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柏榴村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今年2月14日,正是梅花盛开的时候,一群汉网人文武汉版的网友,来到武汉东湖梅园访梅,使我有幸二读梅韵。
一读梅韵
记得是丙戌年正月初五,我们武汉三中老三届学友聚会之时,每人均获得一本由许瑶卿老师负责编辑的摄影集梅韵,扉页上还有许老师的签章。我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梅韵一书共选编了70多幅表现梅花风骨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几乎全部都拍自东湖梅园。有“百丈冰前点轻俏”的雪梅,有“嫩萼含葩淡淡姿”的初梅,有“无以著笔写精神”的红梅,有“不与桃李混芳尘”的白梅这时,由许老师拍摄的6帧老梅图,一下子跃入了我的眼帘,那枝杆如狼牙参差,结结相错,色泽苍劲,更衬托出花的娇艳。
看了这梅韵,看了这老梅图,使我联想到许老师正月初五那天,与我们谋面后的一些细节,那不正体现出这梅花的精神么?
许老师深得梅之神韵。早在近40年前,我们就读于武汉三中时就十分敬仰的许老师,现任某新闻学院院长之职,但与我见面后,他不以老师自居,更不以院长自居,而是与他的这群学生以朋友自居。
许老师如约到得比我们所有的人都早。每个学生到来时,他便主动离座,站起身来,热情地迎上前去,紧紧地握住对方的手,道出自己的姓名,然后凭着惊人的记忆,从容貌发生了惊人变化的来人中,一口说出对方的姓名。对没教过的学生,他能马上记下你的名字,再次与你说话时,会准确地叫出你的名字。
席间,许老师作过两次发言,与其说是发言,莫若说是激情演讲。他的讲话抑扬顿挫,把握得十分准确。讲话的声音不大,但像带有磁性一样地吸引着我们每个人;他的讲话句句打动着我们的心,唤起了大家的共鸣。讲话时,他的两手掌相对而摩擦着,这使我想起了40年前,在对校乐队作指导时,在辅导三中师生进行大型史诗歌舞剧东方红排练时,他在讲话时也是这样的,两手掌相对而摩擦着,且身体微微前倾。这使我对眼前这位两鬓已花白的许老师更感到亲切了。
用餐时,他很少坐在桌旁吃点菜或喝一口酒,只是一个劲地拿着照相机抢镜头。对于许老师来说,这只不过是一次极其普通的聚会,这里所出现的镜头可能在其他的场合也会同样出现,且在这里,面对的都是他的学生,是对他崇拜的学生,他完全可以稳稳当当地坐着,拿出做客的姿势来,让学生来为他挟菜,为他敬酒,为他拍照。但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把这群学生,看成是他的朋友。他觉得将这次聚会最精彩的镜头拍下来,是他义不容辞的职责。另一方面,表现出他对新闻摄影、艺术摄影有着执着的追求和爱好,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不放过任何一次对艺术追求的机会。
还剩下只能照4张像时,他停下了自己的照相机拍照,准备在席散之时为大家拍合影照。但他仍没有放下照相的事,他又将同学中的一照相机拿在手里,帮助三两个同学为一组的拍合影照。拍完后,许老师很习惯地将刚照下的镜头给被照相的人鉴定,看是否达到要求。这举动是一般人所做不到的,可许老师这样做了,诚恳而谦虚地这样做了,我心里默默地赞道:真不愧为我们所尊重的许老师。
散席之际,许老师将我们招集到一起,在另一间包房中大家分成三排合影留念。这时,被请来的餐厅服务员,可以说听了一堂生动的照相课。许老师耐心地教他如何对镜头,如何屏住呼吸,如何按快门,那服务员为我们照完像,还得到许老师一番衷心的赞扬。这其间,也使我们受益非浅。
&... -->>
今年2月14日,正是梅花盛开的时候,一群汉网人文武汉版的网友,来到武汉东湖梅园访梅,使我有幸二读梅韵。
一读梅韵
记得是丙戌年正月初五,我们武汉三中老三届学友聚会之时,每人均获得一本由许瑶卿老师负责编辑的摄影集梅韵,扉页上还有许老师的签章。我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梅韵一书共选编了70多幅表现梅花风骨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几乎全部都拍自东湖梅园。有“百丈冰前点轻俏”的雪梅,有“嫩萼含葩淡淡姿”的初梅,有“无以著笔写精神”的红梅,有“不与桃李混芳尘”的白梅这时,由许老师拍摄的6帧老梅图,一下子跃入了我的眼帘,那枝杆如狼牙参差,结结相错,色泽苍劲,更衬托出花的娇艳。
看了这梅韵,看了这老梅图,使我联想到许老师正月初五那天,与我们谋面后的一些细节,那不正体现出这梅花的精神么?
许老师深得梅之神韵。早在近40年前,我们就读于武汉三中时就十分敬仰的许老师,现任某新闻学院院长之职,但与我见面后,他不以老师自居,更不以院长自居,而是与他的这群学生以朋友自居。
许老师如约到得比我们所有的人都早。每个学生到来时,他便主动离座,站起身来,热情地迎上前去,紧紧地握住对方的手,道出自己的姓名,然后凭着惊人的记忆,从容貌发生了惊人变化的来人中,一口说出对方的姓名。对没教过的学生,他能马上记下你的名字,再次与你说话时,会准确地叫出你的名字。
席间,许老师作过两次发言,与其说是发言,莫若说是激情演讲。他的讲话抑扬顿挫,把握得十分准确。讲话的声音不大,但像带有磁性一样地吸引着我们每个人;他的讲话句句打动着我们的心,唤起了大家的共鸣。讲话时,他的两手掌相对而摩擦着,这使我想起了40年前,在对校乐队作指导时,在辅导三中师生进行大型史诗歌舞剧东方红排练时,他在讲话时也是这样的,两手掌相对而摩擦着,且身体微微前倾。这使我对眼前这位两鬓已花白的许老师更感到亲切了。
用餐时,他很少坐在桌旁吃点菜或喝一口酒,只是一个劲地拿着照相机抢镜头。对于许老师来说,这只不过是一次极其普通的聚会,这里所出现的镜头可能在其他的场合也会同样出现,且在这里,面对的都是他的学生,是对他崇拜的学生,他完全可以稳稳当当地坐着,拿出做客的姿势来,让学生来为他挟菜,为他敬酒,为他拍照。但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把这群学生,看成是他的朋友。他觉得将这次聚会最精彩的镜头拍下来,是他义不容辞的职责。另一方面,表现出他对新闻摄影、艺术摄影有着执着的追求和爱好,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不放过任何一次对艺术追求的机会。
还剩下只能照4张像时,他停下了自己的照相机拍照,准备在席散之时为大家拍合影照。但他仍没有放下照相的事,他又将同学中的一照相机拿在手里,帮助三两个同学为一组的拍合影照。拍完后,许老师很习惯地将刚照下的镜头给被照相的人鉴定,看是否达到要求。这举动是一般人所做不到的,可许老师这样做了,诚恳而谦虚地这样做了,我心里默默地赞道:真不愧为我们所尊重的许老师。
散席之际,许老师将我们招集到一起,在另一间包房中大家分成三排合影留念。这时,被请来的餐厅服务员,可以说听了一堂生动的照相课。许老师耐心地教他如何对镜头,如何屏住呼吸,如何按快门,那服务员为我们照完像,还得到许老师一番衷心的赞扬。这其间,也使我们受益非浅。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