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傲雪之梅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921年10月,我的爷爷出生在大巴山深处一个普通的人家。家里虽不能说大富大贵,但也能丰衣足食。宽敞的四合院,还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若隐若现。我一直在想,爷爷当时也算是电视里所叫的少爷吧!
在他小时候,生活应该无忧无虑。风雨飘摇的年代,贫穷的大巴山,纯朴的山里人,落后原始却处处充满人情味。爷爷从小机灵可爱,聪明帅气,很受长辈邻居们的喜爱。
在他十二岁那年,他成了乡共青团的一员。当时,社会动乱不堪,那些共青团的孩子们,几乎都是贫苦人家出身,目的也是保家卫国。爷爷在共青团没呆多久,中国共产党红四方面军在张国焘领导下进入我们川北,与川陕边党组织创建了川陕根据地。爷爷得知这一消息,突然觉得乡共青团太小太乱了。小小年纪的他也真是年少气胜,没跟家里打声招呼,就跑去报名参军,当了一名真正的红军。当时家里人特别着急,以为爷爷丢了,亲人难过了好一阵,乡里乡亲都说,这么乖巧懂事的孩子丢掉了真可惜。
爷爷参加了红军,由于年龄太小,上战场暂时还不行,就被安排在炊事班。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1935年3月28日至4月21日,张国焘战略配合红一方面军,发起嘉陵江战役,令红四方面军放弃川陕根据地,强渡嘉陵江,向西挺进。5月中旬占领了茂县、理番。6月,抵达岷江以西的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6月17日,张国焘、陈昌浩反对向东向北发展的川陕甘方针,复电中共中央,认为“北川一带地形给养均不利大部队行动”“敌已有准备”、不宜过岷江东打。提出向西发展“组织远征军,占领青海、新疆”不久,张国焘率左路军穿过松潘草地到达阿坝后,拒绝继续北上,他们南下再过草地,希望能在西康创建根据地。那一年,爷爷还不到14岁。恶劣的天气,寒冷潮湿,部队征战也损失惨重。爷爷当时就一件单衣,一双草鞋,路上也基本上没多少吃的。后来,听爷爷讲的亲身经历真跟我们书上读到的一般。他们开始还有面饼之类的干粮,后来干粮没有了,就挖野菜,到最后来,只能吃树根树皮,连水都成了困难,长这么大,第一次体味到了什么是饥寒交迫,什么叫命如草菅。在过草地时,爷爷还亲眼看到一个跟他年纪差不多的战友落入了沼泽地,他还没来得及呼救,另一位战友去搭救,也一便陷了进去,永远也没有起来。当时,爷爷就在想,如果能活着出去,便是一件多么幸运且奢侈的事情。
后来,事情发生了变化。张国焘背叛中国共产党投靠了国民党阵营,爷爷同张国焘部下的许多红军战士,也不得不随之进了国民党阵营,爷爷仍然是炊事班的一名炊事员。在国民党部队里,爷爷是“人在曹营心在汉”一心想逃离,回到共产党身边。于是,没呆多久,他和炊事班的另两名战士,在一次行军途中,偷偷的逃跑了。那时他们也不知道红军去了哪儿,他们想,即便是找着了红军大部队,可也担心自己曾进了国民党阵营而误会他们。想起自己参军的历程,不免有些荒唐。保家卫国似乎不行了,小小年纪的他们,身上什么东西也没带,没钱没吃的,也不知道去哪儿,只得沿路乞讨回到了大巴山的老家。
>
1921年10月,我的爷爷出生在大巴山深处一个普通的人家。家里虽不能说大富大贵,但也能丰衣足食。宽敞的四合院,还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若隐若现。我一直在想,爷爷当时也算是电视里所叫的少爷吧!
在他小时候,生活应该无忧无虑。风雨飘摇的年代,贫穷的大巴山,纯朴的山里人,落后原始却处处充满人情味。爷爷从小机灵可爱,聪明帅气,很受长辈邻居们的喜爱。
在他十二岁那年,他成了乡共青团的一员。当时,社会动乱不堪,那些共青团的孩子们,几乎都是贫苦人家出身,目的也是保家卫国。爷爷在共青团没呆多久,中国共产党红四方面军在张国焘领导下进入我们川北,与川陕边党组织创建了川陕根据地。爷爷得知这一消息,突然觉得乡共青团太小太乱了。小小年纪的他也真是年少气胜,没跟家里打声招呼,就跑去报名参军,当了一名真正的红军。当时家里人特别着急,以为爷爷丢了,亲人难过了好一阵,乡里乡亲都说,这么乖巧懂事的孩子丢掉了真可惜。
爷爷参加了红军,由于年龄太小,上战场暂时还不行,就被安排在炊事班。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1935年3月28日至4月21日,张国焘战略配合红一方面军,发起嘉陵江战役,令红四方面军放弃川陕根据地,强渡嘉陵江,向西挺进。5月中旬占领了茂县、理番。6月,抵达岷江以西的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6月17日,张国焘、陈昌浩反对向东向北发展的川陕甘方针,复电中共中央,认为“北川一带地形给养均不利大部队行动”“敌已有准备”、不宜过岷江东打。提出向西发展“组织远征军,占领青海、新疆”不久,张国焘率左路军穿过松潘草地到达阿坝后,拒绝继续北上,他们南下再过草地,希望能在西康创建根据地。那一年,爷爷还不到14岁。恶劣的天气,寒冷潮湿,部队征战也损失惨重。爷爷当时就一件单衣,一双草鞋,路上也基本上没多少吃的。后来,听爷爷讲的亲身经历真跟我们书上读到的一般。他们开始还有面饼之类的干粮,后来干粮没有了,就挖野菜,到最后来,只能吃树根树皮,连水都成了困难,长这么大,第一次体味到了什么是饥寒交迫,什么叫命如草菅。在过草地时,爷爷还亲眼看到一个跟他年纪差不多的战友落入了沼泽地,他还没来得及呼救,另一位战友去搭救,也一便陷了进去,永远也没有起来。当时,爷爷就在想,如果能活着出去,便是一件多么幸运且奢侈的事情。
后来,事情发生了变化。张国焘背叛中国共产党投靠了国民党阵营,爷爷同张国焘部下的许多红军战士,也不得不随之进了国民党阵营,爷爷仍然是炊事班的一名炊事员。在国民党部队里,爷爷是“人在曹营心在汉”一心想逃离,回到共产党身边。于是,没呆多久,他和炊事班的另两名战士,在一次行军途中,偷偷的逃跑了。那时他们也不知道红军去了哪儿,他们想,即便是找着了红军大部队,可也担心自己曾进了国民党阵营而误会他们。想起自己参军的历程,不免有些荒唐。保家卫国似乎不行了,小小年纪的他们,身上什么东西也没带,没钱没吃的,也不知道去哪儿,只得沿路乞讨回到了大巴山的老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