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穿越1879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斯大林夺权后,李经述派人去把外交总长伍廷芳等人请到总统府,要对中国的外交战略做出重要调整。李经述知道,一个权力集中的苏俄不容小视,尤其是陆军,他想联手陆军强国德国,共同主导瓜分沙俄。
伍廷芳问李经述道:“据我收集到的情报所知,斯大林是一个既没有理论修养,又没有才智的人,他是布尔什维克领袖中唯一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缺少口才,谈吐拘谨,语言乏味,写文章平铺直叙;托洛茨基甚至称他为布尔什维克内最杰出的庸才,说斯大林的意志力看起来不亚于列宁,但他的智力只有列宁的智力的十分之一,尽管斯大林被列宁任命为书记处总书记,但当时的书记处归政治局和组织局领导,只处理党内一些事务性工作,无权干预政府和军队的大事。他怎么会控制了布尔什维克?”
李经述笑了笑,对伍廷芳说,你要想知道斯大林为什么会上位,我先给你讲个故事。据我所知,列宁在遗嘱中这样评价斯大林:“斯大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人的来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是在处于总书记职位上便是不可容忍的了”,但是列宁病危之时,处于接班劣势的斯大林,表现出极大的谦卑,他与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结成政治联盟,以抵制最具继承人资格的托洛茨基。斯大林同时谦虚地向所有可能的继承人表示,任何人都不能以个人的身份继承列宁的事业,列宁的位置必须由集体来继承。斯大林这种反对个人权力的集体主义精神,还有没有锋芒的政治姿态,使得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这俩位资历很深的革命领袖也被他骗了,不遗余力地为挽救斯大林的政治生命而行动起来,最后,布尔什维克召开中央全会特别会议,宣读列宁遗嘱。加米涅夫宣读了列宁遗嘱。会上,斯大林沉痛地表示,为执行列宁的遗嘱,他愿意辞去总书记的职务;但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动员一些中央委员却说服斯大林收回辞职要求,并建议中央委员会,仍由斯大林担任书记处总书记。此时,会场一片沉寂。斯大林绷着脸,面色阴暗,两眼直望着窗外,等待着对他的命运的裁决,结果,斯大林的总书记被保住了。
伍廷芳听完这个故事,仍表示不解,问道:“总统,你的意思是?”
李经述道:“我从小就喜欢研究历史,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告诉我,在争夺王位的斗争中获胜的,往往不是最有学问、最有魄力的政治家,而是那些集阴谋和背信弃义于一身的野心家;当然,这些野心家还首先是一位出色的演员,他必须能熟练地扮演成一个平庸的、最无锋芒的人。斯大林成功了。他的成功来于他善于掩藏自己的内心世界、善于组织和利用各种政治力量;当然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在政治上的短视,不能不说是斯大林成功上位的重要原因。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只看到了托洛茨基的傲慢、固执,而没有看到斯大林冷酷无情的残忍本性。在斯大林的监狱中,已经明显的临近死刑的边缘时,他们还对斯大林可能发发善心抱有幻想而不断地给斯大林写信,并在斯大林指定的认罪书上签了字。他们被当作托洛茨基分子而开除出布尔什维克时,季诺维也夫还质问斯大林:‘你知道什么叫感恩吗?’斯大林的回答是:‘我当然知道,那是一种狗的病症。’除了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的政治短视和失误外,斯大林能获得胜利,还在于他的另一个对手托洛茨基更加重大的失误:对阴谋诡计的藐视。在决定斯大林命运的那次中央全会上,当时有托洛茨基派的人反对季诺维也夫的提案,不同意让斯大林继续担任总书记的职务,但作为这一派的首领托洛茨基本人,却始终保持着消极的态度;有时,他居然在政治局会议上阅看法文小说,而不屑介入那种被他认为属于低俗的喜剧。不过,现在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现在的对手是斯大林!我不会给斯大林任何翻牌的机会!”
在这次千载难逢的瓜分俄罗斯帝国的机会中,李经述决定让外交总长伍廷芳告知中国驻德大使曾广钧,让他去跟德国人联络,两国在协约国之外,秘密结军事同盟,主导战事合作和战后瓜分沙俄的大局。曾广钧是曾国藩的长孙,其诗惊才艳丽,王闿运称为圣童;梁启超誉为诗界八贤,颇有才学。曾纪泽1890年去世后,由他接任中国驻德大使,他在德国的外交如鱼得水。
伍廷芳问李经述:“德国陆军虽然之前一直跟中国的关系不错,中国士官学校也聘请了很多德国教官。但我听说沙皇尼古拉二世最近极其想和德国、法国结成同盟。中国和德国因为山东的利益问题闹翻过,德国肯和我们结盟吗?”
李经述说:“放心,彼一时此一时。德国在欧洲的地理位置先天不足,海上被英国死死扼住出口,陆地上处于四战之地,被法国和俄国包夹成了‘三明治’。在西部,法兰西人口稠密且民族主义强烈。和德国有色当战役之仇,成为死敌。整个德意志地区的面积,即德意志邦联中,不算奥皇统治下的非德意志民族聚居区。总面积大概只有七十万平方公里。并不算特别大的国家。德国要想在陆上扩张,只能向东找俄国火拼。”
伍廷芳说:“德国现在确实实行积极对外军事扩张的外交政策。”
李经述说:“而且德国国内认为斯拉夫人是劣等民族。根本不配拥有现在这么大的国土,只有俄国受到了削弱,德国地东部边境才可能变得更安全。所以德国人绝对不会跟俄国和法国结盟。那只是尼古拉二世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辞退俾斯麦以后,德国跟俄国签订《再保险条约》在1890年失效。威廉二世未积极与俄国洽谈如何延续该条... -->>
斯大林夺权后,李经述派人去把外交总长伍廷芳等人请到总统府,要对中国的外交战略做出重要调整。李经述知道,一个权力集中的苏俄不容小视,尤其是陆军,他想联手陆军强国德国,共同主导瓜分沙俄。
伍廷芳问李经述道:“据我收集到的情报所知,斯大林是一个既没有理论修养,又没有才智的人,他是布尔什维克领袖中唯一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缺少口才,谈吐拘谨,语言乏味,写文章平铺直叙;托洛茨基甚至称他为布尔什维克内最杰出的庸才,说斯大林的意志力看起来不亚于列宁,但他的智力只有列宁的智力的十分之一,尽管斯大林被列宁任命为书记处总书记,但当时的书记处归政治局和组织局领导,只处理党内一些事务性工作,无权干预政府和军队的大事。他怎么会控制了布尔什维克?”
李经述笑了笑,对伍廷芳说,你要想知道斯大林为什么会上位,我先给你讲个故事。据我所知,列宁在遗嘱中这样评价斯大林:“斯大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人的来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是在处于总书记职位上便是不可容忍的了”,但是列宁病危之时,处于接班劣势的斯大林,表现出极大的谦卑,他与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结成政治联盟,以抵制最具继承人资格的托洛茨基。斯大林同时谦虚地向所有可能的继承人表示,任何人都不能以个人的身份继承列宁的事业,列宁的位置必须由集体来继承。斯大林这种反对个人权力的集体主义精神,还有没有锋芒的政治姿态,使得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这俩位资历很深的革命领袖也被他骗了,不遗余力地为挽救斯大林的政治生命而行动起来,最后,布尔什维克召开中央全会特别会议,宣读列宁遗嘱。加米涅夫宣读了列宁遗嘱。会上,斯大林沉痛地表示,为执行列宁的遗嘱,他愿意辞去总书记的职务;但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动员一些中央委员却说服斯大林收回辞职要求,并建议中央委员会,仍由斯大林担任书记处总书记。此时,会场一片沉寂。斯大林绷着脸,面色阴暗,两眼直望着窗外,等待着对他的命运的裁决,结果,斯大林的总书记被保住了。
伍廷芳听完这个故事,仍表示不解,问道:“总统,你的意思是?”
李经述道:“我从小就喜欢研究历史,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告诉我,在争夺王位的斗争中获胜的,往往不是最有学问、最有魄力的政治家,而是那些集阴谋和背信弃义于一身的野心家;当然,这些野心家还首先是一位出色的演员,他必须能熟练地扮演成一个平庸的、最无锋芒的人。斯大林成功了。他的成功来于他善于掩藏自己的内心世界、善于组织和利用各种政治力量;当然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在政治上的短视,不能不说是斯大林成功上位的重要原因。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只看到了托洛茨基的傲慢、固执,而没有看到斯大林冷酷无情的残忍本性。在斯大林的监狱中,已经明显的临近死刑的边缘时,他们还对斯大林可能发发善心抱有幻想而不断地给斯大林写信,并在斯大林指定的认罪书上签了字。他们被当作托洛茨基分子而开除出布尔什维克时,季诺维也夫还质问斯大林:‘你知道什么叫感恩吗?’斯大林的回答是:‘我当然知道,那是一种狗的病症。’除了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的政治短视和失误外,斯大林能获得胜利,还在于他的另一个对手托洛茨基更加重大的失误:对阴谋诡计的藐视。在决定斯大林命运的那次中央全会上,当时有托洛茨基派的人反对季诺维也夫的提案,不同意让斯大林继续担任总书记的职务,但作为这一派的首领托洛茨基本人,却始终保持着消极的态度;有时,他居然在政治局会议上阅看法文小说,而不屑介入那种被他认为属于低俗的喜剧。不过,现在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现在的对手是斯大林!我不会给斯大林任何翻牌的机会!”
在这次千载难逢的瓜分俄罗斯帝国的机会中,李经述决定让外交总长伍廷芳告知中国驻德大使曾广钧,让他去跟德国人联络,两国在协约国之外,秘密结军事同盟,主导战事合作和战后瓜分沙俄的大局。曾广钧是曾国藩的长孙,其诗惊才艳丽,王闿运称为圣童;梁启超誉为诗界八贤,颇有才学。曾纪泽1890年去世后,由他接任中国驻德大使,他在德国的外交如鱼得水。
伍廷芳问李经述:“德国陆军虽然之前一直跟中国的关系不错,中国士官学校也聘请了很多德国教官。但我听说沙皇尼古拉二世最近极其想和德国、法国结成同盟。中国和德国因为山东的利益问题闹翻过,德国肯和我们结盟吗?”
李经述说:“放心,彼一时此一时。德国在欧洲的地理位置先天不足,海上被英国死死扼住出口,陆地上处于四战之地,被法国和俄国包夹成了‘三明治’。在西部,法兰西人口稠密且民族主义强烈。和德国有色当战役之仇,成为死敌。整个德意志地区的面积,即德意志邦联中,不算奥皇统治下的非德意志民族聚居区。总面积大概只有七十万平方公里。并不算特别大的国家。德国要想在陆上扩张,只能向东找俄国火拼。”
伍廷芳说:“德国现在确实实行积极对外军事扩张的外交政策。”
李经述说:“而且德国国内认为斯拉夫人是劣等民族。根本不配拥有现在这么大的国土,只有俄国受到了削弱,德国地东部边境才可能变得更安全。所以德国人绝对不会跟俄国和法国结盟。那只是尼古拉二世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辞退俾斯麦以后,德国跟俄国签订《再保险条约》在1890年失效。威廉二世未积极与俄国洽谈如何延续该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