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陈曦若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兜转转两个回合,没有看到众心所往。
下车问了个年轻的妇人,但她听不懂普通话。我见她旁边有两个年轻小伙子,便继续上前问:“听说你们这里有一些古老的房子,可以告诉我们怎么去吗?”
“老房子?”其中一个小伙子伸手朝前一指“那里就是了。”
顺着他的手指所向看过去,是几间黄砖黑瓦的平房。我又问:“那房子大概有多少年了?”
“很多年了。五六十年,不,应该是上百年。我也不清楚。”
得到的答案不确切,只好再问他人了。一个年纪颇高的大娘告诉我们,集市里有栋老房子是好像是明清时期建的,现在是老年人活动中心,大门口有两只石狮,可以去看看的。
往回走,确实有那么一幢建筑物。大门已经残旧了,横匾书着“文昌宫”三字,门口,有位老大爷抱着一个小孩子放在石狮上逗玩。我们走进去,一栋红得极为彻底的建筑闪入眼睑。我吓了一跳,定定地看了好几分钟。这般的红,是为什么呢?
正如那位大娘所言,现在的文昌宫已经成了老年人活动中心。而始建之时,它是做什么用的,我不知道。我们走进里间,许多老年人在下棋、搓麻将,看到我们进来也不曾抬过头,他们表情适然沉浸于个人的休闲娱乐里。
不知道是否也曾有过很多游人和我们一样闯入他们的世界,和我们一样在这里张望木梁和黑瓦,品评一段历史与一种文化,而他们,早已习为以常了。
好吧,回去吧。不打扰他们的宁静。
车子在小镇徐徐滑行,小镇风貌在眼底缓缓远去。我不断地想,旧州的古建筑除了文昌宫,一定还有别的吧?然而穿街沿巷而过,看着一栋栋旧式的房屋正在拆卸正在毁损,遂又很难过地觉得,这个古镇是没什么可以看的了。
我们远离都市,寻找着一个亲近传统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的古老小镇,然而影映古镇的痕迹却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消逝。人为的破坏、旧居保护意识的薄弱,祖上留下的遗产或许有好大部分是被贫困的村民拆卸去换取家用了吧?可是身为游客,又能对此评说什么呢?
中国古老城镇的命运如旧州者不会少数,我们只是,面对古迹,愈来愈失去初见刹那的感动与抚慰。
10-27-2003
刹那镇远
由黄平前往镇远的路上有段十分怡人的风光。
记不得车子开了多久,只觉得绕过一个弯道,便看见小河旁低矮的村庄。清晨的空气新如洗,吸入一口有股隐隐的甜香。树木掩映着农居,平房、瓦屋笼罩于淡白的饮烟下。半涸的河床边,是绿绿的红薯地。而远山,微云正在出岫。
可惜镜头伸出去,如此美景横断在电线杆处,待同行的驴友们寻得另一拍摄点时,只望着村落的屋顶,不见了弯细的河流。
大家于是作罢。
也许更美的景色会在镇远。
我总是这样认为,对于镇远,未曾到过,但已经很熟悉。我在许多的旅游网站和旅游书籍里遇见过它,它以文字的形式也以图片的模样在我的眼里来来去去。我揣思过它现实中的身影,直至出行前,又将它细细地体味了一遍。
我以为,我是熟稔这个古城的。
所以当车子驶入镇远时,我简直不知道要为何平息内心的激动,感觉自己似乎将与一位神交甚久的好朋友见面。
我清楚它的过去,知道它有许多沧桑故事。
我默念着它的样子:青龙洞、祝圣桥、状元楼、万寿宫、石屏山、四官殿、天后宫、舞阳河、付家民居、周达文故居、文笔塔、古巷道、吊脚楼、回廓它曾经那么近又那么远。
雨。看到镇远了竟是逢上绵绵的雨丝。或许这也没什么不好。雨里相遇更添画意。镇远本来就如画,而画中画是何种的意境?
我们的车子在青石板铺就的古老街巷延行,车窗外,挂于民居楼阁的红红灯笼一盏盏晃过,映在眼底有满满的喜气。我对大红灯笼向来有种莫名的情结,坐在车上也看得极为愉悦。
车子泊好后,驴友们开始摄影了。我用dv录下他们拍照的一些神情姿态和舞阳河边的几处景致后,继续看灯笼。
巷道里有不少汽车往来,巷道两旁一家家商店毗连接邻,让我想起广州的商业街。虽然两者怎么看就怎么不相像,也许是因为车辆吧。我那么固执地认定,静幽的巷子里摆放脚踏车或黄包车比较谐调。
我不清楚雨对拍摄的影响有多大。在细密的雨中拍青龙洞古建筑群可能效果不佳,然而之于看风景的我,那一组烟雨笼聚中的飞檐翘角、红墙青瓦、凌空攀崖的殿阁楼台却胜似海市蜃楼、蓬莱仙岛。它们倚着山壁重叠复重叠,错落有致且花样众多。状元楼气势宏伟,绿木丛林葱葱郁郁。古老的石桥下,依山碧水环绕着水上城居。
这就是我曾经无数次想象过的,镇远的侧脸了。
而我与它的相逢也仅仅是止于此。时间,那么短那么短,仿佛刹那。有些话,才到嘴边,没有说出,便成绝响。
是遗憾吗?是吗?
一直觉得,旅行的意义,不在于看见风景,在于发现风景。可镇远的这一程,是确确实实的走马观花了。
28-10-2003
兜转转两个回合,没有看到众心所往。
下车问了个年轻的妇人,但她听不懂普通话。我见她旁边有两个年轻小伙子,便继续上前问:“听说你们这里有一些古老的房子,可以告诉我们怎么去吗?”
“老房子?”其中一个小伙子伸手朝前一指“那里就是了。”
顺着他的手指所向看过去,是几间黄砖黑瓦的平房。我又问:“那房子大概有多少年了?”
“很多年了。五六十年,不,应该是上百年。我也不清楚。”
得到的答案不确切,只好再问他人了。一个年纪颇高的大娘告诉我们,集市里有栋老房子是好像是明清时期建的,现在是老年人活动中心,大门口有两只石狮,可以去看看的。
往回走,确实有那么一幢建筑物。大门已经残旧了,横匾书着“文昌宫”三字,门口,有位老大爷抱着一个小孩子放在石狮上逗玩。我们走进去,一栋红得极为彻底的建筑闪入眼睑。我吓了一跳,定定地看了好几分钟。这般的红,是为什么呢?
正如那位大娘所言,现在的文昌宫已经成了老年人活动中心。而始建之时,它是做什么用的,我不知道。我们走进里间,许多老年人在下棋、搓麻将,看到我们进来也不曾抬过头,他们表情适然沉浸于个人的休闲娱乐里。
不知道是否也曾有过很多游人和我们一样闯入他们的世界,和我们一样在这里张望木梁和黑瓦,品评一段历史与一种文化,而他们,早已习为以常了。
好吧,回去吧。不打扰他们的宁静。
车子在小镇徐徐滑行,小镇风貌在眼底缓缓远去。我不断地想,旧州的古建筑除了文昌宫,一定还有别的吧?然而穿街沿巷而过,看着一栋栋旧式的房屋正在拆卸正在毁损,遂又很难过地觉得,这个古镇是没什么可以看的了。
我们远离都市,寻找着一个亲近传统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的古老小镇,然而影映古镇的痕迹却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消逝。人为的破坏、旧居保护意识的薄弱,祖上留下的遗产或许有好大部分是被贫困的村民拆卸去换取家用了吧?可是身为游客,又能对此评说什么呢?
中国古老城镇的命运如旧州者不会少数,我们只是,面对古迹,愈来愈失去初见刹那的感动与抚慰。
10-27-2003
刹那镇远
由黄平前往镇远的路上有段十分怡人的风光。
记不得车子开了多久,只觉得绕过一个弯道,便看见小河旁低矮的村庄。清晨的空气新如洗,吸入一口有股隐隐的甜香。树木掩映着农居,平房、瓦屋笼罩于淡白的饮烟下。半涸的河床边,是绿绿的红薯地。而远山,微云正在出岫。
可惜镜头伸出去,如此美景横断在电线杆处,待同行的驴友们寻得另一拍摄点时,只望着村落的屋顶,不见了弯细的河流。
大家于是作罢。
也许更美的景色会在镇远。
我总是这样认为,对于镇远,未曾到过,但已经很熟悉。我在许多的旅游网站和旅游书籍里遇见过它,它以文字的形式也以图片的模样在我的眼里来来去去。我揣思过它现实中的身影,直至出行前,又将它细细地体味了一遍。
我以为,我是熟稔这个古城的。
所以当车子驶入镇远时,我简直不知道要为何平息内心的激动,感觉自己似乎将与一位神交甚久的好朋友见面。
我清楚它的过去,知道它有许多沧桑故事。
我默念着它的样子:青龙洞、祝圣桥、状元楼、万寿宫、石屏山、四官殿、天后宫、舞阳河、付家民居、周达文故居、文笔塔、古巷道、吊脚楼、回廓它曾经那么近又那么远。
雨。看到镇远了竟是逢上绵绵的雨丝。或许这也没什么不好。雨里相遇更添画意。镇远本来就如画,而画中画是何种的意境?
我们的车子在青石板铺就的古老街巷延行,车窗外,挂于民居楼阁的红红灯笼一盏盏晃过,映在眼底有满满的喜气。我对大红灯笼向来有种莫名的情结,坐在车上也看得极为愉悦。
车子泊好后,驴友们开始摄影了。我用dv录下他们拍照的一些神情姿态和舞阳河边的几处景致后,继续看灯笼。
巷道里有不少汽车往来,巷道两旁一家家商店毗连接邻,让我想起广州的商业街。虽然两者怎么看就怎么不相像,也许是因为车辆吧。我那么固执地认定,静幽的巷子里摆放脚踏车或黄包车比较谐调。
我不清楚雨对拍摄的影响有多大。在细密的雨中拍青龙洞古建筑群可能效果不佳,然而之于看风景的我,那一组烟雨笼聚中的飞檐翘角、红墙青瓦、凌空攀崖的殿阁楼台却胜似海市蜃楼、蓬莱仙岛。它们倚着山壁重叠复重叠,错落有致且花样众多。状元楼气势宏伟,绿木丛林葱葱郁郁。古老的石桥下,依山碧水环绕着水上城居。
这就是我曾经无数次想象过的,镇远的侧脸了。
而我与它的相逢也仅仅是止于此。时间,那么短那么短,仿佛刹那。有些话,才到嘴边,没有说出,便成绝响。
是遗憾吗?是吗?
一直觉得,旅行的意义,不在于看见风景,在于发现风景。可镇远的这一程,是确确实实的走马观花了。
28-1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