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穿越1879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于私情,那我热情接待。如果是公事,就去找伍廷芳,这次中英谈判由外交部全权处理。”
朱尔典没有办法,只好去外交部找外交总长伍廷芳。
伍廷芳决定在“共和”号上进行谈判,至于为什么在军舰上谈判,这是以牙还牙,当年中英屈辱的《南京条约》,就是在英国的“康华丽”号军舰上签订的。
在“共和”号的甲板上,那天风和日丽,海风阵阵,一个用五六张桌子连在一起组成的长桌,中国和英国的谈判人员面对面地坐下,另外两侧坐的是美德意法四国的驻华大使。邀请的各国记者拿着巨大的照相机器在“嘭…嘭”地对着各国代表拍照。
都是熟人,朱尔典先入为主,拿出一份文件,然后递给伍廷芳,也给了双方的调解员各一份复制品。伍廷芳看了文件,哈哈大笑,对朱尔典说:“朱先生是在开玩笑吧,这就是英国人谈判的诚意吗?中国的军队退回到麦克马洪线?你们这是妄想!看来英国实在是没有诚意谈判。你们觉得,世界上有这么傻的国家——打了胜仗还不要割地赔款?如果真是这样,那怎么对得起牺牲的前方将士呢?这是不可能的。请你们想清楚,现在是我们中国胜利,中国再也不会军事上胜利,外交却失败,也就是说,不败而败的时代已经成了历史。”
朱尔典说:“李经述大总统的意思怎么样?”
“李经述总统的意见,是英国的远东舰队全部无条件撤出中国的海域!”伍廷芳扔给朱尔典文件,说,“这是我们的条件。”
朱尔典翻开中国的谈判文件,只见上面写着:
“一、英国必须承认西藏、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地是中国的领土;
二、英国必须用钱来赎回自己的士兵,英国海军撤出中国海域,不经中国同意不得进入中国海域。
……”
朱尔典看完后立即站了起来,英国丢脸丢到太平洋了,于是大喊道:“这不可能,绝不可能,我三十万大军已经印度和西藏边境。只要大英帝国愿意,随时都可能进攻。”
伍廷芳摇摇头,道:“我刚提的,是中国谈判的条件,也是底线。既然双方都认为对方没有诚意,我们下次再谈。”
中英谈判一下子陷入了僵局。
中英谈判陷入僵局之后,北京、上海等地英国人开的工厂工会开始自发组织罢工,上街游行,英国老板用炒鱿鱼来威胁,或加工资诱惑,让这些工人去恢复工作,工会就是不答应,以至于英国人怀疑这是中国政府在背后支持。中国政府也一点也没有要阻止的意思,报纸上还发表文章说,罢工是工人合法的基本权利,也是爱国主义的行径。
中国城市里到处都是扯着横幅游行的民众和学生,他们不知疲惫地走着,喊着“抵制英国货”“英国人滚出大西藏”等口号,锣鼓喧天,抵制英货的运动波及全国,就连东北三省都影响到了。最后罢工和抵制英货也席卷香港,香港的工人开始响应罢工,当地的英资工厂、店铺的工人逐渐罢工,码头的和自来水厂的工人也在罢工。
广州、天津、北京、南京、杭州和福建等地闻风兴起,声势浩大。一个月内,各地举行集会达两百余次。上海、广州成为运动的中心,群众斗争浪潮更为汹涌澎湃。上海先后建立了二十四个团体,参与的行业达七十六个。妇女组织了“中国妇女会”,少年儿童成立了“中国童子抵制英约会”。英办学校的师生纷纷离校,只得停课或解散。上海耶稣会也发出传单,对运动表示“同情”。广州地区成立了“抵制条约不用英货公所”。反英爱国的宣传深入人心,报刊、演说会、演唱会造成了强烈的社会舆论。家家户户的门前,几乎都贴上了“不买英货”的纸揭。海外侨胞也采取汇款、声援、抵制英货等各种斗争形式,积极配合了国内的反英爱国运动,“义声所播,震动全球”。
朱尔典去总统府紧急求见李经述,请求帮忙解决抵制英国的问题。
见了面,李经述哈哈大笑说:“老朋友,这件事,我可无能为力。其实你是知道的,如果你懂点经济,理性分析。你也会知道,两国间开展全面的贸易,各取所长是符合大家的利益的。抵制英货对于中国人民来讲,是没有好处的,自由交易能够达成的第一条件就是交易双方都获益,单方面获益,交易是不能达成的。抵制进口也好,抵制出口也罢,都是自讨苦吃,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和生活上的不便。毕竟自由买卖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事情。但是我们的国民没有只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而自发走上街头,这种爱国行径我不会也无法阻止。”
朱尔典无功而返,只好给国内发电报。英国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收到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的电报,一阵沉默。在中国的英国商人疯狂地往伦敦发电报,他们快被中国的民众给弄破产了,大量的商品被愤怒的中国人点燃销毁,跟林则徐在虎门硝烟一样。
李经述还签署大总统令,让大西藏军区的十万新军在孟加拉和萨德基拉附近集中,作跨过恒河的趋势,这让印度的英军非常震惊。
那天下午,在唐宁街10号的首相府,英国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正在和海军大臣丘吉尔商量着德国可能在比利时的军事行动,他的秘书汉娜小姐穿着一身黑色性感的职业西装走了进来,道:“首相大人,印度总督发来紧急电报,您看!”
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听到是紧急电报,马上接过来一看,然后脸色突变,阴沉得像是要下雨,迅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在会议室里来回跺着脚步,喃喃自语:“可恶的中国人,他们竟然敢大量屯兵印度边境,真是太放肆了!”
其他的几位大臣也立即拿来看,看了之后和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的脸色一样铁青,以前晚清帝国外交很弱势,他们也没想到现在的中国竟然如此强硬,只有海军大臣丘吉尔手里握着一只结实的石楠根烟斗,面色平静,问道:“首相大人,看来我们屯兵印度的策略没有吓倒中国人?”
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点点头,说:“是的,现在事态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意料,或许会对我们非常不利,看来我们不得不妥协了!”
于私情,那我热情接待。如果是公事,就去找伍廷芳,这次中英谈判由外交部全权处理。”
朱尔典没有办法,只好去外交部找外交总长伍廷芳。
伍廷芳决定在“共和”号上进行谈判,至于为什么在军舰上谈判,这是以牙还牙,当年中英屈辱的《南京条约》,就是在英国的“康华丽”号军舰上签订的。
在“共和”号的甲板上,那天风和日丽,海风阵阵,一个用五六张桌子连在一起组成的长桌,中国和英国的谈判人员面对面地坐下,另外两侧坐的是美德意法四国的驻华大使。邀请的各国记者拿着巨大的照相机器在“嘭…嘭”地对着各国代表拍照。
都是熟人,朱尔典先入为主,拿出一份文件,然后递给伍廷芳,也给了双方的调解员各一份复制品。伍廷芳看了文件,哈哈大笑,对朱尔典说:“朱先生是在开玩笑吧,这就是英国人谈判的诚意吗?中国的军队退回到麦克马洪线?你们这是妄想!看来英国实在是没有诚意谈判。你们觉得,世界上有这么傻的国家——打了胜仗还不要割地赔款?如果真是这样,那怎么对得起牺牲的前方将士呢?这是不可能的。请你们想清楚,现在是我们中国胜利,中国再也不会军事上胜利,外交却失败,也就是说,不败而败的时代已经成了历史。”
朱尔典说:“李经述大总统的意思怎么样?”
“李经述总统的意见,是英国的远东舰队全部无条件撤出中国的海域!”伍廷芳扔给朱尔典文件,说,“这是我们的条件。”
朱尔典翻开中国的谈判文件,只见上面写着:
“一、英国必须承认西藏、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地是中国的领土;
二、英国必须用钱来赎回自己的士兵,英国海军撤出中国海域,不经中国同意不得进入中国海域。
……”
朱尔典看完后立即站了起来,英国丢脸丢到太平洋了,于是大喊道:“这不可能,绝不可能,我三十万大军已经印度和西藏边境。只要大英帝国愿意,随时都可能进攻。”
伍廷芳摇摇头,道:“我刚提的,是中国谈判的条件,也是底线。既然双方都认为对方没有诚意,我们下次再谈。”
中英谈判一下子陷入了僵局。
中英谈判陷入僵局之后,北京、上海等地英国人开的工厂工会开始自发组织罢工,上街游行,英国老板用炒鱿鱼来威胁,或加工资诱惑,让这些工人去恢复工作,工会就是不答应,以至于英国人怀疑这是中国政府在背后支持。中国政府也一点也没有要阻止的意思,报纸上还发表文章说,罢工是工人合法的基本权利,也是爱国主义的行径。
中国城市里到处都是扯着横幅游行的民众和学生,他们不知疲惫地走着,喊着“抵制英国货”“英国人滚出大西藏”等口号,锣鼓喧天,抵制英货的运动波及全国,就连东北三省都影响到了。最后罢工和抵制英货也席卷香港,香港的工人开始响应罢工,当地的英资工厂、店铺的工人逐渐罢工,码头的和自来水厂的工人也在罢工。
广州、天津、北京、南京、杭州和福建等地闻风兴起,声势浩大。一个月内,各地举行集会达两百余次。上海、广州成为运动的中心,群众斗争浪潮更为汹涌澎湃。上海先后建立了二十四个团体,参与的行业达七十六个。妇女组织了“中国妇女会”,少年儿童成立了“中国童子抵制英约会”。英办学校的师生纷纷离校,只得停课或解散。上海耶稣会也发出传单,对运动表示“同情”。广州地区成立了“抵制条约不用英货公所”。反英爱国的宣传深入人心,报刊、演说会、演唱会造成了强烈的社会舆论。家家户户的门前,几乎都贴上了“不买英货”的纸揭。海外侨胞也采取汇款、声援、抵制英货等各种斗争形式,积极配合了国内的反英爱国运动,“义声所播,震动全球”。
朱尔典去总统府紧急求见李经述,请求帮忙解决抵制英国的问题。
见了面,李经述哈哈大笑说:“老朋友,这件事,我可无能为力。其实你是知道的,如果你懂点经济,理性分析。你也会知道,两国间开展全面的贸易,各取所长是符合大家的利益的。抵制英货对于中国人民来讲,是没有好处的,自由交易能够达成的第一条件就是交易双方都获益,单方面获益,交易是不能达成的。抵制进口也好,抵制出口也罢,都是自讨苦吃,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和生活上的不便。毕竟自由买卖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事情。但是我们的国民没有只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而自发走上街头,这种爱国行径我不会也无法阻止。”
朱尔典无功而返,只好给国内发电报。英国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收到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的电报,一阵沉默。在中国的英国商人疯狂地往伦敦发电报,他们快被中国的民众给弄破产了,大量的商品被愤怒的中国人点燃销毁,跟林则徐在虎门硝烟一样。
李经述还签署大总统令,让大西藏军区的十万新军在孟加拉和萨德基拉附近集中,作跨过恒河的趋势,这让印度的英军非常震惊。
那天下午,在唐宁街10号的首相府,英国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正在和海军大臣丘吉尔商量着德国可能在比利时的军事行动,他的秘书汉娜小姐穿着一身黑色性感的职业西装走了进来,道:“首相大人,印度总督发来紧急电报,您看!”
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听到是紧急电报,马上接过来一看,然后脸色突变,阴沉得像是要下雨,迅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在会议室里来回跺着脚步,喃喃自语:“可恶的中国人,他们竟然敢大量屯兵印度边境,真是太放肆了!”
其他的几位大臣也立即拿来看,看了之后和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的脸色一样铁青,以前晚清帝国外交很弱势,他们也没想到现在的中国竟然如此强硬,只有海军大臣丘吉尔手里握着一只结实的石楠根烟斗,面色平静,问道:“首相大人,看来我们屯兵印度的策略没有吓倒中国人?”
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点点头,说:“是的,现在事态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意料,或许会对我们非常不利,看来我们不得不妥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