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乱世栋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出征,见证行军的作战过程。
一名将领在作战期间到底有没有消极避战、见死不救、图谋不轨,先由其同僚(譬如长史、司马)或者上级(行军总督)提出控告。
军法司根据各方证词,包括军司的报告,来做出判断,并下结论:有罪还是无罪。
若有罪,该怎么处罚。
以这种方式来震慑将领,能让带兵将领临机决断时,想清楚后果,再付诸实施。
行军总督,战时可以撤换行军都督职务,但除非特别情况(譬如对方涉嫌叛变、叛逃或者临阵倒戈),否则不允许行使“使持节”杀行军都督的权力。
即便杀了人,事后也得接受军法司调查。
一旦判定是滥杀,行军总督也得负责。
所以,战时军法审判机构——军法司,以及军司随军制度,是要跟着行军制度一起实施的。
而军法司做出的判决,由此引发的行刑(譬如死刑),除非皇帝特赦,必须严格执行,哪怕对方是宗室或者勋贵,否则就是笑话。
萧询听大将军说了一番,觉得很有道理,既然这制度先在两淮试行,那就先试试再说。
反正军法司由大将军主管,想来,必然能够有效震慑、约束将领们战时的行为。
。。。。。。
淮阴行在,行宫边上军营官署,都督宫城诸军事的大将军李笠,忙着签发军令,调动禁军进行各类布防。
与此同时,还要向周边驻军发布命令,做出各种布置,确保行在安全。
因为涉及中外诸军事,所以命令很多,李笠不敢大意,幕僚拟定的每一份命令,都仔细看过。
中外诸军事,指的是中军、外军诸军事,这里的中、外之分,分辨标准是京城(中枢所在)。
常年驻扎在京城内外的军队,是中军,这就包括了禁卫诸军;
外军,泛指各地都督区所统辖之军队,还包括各州郡所统辖的州郡兵。
中军镇守京城,外军镇守地方,两者相互掣肘,若有人“都督中外诸军事”,意味着此人距离皇位已经很近了。
想到这里,李笠放下笔。
如今,权臣的“标签头衔”有两个:
一个是“录尚书事”,指的是掌握行政、人事权;
一个是“都督中外诸军事“,指的是掌握军权。
如果要二选一,必然选后者,因为抓住了军权,才是真正的掌权。
但军权在手,未必能打胜仗,因为军队必须能打,掌握在手里才有意义。
皇帝到了淮阴,李笠酝酿已久的整军(抓军权)计划,终于可以实施。
他整军的目标,是中军。
中军经过整顿,战斗力增强,才能跟着皇帝御驾亲征,保皇帝平安。
所以有这各冠冕堂皇的理由在,没人能正面反对李笠的整军计划。
而中军一旦增强,意味着中枢和地方的力量对比,中枢渐渐有优势。
使得外军作乱、进攻中枢的可能性降低。
至于整顿后的中军听谁的,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中外军制度,是这个时代的主流,但结合政治局势,有一个缺陷:一旦中军势弱就会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
那些本该镇守地方、拱卫京师的外军,因为失去了牵制作用,其本身,也会成为祸乱的根源。
野心家靠着强大的外军,可以入主中枢夺取皇权。
而之前其所属势力,则会取代原有的中军成为新的中军系统。
宋、齐、梁的朝代更替,就很说明问题:
前朝皇室内讧,同室操戈不停重演,从而导致政治混乱,而中军的控制权一直是争夺的焦点。
连年战乱,中军需要经常外出征讨,可是兵力却又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导致实力急速下降。
这两点是导致中军势力变弱的原因,一旦中军出现疲软状态,那么野心家则会依靠外军强势崛起。
使得本该为稳定朝纲而设的外军,成为野心家的工具。
宋末的萧道成、齐末的萧衍,都是靠着强大的外军(萧道成靠青、徐武装,萧衍靠雍州势力)夺取了前朝的江山。
然后兵员本地化(建康化),中军战斗力下降,沦为仪仗队。
军中充斥着大量关系户、喝兵血的蛀虫,寻常兵卒没有良好的训练,甚至身兼数职,变成雇工。
外重内轻,是如今梁国中、外军的现状,中军基本没有像样的野战能力。
当年侯景做乱,中军的表现极其不堪,如同草包,也亏得有台城作为防御设施,勉强挡住叛军的围攻。
当年羸弱的中军,直到现在,战斗力都不怎么样。
无论谁当皇帝,都没有足够的信心以中军震慑外军。
也亏得实力最强得外军——徐州军是李笠嫡系,不然,他这个大将军也当不安稳。
之前,李笠就想整顿中军,但投鼠忌器,担心整军导致将士心怀不满,以至于为人所趁,发动宫变。
现在好了,皇帝来到淮阴,而淮阴,在徐州军的“一日突击”范围内。
李笠提笔,继续签发军令。
他现在开始整顿中军,谁敢不听话、闹事,他就让对方“删号重练”。
出征,见证行军的作战过程。
一名将领在作战期间到底有没有消极避战、见死不救、图谋不轨,先由其同僚(譬如长史、司马)或者上级(行军总督)提出控告。
军法司根据各方证词,包括军司的报告,来做出判断,并下结论:有罪还是无罪。
若有罪,该怎么处罚。
以这种方式来震慑将领,能让带兵将领临机决断时,想清楚后果,再付诸实施。
行军总督,战时可以撤换行军都督职务,但除非特别情况(譬如对方涉嫌叛变、叛逃或者临阵倒戈),否则不允许行使“使持节”杀行军都督的权力。
即便杀了人,事后也得接受军法司调查。
一旦判定是滥杀,行军总督也得负责。
所以,战时军法审判机构——军法司,以及军司随军制度,是要跟着行军制度一起实施的。
而军法司做出的判决,由此引发的行刑(譬如死刑),除非皇帝特赦,必须严格执行,哪怕对方是宗室或者勋贵,否则就是笑话。
萧询听大将军说了一番,觉得很有道理,既然这制度先在两淮试行,那就先试试再说。
反正军法司由大将军主管,想来,必然能够有效震慑、约束将领们战时的行为。
。。。。。。
淮阴行在,行宫边上军营官署,都督宫城诸军事的大将军李笠,忙着签发军令,调动禁军进行各类布防。
与此同时,还要向周边驻军发布命令,做出各种布置,确保行在安全。
因为涉及中外诸军事,所以命令很多,李笠不敢大意,幕僚拟定的每一份命令,都仔细看过。
中外诸军事,指的是中军、外军诸军事,这里的中、外之分,分辨标准是京城(中枢所在)。
常年驻扎在京城内外的军队,是中军,这就包括了禁卫诸军;
外军,泛指各地都督区所统辖之军队,还包括各州郡所统辖的州郡兵。
中军镇守京城,外军镇守地方,两者相互掣肘,若有人“都督中外诸军事”,意味着此人距离皇位已经很近了。
想到这里,李笠放下笔。
如今,权臣的“标签头衔”有两个:
一个是“录尚书事”,指的是掌握行政、人事权;
一个是“都督中外诸军事“,指的是掌握军权。
如果要二选一,必然选后者,因为抓住了军权,才是真正的掌权。
但军权在手,未必能打胜仗,因为军队必须能打,掌握在手里才有意义。
皇帝到了淮阴,李笠酝酿已久的整军(抓军权)计划,终于可以实施。
他整军的目标,是中军。
中军经过整顿,战斗力增强,才能跟着皇帝御驾亲征,保皇帝平安。
所以有这各冠冕堂皇的理由在,没人能正面反对李笠的整军计划。
而中军一旦增强,意味着中枢和地方的力量对比,中枢渐渐有优势。
使得外军作乱、进攻中枢的可能性降低。
至于整顿后的中军听谁的,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中外军制度,是这个时代的主流,但结合政治局势,有一个缺陷:一旦中军势弱就会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
那些本该镇守地方、拱卫京师的外军,因为失去了牵制作用,其本身,也会成为祸乱的根源。
野心家靠着强大的外军,可以入主中枢夺取皇权。
而之前其所属势力,则会取代原有的中军成为新的中军系统。
宋、齐、梁的朝代更替,就很说明问题:
前朝皇室内讧,同室操戈不停重演,从而导致政治混乱,而中军的控制权一直是争夺的焦点。
连年战乱,中军需要经常外出征讨,可是兵力却又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导致实力急速下降。
这两点是导致中军势力变弱的原因,一旦中军出现疲软状态,那么野心家则会依靠外军强势崛起。
使得本该为稳定朝纲而设的外军,成为野心家的工具。
宋末的萧道成、齐末的萧衍,都是靠着强大的外军(萧道成靠青、徐武装,萧衍靠雍州势力)夺取了前朝的江山。
然后兵员本地化(建康化),中军战斗力下降,沦为仪仗队。
军中充斥着大量关系户、喝兵血的蛀虫,寻常兵卒没有良好的训练,甚至身兼数职,变成雇工。
外重内轻,是如今梁国中、外军的现状,中军基本没有像样的野战能力。
当年侯景做乱,中军的表现极其不堪,如同草包,也亏得有台城作为防御设施,勉强挡住叛军的围攻。
当年羸弱的中军,直到现在,战斗力都不怎么样。
无论谁当皇帝,都没有足够的信心以中军震慑外军。
也亏得实力最强得外军——徐州军是李笠嫡系,不然,他这个大将军也当不安稳。
之前,李笠就想整顿中军,但投鼠忌器,担心整军导致将士心怀不满,以至于为人所趁,发动宫变。
现在好了,皇帝来到淮阴,而淮阴,在徐州军的“一日突击”范围内。
李笠提笔,继续签发军令。
他现在开始整顿中军,谁敢不听话、闹事,他就让对方“删号重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