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飞豹出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人进行团一级的军事调动。
斯特列利尼科夫中将当即表示,政委现在是远东军区的最高领导人,出来主持大局也是理所当然的。自己身为苏联远东军区副司令,此时一定在政委同志的领导下,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一定服从政委的领导,紧密的团结在政委的周围,听党指挥,服从政委,与政委同舟共济。
华彼诺夫斯基上将十分自然的进入了角色,接替了远东军区的军事指挥权。并有条不紊的按杨光给他的“布防图”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调动。由于现在有线和无线通信均已失灵,他直接派司令部的参谋对各个部队进行通知。
哈巴罗夫斯克市卫戍部队远东警卫第1师接到命令后,虽然对华彼诺夫斯基上将为首的远东军区临时指挥部,把自己这支只负责哈巴罗夫斯克市区的内卫部队调出市区有些疑惑,但哈巴罗夫斯克市的正面的确也没有防守部队阻击中**队的进攻。让自己这支内卫部队去绕前防守也是意料之外,情里之中的事。
这是不是苏军的防守漏洞呢?应该不算。因为苏联的国土面积实在是太大了。地广人稀到什么程度呢?在一个仅有4000多人的苏联集体农庄占地竟达9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均占地高达2平方公里。这时的苏联人口总数才1亿多人,哪有那么多军队处处设防啊。
在与哈巴罗夫斯克市相临20多公里的中国版图上,这块前凸在外的“鸡嘴”上,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不会选择在这里向苏联发起进攻。因为驻守在“鸡嘴”下面的远东军区第35集团军随时都可以把这个“鸡嘴”切掉。从而切断中**队的后路。
但这次苏军的确是错了。邓峰就是那种“没有军事常识的人”,进攻之前在这个“鸡嘴”尖上的森林里就潜伏着一个沈阳军区第1师的一个122毫米自行火箭炮团和一个机步团。
而且后面还在210省道的沿线部署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个团和红色边疆的一个民兵团共计30000余人。
邓峰之所以敢这样做的原因,就是战争打起来后,已经没有了边界线的限制,条条大路通罗马,根本不存在什么切断后路的问题。对于苏联远东军区第35集团军自然有对付它的办法。
哈巴罗夫斯克市卫戍部队远东警卫第1师,只能带着轻型的步兵武器,开着几辆为数不多的轻型装甲车,分别前往乌苏里江东岸,距哈巴罗夫斯克市20公里的贝奇哈地区;佛拉基米罗卡地区和黑龙江、乌苏里江两江汇合处冲击而成的半岛上去“阻击中**队的进攻”了。
驻守在哈巴罗夫斯克中心市区的第76团团长布伊涅维奇接到命令后,各连留一个班留守外,其余全部上了扣有苫布篷的卡车和全团仅有的30多辆轻型装甲车,奔赴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江汇合处冲击而成的半岛,前去阻击中**队从“鸡嘴尖”向苏联发动的进攻。
第76团在团长布伊涅维奇的带领下,全面上了这个半岛,按军区的安排自己这个团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江之间,距中苏边界线两公里处正面布防,防守正面宽为第74警卫团,北面的黑龙江是75警卫团。
可是到了自己的防守区域一看,布伊涅维奇中校有点傻了,在心里暗自骂道:“他**的军区领导怎么想的,这一马平川,冰天雪地怎么防啊。这冻土比岩石都硬,就连最简单的单兵掩体工事都无法构建,怎么防守。这3000多号人,趴在这没有丝毫依托的平坦大地上,这不是找死吗?
布伊涅维奇中校的这句心里话,马上得到了中国方面的响应。
无数带着长长尾焰的火箭弹撕裂了这黎明前的黑暗,在这漆黑的夜空中划出了无数耀眼的橘红色的彩条,与这冰冷的空气摩擦,发出“嗖嗖嗖”的呼啸声,从中国边界的树林中飞出。
一发紧跟着一发,如暴风骤雨,在苏军的人群中和车队间发生猛烈的爆炸,震耳欲聋,天崩地裂,钢珠四处横飞,车辆的残骸和破碎的零件、坚如磐石的冻土块夹杂着人体残缺的肢体,破损的武器,随着爆炸声,上下不停的窜动着,不到20秒时间,近4000发炮弹砸在哈巴罗夫斯克市卫戍部队远东警卫第1师这3个团的头上。
刚才还是白雪覆盖银白色的大地,眨眼间就变成了污浊不堪的调色板。在焦黑的土地上,到处冒着浓烟烈火,在火光的映衬下层层叠叠横七竖八的躺满了一堆堆残缺不全的尸体,到处散落着破损的武器装备和大小不等的冻土块。
布伊涅维奇中校真后悔自己在心里说了这句不该说的话,这不是自己找死,这是领导安排自己和这些战士送死。这事回去后一定要和他们讨个说法,没有这样安排工作的
可是他没有机会找再领导讨说法了。数枚5毫米的钢珠很不友好的射进了他的身体,其中一枚最不够意思,从他的右眼钻了进去,穿过了他的脑干,破坏了他延髓网状结构内存中重要的呼吸反射中枢,造成他呼吸停止。
“出击”一辆辆涂着迷彩色的坦克纷纷冲了出去。紧随其后,装甲车,指挥车,吉普车,军用卡车也跟着一辆辆的冲了出去。
“别笑话咱们16军,咱们不是集团军,装备没有那么好,不过打起仗来咱们可不含糊”这是第1师师长在全面占领伯力市时对解放军报战地记者说的一句话。
第1师机步1团,个个如猛虎下山,紧跟在坦克后面,穿越硝烟跨过一堆堆烈火,向苏军快速突击……
人进行团一级的军事调动。
斯特列利尼科夫中将当即表示,政委现在是远东军区的最高领导人,出来主持大局也是理所当然的。自己身为苏联远东军区副司令,此时一定在政委同志的领导下,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一定服从政委的领导,紧密的团结在政委的周围,听党指挥,服从政委,与政委同舟共济。
华彼诺夫斯基上将十分自然的进入了角色,接替了远东军区的军事指挥权。并有条不紊的按杨光给他的“布防图”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调动。由于现在有线和无线通信均已失灵,他直接派司令部的参谋对各个部队进行通知。
哈巴罗夫斯克市卫戍部队远东警卫第1师接到命令后,虽然对华彼诺夫斯基上将为首的远东军区临时指挥部,把自己这支只负责哈巴罗夫斯克市区的内卫部队调出市区有些疑惑,但哈巴罗夫斯克市的正面的确也没有防守部队阻击中**队的进攻。让自己这支内卫部队去绕前防守也是意料之外,情里之中的事。
这是不是苏军的防守漏洞呢?应该不算。因为苏联的国土面积实在是太大了。地广人稀到什么程度呢?在一个仅有4000多人的苏联集体农庄占地竟达9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均占地高达2平方公里。这时的苏联人口总数才1亿多人,哪有那么多军队处处设防啊。
在与哈巴罗夫斯克市相临20多公里的中国版图上,这块前凸在外的“鸡嘴”上,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不会选择在这里向苏联发起进攻。因为驻守在“鸡嘴”下面的远东军区第35集团军随时都可以把这个“鸡嘴”切掉。从而切断中**队的后路。
但这次苏军的确是错了。邓峰就是那种“没有军事常识的人”,进攻之前在这个“鸡嘴”尖上的森林里就潜伏着一个沈阳军区第1师的一个122毫米自行火箭炮团和一个机步团。
而且后面还在210省道的沿线部署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个团和红色边疆的一个民兵团共计30000余人。
邓峰之所以敢这样做的原因,就是战争打起来后,已经没有了边界线的限制,条条大路通罗马,根本不存在什么切断后路的问题。对于苏联远东军区第35集团军自然有对付它的办法。
哈巴罗夫斯克市卫戍部队远东警卫第1师,只能带着轻型的步兵武器,开着几辆为数不多的轻型装甲车,分别前往乌苏里江东岸,距哈巴罗夫斯克市20公里的贝奇哈地区;佛拉基米罗卡地区和黑龙江、乌苏里江两江汇合处冲击而成的半岛上去“阻击中**队的进攻”了。
驻守在哈巴罗夫斯克中心市区的第76团团长布伊涅维奇接到命令后,各连留一个班留守外,其余全部上了扣有苫布篷的卡车和全团仅有的30多辆轻型装甲车,奔赴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江汇合处冲击而成的半岛,前去阻击中**队从“鸡嘴尖”向苏联发动的进攻。
第76团在团长布伊涅维奇的带领下,全面上了这个半岛,按军区的安排自己这个团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江之间,距中苏边界线两公里处正面布防,防守正面宽为第74警卫团,北面的黑龙江是75警卫团。
可是到了自己的防守区域一看,布伊涅维奇中校有点傻了,在心里暗自骂道:“他**的军区领导怎么想的,这一马平川,冰天雪地怎么防啊。这冻土比岩石都硬,就连最简单的单兵掩体工事都无法构建,怎么防守。这3000多号人,趴在这没有丝毫依托的平坦大地上,这不是找死吗?
布伊涅维奇中校的这句心里话,马上得到了中国方面的响应。
无数带着长长尾焰的火箭弹撕裂了这黎明前的黑暗,在这漆黑的夜空中划出了无数耀眼的橘红色的彩条,与这冰冷的空气摩擦,发出“嗖嗖嗖”的呼啸声,从中国边界的树林中飞出。
一发紧跟着一发,如暴风骤雨,在苏军的人群中和车队间发生猛烈的爆炸,震耳欲聋,天崩地裂,钢珠四处横飞,车辆的残骸和破碎的零件、坚如磐石的冻土块夹杂着人体残缺的肢体,破损的武器,随着爆炸声,上下不停的窜动着,不到20秒时间,近4000发炮弹砸在哈巴罗夫斯克市卫戍部队远东警卫第1师这3个团的头上。
刚才还是白雪覆盖银白色的大地,眨眼间就变成了污浊不堪的调色板。在焦黑的土地上,到处冒着浓烟烈火,在火光的映衬下层层叠叠横七竖八的躺满了一堆堆残缺不全的尸体,到处散落着破损的武器装备和大小不等的冻土块。
布伊涅维奇中校真后悔自己在心里说了这句不该说的话,这不是自己找死,这是领导安排自己和这些战士送死。这事回去后一定要和他们讨个说法,没有这样安排工作的
可是他没有机会找再领导讨说法了。数枚5毫米的钢珠很不友好的射进了他的身体,其中一枚最不够意思,从他的右眼钻了进去,穿过了他的脑干,破坏了他延髓网状结构内存中重要的呼吸反射中枢,造成他呼吸停止。
“出击”一辆辆涂着迷彩色的坦克纷纷冲了出去。紧随其后,装甲车,指挥车,吉普车,军用卡车也跟着一辆辆的冲了出去。
“别笑话咱们16军,咱们不是集团军,装备没有那么好,不过打起仗来咱们可不含糊”这是第1师师长在全面占领伯力市时对解放军报战地记者说的一句话。
第1师机步1团,个个如猛虎下山,紧跟在坦克后面,穿越硝烟跨过一堆堆烈火,向苏军快速突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