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2/2)
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扶桑镜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并无一丝干涉之意。
至于治政意见,和尚也是你愿意说我就陪你聊聊,不愿意谈,那转到风月也是好的。
反倒是繁太郎自己,他发现秀念胸怀锦绣,古今中外都有涉猎,且对扶桑局势洞若观火,所言无有不中,要不是大殿心灰意冷,他早就把秀念引荐了。
今天繁太郎把秀念请来,就是心中有疑惑不解:
“如今久世、安藤执政,这幕政大有起色,不知有何奥妙啊。”
奥妙你个大头鬼,三个月不到谈起色也太早了吧。
“你繁太郎,不是满腹经纶嘛,见识到哪里去了?不是胸中有山海之险么,怎么顺顺便便就要’妄议朝政’?”
秀念有一肚子槽,但既然繁太郎问了,他也得回答啊——其实,秀念因为留过洋,还经常被直秀提点,这见识已经高了此时名士一大截。所谓“早知三日事,富贵一千年”,他自己没这个自觉,可繁太郎真有点把秀念当神仙看了。
“全靠同行衬托。”
看对面一脸问好,秀念只好解释,“这好不好,不便置喙,但有井伊扫部头‘珠玉在前’,刚搬开这座大山,大家当然开心了。”
井伊就任幕府万人之上的大老,时间是安政五年(1858)四月二十三日。当时老中首席堀田一系和齐昭一派斗得天昏地暗,互相之间针锋相对,幕政几乎瘫痪。
当年正是亚罗号战争的第二年,英吉利、佛兰西战船横行中华沿岸。
1858年5月20日,第一次大沽口之战结束,联军大战上风;当年6月,英、佛、米、鲁四国与中华草签了津门约定,战事到此告一段落。
消息传到扶桑——主要是米人特使哈里斯以此施压幕府,因唯恐重蹈中华覆辙,强硬派的齐昭一系在扶桑高层人心大失,以此为契机,井伊扫部头以快刀斩乱麻之势,将政敌一脚踹到
。
其实,齐昭为人过于“直率”——敢想敢做是好事,但其作风粗暴颇为人所诟病,这种行为方式并不为众人所喜,因此平日里树敌很多。
虽然幕藩体制下,内斗也很多,但在之前首席老中阿部的时代,是“对事不对人”,争斗方式颇为柔和——阿部之前的老中首座水野忠邦,也是因为手段过于激烈而失势的。
说到底,虽然西洋人不断叩港,但承平二百多年,扶桑上下都没有面对残酷的心理准备。
相比老中首席堀田一系和齐昭一派争执不下的局面,井伊扫部头执政后的开始,其果断颇为幕臣所喜——当然,齐昭一系就是痛哭流涕了。
其实,当时井伊扫部头的手段虽然坚决,但其实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只诛首恶,党羽不论”——除了齐昭一系的核心,其他人开始都没啥大处罚。
可“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还没等风波过去,京都小朝廷就给添了把猛火:
当年和历八月,皇室派人给齐昭父子送去了戊午密敕,“公家和武家要齐心协力;幕府和诸藩在外事和内政的重大国事上应消弭争议;无论亲疏,幕府、亲藩、谱代大名和外样大名应群策群力,联手努力不受外夷之侮等等”。
看着是好话,但以密旨的形式出现,加上前面发生的事情——小朝廷对幕府擅自与外国签署通商约定的多次下旨问责,其心不问可知。
由此引发了“戊午之难”——也有人称之为安政大狱。
戊午之难的时间,从安政五年(1858)九月一直持续到安政六年(1859)八月,在此期间大家愕然发现:
“井伊扫部头不是光针对齐昭一系和京都小朝廷,连中立甚至原本井伊派系的人也受到了波及。”
说起来这事非常奇妙,大老井伊到底咋想的,没人敢说能弄清楚,反正砍人的同时,井伊也把自己的根基弄的不稳固了。
光这样还好,可当时又发生了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
1859年6月25日,第二次大沽口之战爆发,谁也没想到,趾高气扬的英佛联军居然惨败了。
消息传到扶桑,对视一番后,大家都傻了眼。
安政六年六月二日(1859年7月1日)起,扶桑三港,长崎、神奈川(横滨)、箱馆,正式对外开放通商。这一通商,大家才发现齐昭等人担忧的甚对,黄金大量流失不说,这物价还涨的特别吓人。
所以第二次大沽口之战的消息传来后,有相当多的人改变了原本的立场,“中华能胜,那扶桑是不是也能打赢?当然,真打是不敢,但硬气一些总没坏处吧。”
这好悬把井伊扫部头的鼻子都气歪了,“早干嘛去了,这个弯拐的太急,不怕闪了腰么。”
因此,在安政六年(1859)八月,原本“戊午密敕之案”的判决里,井伊一系以从严的态度提高了惩罚力度——骑虎难下啊。
但结果却是事与愿违,引来了更大的反弹。
转过年来,三月上巳节当日,大老井伊扫部头遇刺身死。
这中华与英佛的亚罗号之战,居然影响扶桑局势到如此地步,真是可叹可怖!
有句话叫“旁观者清”,江木繁太郎还真没怎么从这个角度考虑,“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也算有道理吧。”
秀念和尚说了半天,就得了一句“也算有道理”的评价,顿时气得不说了。
繁太郎见状,赶紧拱手,哄了半天才让和尚继续下去。
“治大国若烹小鲜。疾病则乱,扫部头施政也有可商榷之处。”
“井伊的内政做的也不好”,这是墙倒众人推的说法,反正人死不能复生,而如今得势的多是当初反对井伊的——但到底做的好不好,直秀一系内部对此也有颇多争论。
,并无一丝干涉之意。
至于治政意见,和尚也是你愿意说我就陪你聊聊,不愿意谈,那转到风月也是好的。
反倒是繁太郎自己,他发现秀念胸怀锦绣,古今中外都有涉猎,且对扶桑局势洞若观火,所言无有不中,要不是大殿心灰意冷,他早就把秀念引荐了。
今天繁太郎把秀念请来,就是心中有疑惑不解:
“如今久世、安藤执政,这幕政大有起色,不知有何奥妙啊。”
奥妙你个大头鬼,三个月不到谈起色也太早了吧。
“你繁太郎,不是满腹经纶嘛,见识到哪里去了?不是胸中有山海之险么,怎么顺顺便便就要’妄议朝政’?”
秀念有一肚子槽,但既然繁太郎问了,他也得回答啊——其实,秀念因为留过洋,还经常被直秀提点,这见识已经高了此时名士一大截。所谓“早知三日事,富贵一千年”,他自己没这个自觉,可繁太郎真有点把秀念当神仙看了。
“全靠同行衬托。”
看对面一脸问好,秀念只好解释,“这好不好,不便置喙,但有井伊扫部头‘珠玉在前’,刚搬开这座大山,大家当然开心了。”
井伊就任幕府万人之上的大老,时间是安政五年(1858)四月二十三日。当时老中首席堀田一系和齐昭一派斗得天昏地暗,互相之间针锋相对,幕政几乎瘫痪。
当年正是亚罗号战争的第二年,英吉利、佛兰西战船横行中华沿岸。
1858年5月20日,第一次大沽口之战结束,联军大战上风;当年6月,英、佛、米、鲁四国与中华草签了津门约定,战事到此告一段落。
消息传到扶桑——主要是米人特使哈里斯以此施压幕府,因唯恐重蹈中华覆辙,强硬派的齐昭一系在扶桑高层人心大失,以此为契机,井伊扫部头以快刀斩乱麻之势,将政敌一脚踹到
。
其实,齐昭为人过于“直率”——敢想敢做是好事,但其作风粗暴颇为人所诟病,这种行为方式并不为众人所喜,因此平日里树敌很多。
虽然幕藩体制下,内斗也很多,但在之前首席老中阿部的时代,是“对事不对人”,争斗方式颇为柔和——阿部之前的老中首座水野忠邦,也是因为手段过于激烈而失势的。
说到底,虽然西洋人不断叩港,但承平二百多年,扶桑上下都没有面对残酷的心理准备。
相比老中首席堀田一系和齐昭一派争执不下的局面,井伊扫部头执政后的开始,其果断颇为幕臣所喜——当然,齐昭一系就是痛哭流涕了。
其实,当时井伊扫部头的手段虽然坚决,但其实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只诛首恶,党羽不论”——除了齐昭一系的核心,其他人开始都没啥大处罚。
可“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还没等风波过去,京都小朝廷就给添了把猛火:
当年和历八月,皇室派人给齐昭父子送去了戊午密敕,“公家和武家要齐心协力;幕府和诸藩在外事和内政的重大国事上应消弭争议;无论亲疏,幕府、亲藩、谱代大名和外样大名应群策群力,联手努力不受外夷之侮等等”。
看着是好话,但以密旨的形式出现,加上前面发生的事情——小朝廷对幕府擅自与外国签署通商约定的多次下旨问责,其心不问可知。
由此引发了“戊午之难”——也有人称之为安政大狱。
戊午之难的时间,从安政五年(1858)九月一直持续到安政六年(1859)八月,在此期间大家愕然发现:
“井伊扫部头不是光针对齐昭一系和京都小朝廷,连中立甚至原本井伊派系的人也受到了波及。”
说起来这事非常奇妙,大老井伊到底咋想的,没人敢说能弄清楚,反正砍人的同时,井伊也把自己的根基弄的不稳固了。
光这样还好,可当时又发生了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
1859年6月25日,第二次大沽口之战爆发,谁也没想到,趾高气扬的英佛联军居然惨败了。
消息传到扶桑,对视一番后,大家都傻了眼。
安政六年六月二日(1859年7月1日)起,扶桑三港,长崎、神奈川(横滨)、箱馆,正式对外开放通商。这一通商,大家才发现齐昭等人担忧的甚对,黄金大量流失不说,这物价还涨的特别吓人。
所以第二次大沽口之战的消息传来后,有相当多的人改变了原本的立场,“中华能胜,那扶桑是不是也能打赢?当然,真打是不敢,但硬气一些总没坏处吧。”
这好悬把井伊扫部头的鼻子都气歪了,“早干嘛去了,这个弯拐的太急,不怕闪了腰么。”
因此,在安政六年(1859)八月,原本“戊午密敕之案”的判决里,井伊一系以从严的态度提高了惩罚力度——骑虎难下啊。
但结果却是事与愿违,引来了更大的反弹。
转过年来,三月上巳节当日,大老井伊扫部头遇刺身死。
这中华与英佛的亚罗号之战,居然影响扶桑局势到如此地步,真是可叹可怖!
有句话叫“旁观者清”,江木繁太郎还真没怎么从这个角度考虑,“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也算有道理吧。”
秀念和尚说了半天,就得了一句“也算有道理”的评价,顿时气得不说了。
繁太郎见状,赶紧拱手,哄了半天才让和尚继续下去。
“治大国若烹小鲜。疾病则乱,扫部头施政也有可商榷之处。”
“井伊的内政做的也不好”,这是墙倒众人推的说法,反正人死不能复生,而如今得势的多是当初反对井伊的——但到底做的好不好,直秀一系内部对此也有颇多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