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舂泥秋香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发现原来所见的那样清澈的溪水和红鲤只能在记忆里封存了,那桥下的溪水虽然仍可以看见游鱼,但只是依稀可辨的黑影而已,可气的是竟然有人在桥上撒网捕鱼。游人随处丢弃的垃圾也较为普遍,虽然有捞垃圾的船儿和清洁工辛勤劳作的身影,但阻止不了溪水变浑的进程。
桥上的几只石狮子灵气十足,映衬在这座古桥上分外醒目,踏着从宋代开始就有无数人踏过的青石桥面,一种追寻古人的冲动油然而生,那硕大的青石板上虽不甚平整,但表面已被磨得光可鉴人,甚是可爱,又不是滑不留足的危险,使人踩在上面坚实可靠,我在想象,要把这样重的石板搬上这座桥面铺就这座桥要花怎样的气力啊,在没有重型起重设备的古代,要完成这样的任务简直是一种奇迹。我们的祖先就是在劳动中产生了无穷的智慧才使这座石桥历经几个朝代走到今天而巍然不动,显出古朴风貌,默默地为人们奉献着,真应了佛家的一句话:功德无量!想一想当初这座石桥贯通了山里山外的唯一通道,也是山里人们要出山办事走得累了,休息打尖的重要地点。
微风吹动我的发梢和衣襟,我站在石桥上傻傻地想象着,父亲的话在耳边想起:“只有这一片变化比较小。”我转头看见父亲从我身边走过朝桥的另一端走去,我赶紧跟了上去,却见父亲走到桥的另一头停下来和当地的一个老人家攀谈起来,在两位老人的谈话中,我知道这地名就叫延寿村,延寿溪又名绶溪,后都称为绶溪。由于古时文人雅士在春秋佳日有揽胜的习俗,经常有人垂钓,且溪水清澈无比,可以分明地看到那水中鱼儿上钩的景象,顾备受人们喜爱,赋诗抒怀,誉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绶溪钓艇”的名字来由也在于此。桥头的一棵老树的树荫下毫不显眼乱土堆放的地方伫立着两块牌子,一块写着“延寿桥”一块写着“延寿革命老区”告别老人回到桥的这一头,步下桥来才发现支撑这座石桥与岸边紧密相连的基础竟是用杂石垒砌而成的,父亲说这是又一种古时人们的智慧结晶,当时人们巧妙地利用杂石的天然形状,垒砌起来历经风雨千年不倒,并能继续发挥作用,足见古时劳动人民的技艺高超,现在这种技艺已经基本绝种了。我仔细观察,果然那石与石之间竟丝毫没有粘合剂,就单凭着石头的天然形状就可以按照理想的形状进行垒砌并保证了桥的质量真不简单!
在记忆里,那令人魂牵梦绕的“店儿头”的位置应该就在桥的左近不远,如今那里全部都拆掉了,那青石板条的小路和两旁的古色古香的店面早就不见了,只有尘封的记忆中依稀仍可以闻到那人声鼎沸时的码头小镇飘过几十年岁月的小葱馄饨香味。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刚建的二层亭子冷冰冰地立在那里,一眼就可以看出,那亭子使用水泥钢筋建造而成,与那历经几个朝代的古桥相比太年轻了,就像是一个风尘女子站在一个仙风道骨的老者旁边,尤显得格格不入。再走下去是一个巨大的用铁皮板隔离开来的工地,工地上风尘滚滚,工人师傅忙碌其中。在寻觅历史踪迹的尽头竟然是一大片喧嚣尘上的工地顿时人游兴立减,打马回头的路上,妻子又介绍那里是刚要兴建的莆田市博物馆,旁边同行的一个游人嘟囔了一句:“最大的一块璞玉就这样毁了,还建博物馆装什么?”我一回头看到的是随后一个老者怨愤的眼神。
延寿溪一带古时起就遍植荔枝,桥边有几棵树龄都在几百年以上的荔枝树,仍枝繁叶茂地生长着。其中有一棵巨大的荔枝树尤其显眼,树下有一块巨石上刻着“状元红”三个字,树上钉着一个牌牌记载着这棵树的树龄是九百五十年,正是徐铎种植的,人们围着树感叹着,其实在这个星球上,人这种生灵并不是主宰,而只是过客。你看,这棵老树不知道迎来送往多少世间兴衰,如果有灵那定是最睿智的一位长者了。
值得一提的是,回程路边有一个荷池,里面荷叶各形各态,虽然已过了夏荷开放的季节,但一池的荷叶有的碧绿,有的已经残枯了,倒是生活得很,荷池畔留影完毕刚想离开却见一个中年男子用一个钩子在采摘旁边的一树芙蓉花,地上已经堆放着被采下的好几朵,我就上前问说这是公园的花卉,你为什么要破坏它,他没有停下手里的活,头也不回只是说芙蓉花炖冰糖可以治疗咽喉炎。我无语地摇头,怅然离开。
经过一个公用自行车免费租用的棚子,那里为了便于市民在园内游览,可以免费租用自行车,但上前一看,许多人都在抱怨手续繁琐,押金要很多,既然都是凭身份证实名登记,就无需缴纳保证金,不一定每一位游客都携带很多现金的,这一点公园的管理者显然不尽人意。
要走的时候,再次环顾。周围的高楼就像一群虎视眈眈的壮汉围在一起,正在觊觎这莆田为数不多的有着大片百年荔枝林的青山绿水。不难看出,再过几十年,也许不用这么久,绶溪钓艇的千古风流只能在历史图片和老人们口口相传中可怜地重提一下。我们的子孙只能存在于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听老人们讲述那过去的故事。
发现原来所见的那样清澈的溪水和红鲤只能在记忆里封存了,那桥下的溪水虽然仍可以看见游鱼,但只是依稀可辨的黑影而已,可气的是竟然有人在桥上撒网捕鱼。游人随处丢弃的垃圾也较为普遍,虽然有捞垃圾的船儿和清洁工辛勤劳作的身影,但阻止不了溪水变浑的进程。
桥上的几只石狮子灵气十足,映衬在这座古桥上分外醒目,踏着从宋代开始就有无数人踏过的青石桥面,一种追寻古人的冲动油然而生,那硕大的青石板上虽不甚平整,但表面已被磨得光可鉴人,甚是可爱,又不是滑不留足的危险,使人踩在上面坚实可靠,我在想象,要把这样重的石板搬上这座桥面铺就这座桥要花怎样的气力啊,在没有重型起重设备的古代,要完成这样的任务简直是一种奇迹。我们的祖先就是在劳动中产生了无穷的智慧才使这座石桥历经几个朝代走到今天而巍然不动,显出古朴风貌,默默地为人们奉献着,真应了佛家的一句话:功德无量!想一想当初这座石桥贯通了山里山外的唯一通道,也是山里人们要出山办事走得累了,休息打尖的重要地点。
微风吹动我的发梢和衣襟,我站在石桥上傻傻地想象着,父亲的话在耳边想起:“只有这一片变化比较小。”我转头看见父亲从我身边走过朝桥的另一端走去,我赶紧跟了上去,却见父亲走到桥的另一头停下来和当地的一个老人家攀谈起来,在两位老人的谈话中,我知道这地名就叫延寿村,延寿溪又名绶溪,后都称为绶溪。由于古时文人雅士在春秋佳日有揽胜的习俗,经常有人垂钓,且溪水清澈无比,可以分明地看到那水中鱼儿上钩的景象,顾备受人们喜爱,赋诗抒怀,誉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绶溪钓艇”的名字来由也在于此。桥头的一棵老树的树荫下毫不显眼乱土堆放的地方伫立着两块牌子,一块写着“延寿桥”一块写着“延寿革命老区”告别老人回到桥的这一头,步下桥来才发现支撑这座石桥与岸边紧密相连的基础竟是用杂石垒砌而成的,父亲说这是又一种古时人们的智慧结晶,当时人们巧妙地利用杂石的天然形状,垒砌起来历经风雨千年不倒,并能继续发挥作用,足见古时劳动人民的技艺高超,现在这种技艺已经基本绝种了。我仔细观察,果然那石与石之间竟丝毫没有粘合剂,就单凭着石头的天然形状就可以按照理想的形状进行垒砌并保证了桥的质量真不简单!
在记忆里,那令人魂牵梦绕的“店儿头”的位置应该就在桥的左近不远,如今那里全部都拆掉了,那青石板条的小路和两旁的古色古香的店面早就不见了,只有尘封的记忆中依稀仍可以闻到那人声鼎沸时的码头小镇飘过几十年岁月的小葱馄饨香味。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刚建的二层亭子冷冰冰地立在那里,一眼就可以看出,那亭子使用水泥钢筋建造而成,与那历经几个朝代的古桥相比太年轻了,就像是一个风尘女子站在一个仙风道骨的老者旁边,尤显得格格不入。再走下去是一个巨大的用铁皮板隔离开来的工地,工地上风尘滚滚,工人师傅忙碌其中。在寻觅历史踪迹的尽头竟然是一大片喧嚣尘上的工地顿时人游兴立减,打马回头的路上,妻子又介绍那里是刚要兴建的莆田市博物馆,旁边同行的一个游人嘟囔了一句:“最大的一块璞玉就这样毁了,还建博物馆装什么?”我一回头看到的是随后一个老者怨愤的眼神。
延寿溪一带古时起就遍植荔枝,桥边有几棵树龄都在几百年以上的荔枝树,仍枝繁叶茂地生长着。其中有一棵巨大的荔枝树尤其显眼,树下有一块巨石上刻着“状元红”三个字,树上钉着一个牌牌记载着这棵树的树龄是九百五十年,正是徐铎种植的,人们围着树感叹着,其实在这个星球上,人这种生灵并不是主宰,而只是过客。你看,这棵老树不知道迎来送往多少世间兴衰,如果有灵那定是最睿智的一位长者了。
值得一提的是,回程路边有一个荷池,里面荷叶各形各态,虽然已过了夏荷开放的季节,但一池的荷叶有的碧绿,有的已经残枯了,倒是生活得很,荷池畔留影完毕刚想离开却见一个中年男子用一个钩子在采摘旁边的一树芙蓉花,地上已经堆放着被采下的好几朵,我就上前问说这是公园的花卉,你为什么要破坏它,他没有停下手里的活,头也不回只是说芙蓉花炖冰糖可以治疗咽喉炎。我无语地摇头,怅然离开。
经过一个公用自行车免费租用的棚子,那里为了便于市民在园内游览,可以免费租用自行车,但上前一看,许多人都在抱怨手续繁琐,押金要很多,既然都是凭身份证实名登记,就无需缴纳保证金,不一定每一位游客都携带很多现金的,这一点公园的管理者显然不尽人意。
要走的时候,再次环顾。周围的高楼就像一群虎视眈眈的壮汉围在一起,正在觊觎这莆田为数不多的有着大片百年荔枝林的青山绿水。不难看出,再过几十年,也许不用这么久,绶溪钓艇的千古风流只能在历史图片和老人们口口相传中可怜地重提一下。我们的子孙只能存在于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听老人们讲述那过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