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阿溟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十五
刘二娃的为人,没啥多话,是那么几句话,说完就是。一张脸,黑镗镗的,如果不挂上笑容,活象谁欠了他债似的。高高的个头,一身使不完的劲。白天里没有使完的劲,晚上全用到了四儿身上。
“今天不行,要生病。”
“谁说的?我不搞,让你抱着铺盖,流着眼泪想那个死鬼?”
四儿挣扎着,他略一用劲,她便到了他身下。四儿放弃一切努力,由了他去。后来,四儿便是顺从,无条件地顺从。她要刘二娃相信,既然嫁了他,就是他的女人,一切的一切都是他的,希望自己的顺从能渐渐地摸去二娃心底的阴影。
“你咋和刘五摆那么久的龙门阵呢?这个人有点偷鸡摸狗的,以后少理他。”
“我去买盐巴,在路上偶然碰到的,他说认识我,叫我二嫂,估计是你家的亲戚,说了几句闲话。”
“叫你二嫂就是亲戚?以后这一带的人都叫你二嫂,都是亲戚?”
“好嘛,我少理就是了。”
在娶儿媳妇这件事上,二娃爹心头亮堂堂的。他有两女一儿。女儿们早早地打发(嫁)到山外,每年走几趟亲家,见识多一点。看着坝区的农民盖楼房,买摩托,着实羡慕。知道这个世道要头脑,要冲劲,倒不像一般山里的老农民把持家务,二娃满二十,便当了家。稚儿放得早,翅膀硬得早,飞得也早。他巴望着二娃能重展刘家昔日的辉煌,几年下来,刘家并无起色。二娃只上了小学,连农药的使用说明也不太能看明白,脑子灵光不起来。
夜里,躺在床上,听着风声虫鸣,似乎是刘家的祖宗们在发问:你们咋弄的嘛?死脑木壳的,这样下去,我们恐怕连香火气气都闻不到了。他实在不甘心刘家这么败落下去,这个家需要一个好头脑,需要新鲜血液。能念到初中的女娃儿,一般嫁了山外,剩下的,左一个不称心,右一个不如意,二娃的婚事一拖再拖。等到二娃二十六七岁,周围的人在背后悄悄说:看来要打光棍,要不就是娶寡妇。
做儿子的脸天天阴着,明摆着埋怨老爹耽误了他的婚姻。做爹的,着了急,不再挑剔。一个偶然的机会,听人谈起三年前垮掉的流花大桥和柳叶坝那个克夫的四儿。这个女娃儿虽然命硬,条件还真好,也算不得是正式寡妇。她克强娃儿,倒不一定克别人。托人一说,还算顺利,四儿没有提苛刻条件。刘家在礼数上也没有亏待她,按迎娶黄花闺女的规格,一样样过礼,照着坝上人家的摆设布置了新房。黑马山一带,田地肥沃,粮食不缺,粮囤里有隔年的余粮,缺的是钱。粮食不值钱,谷子六七毛一斤,大米一块多一斤。一亩田能产谷子千多斤,价值不到千元。除去投入,缴了税费,收入微薄,有时还要倒赔。二娃在挣钱理家上没有多少招数,家里的储蓄来自养猪和卖桔,一分一分地算,一分一分地省。为了娶四儿,刘家耗尽了积蓄。
这段时间,他暗中观察四儿。她的性格沉静,喜怒哀乐很少在脸上,和同龄人比起来少些活泼。对公婆、对丈夫的礼数样样到家,分毫不差。田头的活做不了,地头的活还行。从性格脾气到说话做事,没啥大毛病。但不管她的手脚有多勤快,嘴巴有多甜,她的眼光始终是冷冷的,淡淡的,让人摸不清她在想啥。二娃说:这人的心没有带来,跟死鬼一起走了。做爹的嘴上说:我就不信活人比不过死人,你对人家好点。心里却不免有点失望,四儿不是他理想中的儿媳妇。
他盼着四儿给刘家生个好孙子。
四儿也想快点有个儿子。有个儿子,过去的很多事会从记忆抹去。做母亲是件快乐的事,有一个新的生命属于自己,她的日子会鲜活起来,不再空洞苍白。到那时,二娃也许就不再阴着脸说她成天想死鬼了。另外么,也算对刘家有个交代。
有一句俗话:头年月光照新房,二年月照娃尿床。男女同居,若不采取避孕措施,一两月就怀上了,女人的肚子会一天天膨胀起来,完成传宗接代的使命。这是女性的天职,也是女性的自豪。可四儿偏偏怀不上孩子,半年过去了,她的腹部依旧平平坦坦。
十六
年三十,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停了外面的活路,歇了下来,一家人坐一块儿,热热乎乎地吃团年饭。山村的团年饭,讲究多,吃饭前要放爆竹。山坳里的爆竹声,从下午四点以后,噼里啪啦的一直延绵到傍晚。按习俗,团年饭吃得时间越长越好,刘家的团年饭从傍晚开始,一直吃到十一点过,二娃父子还在喝酒。
厨房里,四儿在菜板上麻利地切着大头菜。大头菜是一种根茎,可以如芽菜一样腌制,也可以凉拌着吃。大年初一,吃汤圆时,一般用凉拌大头菜佐食。四儿先将大头菜对剖开,顺着长的一边,轻轻划成薄薄的片,却不切断,让这些片底部连着。再竖着切薄片,这次要切断。切下的,形状如鸡冠,叫“鸡冠子”随着哚哚哚的剁菜声,菜板上有了一堆“鸡冠子”
“四儿,别急,还有半小时才十二点呢。”
二娃妈在灯影里忙着扫地。按习俗,翻过了十二点,家里就不能动刀,也不能倒垃圾了。厨房里的活路必须赶完。
“妈,碗还没有洗呢,得赶快了。”
“不急,反正有多的,堆那里,过两天洗。”
“还是洗出来吧,我去堂屋收拾桌子。”
说话间,四儿已经将切好的大头菜放一大海碗里,拌上盐,出水。她把碗放灶台上,扭着腰儿,甩着辫儿,出了厨房,去堂屋。二娃妈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暗暗地叹气,这个媳妇什么都好,就是肚子大不起来。自己年轻的时候,生活那么差,月事都不怎么正常,仍旧沾着男人就怀上了,咋会半年没有动静?想着想着,二娃妈暗暗拿了个主意。
她顺手往灶膛里塞了一把茅草,火欢快地舔着锅底,锅里的水很快热了。等四儿把碗收回厨房,婆媳俩边洗碗边摆龙门阵。待碗筷入橱,二娃妈从灶上的吊壶里倒出热水,两人正着洗手“啪啪啪——”除夕的鞭炮放响了。新年来了!
“四儿,明天到乌尤寺给菩萨拜个年,上过年香。”
“不是大年初一不能出门吗?”
“给菩萨拜年是可以出门的。乌尤寺里面有尊送子娘娘,听说很灵,让她保佑你生个大胖小子。”
“妈,我不怎么相信菩萨”四儿想对二娃妈说,柳叶坝的那棵大榕树,白白受了那么多香火,结果也没能保佑流花大桥不被洪水冲垮。话到这里,四儿的声音有点涩,她想起了她的强哥,再也说不下去了。
“四儿,别说妈迷信,大年初一,别随口说话。听妈一回啊,跟妈去给菩萨烧柱香。”
“要到哪里去?”二娃红着一双眼,摇摇晃晃地进了厨房,随身带进的寒气里,裹着浓烈的酒味。
“我叫四儿跟去给乌尤寺的菩萨烧过年香呢?”
“妈,那些泥泥巴人能能保佑谁?不不去”
“听说里面的送子娘娘蛮灵哦,一求就有的。”
“四四儿,你给老子去!养养个鸡婆还要下蛋呢,你也给老子下下个蛋。”二娃高声大气地吼着,脸红得像关公,眼瞪得像铃铛,额角青筋直跳。
“你小声点,今天是大年初一,像在和人吵架一样。四儿”
四儿的脸憋得通红,眼泪在眼眶里转着。蛮横!这二娃太蛮横了。强哥何曾这样对待过她?四儿啊,你真的没有福气,那么好的男人,却不能白头。今天可不能哭!她使劲咬着嘴唇,忍着心酸,冲二娃妈点了点头。
“爸爸,快来帮我点炮。”院坝里,一个稚嫩的声音在叫,是刘大娃家那个五岁的小儿子。
这声音飞到了屋里的三个人耳里,大家互相望了一眼,醉酒的、心酸的、心急的,同时在想:确实该有个孩子了!
十七
到乌尤寺上香后,四儿没有急着回家,回了趟娘家。
和母亲连着谈了两个通宵,四儿妈盘问了一下所有细节,最后说,你去医院检查一下吧。四儿去了卫生院。医生细细地盘问,四儿面红耳赤地回答,末了叫上手术台检查,最后说,你没有问题,叫你男人来。
“你是女的,能检查他?”
“下一个!你在罗嗦啥?我都没有说不能看,他还害羞?”
回到黑马山,捱到天黑,转弯抹角地提起,二娃先是一脸疑惑,再是一脸惊讶,最后是一脸愤怒。
“竟然怀疑我没有生育能力?看清楚点,你男人壮实得很,咋会没生育?”
四儿心头怯了一下,鼓起勇气:“有没有生育,不是看你壮不壮,而是”下面的话,说不出口。
“咋不说了呢?分明自己是只不会下蛋的鸡,还赖我头上,看我等会儿咋搞你。”
“你你反正你要去。”四儿一急,哭了起来。
被惊动的公婆,好半天才问出个眉目,二娃爹紧锁着眉头,低沉着声音:“明天一起到县医院去检查。”
冬天的日头短,下午六点,暮霭已经从山谷里漫了上来。二娃妈站在院门口,眺望着山脊,咋还没有回来?天渐渐黑定了,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风很凉,皂荚树上的老鸹不时悸人心魄地叫上几声,让人既冷又怕。刚转身往回走,蹲着身边的花儿跃起身来,沿着青石板路往山脊上奔,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花儿,接主人去了。
夜已经很深了,山村的夜一片静谧,偶尔的狗叫声听起来有点惊心。刘家堂屋里黄黄的电灯光暖暖地漾出万字窗棂,在地坝的青石板上划出一个个模糊的方格,好象要把过山而来的冷风框进去热乎热乎似的。灯下,刘家一家四口,围坐在屋中央那张八仙桌上,刚好一人占一方。桌子中间有一张薄薄的纸,八只眼睛都盯着它。
二娃爹垂着眼皮,手下意思地卷着叶子烟,卷紧了放松,松开了又卷紧。二娃妈一脸的戚然,这个善良的女人,满目的困惑。二娃眼里的蛮光少了一点,多了点游离。四儿一脸凄凉,眼光冷得像冰一样。
半晌,二娃爹抬起眼来,扫了众人一眼,掉过头去看山墙。油漆早已剥落殆尽的木板墙上,挂着些像框,里面嵌着刘家的列祖列宗的画像或照片,面目已经模糊不清。山风透过破败的窗棂,呼呼地灌进屋来,扫荡着屋里的暖意。那张薄纸起伏了几下,飘到半空中,要随风溜走。二娃妈伸出干枯的手,小心翼翼地把它抓住,放在桌上,抹平,挪过泡着茶的大搪瓷盅压着。歪着头看了看,她看不懂上面的内容,知道这张纸关系着这个家的未来。
风中,墙上的像框颤颤地摇晃着,终于“啪”地掉下一张,破碎的玻璃撒在补得看不清原貌的木质地板上,没有人挪动去收拾。
眼前的事实,叫人难以接受。一个身强力壮的汉子,居然只能带给妻子百分之二至三的受孕机会,换句话说,几乎没有生育能力。对于二娃爹妈来讲,不能相信就此可能断了香火。对于四儿来讲,对生活的最后一点希望也变得那么渺茫,像坠入黑暗一样,前面黑漆漆一片。倒是二娃的心不那么沉重,没后代就没后代,不是他不想要,是没有法子要。
夜更深了,风“呼呼”地越刮越紧。“咔嚓”一声响,大概是皂荚树的枯枝落在了屋顶上。
二娃爹手里的烟又卷紧了,没有再松开,直接送到嘴边,点上。白色的烟雾从他嘴里冒出来,熏得人的眼湿润润的。他吧嗒几口,绷着脸:“睡去吧,这事不要说出去了,明天该干啥干啥,天,还没有塌下来。”
“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还有百分之二至三嘛”二娃怏怏的,做爹的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直到他把后面的话咽回去。
这晚,四儿和衣而眠,二娃破例没有找她的麻烦。
十八
一夜北风呼啸,第二天艳阳高照。冬日的太阳比较金贵,四儿拆了床上的被褥,满满的一大脚盆,端到井边刷洗。
“四儿真勤快,撵着太阳洗东西。”
回过头,刘大嫂端着一撮箕红苕站在身后。四儿赶紧挪动脚盆,让她放下撮箕。然后帮着她提水。
“昨晚你们一家人在干啥?那么晚还不睡。”
“没干啥,说些闲话。”
“你比来的时候瘦多了,能早点睡就早点睡,要晓得爱惜自己的身体。”
四儿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来黑马山这么久,因为二娃不高兴她和人接触,几乎没有和谁谈过知心话。大嫂干脆靠过来,把嘴放在她耳边说着闺房话,四儿的脸红得像桃花。
这时刘强走进了院子。躺在地坝中晒太阳的花儿“唬”地站了起来,咆哮着,四儿呵道:“花儿,花儿,莫乱叫。”花儿原地转了几圈,又躺下去,继续惬意地享受太阳。
刘大嫂快人快语:“哎,村长大人,啥风把你吹来了?”
“啥风?昨晚的西北风呗。我说啊,老听你叫村长、村长的,说过多少次,是村主任,咋就改不了口呢?”
“村主任?多拗口啊,还是村长好,响亮。”
“嗬,你干脆叫保长算了,更响亮。”
四儿的嘴蠕动了一下,掠过一丝不意察觉的浅笑,什么村长、保长的,闲扯。她挪过脚盆,蹲下身去,继续搓被单。
“四儿,我和你有仇气?咋不理我呢?”
“强哥”四儿轻轻地叫道,心头酸酸的,眼睛直发潮。唉,此强哥非彼强哥,这是别人的强哥,她的强哥在另一个世界里。刘强从她眼底读出了那份凄楚,暗自诧异,年年轻轻的,咋会有如此饱含沧桑的眼神?本想开两句玩笑,话到嘴边咽了回去,直奔主题。
“我来看一下你们家里的小广播是不是好的?过几天,镇上要在广播上讲抛秧技术和柑桔树整枝。明年开春,技术员要下来指导抛秧技术。”
“有人来指导桔树的嫁接吗?”四儿随口问。刘家桔园里的红桔属淘汰对象,早该嫁接新品种。二娃嫌嫁接后要歇年,没有搞。
“你家桔园不用嫁接了,要么改种枇杷,要么干脆留着。红桔淘汰得差不多了,物以稀为贵,再过几年,说不定反倒值钱了。”
“红桔的价格恐怕不容易上来,还是改种吧。”
“听说柳叶坝有水果协会,他们咋搞的?”
刘大嫂见俩人聊得投机,自己插不上嘴,端上红苕去喂猪。刘强叫住她:“你家的猪没有喂饲料?”
“只有一头没有喂,自己留着过年吃。”
“杀的时候喊一声,我来割点肉过年,我家的全是饲料猪。”
不知什么时候,二娃挑着粪桶,站在院门口。看着四儿和刘强二人说着,比划着,一张脸阴得快下雨了。这个贱婆娘,平时难得说上三句话,这会儿话倒不少。二娃爹拿着粪瓢,后一步走拢,看看院里,又看看二娃,眼里闪过一丝狡黠。他拉了儿子一把,附耳低语。二娃先是忿然,后是无奈,最后把粪桶一撂,走了。二娃爹看着他的背影,摇摇头,拣起粪桶挑子进了院,堆起一脸笑:“刘主任,啥风把你吹来了?”
“老太爷回来了,咋你挑粪上山,二娃呢?”
“二娃挑上去的,给桔子树埋点底肥。他还在山上,没有下来。”
“还指望着老树... -->>
十五
刘二娃的为人,没啥多话,是那么几句话,说完就是。一张脸,黑镗镗的,如果不挂上笑容,活象谁欠了他债似的。高高的个头,一身使不完的劲。白天里没有使完的劲,晚上全用到了四儿身上。
“今天不行,要生病。”
“谁说的?我不搞,让你抱着铺盖,流着眼泪想那个死鬼?”
四儿挣扎着,他略一用劲,她便到了他身下。四儿放弃一切努力,由了他去。后来,四儿便是顺从,无条件地顺从。她要刘二娃相信,既然嫁了他,就是他的女人,一切的一切都是他的,希望自己的顺从能渐渐地摸去二娃心底的阴影。
“你咋和刘五摆那么久的龙门阵呢?这个人有点偷鸡摸狗的,以后少理他。”
“我去买盐巴,在路上偶然碰到的,他说认识我,叫我二嫂,估计是你家的亲戚,说了几句闲话。”
“叫你二嫂就是亲戚?以后这一带的人都叫你二嫂,都是亲戚?”
“好嘛,我少理就是了。”
在娶儿媳妇这件事上,二娃爹心头亮堂堂的。他有两女一儿。女儿们早早地打发(嫁)到山外,每年走几趟亲家,见识多一点。看着坝区的农民盖楼房,买摩托,着实羡慕。知道这个世道要头脑,要冲劲,倒不像一般山里的老农民把持家务,二娃满二十,便当了家。稚儿放得早,翅膀硬得早,飞得也早。他巴望着二娃能重展刘家昔日的辉煌,几年下来,刘家并无起色。二娃只上了小学,连农药的使用说明也不太能看明白,脑子灵光不起来。
夜里,躺在床上,听着风声虫鸣,似乎是刘家的祖宗们在发问:你们咋弄的嘛?死脑木壳的,这样下去,我们恐怕连香火气气都闻不到了。他实在不甘心刘家这么败落下去,这个家需要一个好头脑,需要新鲜血液。能念到初中的女娃儿,一般嫁了山外,剩下的,左一个不称心,右一个不如意,二娃的婚事一拖再拖。等到二娃二十六七岁,周围的人在背后悄悄说:看来要打光棍,要不就是娶寡妇。
做儿子的脸天天阴着,明摆着埋怨老爹耽误了他的婚姻。做爹的,着了急,不再挑剔。一个偶然的机会,听人谈起三年前垮掉的流花大桥和柳叶坝那个克夫的四儿。这个女娃儿虽然命硬,条件还真好,也算不得是正式寡妇。她克强娃儿,倒不一定克别人。托人一说,还算顺利,四儿没有提苛刻条件。刘家在礼数上也没有亏待她,按迎娶黄花闺女的规格,一样样过礼,照着坝上人家的摆设布置了新房。黑马山一带,田地肥沃,粮食不缺,粮囤里有隔年的余粮,缺的是钱。粮食不值钱,谷子六七毛一斤,大米一块多一斤。一亩田能产谷子千多斤,价值不到千元。除去投入,缴了税费,收入微薄,有时还要倒赔。二娃在挣钱理家上没有多少招数,家里的储蓄来自养猪和卖桔,一分一分地算,一分一分地省。为了娶四儿,刘家耗尽了积蓄。
这段时间,他暗中观察四儿。她的性格沉静,喜怒哀乐很少在脸上,和同龄人比起来少些活泼。对公婆、对丈夫的礼数样样到家,分毫不差。田头的活做不了,地头的活还行。从性格脾气到说话做事,没啥大毛病。但不管她的手脚有多勤快,嘴巴有多甜,她的眼光始终是冷冷的,淡淡的,让人摸不清她在想啥。二娃说:这人的心没有带来,跟死鬼一起走了。做爹的嘴上说:我就不信活人比不过死人,你对人家好点。心里却不免有点失望,四儿不是他理想中的儿媳妇。
他盼着四儿给刘家生个好孙子。
四儿也想快点有个儿子。有个儿子,过去的很多事会从记忆抹去。做母亲是件快乐的事,有一个新的生命属于自己,她的日子会鲜活起来,不再空洞苍白。到那时,二娃也许就不再阴着脸说她成天想死鬼了。另外么,也算对刘家有个交代。
有一句俗话:头年月光照新房,二年月照娃尿床。男女同居,若不采取避孕措施,一两月就怀上了,女人的肚子会一天天膨胀起来,完成传宗接代的使命。这是女性的天职,也是女性的自豪。可四儿偏偏怀不上孩子,半年过去了,她的腹部依旧平平坦坦。
十六
年三十,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停了外面的活路,歇了下来,一家人坐一块儿,热热乎乎地吃团年饭。山村的团年饭,讲究多,吃饭前要放爆竹。山坳里的爆竹声,从下午四点以后,噼里啪啦的一直延绵到傍晚。按习俗,团年饭吃得时间越长越好,刘家的团年饭从傍晚开始,一直吃到十一点过,二娃父子还在喝酒。
厨房里,四儿在菜板上麻利地切着大头菜。大头菜是一种根茎,可以如芽菜一样腌制,也可以凉拌着吃。大年初一,吃汤圆时,一般用凉拌大头菜佐食。四儿先将大头菜对剖开,顺着长的一边,轻轻划成薄薄的片,却不切断,让这些片底部连着。再竖着切薄片,这次要切断。切下的,形状如鸡冠,叫“鸡冠子”随着哚哚哚的剁菜声,菜板上有了一堆“鸡冠子”
“四儿,别急,还有半小时才十二点呢。”
二娃妈在灯影里忙着扫地。按习俗,翻过了十二点,家里就不能动刀,也不能倒垃圾了。厨房里的活路必须赶完。
“妈,碗还没有洗呢,得赶快了。”
“不急,反正有多的,堆那里,过两天洗。”
“还是洗出来吧,我去堂屋收拾桌子。”
说话间,四儿已经将切好的大头菜放一大海碗里,拌上盐,出水。她把碗放灶台上,扭着腰儿,甩着辫儿,出了厨房,去堂屋。二娃妈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暗暗地叹气,这个媳妇什么都好,就是肚子大不起来。自己年轻的时候,生活那么差,月事都不怎么正常,仍旧沾着男人就怀上了,咋会半年没有动静?想着想着,二娃妈暗暗拿了个主意。
她顺手往灶膛里塞了一把茅草,火欢快地舔着锅底,锅里的水很快热了。等四儿把碗收回厨房,婆媳俩边洗碗边摆龙门阵。待碗筷入橱,二娃妈从灶上的吊壶里倒出热水,两人正着洗手“啪啪啪——”除夕的鞭炮放响了。新年来了!
“四儿,明天到乌尤寺给菩萨拜个年,上过年香。”
“不是大年初一不能出门吗?”
“给菩萨拜年是可以出门的。乌尤寺里面有尊送子娘娘,听说很灵,让她保佑你生个大胖小子。”
“妈,我不怎么相信菩萨”四儿想对二娃妈说,柳叶坝的那棵大榕树,白白受了那么多香火,结果也没能保佑流花大桥不被洪水冲垮。话到这里,四儿的声音有点涩,她想起了她的强哥,再也说不下去了。
“四儿,别说妈迷信,大年初一,别随口说话。听妈一回啊,跟妈去给菩萨烧柱香。”
“要到哪里去?”二娃红着一双眼,摇摇晃晃地进了厨房,随身带进的寒气里,裹着浓烈的酒味。
“我叫四儿跟去给乌尤寺的菩萨烧过年香呢?”
“妈,那些泥泥巴人能能保佑谁?不不去”
“听说里面的送子娘娘蛮灵哦,一求就有的。”
“四四儿,你给老子去!养养个鸡婆还要下蛋呢,你也给老子下下个蛋。”二娃高声大气地吼着,脸红得像关公,眼瞪得像铃铛,额角青筋直跳。
“你小声点,今天是大年初一,像在和人吵架一样。四儿”
四儿的脸憋得通红,眼泪在眼眶里转着。蛮横!这二娃太蛮横了。强哥何曾这样对待过她?四儿啊,你真的没有福气,那么好的男人,却不能白头。今天可不能哭!她使劲咬着嘴唇,忍着心酸,冲二娃妈点了点头。
“爸爸,快来帮我点炮。”院坝里,一个稚嫩的声音在叫,是刘大娃家那个五岁的小儿子。
这声音飞到了屋里的三个人耳里,大家互相望了一眼,醉酒的、心酸的、心急的,同时在想:确实该有个孩子了!
十七
到乌尤寺上香后,四儿没有急着回家,回了趟娘家。
和母亲连着谈了两个通宵,四儿妈盘问了一下所有细节,最后说,你去医院检查一下吧。四儿去了卫生院。医生细细地盘问,四儿面红耳赤地回答,末了叫上手术台检查,最后说,你没有问题,叫你男人来。
“你是女的,能检查他?”
“下一个!你在罗嗦啥?我都没有说不能看,他还害羞?”
回到黑马山,捱到天黑,转弯抹角地提起,二娃先是一脸疑惑,再是一脸惊讶,最后是一脸愤怒。
“竟然怀疑我没有生育能力?看清楚点,你男人壮实得很,咋会没生育?”
四儿心头怯了一下,鼓起勇气:“有没有生育,不是看你壮不壮,而是”下面的话,说不出口。
“咋不说了呢?分明自己是只不会下蛋的鸡,还赖我头上,看我等会儿咋搞你。”
“你你反正你要去。”四儿一急,哭了起来。
被惊动的公婆,好半天才问出个眉目,二娃爹紧锁着眉头,低沉着声音:“明天一起到县医院去检查。”
冬天的日头短,下午六点,暮霭已经从山谷里漫了上来。二娃妈站在院门口,眺望着山脊,咋还没有回来?天渐渐黑定了,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风很凉,皂荚树上的老鸹不时悸人心魄地叫上几声,让人既冷又怕。刚转身往回走,蹲着身边的花儿跃起身来,沿着青石板路往山脊上奔,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花儿,接主人去了。
夜已经很深了,山村的夜一片静谧,偶尔的狗叫声听起来有点惊心。刘家堂屋里黄黄的电灯光暖暖地漾出万字窗棂,在地坝的青石板上划出一个个模糊的方格,好象要把过山而来的冷风框进去热乎热乎似的。灯下,刘家一家四口,围坐在屋中央那张八仙桌上,刚好一人占一方。桌子中间有一张薄薄的纸,八只眼睛都盯着它。
二娃爹垂着眼皮,手下意思地卷着叶子烟,卷紧了放松,松开了又卷紧。二娃妈一脸的戚然,这个善良的女人,满目的困惑。二娃眼里的蛮光少了一点,多了点游离。四儿一脸凄凉,眼光冷得像冰一样。
半晌,二娃爹抬起眼来,扫了众人一眼,掉过头去看山墙。油漆早已剥落殆尽的木板墙上,挂着些像框,里面嵌着刘家的列祖列宗的画像或照片,面目已经模糊不清。山风透过破败的窗棂,呼呼地灌进屋来,扫荡着屋里的暖意。那张薄纸起伏了几下,飘到半空中,要随风溜走。二娃妈伸出干枯的手,小心翼翼地把它抓住,放在桌上,抹平,挪过泡着茶的大搪瓷盅压着。歪着头看了看,她看不懂上面的内容,知道这张纸关系着这个家的未来。
风中,墙上的像框颤颤地摇晃着,终于“啪”地掉下一张,破碎的玻璃撒在补得看不清原貌的木质地板上,没有人挪动去收拾。
眼前的事实,叫人难以接受。一个身强力壮的汉子,居然只能带给妻子百分之二至三的受孕机会,换句话说,几乎没有生育能力。对于二娃爹妈来讲,不能相信就此可能断了香火。对于四儿来讲,对生活的最后一点希望也变得那么渺茫,像坠入黑暗一样,前面黑漆漆一片。倒是二娃的心不那么沉重,没后代就没后代,不是他不想要,是没有法子要。
夜更深了,风“呼呼”地越刮越紧。“咔嚓”一声响,大概是皂荚树的枯枝落在了屋顶上。
二娃爹手里的烟又卷紧了,没有再松开,直接送到嘴边,点上。白色的烟雾从他嘴里冒出来,熏得人的眼湿润润的。他吧嗒几口,绷着脸:“睡去吧,这事不要说出去了,明天该干啥干啥,天,还没有塌下来。”
“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还有百分之二至三嘛”二娃怏怏的,做爹的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直到他把后面的话咽回去。
这晚,四儿和衣而眠,二娃破例没有找她的麻烦。
十八
一夜北风呼啸,第二天艳阳高照。冬日的太阳比较金贵,四儿拆了床上的被褥,满满的一大脚盆,端到井边刷洗。
“四儿真勤快,撵着太阳洗东西。”
回过头,刘大嫂端着一撮箕红苕站在身后。四儿赶紧挪动脚盆,让她放下撮箕。然后帮着她提水。
“昨晚你们一家人在干啥?那么晚还不睡。”
“没干啥,说些闲话。”
“你比来的时候瘦多了,能早点睡就早点睡,要晓得爱惜自己的身体。”
四儿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来黑马山这么久,因为二娃不高兴她和人接触,几乎没有和谁谈过知心话。大嫂干脆靠过来,把嘴放在她耳边说着闺房话,四儿的脸红得像桃花。
这时刘强走进了院子。躺在地坝中晒太阳的花儿“唬”地站了起来,咆哮着,四儿呵道:“花儿,花儿,莫乱叫。”花儿原地转了几圈,又躺下去,继续惬意地享受太阳。
刘大嫂快人快语:“哎,村长大人,啥风把你吹来了?”
“啥风?昨晚的西北风呗。我说啊,老听你叫村长、村长的,说过多少次,是村主任,咋就改不了口呢?”
“村主任?多拗口啊,还是村长好,响亮。”
“嗬,你干脆叫保长算了,更响亮。”
四儿的嘴蠕动了一下,掠过一丝不意察觉的浅笑,什么村长、保长的,闲扯。她挪过脚盆,蹲下身去,继续搓被单。
“四儿,我和你有仇气?咋不理我呢?”
“强哥”四儿轻轻地叫道,心头酸酸的,眼睛直发潮。唉,此强哥非彼强哥,这是别人的强哥,她的强哥在另一个世界里。刘强从她眼底读出了那份凄楚,暗自诧异,年年轻轻的,咋会有如此饱含沧桑的眼神?本想开两句玩笑,话到嘴边咽了回去,直奔主题。
“我来看一下你们家里的小广播是不是好的?过几天,镇上要在广播上讲抛秧技术和柑桔树整枝。明年开春,技术员要下来指导抛秧技术。”
“有人来指导桔树的嫁接吗?”四儿随口问。刘家桔园里的红桔属淘汰对象,早该嫁接新品种。二娃嫌嫁接后要歇年,没有搞。
“你家桔园不用嫁接了,要么改种枇杷,要么干脆留着。红桔淘汰得差不多了,物以稀为贵,再过几年,说不定反倒值钱了。”
“红桔的价格恐怕不容易上来,还是改种吧。”
“听说柳叶坝有水果协会,他们咋搞的?”
刘大嫂见俩人聊得投机,自己插不上嘴,端上红苕去喂猪。刘强叫住她:“你家的猪没有喂饲料?”
“只有一头没有喂,自己留着过年吃。”
“杀的时候喊一声,我来割点肉过年,我家的全是饲料猪。”
不知什么时候,二娃挑着粪桶,站在院门口。看着四儿和刘强二人说着,比划着,一张脸阴得快下雨了。这个贱婆娘,平时难得说上三句话,这会儿话倒不少。二娃爹拿着粪瓢,后一步走拢,看看院里,又看看二娃,眼里闪过一丝狡黠。他拉了儿子一把,附耳低语。二娃先是忿然,后是无奈,最后把粪桶一撂,走了。二娃爹看着他的背影,摇摇头,拣起粪桶挑子进了院,堆起一脸笑:“刘主任,啥风把你吹来了?”
“老太爷回来了,咋你挑粪上山,二娃呢?”
“二娃挑上去的,给桔子树埋点底肥。他还在山上,没有下来。”
“还指望着老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