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三国异侠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吕布悄然离开太师府,果然并未回他的温侯府,而是径直的奔赴王允的司徒府而来。
王允也早从太师府回来,就如他已预知吕布必来造访,早就在府中等候。
吕布与王允相见礼毕,王允便道:“奉先不在家等候迎娶新娘,为什么却愁眉苦脸,驾临敝府?”
吕布叹了口气,道:“正为公之女貂蝉姑娘而来呢。”
王允吃惊道:“太师已代奉先接小女貂蝉去了,不是以公公身分代奉先接新娘子么?为什么奉先又回返敝府?”
吕布恨恨的咬牙道:“老贼已将貂蝉自霸占了。”
王允佯装大惊失色,道:“竟有这等事吗?奉先乃太师的义子啊!”
吕布见王允仍不相信,便把他潜入太师府,与貂蝉相见,亦由她亲口哭诉的事,一一告知王允。王允一面听,一面叹气,未了迎面长叹一声,又连连顿足,半晌不语。过了好一会,王允才低声道:“不料董太师竟作此禽兽之所为也。”他伸手握住吕布手臂,又悄声道:“且到里面密室商议。”
两人走入密室,吕布见再无秘密外泄之虑,忍不住又咬牙切齿的把他对董卓的愤恨,细说一遍。
王允道:“太师淫辱我女,夺将军之妻,确教天下人耻笑!但并不是笑太师,而是笑我与将军二人!我老迈无能,受此辱也无可奈何,可惜将军乃盖世英雄,岂能忍受此夺妻淫妻奇耻大辱吗?”
吕布被王允所激,不由怒气冲天,拍案大骂“董卓老贼”,王允故作惊惶,急道:“是老夫失言了,请将军息怒。”
吕布咬牙恨道:“我杀此老贼,以雪奇耻。”
王允连忙伸手掩住吕布之口,道:“将军慎言!恐怕此言外泄……”
吕布慨然道:“大丈夫顶天立地,岂能郁郁久居人下也。”
王允一听,这才微笑道:“以将军之才,确非董太师所能掩盖压迫也。”
吕布心中仍有疑虑,道:“我欲杀此老贼,但我与他有父子之情,未知世人可能谅我吗?”
王允微笑道:“将军本姓吕,太师自姓董,父子之说不外虚名罢了……况且他夺妻淫妻,又岂存半点父子之念呢?”
吕布忽然醒悟,道:“若非王司徒所言,吕布几乎被老贼欺骗了。”
王允见吕布的反心已越来越强烈,便不失时机的进一步鼓动,道:“将军既有此念,王允便不妨直言了!我以为,将军若扶助汉室除贼,便是忠臣,青史留名,流芳百世;若助董卓,便即叛逆,必遗臭万年。”
吕布离席向王允一揖拜道:“吕布除贼之心已决,请勿生疑。”王允故意进一步扯紧扣住吕布的圈套,道:“王某只怕其中有变,则我与小女貂蝉,均死无葬身之地了啊!”
吕布一听,心中反而唯恐王允不与他站于同一阵线,他连忙拔出佩刀,刺臂出血,誓道:“我若反悔,当有如此臂血。”
王允知吕布已心狠意绝,除贼之志已坚,不由大喜,他连忙向吕布拜谢道:“将军此举,当有益于国家臣民,王允代天下人谢过将军。”
当下王允与吕布商定,为尽快救出貂蝉,以保其贞洁之身,决定立刻行事。只待王允布置妥当,便即施行除贼大计。吕布先行告辞走了。
王允待吕布离开,连夜把朝中的大臣士孙瑞、黄琬二人请来,共谋除贼之计,士孙瑞是朝廷仆射,黄琬是司隶校尉,二人均忠心于汉室朝廷。
王允把与吕布共谋除国贼董卓之事,向士、黄二人说了。
士孙瑞和黄琬听说吕布已反叛董卓,均心神一振,信心陡增。
士孙瑞道:“现下献帝有病新愈,可借此为由,派人前去请董卓入朝议事。同时以天子密诏召吕布,率军兵伏于朝门之内,董卓抵朝门,即群拥而击杀,必可令老贼伏法也。”
黄瑰沉吟道:“此计甚妙,但派去请董卓之人,十分关键,若能令董卓深信不疑,则大事成矣!但派谁去为好呢?”
王允微笑道:“董卓的部将李肃,是吕布的同乡;吕布之所以投靠董卓,亦是此人一手促成。现时因董卓不升李肃的官位,李肃对董卓心怀怨恨。若令李肃去请董卓,老贼必深信不疑。而且我在董卓身边,尚伏有另一路奇兵,管教董卓必入圈套无疑。”
士孙瑞、黄琬二人均大表赞同。于是,除贼大计,最终商定了。
※※※
第二天一早,王允便派人把吕布秘密请至司徒府,商量行事。吕布道:“既然诸位已定大计,便依计行事便了!李肃处我自有办法要他前去促请老贼;他若真不去,我便先把李肃一剑斩了。”
吕布果然很快便把李肃请来。吕布道:“昔日是您劝说我斩了丁原而投靠董卓。但如今董卓上欺天子,下虐百姓,恶贯满盈,人神共愤,我被您累负上助纣为虐之名了!您令吕布不义也。”
李肃一听,见吕布已动杀机,又惧他神勇无敌,不由大骇,忙道:“李肃知罪矣!但未知可有补救之法,以挽回罪孽?”
吕布沉声道:“若您有意补过,可往太师府传天子诏书,宣董卓入朝,我自有妙计除此国贼!您亦因此可力扶汉室,共作忠臣。您意下如何?”
李肃本来已因不受董卓重用而心生怨恨,此时眼见吕布也有反心,便连忙道:“我亦久欲除此国贼矣,可惜独力难支而已。将军有天子诏书,乃大好机会,李肃岂敢不从?当决然效命。”
当下吕布与李肃折箭为誓,绝不反悔。吕布便派人通知王允。王允决定,除贼之计立即施行。
当天中午,李肃便乘骑至董卓的太师府,报说有天子诏书,董卓一听,便命李肃入见。李肃拜见毕,董卓立刻道:“李肃,天子有甚诏书?”
李肃道:“天子病体初愈,自知不能视政,此事太师想必已悉?”... -->>
吕布悄然离开太师府,果然并未回他的温侯府,而是径直的奔赴王允的司徒府而来。
王允也早从太师府回来,就如他已预知吕布必来造访,早就在府中等候。
吕布与王允相见礼毕,王允便道:“奉先不在家等候迎娶新娘,为什么却愁眉苦脸,驾临敝府?”
吕布叹了口气,道:“正为公之女貂蝉姑娘而来呢。”
王允吃惊道:“太师已代奉先接小女貂蝉去了,不是以公公身分代奉先接新娘子么?为什么奉先又回返敝府?”
吕布恨恨的咬牙道:“老贼已将貂蝉自霸占了。”
王允佯装大惊失色,道:“竟有这等事吗?奉先乃太师的义子啊!”
吕布见王允仍不相信,便把他潜入太师府,与貂蝉相见,亦由她亲口哭诉的事,一一告知王允。王允一面听,一面叹气,未了迎面长叹一声,又连连顿足,半晌不语。过了好一会,王允才低声道:“不料董太师竟作此禽兽之所为也。”他伸手握住吕布手臂,又悄声道:“且到里面密室商议。”
两人走入密室,吕布见再无秘密外泄之虑,忍不住又咬牙切齿的把他对董卓的愤恨,细说一遍。
王允道:“太师淫辱我女,夺将军之妻,确教天下人耻笑!但并不是笑太师,而是笑我与将军二人!我老迈无能,受此辱也无可奈何,可惜将军乃盖世英雄,岂能忍受此夺妻淫妻奇耻大辱吗?”
吕布被王允所激,不由怒气冲天,拍案大骂“董卓老贼”,王允故作惊惶,急道:“是老夫失言了,请将军息怒。”
吕布咬牙恨道:“我杀此老贼,以雪奇耻。”
王允连忙伸手掩住吕布之口,道:“将军慎言!恐怕此言外泄……”
吕布慨然道:“大丈夫顶天立地,岂能郁郁久居人下也。”
王允一听,这才微笑道:“以将军之才,确非董太师所能掩盖压迫也。”
吕布心中仍有疑虑,道:“我欲杀此老贼,但我与他有父子之情,未知世人可能谅我吗?”
王允微笑道:“将军本姓吕,太师自姓董,父子之说不外虚名罢了……况且他夺妻淫妻,又岂存半点父子之念呢?”
吕布忽然醒悟,道:“若非王司徒所言,吕布几乎被老贼欺骗了。”
王允见吕布的反心已越来越强烈,便不失时机的进一步鼓动,道:“将军既有此念,王允便不妨直言了!我以为,将军若扶助汉室除贼,便是忠臣,青史留名,流芳百世;若助董卓,便即叛逆,必遗臭万年。”
吕布离席向王允一揖拜道:“吕布除贼之心已决,请勿生疑。”王允故意进一步扯紧扣住吕布的圈套,道:“王某只怕其中有变,则我与小女貂蝉,均死无葬身之地了啊!”
吕布一听,心中反而唯恐王允不与他站于同一阵线,他连忙拔出佩刀,刺臂出血,誓道:“我若反悔,当有如此臂血。”
王允知吕布已心狠意绝,除贼之志已坚,不由大喜,他连忙向吕布拜谢道:“将军此举,当有益于国家臣民,王允代天下人谢过将军。”
当下王允与吕布商定,为尽快救出貂蝉,以保其贞洁之身,决定立刻行事。只待王允布置妥当,便即施行除贼大计。吕布先行告辞走了。
王允待吕布离开,连夜把朝中的大臣士孙瑞、黄琬二人请来,共谋除贼之计,士孙瑞是朝廷仆射,黄琬是司隶校尉,二人均忠心于汉室朝廷。
王允把与吕布共谋除国贼董卓之事,向士、黄二人说了。
士孙瑞和黄琬听说吕布已反叛董卓,均心神一振,信心陡增。
士孙瑞道:“现下献帝有病新愈,可借此为由,派人前去请董卓入朝议事。同时以天子密诏召吕布,率军兵伏于朝门之内,董卓抵朝门,即群拥而击杀,必可令老贼伏法也。”
黄瑰沉吟道:“此计甚妙,但派去请董卓之人,十分关键,若能令董卓深信不疑,则大事成矣!但派谁去为好呢?”
王允微笑道:“董卓的部将李肃,是吕布的同乡;吕布之所以投靠董卓,亦是此人一手促成。现时因董卓不升李肃的官位,李肃对董卓心怀怨恨。若令李肃去请董卓,老贼必深信不疑。而且我在董卓身边,尚伏有另一路奇兵,管教董卓必入圈套无疑。”
士孙瑞、黄琬二人均大表赞同。于是,除贼大计,最终商定了。
※※※
第二天一早,王允便派人把吕布秘密请至司徒府,商量行事。吕布道:“既然诸位已定大计,便依计行事便了!李肃处我自有办法要他前去促请老贼;他若真不去,我便先把李肃一剑斩了。”
吕布果然很快便把李肃请来。吕布道:“昔日是您劝说我斩了丁原而投靠董卓。但如今董卓上欺天子,下虐百姓,恶贯满盈,人神共愤,我被您累负上助纣为虐之名了!您令吕布不义也。”
李肃一听,见吕布已动杀机,又惧他神勇无敌,不由大骇,忙道:“李肃知罪矣!但未知可有补救之法,以挽回罪孽?”
吕布沉声道:“若您有意补过,可往太师府传天子诏书,宣董卓入朝,我自有妙计除此国贼!您亦因此可力扶汉室,共作忠臣。您意下如何?”
李肃本来已因不受董卓重用而心生怨恨,此时眼见吕布也有反心,便连忙道:“我亦久欲除此国贼矣,可惜独力难支而已。将军有天子诏书,乃大好机会,李肃岂敢不从?当决然效命。”
当下吕布与李肃折箭为誓,绝不反悔。吕布便派人通知王允。王允决定,除贼之计立即施行。
当天中午,李肃便乘骑至董卓的太师府,报说有天子诏书,董卓一听,便命李肃入见。李肃拜见毕,董卓立刻道:“李肃,天子有甚诏书?”
李肃道:“天子病体初愈,自知不能视政,此事太师想必已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