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大风歌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
几千年中各自不同的社会形态组成了文明。它始终以朝代的更替来证明时代的进步。但朝代的更替远代表不了思想的蜕变,亦如思考一直由政治直接或间接的把控。人在其中,始终是处于宠辱若惊之状态下的玩偶。并且在宠辱若惊之状态下创造了大悲大喜的中国文学。后世之人求学起智,明曰是救世济民之道,暗地图谋的却是如玉与黄金。
文学或文字最早的产生是人对未知或已知事物的一种单纯的记载或表述。政治则是群体里阶级划分秩序、维持资产的工具。文学是人类生理、安全满足之后精神需求的自然演绎,政治则是一小部分人巩固社会体系获取物质最大化的一种强权工具。
从人类文明社会开始,强者即为自身统治的需要而开始对民众的话语权进行制约或掠夺。为此,强者将自己武装成神的儿子,并辅助以武力对民众的思想进行统治,发展出一套属于权贵阶级的天神论、神权论思想。而实则,在这套思想的最初阶段,民众更关心劳动的收获,民众是信从的。但这体系的最终破碎则还是因为权贵阶级无休止的贪婪,已所不欲、更施于人,导致民众穷则变,用嘴、文字、武器进行反抗,民众对自身存在进行了独立思考,对天神进行了质疑,并打破。需要提出的是,每一次的革命初期,人们的思考都是具有独立精神的,但在革命的过程中,也必然会产生阶级,这阶级的产生导致了革命的动机、目的在过程中脱离原本的发展方向,由公利变为私利。独立精神如烟火一般瞬间湮灭。表述、思索独立精神的文学也随着人们的情绪化、利益化变成新贵的附属品。文学再次丧失了自己的价值。
在中国所有的斗争中,思想似乎无可避免的站在了一方或另一方,并成为喉舌为己方进行最大化的造势,给予另一方最大化的诋毁。在这里,你很难看见“人”的独立思想的存在,永远看见的都是“利益”的思想的高度统一。从殷商周到春秋战国,唯心与唯物派系莫不如此。
观中国思想史,似乎思想除了和政治嫁接以外,思想就不再是思想。尽管春秋百家争鸣,儒法两派在唯心与唯物的斗争之激烈,但他们依然达成了一个惊人的唯一的共识——“学而优则仕”他们自身根本价值从来都是准备卖与皇家的。从而,他们的思考自上而下的。圣人是刍狗,民众是刍狗。如此,除了帝王以外,所有人都在刍狗中找寻阶级差异。
(二)
文学是“人”的思想外延。政治则是“政治”的思想外延。政治思想是单元的,狭义的,仅仅服从受制于“政治”这一载体。而依托于文学这一载体的“思想”则是包罗万象,对已知对未知。这其中或许就包含思考者对一个以上的个体统一思维和行动的思考,那么,出现了隐含政治思想的思考。
这个世界的万物都有其内在的联系。不同于有的已知,有的未知。文学和政治究竟应该以何种关系存在更为合理也一直成为世人争论的重点。那场争论并未分出结果。原因在于:文学和政治的紧密联系如同双胞胎一般的存在于千年,而文学和政治的分体独立则在历史中少之又少,根据某些特定历史,文学和政治的紧密存在关系将文学和政治分体独立的观点置于虚无。并将结论定位:不可能。
早在公元前,孔子就被一个叫跎的奴隶领袖称为“巧伪”而实际上孔子也的确在当上鲁国的司法部长后,为其“克己复礼”理论进行了非君子的巧伪行为,对一个反天命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执行了武力。这行为符合历史、符合今天的所有政党的行为:用杀戮排除异己。
从孔子身上就可以隐约看出后世文人或思想家急于将自己的思想卖与帝王家的一个根本的隐性的动机,是获取驾驭、奴役、剥削民众的权利,维护所属阶级利益。自然也包括杀戮。这其中他们的起始动机应该有大善的成份,但由于欲的无限膨胀,最终他们偏离了自己起始动机和目的。
当政者客观的认识到民众意识形态控制的重要性,最早出于什么时候,无可考究。但在中国公元前21世纪的殷朝,统治者即以神的儿子自居,用神的言论来约束民众的意识。进而用“伦、德”辅助武力,来掌握民众的一言一行。应该说,那时,当政者已经充分意识到了文学、思想的重要性,并出现了为其宣扬天命的御用文人。
从此,中国文人的喜怒就牢牢的依附在统治阶级的喜怒之上。中国文人的思考也永远是君本位思考。中国文人唯一的价值观就是“学而优则仕”民众在中国文人的心目中永远是隐性的获取利欲的阶梯。
(三)
在“正常”的没有“外力”的情况下,思想并不需要受制依托于政治思想而彰显其价值。政治思想则依托文学所承载的思考,并转化文学所阐述的思想为当权者所用。关于这点,我们可以参照西方最早的民主政治形态的出现,这民主政治并不是从政客的嘴里说出来的,而是先从哲学家的著作中引述出来。
政客,在这民主政治的过程中,不过是执行者,远不是一个思考者。继续再看,凡是西方具有颠覆力量的政客其政治思想也全部是从哲学思想剽窃转述引用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从希特勒与尼采,从戈尔巴乔夫与生态文学。
我的理解,文学和政治联系的最紧密的莫过于前苏联50代以后的全景文学。即:对世界、国家、社会进行全景似的描写,用这些大的时代背景,来烘托营造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意识和存在形态。政治在这里,就是起到一个客观的背景似的作用。但在这之后,全景文学也走入了绝境。
西方20世纪个人化写作的兴起,流派林林总总,可以说人类即古希腊文明与文艺复兴之后的另外一次自由地富于创造性的思考。因为,他们完全漠视政治的存在,而专注的去表达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的科技、物质文明赋予人富足之后,人们精神上的巨大荒芜,科技、物质赋予人之后的副作用。人的存在等等。这是独立。因为人格的独立,思想得以最大限度的释放。
试图找到一个宠辱不惊的“超然人格”的中国人、中国文人,无疑这思维只能定向于鲁迅。
鲁迅先生的一生足迹始终出现在群的范畴里,而没有从属于任何一个阶级。为何如此,我没有考究,但我相信鲁讯先生有其自己的想法。依据鲁讯先生的著作思想至今仍为国人乃至世界人民所推崇,依据我对人性善恶两性的思考推理,那么,我完全可以想象鲁讯将自己定位于文人之前,首先是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出现的,是超然的,而不是一个热心于政治的爱好者,不是站在某个对立面去辩驳另一个对立面的问题。
鲁讯先生的文学,一直试图唤醒的是“国民劣根性和奴性”引导国民独立的思考,倡导每一个人都能具有独立意识,销毁掉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权贵阶级对普通民众进行的本我意识的压制,自我意识的束缚。同样,拯救人的灵魂,启发国民的智慧,当然也完全可以不用依附于任何的政治形式。这才是鲁讯视自己作为文人的首要责任。独立思考,无疑是“人”的终极价值的体现。
仔细地分析鲁迅先生的人格精神乃至著作,我们会发现,鲁讯先生的思想坚决地摆脱并超越了中国传统文人思想的“学而优则仕”这一具有小个体忧患意识思想的束缚,更加贴近了西方先哲的思考方式,保持理性,捍卫自己的良知,站到了一个中国文人从没有过的绝对高度,站在了一个独立的个体生命的位置,审视国人的灵魂。也只有这样,才更能体现出一个文人的价值,文学的价值,更才保持了知识份子的完整的独立的人格。从此,我们也才知道、才明白中国历史,是一个“吃人的历史”!
鲁迅先生的这思想这行为也的确符合了其早年接触的托尔斯泰的博爱思想与尼采的超人哲学。
思考者思想的终极价值,必定超越阶级及文明,以良知为起点,用人道主义精神怀疑宇宙中一切值得怀疑的一切并探索。也只有以良知为起点,思考者的思想才能完整以及独立。但这在中国思想家的身上则不然。中国思想家的思考历来的载体是政治,脱离了政治,思考者的价值就必然无从显现。如此,这思维方式造成一个独一无二、荒谬绝伦的逻辑。即:若想保持文人的完整的独立的人格与文人的良知,必须依附政治或与政治嫁接。必需以政治为载体传播思想救世济民。
这其中谬论我阐述如下:中国文人完整独立的人格——“真正的完整”必须是依附政治立场所代表的正义之后的“完整”;“真正的独立”则是依附于政治立场所代表之后的正义的“独立”脱离政治所代表的正义,那么无论你多有学识,多有文化,也还是不完整,不独立,当然没有学识,没有正义,人们甚至可以骂你“苟且”并且,也是因为你具备这依附于政治所代表的正义之后完整和独立,那么你也才具备“人格”!这被称颂为忧患意识。最典型的莫过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姑不论谁人之“国事”谁人之“天下”这思考仍然是君本位的思考,但在质疑之后,必需还是要从另外一个角度钦佩这些人之大义行为。
在这大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思想的背后,毫无疑问的,思想者和统治者都把民众的当成刍狗,把民众的思想当成刍狗的思想。
不用查字典,就大家在传统教育和感知认识的基础上“完整”和“独立”两个词汇大家也都明白“完整”、“独立”一定是不依附于任何外力的。完整的独立的人格,完整与独立一定不是寄托在某个你有个人情意参杂其中的客体上的,也可以说你一旦将自身依托在某个伟大的客体上,那么你已经丧失了完整与独立、完整与独立的人格。依托在政治上的人格绝对不是完整的独立的,相反是狭义的。完整的独立的思想只能是依托人的良知。
谈到“完整”、“独立”这两个词汇,我突然觉得可怕。似乎整个国人对“完整”和“独立”这两个词汇本身所具有的含意,已经被圣人思想、强权手段给桎梏了。我们的大脑,是谁的大脑?而今,我们所理解的“完整”和“独立”的意义,已经不是字典上的本意了,而是强权者所灌输给我们的“完整”和“独立”这样的“完整”和“独立”我们已经习惯多少代了?
良知,究竟是谁人的良知?思想,究竟是为谁人的思想?
文学所考虑的思想是以引导人而出现的,与人交流是以一种平行的姿态出现;政治思想则以一种强势的姿态迷惑或要求群众服从,是自上而下的强权意识。
(四)
可以确定“学而优则仕”是中国思想的主流文化。尽管春秋百家争鸣,异彩纷呈。但围绕儒法之间,终不过是阶级利益的争斗,终也未有人能跳出这一君本位思想。如此这思想就流毒祸害了两千年,翻开历史,看见整个华夏土地上都满是“爬行动物”的生命足迹!亦如鲁讯先生早年曾非常痛苦地告诫中国的青少年“要少读,甚至不读中国书”
我相信,部分人的政治与文学有关理论,在某一方面是受到“学而优则仕”理论的影响,历经几千年的事例、事理导致了所有人主观思维的定向性,主观思考的被动性。这种传统之下,似乎有知识若不为政客所用,就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学识。一... -->>
(一)
几千年中各自不同的社会形态组成了文明。它始终以朝代的更替来证明时代的进步。但朝代的更替远代表不了思想的蜕变,亦如思考一直由政治直接或间接的把控。人在其中,始终是处于宠辱若惊之状态下的玩偶。并且在宠辱若惊之状态下创造了大悲大喜的中国文学。后世之人求学起智,明曰是救世济民之道,暗地图谋的却是如玉与黄金。
文学或文字最早的产生是人对未知或已知事物的一种单纯的记载或表述。政治则是群体里阶级划分秩序、维持资产的工具。文学是人类生理、安全满足之后精神需求的自然演绎,政治则是一小部分人巩固社会体系获取物质最大化的一种强权工具。
从人类文明社会开始,强者即为自身统治的需要而开始对民众的话语权进行制约或掠夺。为此,强者将自己武装成神的儿子,并辅助以武力对民众的思想进行统治,发展出一套属于权贵阶级的天神论、神权论思想。而实则,在这套思想的最初阶段,民众更关心劳动的收获,民众是信从的。但这体系的最终破碎则还是因为权贵阶级无休止的贪婪,已所不欲、更施于人,导致民众穷则变,用嘴、文字、武器进行反抗,民众对自身存在进行了独立思考,对天神进行了质疑,并打破。需要提出的是,每一次的革命初期,人们的思考都是具有独立精神的,但在革命的过程中,也必然会产生阶级,这阶级的产生导致了革命的动机、目的在过程中脱离原本的发展方向,由公利变为私利。独立精神如烟火一般瞬间湮灭。表述、思索独立精神的文学也随着人们的情绪化、利益化变成新贵的附属品。文学再次丧失了自己的价值。
在中国所有的斗争中,思想似乎无可避免的站在了一方或另一方,并成为喉舌为己方进行最大化的造势,给予另一方最大化的诋毁。在这里,你很难看见“人”的独立思想的存在,永远看见的都是“利益”的思想的高度统一。从殷商周到春秋战国,唯心与唯物派系莫不如此。
观中国思想史,似乎思想除了和政治嫁接以外,思想就不再是思想。尽管春秋百家争鸣,儒法两派在唯心与唯物的斗争之激烈,但他们依然达成了一个惊人的唯一的共识——“学而优则仕”他们自身根本价值从来都是准备卖与皇家的。从而,他们的思考自上而下的。圣人是刍狗,民众是刍狗。如此,除了帝王以外,所有人都在刍狗中找寻阶级差异。
(二)
文学是“人”的思想外延。政治则是“政治”的思想外延。政治思想是单元的,狭义的,仅仅服从受制于“政治”这一载体。而依托于文学这一载体的“思想”则是包罗万象,对已知对未知。这其中或许就包含思考者对一个以上的个体统一思维和行动的思考,那么,出现了隐含政治思想的思考。
这个世界的万物都有其内在的联系。不同于有的已知,有的未知。文学和政治究竟应该以何种关系存在更为合理也一直成为世人争论的重点。那场争论并未分出结果。原因在于:文学和政治的紧密联系如同双胞胎一般的存在于千年,而文学和政治的分体独立则在历史中少之又少,根据某些特定历史,文学和政治的紧密存在关系将文学和政治分体独立的观点置于虚无。并将结论定位:不可能。
早在公元前,孔子就被一个叫跎的奴隶领袖称为“巧伪”而实际上孔子也的确在当上鲁国的司法部长后,为其“克己复礼”理论进行了非君子的巧伪行为,对一个反天命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执行了武力。这行为符合历史、符合今天的所有政党的行为:用杀戮排除异己。
从孔子身上就可以隐约看出后世文人或思想家急于将自己的思想卖与帝王家的一个根本的隐性的动机,是获取驾驭、奴役、剥削民众的权利,维护所属阶级利益。自然也包括杀戮。这其中他们的起始动机应该有大善的成份,但由于欲的无限膨胀,最终他们偏离了自己起始动机和目的。
当政者客观的认识到民众意识形态控制的重要性,最早出于什么时候,无可考究。但在中国公元前21世纪的殷朝,统治者即以神的儿子自居,用神的言论来约束民众的意识。进而用“伦、德”辅助武力,来掌握民众的一言一行。应该说,那时,当政者已经充分意识到了文学、思想的重要性,并出现了为其宣扬天命的御用文人。
从此,中国文人的喜怒就牢牢的依附在统治阶级的喜怒之上。中国文人的思考也永远是君本位思考。中国文人唯一的价值观就是“学而优则仕”民众在中国文人的心目中永远是隐性的获取利欲的阶梯。
(三)
在“正常”的没有“外力”的情况下,思想并不需要受制依托于政治思想而彰显其价值。政治思想则依托文学所承载的思考,并转化文学所阐述的思想为当权者所用。关于这点,我们可以参照西方最早的民主政治形态的出现,这民主政治并不是从政客的嘴里说出来的,而是先从哲学家的著作中引述出来。
政客,在这民主政治的过程中,不过是执行者,远不是一个思考者。继续再看,凡是西方具有颠覆力量的政客其政治思想也全部是从哲学思想剽窃转述引用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从希特勒与尼采,从戈尔巴乔夫与生态文学。
我的理解,文学和政治联系的最紧密的莫过于前苏联50代以后的全景文学。即:对世界、国家、社会进行全景似的描写,用这些大的时代背景,来烘托营造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意识和存在形态。政治在这里,就是起到一个客观的背景似的作用。但在这之后,全景文学也走入了绝境。
西方20世纪个人化写作的兴起,流派林林总总,可以说人类即古希腊文明与文艺复兴之后的另外一次自由地富于创造性的思考。因为,他们完全漠视政治的存在,而专注的去表达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的科技、物质文明赋予人富足之后,人们精神上的巨大荒芜,科技、物质赋予人之后的副作用。人的存在等等。这是独立。因为人格的独立,思想得以最大限度的释放。
试图找到一个宠辱不惊的“超然人格”的中国人、中国文人,无疑这思维只能定向于鲁迅。
鲁迅先生的一生足迹始终出现在群的范畴里,而没有从属于任何一个阶级。为何如此,我没有考究,但我相信鲁讯先生有其自己的想法。依据鲁讯先生的著作思想至今仍为国人乃至世界人民所推崇,依据我对人性善恶两性的思考推理,那么,我完全可以想象鲁讯将自己定位于文人之前,首先是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出现的,是超然的,而不是一个热心于政治的爱好者,不是站在某个对立面去辩驳另一个对立面的问题。
鲁讯先生的文学,一直试图唤醒的是“国民劣根性和奴性”引导国民独立的思考,倡导每一个人都能具有独立意识,销毁掉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权贵阶级对普通民众进行的本我意识的压制,自我意识的束缚。同样,拯救人的灵魂,启发国民的智慧,当然也完全可以不用依附于任何的政治形式。这才是鲁讯视自己作为文人的首要责任。独立思考,无疑是“人”的终极价值的体现。
仔细地分析鲁迅先生的人格精神乃至著作,我们会发现,鲁讯先生的思想坚决地摆脱并超越了中国传统文人思想的“学而优则仕”这一具有小个体忧患意识思想的束缚,更加贴近了西方先哲的思考方式,保持理性,捍卫自己的良知,站到了一个中国文人从没有过的绝对高度,站在了一个独立的个体生命的位置,审视国人的灵魂。也只有这样,才更能体现出一个文人的价值,文学的价值,更才保持了知识份子的完整的独立的人格。从此,我们也才知道、才明白中国历史,是一个“吃人的历史”!
鲁迅先生的这思想这行为也的确符合了其早年接触的托尔斯泰的博爱思想与尼采的超人哲学。
思考者思想的终极价值,必定超越阶级及文明,以良知为起点,用人道主义精神怀疑宇宙中一切值得怀疑的一切并探索。也只有以良知为起点,思考者的思想才能完整以及独立。但这在中国思想家的身上则不然。中国思想家的思考历来的载体是政治,脱离了政治,思考者的价值就必然无从显现。如此,这思维方式造成一个独一无二、荒谬绝伦的逻辑。即:若想保持文人的完整的独立的人格与文人的良知,必须依附政治或与政治嫁接。必需以政治为载体传播思想救世济民。
这其中谬论我阐述如下:中国文人完整独立的人格——“真正的完整”必须是依附政治立场所代表的正义之后的“完整”;“真正的独立”则是依附于政治立场所代表之后的正义的“独立”脱离政治所代表的正义,那么无论你多有学识,多有文化,也还是不完整,不独立,当然没有学识,没有正义,人们甚至可以骂你“苟且”并且,也是因为你具备这依附于政治所代表的正义之后完整和独立,那么你也才具备“人格”!这被称颂为忧患意识。最典型的莫过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姑不论谁人之“国事”谁人之“天下”这思考仍然是君本位的思考,但在质疑之后,必需还是要从另外一个角度钦佩这些人之大义行为。
在这大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思想的背后,毫无疑问的,思想者和统治者都把民众的当成刍狗,把民众的思想当成刍狗的思想。
不用查字典,就大家在传统教育和感知认识的基础上“完整”和“独立”两个词汇大家也都明白“完整”、“独立”一定是不依附于任何外力的。完整的独立的人格,完整与独立一定不是寄托在某个你有个人情意参杂其中的客体上的,也可以说你一旦将自身依托在某个伟大的客体上,那么你已经丧失了完整与独立、完整与独立的人格。依托在政治上的人格绝对不是完整的独立的,相反是狭义的。完整的独立的思想只能是依托人的良知。
谈到“完整”、“独立”这两个词汇,我突然觉得可怕。似乎整个国人对“完整”和“独立”这两个词汇本身所具有的含意,已经被圣人思想、强权手段给桎梏了。我们的大脑,是谁的大脑?而今,我们所理解的“完整”和“独立”的意义,已经不是字典上的本意了,而是强权者所灌输给我们的“完整”和“独立”这样的“完整”和“独立”我们已经习惯多少代了?
良知,究竟是谁人的良知?思想,究竟是为谁人的思想?
文学所考虑的思想是以引导人而出现的,与人交流是以一种平行的姿态出现;政治思想则以一种强势的姿态迷惑或要求群众服从,是自上而下的强权意识。
(四)
可以确定“学而优则仕”是中国思想的主流文化。尽管春秋百家争鸣,异彩纷呈。但围绕儒法之间,终不过是阶级利益的争斗,终也未有人能跳出这一君本位思想。如此这思想就流毒祸害了两千年,翻开历史,看见整个华夏土地上都满是“爬行动物”的生命足迹!亦如鲁讯先生早年曾非常痛苦地告诫中国的青少年“要少读,甚至不读中国书”
我相信,部分人的政治与文学有关理论,在某一方面是受到“学而优则仕”理论的影响,历经几千年的事例、事理导致了所有人主观思维的定向性,主观思考的被动性。这种传统之下,似乎有知识若不为政客所用,就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学识。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