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凤穿残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当迎天子入龙口。"太史慈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是太史慈一直以来的夙愿。在他看来既然曹操已失圣眷,那就该另选贤能来辅佐天子中兴汉室。至于太史慈心目中的贤能,当然是非蔡吉莫属。然而蔡吉听罢太史慈所言,却收起了酒壶,冲其苦笑道,"那孤岂不成女中曹孟德?"太史慈本想反驳,主上哪会像曹孟德那般视天子如无物。却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因为太史慈这会儿也隐约意识到,如果蔡吉真像他进言的那般迎天子入龙口,最后结果多半也是将天子束之高阁,至多也就是在态度上比曹操更恭敬一些罢了。当然还有另一种选择。那就是让蔡吉解除与曹丕的婚约,转而同天子共结连理。但天子早已立后,蔡吉要想坐上正宫之位,就必须先废去伏后。废后之事事关重大。伏后之父亲伏完为大司徒伏湛七世孙,袭爵“不其侯”,官拜辅国将军。其母更是桓帝长女阳安长公主。伏后不仅出身尊贵,其本人更是言观贞淑,媚兹良哲。蔡吉若强行废后,其恶果恐怕不下此番曹操杀董妃母子。太史慈对蔡吉素来敬佩有加。当然不会愿意自家主上背负如此恶名。所以入宫为后之事,他都不曾考虑过。蔡吉眼见身旁的太史慈默不作声,便心知他已意识到了"奉天子以令诸侯"的麻烦之处。太史慈不是一介武夫,亦非迂腐之人,有些事一旦点穿,其优劣便也不言而喻。曹操与刘协之间的矛盾,本质上是中国延续千年的君权与相权之争。在三省六部制出现之前。中国的相权高度集中,以至于在制度上单凭一相便能与帝王分庭抗礼。当然遇上秦皇汉武之类强势君主时,相权往往会被死死压制烽烟尽处全文阅读。但一个王朝不能保证每一任君主都是秦皇汉武。相比依才能选拔的相权,靠血统传承的君权注定会一代不如一代。当君主的能力无法压制相权时,权臣就出现了。如果权臣对皇室还心存敬畏,那便是周公、霍光。如果权臣不把皇室放在眼里,那诸如李斯杀扶苏、王莽篡汉之类的戏码便接连上演了。不过在三国之前,除了王莽大多数权臣并没有跨过篡位的底线。真正将相权篡夺君权常规化的是曹操、曹丕父子。从曹家父子。到司马懿祖孙三代,再到桓温、桓玄、萧道成、萧衍、陈霸先、宇文泰、高欢、直至隋文帝杨坚,整个魏晋南北朝不断上演着:掌兵权——拜宰相——封国公——赐九锡——封王——禅让——改朝换代的轮回。如果说五胡乱华是魏晋南北朝离乱的外因,那相权篡夺君权便是内患。须知君王固然**,权相也同样独裁。更何况一个每隔五六十年,甚至二三十年就政变改朝换代一次的国家又何谈开疆拓土。传播文明。既然蔡吉已立志要阻止魏晋南北朝的悲剧在这个时空再次上演,那她在抵御五胡乱华的同时,也必须要斩断相权篡夺君权的恶性循环。然而依东汉的官制蔡吉要抵御外敌、变更中央官制,就必然会步曹操的后尘。以宰相的身份斩断相权独裁,乍一看来简直就是个悖论。蔡吉却知历史上确实有人打破了这一悖论,那便是隋文帝杨坚。同时也是杨坚终结了魏晋南北朝四百年的乱世,继汉朝之后再次统一了中国。孤在这个时空能以女子之身提前实现杨坚的功绩吗?若走杨坚路线,就势必先要成为君王,那汉室正统又该如何处置?官渡之战后,蔡吉时常会在夜深人静四下无人时,在心中如此扪心自问。显然经过将近八年的乱世历练,蔡吉已然意识到她所选择的道路不仅充满荆棘,同时也饱含矛盾。一阵冗长的沉默过后,蔡吉再次端起酒盏朝太史慈微笑道,"孤记得子义曾立志要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太史慈见蔡吉提起自己早年的志向,再联想到蔡吉第一次向他坦承女子身份时的场景,不由莞尔笑道,"主上还记得此话。"太史慈当然没有追究蔡吉的意思。事实上就算蔡吉当年没有引用他的口头禅,太史慈依旧会出手帮助那个略显幼稚又充满激情的女孩。因为太史慈那时还从未见过那个诸侯会像蔡吉那般明明一无所有,却敢以自身性命为赌注博取一次拯救苍生的机会。但经过这么多年的追随,特别是蔡吉刚才对迎天子入龙口的态度,太史慈多少也已意识自家主上可能不会再将汉天子放在心上。毕竟如今的蔡吉已非当年黄县城中的孤女,而是坐拥四州之地的齐侯,会有割据一方之心也不足为奇。所以太史慈跟着又轻叹一声道,“此确为慈早年之志。”“那子义如今可还有升天子之阶之心?”蔡吉注视着太史慈再次问道。诚然她当年引用那句“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是为了游说太史慈留下助她一臂之力。但只要太史慈认她做主上,那太史慈的梦想就是她蔡吉的梦想。因为自打立下逐鹿之志的那一天起,蔡吉便已有了背负起所有追随者梦想的觉悟。迎着蔡吉明亮的双眸,太史慈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在他面前放言“只有退缩之人,没有不可成之事”的小丫头。于是他也不再有所保留,直言承认道,“有。”蔡吉听罢太史慈所言,旋即嫣然一笑,举杯起誓,“子义之志,便是孤之志。终有一日孤会令子义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柳丁前段时间的纠结主要有两条,一条就是今天所说的汉朝相权高度集中的问题,这里的相权是广义的相权,不是单指丞相。本以为可以用相权制衡君权,看了南北朝的历史后发觉按隋朝以前的官制这事不靠谱。同时也更钦佩杨坚了,难怪他会被西方如此推崇,他可是解决了同一时代的世界性难题啊。另一条下次再说,总之这两条让柳丁改了大纲,o(n_n)o~(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t
""当迎天子入龙口。"太史慈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是太史慈一直以来的夙愿。在他看来既然曹操已失圣眷,那就该另选贤能来辅佐天子中兴汉室。至于太史慈心目中的贤能,当然是非蔡吉莫属。然而蔡吉听罢太史慈所言,却收起了酒壶,冲其苦笑道,"那孤岂不成女中曹孟德?"太史慈本想反驳,主上哪会像曹孟德那般视天子如无物。却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因为太史慈这会儿也隐约意识到,如果蔡吉真像他进言的那般迎天子入龙口,最后结果多半也是将天子束之高阁,至多也就是在态度上比曹操更恭敬一些罢了。当然还有另一种选择。那就是让蔡吉解除与曹丕的婚约,转而同天子共结连理。但天子早已立后,蔡吉要想坐上正宫之位,就必须先废去伏后。废后之事事关重大。伏后之父亲伏完为大司徒伏湛七世孙,袭爵“不其侯”,官拜辅国将军。其母更是桓帝长女阳安长公主。伏后不仅出身尊贵,其本人更是言观贞淑,媚兹良哲。蔡吉若强行废后,其恶果恐怕不下此番曹操杀董妃母子。太史慈对蔡吉素来敬佩有加。当然不会愿意自家主上背负如此恶名。所以入宫为后之事,他都不曾考虑过。蔡吉眼见身旁的太史慈默不作声,便心知他已意识到了"奉天子以令诸侯"的麻烦之处。太史慈不是一介武夫,亦非迂腐之人,有些事一旦点穿,其优劣便也不言而喻。曹操与刘协之间的矛盾,本质上是中国延续千年的君权与相权之争。在三省六部制出现之前。中国的相权高度集中,以至于在制度上单凭一相便能与帝王分庭抗礼。当然遇上秦皇汉武之类强势君主时,相权往往会被死死压制烽烟尽处全文阅读。但一个王朝不能保证每一任君主都是秦皇汉武。相比依才能选拔的相权,靠血统传承的君权注定会一代不如一代。当君主的能力无法压制相权时,权臣就出现了。如果权臣对皇室还心存敬畏,那便是周公、霍光。如果权臣不把皇室放在眼里,那诸如李斯杀扶苏、王莽篡汉之类的戏码便接连上演了。不过在三国之前,除了王莽大多数权臣并没有跨过篡位的底线。真正将相权篡夺君权常规化的是曹操、曹丕父子。从曹家父子。到司马懿祖孙三代,再到桓温、桓玄、萧道成、萧衍、陈霸先、宇文泰、高欢、直至隋文帝杨坚,整个魏晋南北朝不断上演着:掌兵权——拜宰相——封国公——赐九锡——封王——禅让——改朝换代的轮回。如果说五胡乱华是魏晋南北朝离乱的外因,那相权篡夺君权便是内患。须知君王固然**,权相也同样独裁。更何况一个每隔五六十年,甚至二三十年就政变改朝换代一次的国家又何谈开疆拓土。传播文明。既然蔡吉已立志要阻止魏晋南北朝的悲剧在这个时空再次上演,那她在抵御五胡乱华的同时,也必须要斩断相权篡夺君权的恶性循环。然而依东汉的官制蔡吉要抵御外敌、变更中央官制,就必然会步曹操的后尘。以宰相的身份斩断相权独裁,乍一看来简直就是个悖论。蔡吉却知历史上确实有人打破了这一悖论,那便是隋文帝杨坚。同时也是杨坚终结了魏晋南北朝四百年的乱世,继汉朝之后再次统一了中国。孤在这个时空能以女子之身提前实现杨坚的功绩吗?若走杨坚路线,就势必先要成为君王,那汉室正统又该如何处置?官渡之战后,蔡吉时常会在夜深人静四下无人时,在心中如此扪心自问。显然经过将近八年的乱世历练,蔡吉已然意识到她所选择的道路不仅充满荆棘,同时也饱含矛盾。一阵冗长的沉默过后,蔡吉再次端起酒盏朝太史慈微笑道,"孤记得子义曾立志要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太史慈见蔡吉提起自己早年的志向,再联想到蔡吉第一次向他坦承女子身份时的场景,不由莞尔笑道,"主上还记得此话。"太史慈当然没有追究蔡吉的意思。事实上就算蔡吉当年没有引用他的口头禅,太史慈依旧会出手帮助那个略显幼稚又充满激情的女孩。因为太史慈那时还从未见过那个诸侯会像蔡吉那般明明一无所有,却敢以自身性命为赌注博取一次拯救苍生的机会。但经过这么多年的追随,特别是蔡吉刚才对迎天子入龙口的态度,太史慈多少也已意识自家主上可能不会再将汉天子放在心上。毕竟如今的蔡吉已非当年黄县城中的孤女,而是坐拥四州之地的齐侯,会有割据一方之心也不足为奇。所以太史慈跟着又轻叹一声道,“此确为慈早年之志。”“那子义如今可还有升天子之阶之心?”蔡吉注视着太史慈再次问道。诚然她当年引用那句“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是为了游说太史慈留下助她一臂之力。但只要太史慈认她做主上,那太史慈的梦想就是她蔡吉的梦想。因为自打立下逐鹿之志的那一天起,蔡吉便已有了背负起所有追随者梦想的觉悟。迎着蔡吉明亮的双眸,太史慈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在他面前放言“只有退缩之人,没有不可成之事”的小丫头。于是他也不再有所保留,直言承认道,“有。”蔡吉听罢太史慈所言,旋即嫣然一笑,举杯起誓,“子义之志,便是孤之志。终有一日孤会令子义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柳丁前段时间的纠结主要有两条,一条就是今天所说的汉朝相权高度集中的问题,这里的相权是广义的相权,不是单指丞相。本以为可以用相权制衡君权,看了南北朝的历史后发觉按隋朝以前的官制这事不靠谱。同时也更钦佩杨坚了,难怪他会被西方如此推崇,他可是解决了同一时代的世界性难题啊。另一条下次再说,总之这两条让柳丁改了大纲,o(n_n)o~(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