年4月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发掘的两座汉代墓葬中同时发现了用竹简写成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这样,数百年的争论方告结束,《孙子兵法》的作者被确认为春秋时期吴国的将军孙武。
◆《孙子》书影
逻辑思想史的奠基之作:《墨子》
《墨子》一书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墨子》思想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墨子
◆墨子载书游卫
延伸阅读
“子墨子”的含义
公元前376年,墨家创始人墨子卒。墨家弟子将开派鼻祖的遗体从简安葬于狐骀山下的苍松翠柏之中。他的陪葬品极其简单,最有价值的是一部《墨子》的手稿。墨子生前对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自己的学说非常自信,曾经慨然而呼:“天下无人,子墨子之言犹在。”墨家是中国最早的民间武装团体,其最高的领袖被称为“巨子”,墨子就是墨家的第一任巨子,墨子的大徒弟守住宋城的禽滑嫠则是墨家的第二任巨子。《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所记,故称呼墨子时在“墨子”前加上“子”。“子”,即为“巨子”,表敬称,后一个“子”是“先生”的意思。
重“势”的《慎子》
慎到的学说避免了老庄道学纯粹因循自然而不要法治,和法家主张绝对的法治而不必因循自然的两种极端,它对稍后的法家具有启蒙的意义,也可以说是法家的开创者。
◆《慎子》书影
◆慎子画像
延伸阅读
慎到和物权
《慎子逸文》篇说了这样一件事:一只兔子在大街上跑,很多人去捕它,即使有贪得无厌的人混在里面,人们也不会去责怪他们,这是因为兔子还没有确定归谁所有。集市上兔子成堆,过往的人们却看也不看一眼,这并不是说他们不想得到那些兔子,而是因为那些兔子有了归属后,即使品德低下的人也不敢去争抢它。
慎子以此来说明,“定分”可以解决人“争”与“不争”的问题,就是说,对兔子要确立一个所有权,即归谁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于2007年才公布并实行,但战国时代的慎到却已经对物权有了认识。
先秦法治理论的宣言:《商君书》
《商君书》记载了商鞅变法的某些史实,阐述商鞅的政治和哲学思想,反映商鞅的变法主张,宣传历史发展变化的观点,对“法”的起源和作用亦有所论述。它对研究商鞅的思想有着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商鞅像
◆《商君书》书影
延伸阅读
《商君书》的作者是谁?
对于《商君书》的作者究竟是谁,学术界向有争议。近代吕思勉认为今存《商君书》以开塞耕战思想总括全书,与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所说的“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内容相符,因而推断《商君书》并非伪撰,即作者是商鞅。郭沫若则认为此书是韩非门人揣摩商鞅的意思写成的。《四库总目提要》认为,秦孝公死后,商鞅仓皇逃命,无暇著书,如写于孝公在世时,则不应在书的开篇称孝公谥号,因而认定此书为其后学编纂。当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商君书》为商鞅后学所编定,其中大部分是商鞅的思想和言论,但也搀入了后人不少附会之辞。
◆西安商鞅广场徙木立信雕塑
重“术”的《申子》
申不害被认为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法”并不是他的主要思想。他发明了“术”,强调“以术治国”,这对后来的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有很大的影响。
◆申子献策
◆申子像
延伸阅读
申不害“试探”韩昭侯
《战国策》中记叙了这样一件事:申不害私下请求韩昭侯给自己的堂兄封一个官职,韩昭侯不同意,申不害面露怨色。韩昭侯说:“这可是从你那里学到的治国之策啊!你常教寡人要按功劳大小授以官职等级,如今又请求为没有建立功业的兄弟封官,我是答应你的请求而抛弃你的学说呢?还是推行你的主张而拒绝你的请求呢?”申不害慌忙请罪,对韩昭侯说:“君王真是贤明君主,请您惩罚我吧!”对申不害“请仕其从兄官”这件事,史家历来多有微词,有说其虚伪投机的,亦有说其推行“法治”不坚决的,但从申不害重“术”和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来考察,倒不如说这是他对韩昭侯的一次试探。正是韩昭侯对“徇私谋官”的严正态度,使申不害看到韩昭侯真是一位有作为的贤明君主,从而坚定了助其变法革新的决心。
儒家理想主义流派之作:《孟子》
宋代的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合称“四书”,到了明代,《孟子》被正式列入“十三经”而提高到了“经”的地位。明清两朝科举,更是规定要从“四书”中取题,从此,《孟子》成为中国读书人的必读书目。
◆孟子像
知识小百科
儒家“十三经”的来历
◆《孟子》书影
“十三经”是由汉朝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汉朝时,以《易》《诗》《书》《礼》《春秋》为“五经”,立于学堂。唐朝时,《春秋》分为“三传”,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礼经》分为“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这六部书再加上《易》《书》《诗》,并称为“九经”,也立于学堂,用于开科取士。晚唐时,唐文宗开成年间,在国子学刻石,内容除了“九经”之外,还加上了《论语》《尔雅》《孝经》。五代十国时,后蜀国主孟昶刻“十一经”,收入《孟子》,而排除《孝经》和《尔雅》。南宋时《孟子》正式成为“经”,和《论语》《尔雅》《孝经》一起,加上原来的“九经”,构成“十三经”。
名家之“合同异”派
惠子有丰富的想象力。在仅有的记载中,惠施和其他名家的一些命题,充分显示出了古代中华民族的高度智慧与思辨能力是何等的超群出众。特别是在二千多年以前,足以使整个世界为之惊叹不已!
◆惠施像
◆雅士之交
延伸阅读
庄惠之交及鱼乐之辩
庄子和惠施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他们也都很博学,对于探讨知识有浓厚的热情。所以他们常常互相抬杠,却也互为知己。下面便是发生于他们之间的一个历史上著名的辩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如果从“认知活动”方面来看,两人的论说从未见面;如果从观赏一件事物的美悦情这方面来看,则两人所说的也不相干。而他们只在不同的立场与境界上,一个有所断言(“知道鱼是快乐的”),一个有所怀疑(“你既然不是鱼,那么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很显然的!”),这样他们在认知的态度上,便有显著的不同: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惠子着重知识论的判断。这不同的认知态度,是由于他们性格上的相异:庄子具有艺术家的风貌,惠子则带有逻辑家的个性。
“神人”庄子的《南华经》
《庄子》(又名《南华经》)一书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它不仅涉及哲学人伦政治,而且谈论美学艺术语言生物养生等方面。
◆《庄子》书影
延伸阅读
庄子宁做自由之龟
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说:“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
◆庄子像
庄周与蝶之梦
“庄周说梦”看似说梦,却寄寓着庄子深邃的哲学思想,这是庄子兼哲学家文学家诗人于一身的个性化体现。
◆庄子逍遥游,老子守元默
延伸阅读
人生本如是迷茫吗
◆庄周梦蝶
一天,庄子靠椅而坐,仰天而叹,沮丧得如失魂落魄一样。
弟子侍立在旁,说:“先生为何嘘叹?人之形体真可以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吗?今之靠椅而坐者,不是昔之靠椅而坐者吗?”
庄子道:“问得好。而今我丧失了自我,你可明白?”
弟子道:“自我是什么?弟子愚钝,实不明白。”
庄子道:“天下万物,都是彼此相对。故没有彼就没有此,没有你就没有我,这就是相反相成;可不知是谁使成这样的?是冥冥之中的道吗?道又是什么样子?骨骼五脏六腑,遍存于一身,自我究竟是什么?我与谁亲近些呢?是都喜欢它们,还是有所偏爱?如此,则百骨九窍五脏六腑彼此有臣妾关系吗?如果皆是臣妾,这些臣妾之间到底是相互制约呢?或是轮流为君臣呢?难道其中真有主宰者吗?唉,人生一旦接受精气,成就形体,不知不觉中精力就耗尽了。天天与外物争斗摩擦,精神耗尽像马飞奔一样,而自己却不能制止,不亦太可悲了?终身忙碌而不见成功,颓然疲役而不知归宿,可不哀邪!虽说身体不死,有何益处?心神也随身体消亡,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时,本来就这样茫然吗?亦或只我独觉迷茫而别人都不迷茫呢?”
名家之“离坚白”派
公孙龙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但他独特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却对中国哲学逻辑思想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上承邓析伊文惠施的名家学说,下启后期墨家和荀子的逻辑思想,他的哲学构成了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公孙龙像
延伸阅读
名家说“楚王失弓”
据说楚王打猎时丢失了一张弓,随从们请求去找。楚王说:“不用了。楚国人丢了弓,楚国人拾了去,又何必寻找呢?”仲尼听到了说:“楚王的仁义还没有做到家。应该说人丢了弓人拾了去就是了,何必要说楚国呢?”
公孙龙借用孔子关于楚王失弓的说法,指出孔子认为“楚人”和“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就是“楚人非人”的意思。公孙龙的用意,是借用孔子的“楚人非人”道理来辩护他自己的“白马非马”理论。
◆赵国古都邯郸
先秦儒学的集大成之作:《荀子》
《荀子》具有学术批判精神,具备兼容并包的意识,体现了战国百家争鸣走向学术交融的历史趋势。
◆荀子像
延伸阅读
荀子李斯和韩非的关系
韩非是先秦的最后一位重要思想家,李斯是秦帝国最重要的一位高级官员。韩非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入室弟子,但他们也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历代都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派。同时,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许多学者的猛烈抨击。
独裁统治的理论基础:《韩非子》
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韩非子像
◆《韩非子》书影
延伸阅读
韩非寓言之“酒酸与恶狗”
宋国有位小生意人开了家酒店,专门出售陈年佳酿。这间酒店窗明桌净,买卖公道,行人在几里外都能看见门前的酒旗招展。店小二待客笑脸相迎,颇为殷勤。奇怪的是,这间酒店生意冷清,一坛坛老酒开了封卖不出去,都发酸变质了。
店主苦思冥想找不出原因,就去请教附近一个老者。老者沉吟了一番,问他:“你的看门狗凶吗?”店老板纳闷地说:“凶啊,可这跟卖酒有什么关系呢?”老头儿拈着胡须笑道:“恶狗守在门口,见人就咬;酒再好,还有谁敢来买呢?”
韩非以此寓言来说明:有才能的人怀着治国的好想法想要禀陈君王,可有些大臣却像恶狗一样窜出来咬人,这就使国君受到蒙蔽和挟制,也使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
商人促成的杂家著作:《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不是一部系统的哲学著作,它有一定的思想价值,但更主要的是资料价值。它是当时秦国统一天下治理国家的主要思想武器。
◆《吕氏春秋》书影
◆吕不韦像
延伸阅读
吕不韦为《吕氏春秋》做广告
吕不韦生活的年代,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宾客相倾。但吕不韦虽贵为丞相,却是商人出身,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于是他高薪聘请了上千个满腹经纶的文人学者,成立了吕氏文学院,专门撰写以自己的姓氏命名的《吕氏春秋》。书成之后,犹不满足。还命人把书的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书的名声以及书的质量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地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