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大汉第一太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更有甚者,有如此之贼二三人,得秦半两亦或故列国之砸钱,皆熔而得铜,再以一-九之比铸铅钱,以损陛下之德!”
“如此祸乱社稷、损君德之乱臣贼子,实其心可诛,人人得而诛之!!!”
满是恼怒的发出一声低呵,萧何甚至不忘拧其眉,在面前的案几上重重一拍!
见萧何这么一副‘痛心疾首’的架势,刘邦都不由吓了一跳!
甚至有那么一瞬间,刘邦心里都有些打起了鼓。
这厮说的‘乱臣贼子’······
不会就是朕吧?
带着这个疑惑抬起头,见萧何依旧保持着先前那副义正言辞,势与‘逆贼’势不两立的模样,刘邦几乎是不做任何思考,便自然的嗡尔一皱眉!
“太子所言甚是!”
“朕铸汉半两,本为天下之便宜,不曾想,竟为乱臣贼子所用,以为残民之具!”
“哼!”
毫不带做作痕迹的闷哼一声,就见刘邦怒火难遏的将头别了过去,摆出了一副自己跟自己生闷气的模样。
对刘邦这般作态,萧何也没有感到丝毫意外,只阴沉着脸一点头,便继续道:“臣闻太子此言,亦深以为然,恨不能亲执天子剑,瞠目而巡天下,代陛下尽除此等乱臣贼子!”
“怎奈臣年老体弱,空有一腔壮志,而不能得行······”
说着,萧何不忘适时摆出一副‘真是太遗憾了’的表情,又似是自责般摇头一叹息。
而后,萧何便在刘邦‘劝慰’的目光注视下,将自己从刘盈口中‘听’来的建议,尽数摆在了刘邦面前。
“知臣有此壮志,太子不忍臣抱憾而终,便试以‘废钱半两’之事言与臣。”
“太子言: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秦半两虽足重,然又过重,民用之不便;”
“及汉半两,本陛下所铸之汉钱,怎奈贼子作祟,已失其‘便宜天下万民’之始效。”
“故太子意:若欲阻此等乱臣贼子,续铸劣钱以伤天下万民,首当其冲者,便乃禁民私铸!”
神情严肃的道出此语,萧何面上便稍带上了些许唏嘘,以及遗憾。
“陛下许民私铸,本乃让利与民之善举;然陛下之任心,已为贼子用之于残民、害民。”
“为使民不复为贼子所残,陛下纵心有不忍,恐亦当禁民私铸钱,而使少府专之······”
配合着萧何演了好一会儿,见萧何终于说到戏肉,刘邦也是暗自长舒一口气,气质中,也陡然带上了只有处理国事时,才会出现的慎重。
思虑片刻,刘邦便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认可萧何的说法。
——在‘天子不能认错’的前提下,直接承认‘朕当初根本就不该允许民间私自铸钱’,自然是刘邦无法接受的。
但稍微上点春秋笔法,将其解释成‘允许百姓私自铸钱本来没错,怎奈贼子利用这个漏洞残害朕的子民;为了保护子民,朕只能昧着本心,废黜这个原本没错的制度’,就可以勉强接受了。
为了增加这个说法的可信度,刘邦甚至可以装摸做样的在诏书上补充一句:允许百姓私自铸钱,现在还没到时候,等朕把那些别有用心,残害天下百姓的乱臣贼子铲除了,再研究铸币权的私有问题吧。
至于以后?
——活了这把年纪,刘邦还有多长时间的寿命,可以被称为‘以后’?
等过几年,刘邦两腿一蹬,‘许民私铸’的话题,就可以被刘邦一起带进长陵。
就算真有不开眼的二货,问以后的刘盈,甚至刘盈之后的汉天子:什么时候再次允许百姓私自铸钱?那也有的是办法。
怂一点的,可以说:朕德薄,不敢效仿高皇帝的仁政,以伤先祖遗德;此事,还是以后再议吧。
——‘拖’字诀,可不是官僚首创!
而在如今的汉室,只有天子才有资格施行的‘拖’字诀,一般被称之为:奏折留中不发。
留中不发,也可以被翻译成‘拿去当柴火烧了’。
怂的都有‘拖’字诀可以施展,硬气的就更不用说了——完全可以直接回怼一句:三代不同礼,五王不同法!
反正再怎样,最终解释权,也还是在天子手里。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堂堂汉天子,都已经到了无法拒绝‘许民私自铸钱’的地步,那刘汉社稷,也基本到了活该灭亡的那一天了······
总的来说,对于萧何······
不,应该是刘盈。
对于刘盈这个提案,刘邦虽然不算太满意,但也勉强能接受。
见刘邦点头,萧何心中,也是一块大石落地。
——刘邦发行三铢钱,真正为汉室埋下的祸根,其实根本不是三铢钱本身,而是打开了‘许民私铸’的口子!
只要赌上这个口子,禁止少府以外的任何个人或机构铸钱,那三铢钱的问题,就可以说是解决了大半。
剩下的,就是一些补充措施,以及善后工作了。
“除禁民私铸,陛下还当于诏书中明言:凡色不见铜黄、外径不足内孔对径之倍、重不足其面文之钱,皆不可行于市。”
“如此,纵有乱臣贼子得劣钱,亦当无从再行残民之举。”
听到这里,刘邦只下意识皱起眉,望向萧何的目光中,也稍带上了些许迟疑。
见此,萧何只笑着低下头,对刘邦稍一拱手。
“陛下之忧,太子亦已查明。”
“内帑往数岁所入之劣钱、荚钱,皆已为太子用于购粮商之仓。”
“且自陛下令少府铸汉半两至今,天下民皆为私铸劣钱之贼、哄抬粮价之商贾所残,多无余钱。”
“纵有,亦多为秦钱,而非汉半两······”
听到这里,刘邦面上迟疑才悄然退散。
百姓手中没钱,就意味着否定三铢钱的价值,并不会伤到汉室的基本盘。
少府的三铢钱早早甩了出去,也意味着中央财政不会受到打击。
说来说去,废黜三铢钱,只会伤害到那些持有三铢钱的人。
而在三铢钱信用全失的当下,依旧持有三铢钱的人,只可能是铸钱者本人。
如此说来,在当下废除三铢钱,确实可以将失态,控制到最小范围之内······
“嗯·······”
“虽尚不算上佳之策,亦不无不可······”
带着若有所思的神情,丢下这么一句模棱两可的话,刘邦便似是梦游般,缓缓走向了后殿的方向。
而在刘邦身后,看着刘邦离去的背影,丞相萧何的面庞之上,终于涌上了一抹如释重负的笑容······
/> “更有甚者,有如此之贼二三人,得秦半两亦或故列国之砸钱,皆熔而得铜,再以一-九之比铸铅钱,以损陛下之德!”
“如此祸乱社稷、损君德之乱臣贼子,实其心可诛,人人得而诛之!!!”
满是恼怒的发出一声低呵,萧何甚至不忘拧其眉,在面前的案几上重重一拍!
见萧何这么一副‘痛心疾首’的架势,刘邦都不由吓了一跳!
甚至有那么一瞬间,刘邦心里都有些打起了鼓。
这厮说的‘乱臣贼子’······
不会就是朕吧?
带着这个疑惑抬起头,见萧何依旧保持着先前那副义正言辞,势与‘逆贼’势不两立的模样,刘邦几乎是不做任何思考,便自然的嗡尔一皱眉!
“太子所言甚是!”
“朕铸汉半两,本为天下之便宜,不曾想,竟为乱臣贼子所用,以为残民之具!”
“哼!”
毫不带做作痕迹的闷哼一声,就见刘邦怒火难遏的将头别了过去,摆出了一副自己跟自己生闷气的模样。
对刘邦这般作态,萧何也没有感到丝毫意外,只阴沉着脸一点头,便继续道:“臣闻太子此言,亦深以为然,恨不能亲执天子剑,瞠目而巡天下,代陛下尽除此等乱臣贼子!”
“怎奈臣年老体弱,空有一腔壮志,而不能得行······”
说着,萧何不忘适时摆出一副‘真是太遗憾了’的表情,又似是自责般摇头一叹息。
而后,萧何便在刘邦‘劝慰’的目光注视下,将自己从刘盈口中‘听’来的建议,尽数摆在了刘邦面前。
“知臣有此壮志,太子不忍臣抱憾而终,便试以‘废钱半两’之事言与臣。”
“太子言: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秦半两虽足重,然又过重,民用之不便;”
“及汉半两,本陛下所铸之汉钱,怎奈贼子作祟,已失其‘便宜天下万民’之始效。”
“故太子意:若欲阻此等乱臣贼子,续铸劣钱以伤天下万民,首当其冲者,便乃禁民私铸!”
神情严肃的道出此语,萧何面上便稍带上了些许唏嘘,以及遗憾。
“陛下许民私铸,本乃让利与民之善举;然陛下之任心,已为贼子用之于残民、害民。”
“为使民不复为贼子所残,陛下纵心有不忍,恐亦当禁民私铸钱,而使少府专之······”
配合着萧何演了好一会儿,见萧何终于说到戏肉,刘邦也是暗自长舒一口气,气质中,也陡然带上了只有处理国事时,才会出现的慎重。
思虑片刻,刘邦便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认可萧何的说法。
——在‘天子不能认错’的前提下,直接承认‘朕当初根本就不该允许民间私自铸钱’,自然是刘邦无法接受的。
但稍微上点春秋笔法,将其解释成‘允许百姓私自铸钱本来没错,怎奈贼子利用这个漏洞残害朕的子民;为了保护子民,朕只能昧着本心,废黜这个原本没错的制度’,就可以勉强接受了。
为了增加这个说法的可信度,刘邦甚至可以装摸做样的在诏书上补充一句:允许百姓私自铸钱,现在还没到时候,等朕把那些别有用心,残害天下百姓的乱臣贼子铲除了,再研究铸币权的私有问题吧。
至于以后?
——活了这把年纪,刘邦还有多长时间的寿命,可以被称为‘以后’?
等过几年,刘邦两腿一蹬,‘许民私铸’的话题,就可以被刘邦一起带进长陵。
就算真有不开眼的二货,问以后的刘盈,甚至刘盈之后的汉天子:什么时候再次允许百姓私自铸钱?那也有的是办法。
怂一点的,可以说:朕德薄,不敢效仿高皇帝的仁政,以伤先祖遗德;此事,还是以后再议吧。
——‘拖’字诀,可不是官僚首创!
而在如今的汉室,只有天子才有资格施行的‘拖’字诀,一般被称之为:奏折留中不发。
留中不发,也可以被翻译成‘拿去当柴火烧了’。
怂的都有‘拖’字诀可以施展,硬气的就更不用说了——完全可以直接回怼一句:三代不同礼,五王不同法!
反正再怎样,最终解释权,也还是在天子手里。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堂堂汉天子,都已经到了无法拒绝‘许民私自铸钱’的地步,那刘汉社稷,也基本到了活该灭亡的那一天了······
总的来说,对于萧何······
不,应该是刘盈。
对于刘盈这个提案,刘邦虽然不算太满意,但也勉强能接受。
见刘邦点头,萧何心中,也是一块大石落地。
——刘邦发行三铢钱,真正为汉室埋下的祸根,其实根本不是三铢钱本身,而是打开了‘许民私铸’的口子!
只要赌上这个口子,禁止少府以外的任何个人或机构铸钱,那三铢钱的问题,就可以说是解决了大半。
剩下的,就是一些补充措施,以及善后工作了。
“除禁民私铸,陛下还当于诏书中明言:凡色不见铜黄、外径不足内孔对径之倍、重不足其面文之钱,皆不可行于市。”
“如此,纵有乱臣贼子得劣钱,亦当无从再行残民之举。”
听到这里,刘邦只下意识皱起眉,望向萧何的目光中,也稍带上了些许迟疑。
见此,萧何只笑着低下头,对刘邦稍一拱手。
“陛下之忧,太子亦已查明。”
“内帑往数岁所入之劣钱、荚钱,皆已为太子用于购粮商之仓。”
“且自陛下令少府铸汉半两至今,天下民皆为私铸劣钱之贼、哄抬粮价之商贾所残,多无余钱。”
“纵有,亦多为秦钱,而非汉半两······”
听到这里,刘邦面上迟疑才悄然退散。
百姓手中没钱,就意味着否定三铢钱的价值,并不会伤到汉室的基本盘。
少府的三铢钱早早甩了出去,也意味着中央财政不会受到打击。
说来说去,废黜三铢钱,只会伤害到那些持有三铢钱的人。
而在三铢钱信用全失的当下,依旧持有三铢钱的人,只可能是铸钱者本人。
如此说来,在当下废除三铢钱,确实可以将失态,控制到最小范围之内······
“嗯·······”
“虽尚不算上佳之策,亦不无不可······”
带着若有所思的神情,丢下这么一句模棱两可的话,刘邦便似是梦游般,缓缓走向了后殿的方向。
而在刘邦身后,看着刘邦离去的背影,丞相萧何的面庞之上,终于涌上了一抹如释重负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