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白马啸西风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春节无疑是13亿炎黄子孙心中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贴窗花、放爆竹、写春联、发红包、吃饺子、守岁、拜年等各种民俗活动异彩纷呈。其中春联因集文化韵味最足、历史最久、最能抒发人们的新春情感等众美于一身而备受人们钟爱。
据考证,春联最初起源于上古时代用来驱鬼辟邪的“桃符”自从五代后蜀主孟昶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一鼻祖春联后,书写、张贴春联便成了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春节民俗之一。“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张贴春联也早在千余年前便被写入了古人的春节诗篇。更有诸多精彩的文化名人与春联之间结缘的典故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因为春联文化气息浓厚,熔汉字结体精华、中国文学、书法艺术和节庆心理、优美形式于一炉,更可表达人们对新的一年国泰民安、生活幸福的美好祝愿与企盼,更兼短小精悍、雅俗共赏的优点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本人因为自幼喜好书法,所以对春联格外感兴趣,自十几岁时每逢春节便走街串巷以寻观坊间春联为乐。每遇对仗工整、书法出众的春联便流连再三,反复观赏,呵冻抄录。可惜当时没有条件照相留存。那些年市文化馆常于春节前几日邀请地方书法高手当街设案为公众免书赠春联,因为事先并不通知,便常常抽时间到馆前排队等候,深恐错过,一旦到手便不忍张贴,细心收藏玩味。曾颇有几副藏品,可惜几经辗转都已遗失,甚为遗憾。
成年后因习得几笔令外行人“赞叹”的毛笔字,常以舞文弄墨为乐。因不喜商家批量印制的内容千篇一律,字体粗俗单一的春联,于是每逢春节便亲自操刀弄笔自行书写。经过长期熏染,妻女也渐渐学会了“鉴赏”常以“品评”我的春联作品为乐,于是书写春联便成了我家春节前夕最重要的迎年活动,已经坚持了十年有余,记忆中仅有一年因工作过于繁忙、无心书写而中断。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外行人看到的写春联往往是那十分八分钟间的泼墨挥毫、笔走龙蛇的淋漓快感,其中甘苦恐怕只有亲身尝试过的人才会有切身体会,这当然不包括那些学养高深、笔墨纯熟的职业书法家,而是专指我等业余书法票友而言。本人因书写春联多年,颇有些许心得,愿与同好者分享:
首先谈谈春联的书写心情,古人书写作品往往以“心手相应”为上,即便如书圣王羲之也只有面对“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良辰美景,在“流水曲觞,酒到微醉”时才写就了名满天下的兰亭序。春联属典型的节庆题材作品,所以书写者需要有一份相应的平和、喜悦心情。进入腊月,年味渐浓,稍有闲暇,夜阑人静,这样的情境最宜书写春联。
其次是春联的内容,内容当然是自撰为上,自撰联最能体现撰写者心迹,但今日之你我因未受过系统的文言训练,文字功夫不及古人万一,能够自撰春联者已寥寥无几。本人最喜书写音韵和谐、热烈欢快的传统春联,对于张口闭口“发大财、财大发”之类的现代庸俗内容毫无感觉。幸好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更兼借助互联网这一现代通信媒体,各类内容清新、音韵俱佳的佳联妙对唾手可得。不妨引用几联共赏:“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蘸墨才题梅似雪,挥毫又赋柳如烟”“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百年天地回元气,一统山河际太平”皆读来朗朗上口,意境优美,令人拍案赞叹,难耐挥笔书写的激情!
第三是书写工具、材料的选择。因为春联书写颇费纸墨,所以宜用市面常见的“一得阁”之类的中档墨汁,前些年是买来普通整幅红纸,自己动手裁剪,虽然很费功夫,但全家上阵裁剪纸张及书写那种略带着些白色毛茬的红纸也自有另一种乐趣。近年来因为网购普及,有众多物美价廉的成品联纸可选,五言的、七言的,龙凤纹的,瓦当纹的,烫金的、水印的应有尽有,付款之后三五日便送至家门,打开包裹,那种大红的民族喜庆色令人兴奋、激动,仿佛看见了纸上正流淌着劲健、优美的笔墨线条毛笔只用平常惯用的长锋羊毫之类的便可。
第四是书写字体的选择,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常用书体我都曾尝试过,但楷书、隶书、草书因书写费工、辨认困难等原因不适合春联书写,行书以其书写简便,华美流丽,雅俗共赏等优点成为春联书写的首选字体。具体而言,元、明间的赵孟頫、文征明、唐寅等书家的墨迹字体因距今相对不远,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眼光,最宜选择模仿。当然二王父子、米芾、王铎等大书家的行书亦为理想范本。但大个门中的“福”字却以厚重的颜楷或略带行意的魏碑体为佳。
第五便是最关键的动笔书写过程了。选定内容后,以硬笔随意书写在糙纸上,翻检碑帖凌空描划,手模心追,直至将联中每字形态暗记于心,便展卷挥毫,泼墨书写,几经反复,但因功力所限,绝少能够达到理想境界,往往废纸满地,不过十取一二而矣!
最后便是春联的张贴与欣赏。新联书写完毕,按照传统习俗在除夕午前精选数副,除自家张贴外,随同新春祝福送与三五亲友,张贴完毕,再将那些墨色未干的“作品”照相晒至“朋友圈”往往引得数十“点赞”未免心中窃喜,自得其乐
春节过后每次回家眼望亲笔书写的春联,家的温馨之感便油然而生。
春节无疑是13亿炎黄子孙心中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贴窗花、放爆竹、写春联、发红包、吃饺子、守岁、拜年等各种民俗活动异彩纷呈。其中春联因集文化韵味最足、历史最久、最能抒发人们的新春情感等众美于一身而备受人们钟爱。
据考证,春联最初起源于上古时代用来驱鬼辟邪的“桃符”自从五代后蜀主孟昶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一鼻祖春联后,书写、张贴春联便成了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春节民俗之一。“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张贴春联也早在千余年前便被写入了古人的春节诗篇。更有诸多精彩的文化名人与春联之间结缘的典故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因为春联文化气息浓厚,熔汉字结体精华、中国文学、书法艺术和节庆心理、优美形式于一炉,更可表达人们对新的一年国泰民安、生活幸福的美好祝愿与企盼,更兼短小精悍、雅俗共赏的优点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本人因为自幼喜好书法,所以对春联格外感兴趣,自十几岁时每逢春节便走街串巷以寻观坊间春联为乐。每遇对仗工整、书法出众的春联便流连再三,反复观赏,呵冻抄录。可惜当时没有条件照相留存。那些年市文化馆常于春节前几日邀请地方书法高手当街设案为公众免书赠春联,因为事先并不通知,便常常抽时间到馆前排队等候,深恐错过,一旦到手便不忍张贴,细心收藏玩味。曾颇有几副藏品,可惜几经辗转都已遗失,甚为遗憾。
成年后因习得几笔令外行人“赞叹”的毛笔字,常以舞文弄墨为乐。因不喜商家批量印制的内容千篇一律,字体粗俗单一的春联,于是每逢春节便亲自操刀弄笔自行书写。经过长期熏染,妻女也渐渐学会了“鉴赏”常以“品评”我的春联作品为乐,于是书写春联便成了我家春节前夕最重要的迎年活动,已经坚持了十年有余,记忆中仅有一年因工作过于繁忙、无心书写而中断。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外行人看到的写春联往往是那十分八分钟间的泼墨挥毫、笔走龙蛇的淋漓快感,其中甘苦恐怕只有亲身尝试过的人才会有切身体会,这当然不包括那些学养高深、笔墨纯熟的职业书法家,而是专指我等业余书法票友而言。本人因书写春联多年,颇有些许心得,愿与同好者分享:
首先谈谈春联的书写心情,古人书写作品往往以“心手相应”为上,即便如书圣王羲之也只有面对“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良辰美景,在“流水曲觞,酒到微醉”时才写就了名满天下的兰亭序。春联属典型的节庆题材作品,所以书写者需要有一份相应的平和、喜悦心情。进入腊月,年味渐浓,稍有闲暇,夜阑人静,这样的情境最宜书写春联。
其次是春联的内容,内容当然是自撰为上,自撰联最能体现撰写者心迹,但今日之你我因未受过系统的文言训练,文字功夫不及古人万一,能够自撰春联者已寥寥无几。本人最喜书写音韵和谐、热烈欢快的传统春联,对于张口闭口“发大财、财大发”之类的现代庸俗内容毫无感觉。幸好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更兼借助互联网这一现代通信媒体,各类内容清新、音韵俱佳的佳联妙对唾手可得。不妨引用几联共赏:“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蘸墨才题梅似雪,挥毫又赋柳如烟”“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百年天地回元气,一统山河际太平”皆读来朗朗上口,意境优美,令人拍案赞叹,难耐挥笔书写的激情!
第三是书写工具、材料的选择。因为春联书写颇费纸墨,所以宜用市面常见的“一得阁”之类的中档墨汁,前些年是买来普通整幅红纸,自己动手裁剪,虽然很费功夫,但全家上阵裁剪纸张及书写那种略带着些白色毛茬的红纸也自有另一种乐趣。近年来因为网购普及,有众多物美价廉的成品联纸可选,五言的、七言的,龙凤纹的,瓦当纹的,烫金的、水印的应有尽有,付款之后三五日便送至家门,打开包裹,那种大红的民族喜庆色令人兴奋、激动,仿佛看见了纸上正流淌着劲健、优美的笔墨线条毛笔只用平常惯用的长锋羊毫之类的便可。
第四是书写字体的选择,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常用书体我都曾尝试过,但楷书、隶书、草书因书写费工、辨认困难等原因不适合春联书写,行书以其书写简便,华美流丽,雅俗共赏等优点成为春联书写的首选字体。具体而言,元、明间的赵孟頫、文征明、唐寅等书家的墨迹字体因距今相对不远,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眼光,最宜选择模仿。当然二王父子、米芾、王铎等大书家的行书亦为理想范本。但大个门中的“福”字却以厚重的颜楷或略带行意的魏碑体为佳。
第五便是最关键的动笔书写过程了。选定内容后,以硬笔随意书写在糙纸上,翻检碑帖凌空描划,手模心追,直至将联中每字形态暗记于心,便展卷挥毫,泼墨书写,几经反复,但因功力所限,绝少能够达到理想境界,往往废纸满地,不过十取一二而矣!
最后便是春联的张贴与欣赏。新联书写完毕,按照传统习俗在除夕午前精选数副,除自家张贴外,随同新春祝福送与三五亲友,张贴完毕,再将那些墨色未干的“作品”照相晒至“朋友圈”往往引得数十“点赞”未免心中窃喜,自得其乐
春节过后每次回家眼望亲笔书写的春联,家的温馨之感便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