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隆庆中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嘉靖三十三年九月十三日,京师已经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马上就是嘉靖的生日了,朝廷上下早就筹备多时了,虽然嘉靖照例不会出席,但是礼不可废,这毕竟是朝廷的重大礼仪活动。
而北直隶的官道上,从南直隶来的赵文华亲兵正在快马加鞭的传递捷报。多亏了朝廷为了了解运河沿岸的情况,由漕运总督和总兵,在漕运的沿岸,60里设置一递马,专门用来传送往来河漕的紧急公文,逐程接力,每天可以行程300里,直抵通州。
三名亲兵抵达通州后,每隔一个时辰,次第出发,赶往京师,一路高呼,南直隶大捷!引得京师百姓纷纷打听,最近南直隶有什么战事吗。
亲兵们直抵通政司,将报捷文书送达,事关军情,通政司的官员们当然不敢懈怠,立刻汇报通政使李开先,按照大明制度,外官奏本及诸司衙门的题本则皆从通政司进呈皇帝御览,各类章奏在通政司、会极门集中后,转行宫中文书房进行备案,节写副本。文书房有掌房10员,掌收通政司每日封进本章,并会极门京官及藩所上接本。
按照正常程序,每日早朝由六科掌科官于御前进呈,经由皇帝阅览后的奏章, 由六科官员送至内阁进行票拟,如涉及具体事务,须由相关部院多官会议,议定解决办法,是为部议。议得结果奏告皇帝,称为部覆,或覆奏。
但是嘉靖对科道官吏一向不怎么感冒,再加上他长期居住在西苑,早朝更是无从谈起,现在六科已经没有向皇帝直接呈送奏疏的权力。而且这套制度极易泄密,经由通政司的文书在行移过程中易遭到干涉,导致信息泄露, 甚至出现上奏者以虚言受祸的现象。
嘉靖改变了策略,在通政司登记完奏疏后,由司礼监先送御批,转至内阁。
李开先知道,无论是嘉靖还是内阁,甚至是自家裕王殿下,对于东南的战事都是极为重视的,况且是报捷的文书,当然要马上送达,李开先亲自将奏疏送达西苑,结果李开先刚刚回到通政司,南直隶报捷的文书又到了,如此三次,把李开先腿都跑细了。
他也明白,这是赵文华玩的花招,他知道嘉靖马上要过生日了,就别出心裁的搞出这个一日三捷来讨好嘉靖皇帝。
果不其然,无逸殿内,嘉靖收到第一份报捷文书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多开心,在他看来,官军收复崇明,还好意思报什么捷,这不是官军该做的吗?最多就是算南直隶的官员们好歹实心用事了一把,夺回了崇明,算是功过相抵罢了。
紧接着就是第二份报捷的文书,嘉靖这些有些好奇了,南直隶官军不是已经夺回崇明了,还报什么捷?嘉靖看过后对赵文华等人的观感变好了,赵文华还算是个堪用的人,不仅夺回了崇明,还令戚继光追击倭寇,取得大捷,阵斩名贼徐海,确实算得上大明近年以来少有的大捷了。
在嘉靖心目中,对赵文华观感已经是很不错了,是个会办事的人,能够替嘉靖长脸。
没想到过了一会南直隶的第三份报捷文书又来了,嘉靖这就有点开心,难道赵文华在南直隶还打了大胜仗吗?嘉靖赶紧命黄锦取来查看,果然不负嘉靖的厚望,俞大猷在上海县全歼倭寇三千余,还生擒了倭寇首领辛五郎,这是自倭寇猖獗以来,官军取得的最大胜利。
尤其是生擒贼首,这是嘉靖完全没有想到的,又在他生日的时候报捷,嘉靖觉得赵文华果然是很聪明的臣子,其实嘉靖当了这么多年皇帝,怎么会不知道赵文华肯定是有心安排的这样报捷的,这些事情嘉靖怎么会不知道呢,只不过看破不说破罢了。
对此嘉靖还是非常高兴的,下令将报捷文书昭告天下,同时召见内阁阁臣和兵部尚书杨博。
三位阁臣的杨博到了以后,嘉靖先将南直隶报捷的文书给诸位大臣们看过后,问道:“诸位都是老于政务、兵事的,这报捷的文书,可有问题。”
这点是嘉靖现在最关心的问题,要是赵文华伪造大捷来欺骗他,那嘉靖的脸可就要丢到九霄云外去了,这点严嵩赶紧出来担保道:“陛下,臣以为赵文华应当不至于。陛下知道的,赵文华乃是臣之义子,臣素知之,赵文华虽然有些轻佻,但是绝不敢欺君的。”
严嵩现在当然要站出来为赵文华担保了,不管赵文华是否作假,严嵩都只能力挺他,他和赵文华的政治生命是联系在一起的,况且严嵩并不认为赵文华有这么大的胆量,敢去伪造捷报,欺骗皇帝。
而杨博仔细看过报捷文书后说道:“陛下,臣以为这文书应该没什么问题。”杨博老于军务,对于这些事情还是比较了解的,不管是阵斩徐海,还是生擒辛五郎,这都是不好作假的。
若是你赵文华向朝廷汇报阵斩徐海,过两天徐海又在别的地方出现,那不是立马穿帮吗?尤其是辛五郎,虽然他是个倭贼,但是毕竟是倭寇中有名有姓的名贼,核实起来并不费事。
何况赵文华报捷斩首都是四千多了,这四千颗首级,可不是闹着玩的,赵文华就算大胆,也不敢放纵官军去杀良冒功,弄四千颗首级来,南直隶是什么地方啊,又不是什么蛮荒之地,天高皇帝远,这里有个风吹草动,朝廷立马就会知道的,所以杨博认为,赵文华伪造的可能性极小。
连杨博这个兵部尚书都认可了,嘉靖自然是很开心的,不管赵文华在报捷的手段上完了多少花招,起码军功是实实在在的,这点就让嘉靖非常开心,嘉靖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诸位就先议一议督抚总兵的升赏吧,其余有功之臣,等到详细战报到后再议。”
嘉靖已经定调的时候,徐阶纵然内心不悦,也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与严嵩等人商量起来此事了。
嘉靖三十三年九月十三日,京师已经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马上就是嘉靖的生日了,朝廷上下早就筹备多时了,虽然嘉靖照例不会出席,但是礼不可废,这毕竟是朝廷的重大礼仪活动。
而北直隶的官道上,从南直隶来的赵文华亲兵正在快马加鞭的传递捷报。多亏了朝廷为了了解运河沿岸的情况,由漕运总督和总兵,在漕运的沿岸,60里设置一递马,专门用来传送往来河漕的紧急公文,逐程接力,每天可以行程300里,直抵通州。
三名亲兵抵达通州后,每隔一个时辰,次第出发,赶往京师,一路高呼,南直隶大捷!引得京师百姓纷纷打听,最近南直隶有什么战事吗。
亲兵们直抵通政司,将报捷文书送达,事关军情,通政司的官员们当然不敢懈怠,立刻汇报通政使李开先,按照大明制度,外官奏本及诸司衙门的题本则皆从通政司进呈皇帝御览,各类章奏在通政司、会极门集中后,转行宫中文书房进行备案,节写副本。文书房有掌房10员,掌收通政司每日封进本章,并会极门京官及藩所上接本。
按照正常程序,每日早朝由六科掌科官于御前进呈,经由皇帝阅览后的奏章, 由六科官员送至内阁进行票拟,如涉及具体事务,须由相关部院多官会议,议定解决办法,是为部议。议得结果奏告皇帝,称为部覆,或覆奏。
但是嘉靖对科道官吏一向不怎么感冒,再加上他长期居住在西苑,早朝更是无从谈起,现在六科已经没有向皇帝直接呈送奏疏的权力。而且这套制度极易泄密,经由通政司的文书在行移过程中易遭到干涉,导致信息泄露, 甚至出现上奏者以虚言受祸的现象。
嘉靖改变了策略,在通政司登记完奏疏后,由司礼监先送御批,转至内阁。
李开先知道,无论是嘉靖还是内阁,甚至是自家裕王殿下,对于东南的战事都是极为重视的,况且是报捷的文书,当然要马上送达,李开先亲自将奏疏送达西苑,结果李开先刚刚回到通政司,南直隶报捷的文书又到了,如此三次,把李开先腿都跑细了。
他也明白,这是赵文华玩的花招,他知道嘉靖马上要过生日了,就别出心裁的搞出这个一日三捷来讨好嘉靖皇帝。
果不其然,无逸殿内,嘉靖收到第一份报捷文书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多开心,在他看来,官军收复崇明,还好意思报什么捷,这不是官军该做的吗?最多就是算南直隶的官员们好歹实心用事了一把,夺回了崇明,算是功过相抵罢了。
紧接着就是第二份报捷的文书,嘉靖这些有些好奇了,南直隶官军不是已经夺回崇明了,还报什么捷?嘉靖看过后对赵文华等人的观感变好了,赵文华还算是个堪用的人,不仅夺回了崇明,还令戚继光追击倭寇,取得大捷,阵斩名贼徐海,确实算得上大明近年以来少有的大捷了。
在嘉靖心目中,对赵文华观感已经是很不错了,是个会办事的人,能够替嘉靖长脸。
没想到过了一会南直隶的第三份报捷文书又来了,嘉靖这就有点开心,难道赵文华在南直隶还打了大胜仗吗?嘉靖赶紧命黄锦取来查看,果然不负嘉靖的厚望,俞大猷在上海县全歼倭寇三千余,还生擒了倭寇首领辛五郎,这是自倭寇猖獗以来,官军取得的最大胜利。
尤其是生擒贼首,这是嘉靖完全没有想到的,又在他生日的时候报捷,嘉靖觉得赵文华果然是很聪明的臣子,其实嘉靖当了这么多年皇帝,怎么会不知道赵文华肯定是有心安排的这样报捷的,这些事情嘉靖怎么会不知道呢,只不过看破不说破罢了。
对此嘉靖还是非常高兴的,下令将报捷文书昭告天下,同时召见内阁阁臣和兵部尚书杨博。
三位阁臣的杨博到了以后,嘉靖先将南直隶报捷的文书给诸位大臣们看过后,问道:“诸位都是老于政务、兵事的,这报捷的文书,可有问题。”
这点是嘉靖现在最关心的问题,要是赵文华伪造大捷来欺骗他,那嘉靖的脸可就要丢到九霄云外去了,这点严嵩赶紧出来担保道:“陛下,臣以为赵文华应当不至于。陛下知道的,赵文华乃是臣之义子,臣素知之,赵文华虽然有些轻佻,但是绝不敢欺君的。”
严嵩现在当然要站出来为赵文华担保了,不管赵文华是否作假,严嵩都只能力挺他,他和赵文华的政治生命是联系在一起的,况且严嵩并不认为赵文华有这么大的胆量,敢去伪造捷报,欺骗皇帝。
而杨博仔细看过报捷文书后说道:“陛下,臣以为这文书应该没什么问题。”杨博老于军务,对于这些事情还是比较了解的,不管是阵斩徐海,还是生擒辛五郎,这都是不好作假的。
若是你赵文华向朝廷汇报阵斩徐海,过两天徐海又在别的地方出现,那不是立马穿帮吗?尤其是辛五郎,虽然他是个倭贼,但是毕竟是倭寇中有名有姓的名贼,核实起来并不费事。
何况赵文华报捷斩首都是四千多了,这四千颗首级,可不是闹着玩的,赵文华就算大胆,也不敢放纵官军去杀良冒功,弄四千颗首级来,南直隶是什么地方啊,又不是什么蛮荒之地,天高皇帝远,这里有个风吹草动,朝廷立马就会知道的,所以杨博认为,赵文华伪造的可能性极小。
连杨博这个兵部尚书都认可了,嘉靖自然是很开心的,不管赵文华在报捷的手段上完了多少花招,起码军功是实实在在的,这点就让嘉靖非常开心,嘉靖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诸位就先议一议督抚总兵的升赏吧,其余有功之臣,等到详细战报到后再议。”
嘉靖已经定调的时候,徐阶纵然内心不悦,也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与严嵩等人商量起来此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