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草原驹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代名师大儒方孝孺被明成祖朱棣处死了,因受株连,方孝孺被灭十族,方家九族外加朋友门生凑成十族共八百七十三人全部丧命。方孝孺之死,原因很简单,燕王朱棣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取皇位,他拒绝为其起草即位诏。
拒草即位诏,灭一人可也,何至于灭十族?纵观方孝孺就戮全过程,方孝孺之死和十族被灭的惨剧,固然暴露了封建专制统治者朱棣残暴的一面,但也与方孝孺的愚忠、行事的迂腐、行为的过甚过激有直接的关系。
先说愚忠。燕王攻陷南京进入宫中,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史为谜。一说大内自焚,一说扮僧出逃。在走投无路之际,宫内放火,马皇后投火自尽。就以大内自焚说,面对一具具焦尸,男女无法辨认,宫人无从证实,燕王只得下令葬敛。正在这时,忽有一人满身孝衣,趋至阙下,伏地大哭,声震天地。燕王即令拿住,在这节骨眼上,方孝孺分明是自来送死。他还抗声言道:“我的名声已经扫地,不死还能怎样?”燕王道:“你愿就死,朕偏待你不死,何如?”便命带方孝孺下狱。方孝孺的愚忠,导致其自寻死路。
再说迂腐。方孝孺为建文帝的重臣,为建文帝立谋不少,但无一可用,无一成功,从根本上说,方孝孺实迂腐耳。试举几例。当大兵压境,京城危机之时,方孝孺为建文帝支招:“今日事急,且许割地议和,暂作缓兵之计,俟至募兵四集,再决胜负。”这一迂腐之招,连三岁小孩都骗不了,何况燕王乎?燕王对来使说:“如果只是找个借口缓兵,今日议和,明日仍战,我非愚人,骗我何来?”南京危在旦夕,建文帝忧惧交加,有人劝他出走暂避兵锋,独方孝孺提出:“今宜撤城外居民房屋,趋民运木入城,让燕军无可依存,彼时不战自走。”建文帝下令强拆,撤屋运木进城,民苦不堪言。如此迂腐之策,如何退敌?当燕军逼近城下,建文帝还召方孝孺问计,方孝孺要建文帝“坚守待援,万一不济,当死社稷。”让皇帝以死酬志,足见迂腐之极。话题再回到起草即位诏上。朱棣即将就任皇帝,谁来起草即位诏?廷臣一致举荐方孝孺,方孝孺便从狱中放出,但他仍然满身孝服,悲恸不已。燕王从宝座上下来劝慰他:“先生不要自己苦了自己,我就是效法周公辅助成王罢了。”并且明白告诉他:“谁当皇帝这是我们朱家的事,先生就不必过问了。”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方孝孺硬是不依不饶,穷究朱棣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取皇位是否合法的问题,岂不迂哉?其实,拒草即位诏本无关大局,你不起草,燕王就不会坐龙位、登大宝了吗?更何况,愿意表现自己,想草即位诏的文臣多的是,不予起草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方孝孺分明是没想过这一点,硬是拿自己这颗鸡蛋往石头上碰,这不是迂腐又是什么?
再说行为的过激过甚。首先,朱棣的本意并不想杀死方孝孺,这里有一段缘由。当燕王率兵大举南下的时候,留下了为他谋划夺位的姚广孝辅佐世子,居守北平。临行前,姚广孝跪求一件事:“江南有文学博士方孝孺,素有学行,如果陛下攻下南京,千万不可杀了此人。若杀了他,天下读书种子从此断绝了。”燕王点头答应,记在心里。所以当攻破南京后,虽然列方孝孺为首要罪犯,意中却想保全,迫他事奉。方孝孺下狱后,燕王又派方的门徒相劝。就在确定让方孝孺起草即位诏后,面对满身缟素悲悲切切的方孝孺,燕王先是“劝慰”说“先生不要自己苦了自己”当左右递上纸笔的时候,燕王是“委婉”地说:“先生一代儒宗,今日即位颁诏,烦先生起草,幸勿再辞。”语言很是客气,也给足了方孝孺面子,但方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要杀便杀,诏不可草。”这一举动激起了燕王的气愤,便道:“你怎么能很快死掉呢?就算你不怕死,难道不怕灭你九族吗?”这时方孝孺嗓门更大,厉声道:“便灭我十族,我也不怕。”然后从地上拾起笔大书四个字,掷给燕王道:“这便是你的草诏。”话激话,祸端起。燕王瞧着“燕贼篡位”四个大字,不由头顶冒火,大怒道:“你敢呼我为贼吗?”喝令割开方孝孺的嘴,直至耳旁。最后,将方孝孺处以极刑,十族被灭。历朝没有灭十族的先例,明代的法律上也没有灭十族的条款,朱棣却这么干了。残忍者太残忍,无辜者太无辜,对无辜的八百七十三人的生命,剥夺者朱棣是首恶,但方孝孺难辞其咎。方孝孺拒草即位诏,以一死相拼也就罢了,也算尽了忠,有了义,何苦激变燕王,道出“灭十族”的口实。好,你说灭十族不怕,我就灭你十族!只可怜了八百多条鲜活的生命!
后来者许多人赞赏方孝孺的忠、义、有骨气,我想说,方孝孺是有忠、有义、有骨气的一面,但他更有迂阔的一面,灾祸起于迂阔。忠义可求,但不可以迂害苍生。
一代名师大儒方孝孺被明成祖朱棣处死了,因受株连,方孝孺被灭十族,方家九族外加朋友门生凑成十族共八百七十三人全部丧命。方孝孺之死,原因很简单,燕王朱棣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取皇位,他拒绝为其起草即位诏。
拒草即位诏,灭一人可也,何至于灭十族?纵观方孝孺就戮全过程,方孝孺之死和十族被灭的惨剧,固然暴露了封建专制统治者朱棣残暴的一面,但也与方孝孺的愚忠、行事的迂腐、行为的过甚过激有直接的关系。
先说愚忠。燕王攻陷南京进入宫中,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史为谜。一说大内自焚,一说扮僧出逃。在走投无路之际,宫内放火,马皇后投火自尽。就以大内自焚说,面对一具具焦尸,男女无法辨认,宫人无从证实,燕王只得下令葬敛。正在这时,忽有一人满身孝衣,趋至阙下,伏地大哭,声震天地。燕王即令拿住,在这节骨眼上,方孝孺分明是自来送死。他还抗声言道:“我的名声已经扫地,不死还能怎样?”燕王道:“你愿就死,朕偏待你不死,何如?”便命带方孝孺下狱。方孝孺的愚忠,导致其自寻死路。
再说迂腐。方孝孺为建文帝的重臣,为建文帝立谋不少,但无一可用,无一成功,从根本上说,方孝孺实迂腐耳。试举几例。当大兵压境,京城危机之时,方孝孺为建文帝支招:“今日事急,且许割地议和,暂作缓兵之计,俟至募兵四集,再决胜负。”这一迂腐之招,连三岁小孩都骗不了,何况燕王乎?燕王对来使说:“如果只是找个借口缓兵,今日议和,明日仍战,我非愚人,骗我何来?”南京危在旦夕,建文帝忧惧交加,有人劝他出走暂避兵锋,独方孝孺提出:“今宜撤城外居民房屋,趋民运木入城,让燕军无可依存,彼时不战自走。”建文帝下令强拆,撤屋运木进城,民苦不堪言。如此迂腐之策,如何退敌?当燕军逼近城下,建文帝还召方孝孺问计,方孝孺要建文帝“坚守待援,万一不济,当死社稷。”让皇帝以死酬志,足见迂腐之极。话题再回到起草即位诏上。朱棣即将就任皇帝,谁来起草即位诏?廷臣一致举荐方孝孺,方孝孺便从狱中放出,但他仍然满身孝服,悲恸不已。燕王从宝座上下来劝慰他:“先生不要自己苦了自己,我就是效法周公辅助成王罢了。”并且明白告诉他:“谁当皇帝这是我们朱家的事,先生就不必过问了。”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方孝孺硬是不依不饶,穷究朱棣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取皇位是否合法的问题,岂不迂哉?其实,拒草即位诏本无关大局,你不起草,燕王就不会坐龙位、登大宝了吗?更何况,愿意表现自己,想草即位诏的文臣多的是,不予起草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方孝孺分明是没想过这一点,硬是拿自己这颗鸡蛋往石头上碰,这不是迂腐又是什么?
再说行为的过激过甚。首先,朱棣的本意并不想杀死方孝孺,这里有一段缘由。当燕王率兵大举南下的时候,留下了为他谋划夺位的姚广孝辅佐世子,居守北平。临行前,姚广孝跪求一件事:“江南有文学博士方孝孺,素有学行,如果陛下攻下南京,千万不可杀了此人。若杀了他,天下读书种子从此断绝了。”燕王点头答应,记在心里。所以当攻破南京后,虽然列方孝孺为首要罪犯,意中却想保全,迫他事奉。方孝孺下狱后,燕王又派方的门徒相劝。就在确定让方孝孺起草即位诏后,面对满身缟素悲悲切切的方孝孺,燕王先是“劝慰”说“先生不要自己苦了自己”当左右递上纸笔的时候,燕王是“委婉”地说:“先生一代儒宗,今日即位颁诏,烦先生起草,幸勿再辞。”语言很是客气,也给足了方孝孺面子,但方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要杀便杀,诏不可草。”这一举动激起了燕王的气愤,便道:“你怎么能很快死掉呢?就算你不怕死,难道不怕灭你九族吗?”这时方孝孺嗓门更大,厉声道:“便灭我十族,我也不怕。”然后从地上拾起笔大书四个字,掷给燕王道:“这便是你的草诏。”话激话,祸端起。燕王瞧着“燕贼篡位”四个大字,不由头顶冒火,大怒道:“你敢呼我为贼吗?”喝令割开方孝孺的嘴,直至耳旁。最后,将方孝孺处以极刑,十族被灭。历朝没有灭十族的先例,明代的法律上也没有灭十族的条款,朱棣却这么干了。残忍者太残忍,无辜者太无辜,对无辜的八百七十三人的生命,剥夺者朱棣是首恶,但方孝孺难辞其咎。方孝孺拒草即位诏,以一死相拼也就罢了,也算尽了忠,有了义,何苦激变燕王,道出“灭十族”的口实。好,你说灭十族不怕,我就灭你十族!只可怜了八百多条鲜活的生命!
后来者许多人赞赏方孝孺的忠、义、有骨气,我想说,方孝孺是有忠、有义、有骨气的一面,但他更有迂阔的一面,灾祸起于迂阔。忠义可求,但不可以迂害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