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大唐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四月二十六曰,在李曦的一力推动下,蜀州晋原县颁布针对全县灾民的赈济方案。
根据各地里正们报上来的数字,县里除了大幅度减免了今年的税赋之外,对于家中存粮告蹙的饥民,也提出了救助办法。
那就是,需要多少粮食,都尽可以向当地里正申请,官府审核之后将免息发放,只等将来晚稻收下之后再原数交还给县府即可。另外,县里还提供了另外一套偿还方案,那就是可以利用眼下稻子们被淹死之后的空地,和种晚稻之前的这两个月闲暇,在官府的引导下种菜,将来官府会按照市场指导价进行收购,冲抵粮款即可。
之所以最终采取了这样一个方案,其实是李曦那个种菜的方案和原本县里的赈济方案相互融合之后的产物,毕竟不管是县令郑爽还是李曦的幕僚李逸风,都觉得单纯执行李曦那一套方案,有些太过冒险了,另外,将本来该有的免费赈济,变成强势要求民间集体跟着种菜,官府里也怕民间会有反对的声音。
而按照目前这个方案来走,一来县府里本来该补贴出去的粮款一下子省了下来,正可以拿这些钱粮来做些事情,比如以工代赈的引导百姓们重修田基和都江大堤等等,确保以后不至于再次受灾,二来赈济的粮款虽然不是完全免费了,但是却毕竟给百姓们提供了一个便利还款的途径,百姓们也不至于有太大的抱怨。
当然,从原来李曦所考虑的强势引导变成现在的可选可不选,这力度自然也就不可避免的小了很多。
消息发布出去才两天,下面的反响便一一的回馈过来。
即便如此,民间反对的声音还是不小,最关键的矛盾点当然就在于出了这等大灾,官府本该免费赈济灾民的,眼下却变成了有偿的借贷。
不过幸好,不管是有了李逸风指点的李曦,还是县令郑爽,都对此早有准备,于是第二手紧接着就施展了出来,那就是官府宣布,会拿本来该免费发放给百姓们的赈济物资用来做薪酬,利用大灾之后田地抛荒的这一段闲暇,大规模整修晋原的水利和田地。
如此一来,民间反对的声音倒是一小子就小了许多。老百姓们虽然还是希望能免费拿到赈济,不过一想到官府把这些赈济用作来修整水利,那也就意味着以后再次遇到这等大灾,就不必如此狼狈了,这种拿眼下一点钱粮换的此后长久安全的做法,无形之中就让大家觉得官府是有心要做些事情的,因此,大家心理上倒是很快就接受了这种安排。
不过即便如此,除了那些家中田地完全绝收的农户之外,其他人对于这个种菜冲抵赈济的办法,还是不太感兴趣,因为谁都不知道种出那么多菜来卖给谁!
即便是那些地里完全绝收的农户,也是顾虑重重,反倒有不少人更倾向于去报名参加那个以工代赈修理水利的活儿,在他们看来,官府给的工钱不低,家里只要出两个劳力去做工,换来的米粮已经足够养家,倒是比跟着那个什么主簿大人种菜要稳当多了。
因此,当官府两手齐下,一边组织大规模的修整水利工程报名,一边让各地里正们统计辖区内愿意种菜以冲抵赈济的农户时,就出现了很鲜明的对比。
想要参加那以工代赈的,每每都得排着队报名,甚至还有不少人需要暗地里给里正们答应些好处才能拿到一个名额,而里正们为了帮自己的辖区多争取几个名额,也是各施神通,别的不说,光是李朌这个跟着江安的小小刀笔吏,在几天之内就混了足有万钱的油水,都是下面里正们孝敬来的。
而愿意报名参加种菜冲抵赈济的农户,却是寥寥可数。一直等到以工代赈的名额已经招满了,再也不要人了,这才有人无奈之下勉强选择了种菜,觉得好歹总比让田里抛荒着自己一家人挨饿要好。
可即便如此,有人宁愿排干了水之后抢着种上麦子,想要好歹抢回一点收成,也不愿意跟着李曦种菜。毕竟在老百姓们心里看来,拿了那么多好地来种菜,实在也是太不胡闹了。大家很害怕到时候菜种出来了官府又不要了,到最后只能烂在地里,要是那样,倒还不如干脆就让它抛荒着好些,还能省些地力。
等到四月快要过去,江安都已经开始组织着各地聚集来的壮丁们开始修理都江大堤了,李曦这边也总算是收到了各地里正们统计出来的种菜田亩。
加在一块儿全县才只有二十三万亩地。
看见这个数字,李曦有些挠头,不过李逸风倒是松了口气,见李曦有些不满意,还赶紧的劝,“先少些好,也就算是趟趟路子,真要是五十万亩一块儿来,老朽还真是有些担心啊!”
李曦听了这话心想也有道理,便也只好作罢。
这些曰子里,别说李逸风和柳荣了,就连他这个原本做甩手掌柜的,也是忙得脚不沾地,就连坐下来悠闲地跟武兰吃顿饭都不可能,因此虽然比预期的田地少了一半,李曦便也只是抱怨了一下,觉得不够让自己展才而已。甚至于,随着穿越过来的时间越来越久,对于时下这些老百姓们了解的越来越深,他其实也早就料到了大概会有这种结果。
不过二十来万亩,也够来一把大的了。
要想真正把大家眼中的这幕荒唐闹剧变成一出震撼人心的大戏,需要做的事情,需要提前准备的基础设备,实在太多。
要种菜,就得有种子,而且还得是多种多样大量的种子。这一点早就交给了李逸风去办理,他庶务精熟,这些事情倒是并不作难。
然后,考虑到将来上市时间的控制问题,必须把蔬菜的成长周期计算的很精确,严格控制各地下种的时间,要力争做到一片一个品种,一片一个收获时间。为了这个,别说柳荣了,就连李曦都不耻下问了一回,两个人找到了几个经年的老圃,耐心的请教了许久,柳荣还特意做了一份记录,事后耐心的整理了出来,又按照区域布置了下去。
再然后,就是种植和管理的问题,这个李曦倒是不担心,种地的都是经年的老农,没有人比他们更会侍弄田地了,眼下这个时候又没有后世那么多病虫害,因此到时候只需要定期的带着自己和柳荣选出来的几个老圃下去多转悠转悠即可。
到最后,还有采摘、收拢和运输的问题。
因为分发种子的时候,就是按照区域来处理的,并且只需要许给当地里正一份不低的工钱就可以让他们代为管理,因此这个收拢倒是不成问题。
难题在于运输。
晋原县在后世的时候叫做崇庆市,东距成都不足百里,如果是在后世的话,这连一个小时的车程都用不了,但是在当下这个时候,这一百里的路,可是一段很不近的距离了。快马固然是可以当曰往返,但蔬菜运输却显然不可能那么快。
南方少马,即便有马,也多是富贵人家的骑乘,李曦当然不可能聚集那么多马车,而川蜀之地虽然水路通畅,甚至就连蜀州和成都府之间也有很多人工的沟渠相连,但是那些沟... -->>
四月二十六曰,在李曦的一力推动下,蜀州晋原县颁布针对全县灾民的赈济方案。
根据各地里正们报上来的数字,县里除了大幅度减免了今年的税赋之外,对于家中存粮告蹙的饥民,也提出了救助办法。
那就是,需要多少粮食,都尽可以向当地里正申请,官府审核之后将免息发放,只等将来晚稻收下之后再原数交还给县府即可。另外,县里还提供了另外一套偿还方案,那就是可以利用眼下稻子们被淹死之后的空地,和种晚稻之前的这两个月闲暇,在官府的引导下种菜,将来官府会按照市场指导价进行收购,冲抵粮款即可。
之所以最终采取了这样一个方案,其实是李曦那个种菜的方案和原本县里的赈济方案相互融合之后的产物,毕竟不管是县令郑爽还是李曦的幕僚李逸风,都觉得单纯执行李曦那一套方案,有些太过冒险了,另外,将本来该有的免费赈济,变成强势要求民间集体跟着种菜,官府里也怕民间会有反对的声音。
而按照目前这个方案来走,一来县府里本来该补贴出去的粮款一下子省了下来,正可以拿这些钱粮来做些事情,比如以工代赈的引导百姓们重修田基和都江大堤等等,确保以后不至于再次受灾,二来赈济的粮款虽然不是完全免费了,但是却毕竟给百姓们提供了一个便利还款的途径,百姓们也不至于有太大的抱怨。
当然,从原来李曦所考虑的强势引导变成现在的可选可不选,这力度自然也就不可避免的小了很多。
消息发布出去才两天,下面的反响便一一的回馈过来。
即便如此,民间反对的声音还是不小,最关键的矛盾点当然就在于出了这等大灾,官府本该免费赈济灾民的,眼下却变成了有偿的借贷。
不过幸好,不管是有了李逸风指点的李曦,还是县令郑爽,都对此早有准备,于是第二手紧接着就施展了出来,那就是官府宣布,会拿本来该免费发放给百姓们的赈济物资用来做薪酬,利用大灾之后田地抛荒的这一段闲暇,大规模整修晋原的水利和田地。
如此一来,民间反对的声音倒是一小子就小了许多。老百姓们虽然还是希望能免费拿到赈济,不过一想到官府把这些赈济用作来修整水利,那也就意味着以后再次遇到这等大灾,就不必如此狼狈了,这种拿眼下一点钱粮换的此后长久安全的做法,无形之中就让大家觉得官府是有心要做些事情的,因此,大家心理上倒是很快就接受了这种安排。
不过即便如此,除了那些家中田地完全绝收的农户之外,其他人对于这个种菜冲抵赈济的办法,还是不太感兴趣,因为谁都不知道种出那么多菜来卖给谁!
即便是那些地里完全绝收的农户,也是顾虑重重,反倒有不少人更倾向于去报名参加那个以工代赈修理水利的活儿,在他们看来,官府给的工钱不低,家里只要出两个劳力去做工,换来的米粮已经足够养家,倒是比跟着那个什么主簿大人种菜要稳当多了。
因此,当官府两手齐下,一边组织大规模的修整水利工程报名,一边让各地里正们统计辖区内愿意种菜以冲抵赈济的农户时,就出现了很鲜明的对比。
想要参加那以工代赈的,每每都得排着队报名,甚至还有不少人需要暗地里给里正们答应些好处才能拿到一个名额,而里正们为了帮自己的辖区多争取几个名额,也是各施神通,别的不说,光是李朌这个跟着江安的小小刀笔吏,在几天之内就混了足有万钱的油水,都是下面里正们孝敬来的。
而愿意报名参加种菜冲抵赈济的农户,却是寥寥可数。一直等到以工代赈的名额已经招满了,再也不要人了,这才有人无奈之下勉强选择了种菜,觉得好歹总比让田里抛荒着自己一家人挨饿要好。
可即便如此,有人宁愿排干了水之后抢着种上麦子,想要好歹抢回一点收成,也不愿意跟着李曦种菜。毕竟在老百姓们心里看来,拿了那么多好地来种菜,实在也是太不胡闹了。大家很害怕到时候菜种出来了官府又不要了,到最后只能烂在地里,要是那样,倒还不如干脆就让它抛荒着好些,还能省些地力。
等到四月快要过去,江安都已经开始组织着各地聚集来的壮丁们开始修理都江大堤了,李曦这边也总算是收到了各地里正们统计出来的种菜田亩。
加在一块儿全县才只有二十三万亩地。
看见这个数字,李曦有些挠头,不过李逸风倒是松了口气,见李曦有些不满意,还赶紧的劝,“先少些好,也就算是趟趟路子,真要是五十万亩一块儿来,老朽还真是有些担心啊!”
李曦听了这话心想也有道理,便也只好作罢。
这些曰子里,别说李逸风和柳荣了,就连他这个原本做甩手掌柜的,也是忙得脚不沾地,就连坐下来悠闲地跟武兰吃顿饭都不可能,因此虽然比预期的田地少了一半,李曦便也只是抱怨了一下,觉得不够让自己展才而已。甚至于,随着穿越过来的时间越来越久,对于时下这些老百姓们了解的越来越深,他其实也早就料到了大概会有这种结果。
不过二十来万亩,也够来一把大的了。
要想真正把大家眼中的这幕荒唐闹剧变成一出震撼人心的大戏,需要做的事情,需要提前准备的基础设备,实在太多。
要种菜,就得有种子,而且还得是多种多样大量的种子。这一点早就交给了李逸风去办理,他庶务精熟,这些事情倒是并不作难。
然后,考虑到将来上市时间的控制问题,必须把蔬菜的成长周期计算的很精确,严格控制各地下种的时间,要力争做到一片一个品种,一片一个收获时间。为了这个,别说柳荣了,就连李曦都不耻下问了一回,两个人找到了几个经年的老圃,耐心的请教了许久,柳荣还特意做了一份记录,事后耐心的整理了出来,又按照区域布置了下去。
再然后,就是种植和管理的问题,这个李曦倒是不担心,种地的都是经年的老农,没有人比他们更会侍弄田地了,眼下这个时候又没有后世那么多病虫害,因此到时候只需要定期的带着自己和柳荣选出来的几个老圃下去多转悠转悠即可。
到最后,还有采摘、收拢和运输的问题。
因为分发种子的时候,就是按照区域来处理的,并且只需要许给当地里正一份不低的工钱就可以让他们代为管理,因此这个收拢倒是不成问题。
难题在于运输。
晋原县在后世的时候叫做崇庆市,东距成都不足百里,如果是在后世的话,这连一个小时的车程都用不了,但是在当下这个时候,这一百里的路,可是一段很不近的距离了。快马固然是可以当曰往返,但蔬菜运输却显然不可能那么快。
南方少马,即便有马,也多是富贵人家的骑乘,李曦当然不可能聚集那么多马车,而川蜀之地虽然水路通畅,甚至就连蜀州和成都府之间也有很多人工的沟渠相连,但是那些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