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重生民国之烽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总统,各个外国列强相继发来贺电,正式承认袁世凯在中国的合法地位。
有人欣喜,自然就有人忧愁。
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满清最后的忠实者,在袁世凯就职之前爆发出了自己最后的一声哀嚎。
二十八日清政府退位诏书发布以后,铁良等人当日痛哭流涕,大声哀嚎,联合载洵、载涛、良弼等人一起来去找奉隆裕太后,反对袁世凯,反对南北议和,反对清帝退位,并愿意舍身成为满清最后的一个忠臣,扶保幼主和太后杀出北京城,重返东北满人龙起之地。
隆裕太后听后大吃一惊,自己一个女人都能看出来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已经看清了的她,如何还愿意带着小皇帝冒险而处于死地?!
但是看铁良依旧坚持的脸色,隆裕太后被逼之下,只能暂时答应下来。
二月二十八日晚上,消息泄露,袁世凯在这种时候就怕出什么乱子,对几人如何会放过?命令陆建章带领手下士兵强行抓捕这些满清的最后遗老遗少们。
但此时几人虽然在最后时刻得知消息泄露逃离北京,但是在北京的基业也被彻底打散,整整三日,满清遗族的忠诚士兵,全被血腥清洗。
而逃跑的那些人,则是寓居于天津等地,开始寻找日本这一“外援”,并时往来于青岛、大连及日本等地,与肃亲王善耆等继续策划复辟清室。
但历史的潮流终究不会因为几人的反抗而反复,在这个二月,依然浩浩荡荡。
袁世凯成为民国大总统,给韩争这个挂在北洋名下,却是被忽视,没人管没人问的孤军,也带来了不少好处。其中一项就是对所有北洋军出征战士的犒赏,虽然落在韩争手里的也仅仅只有不到两千块大洋,但对于急需银钱的韩争来说无异于是非常有用,而且自己的在皖势力,也让周围其他各方变得有所忌惮。
现在韩争账面上所有的银钱,总共已经有三万八千块,这其中并不包括即将来钱的淮盐之利。
在二月底的时候,郑荣已经领着船回来的,就像韩争所说的一样,淮盐的官盐盐场并不像放弃这块地方,因此对韩争派去的人并没有为难的意思,所有的手续办起来都很顺利,当然韩争在里面并没有少花钱塞进去,但比起淮盐垄断之利却是什么都值得了。
当郑荣回来的时候,整整的运来了上千公斤的食盐,虽然对于皖北来说,仍然有些不足,但是后续几次运输也相继的运来,这样一来,北方食盐匮乏之弊大大缓解。
韩争更是利用食盐的买卖,把势力扩散到了亳县和阜阳县城一带,并缓慢的持续向周围扩散着,到目前为止,已经往外发卖将近五千多公斤食盐,而获得的收益已经足以支撑军中消耗,大大的提高了韩争发展的底气。
现在的船只已经变成了四艘,其中有一艘还是烧煤炭的小火轮,这让韩争不仅能够运输食盐,也能够运送更多的东西进来和出去。
李莹也在轮船第二次去采买淮盐和一些商品的时候坐船离开了,在离开之前李莹终于鼓起了自己的勇气,抛开了心中的矜持和家人方面的一切顾虑,在上船的时候向韩争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心思。
韩争无法给对方承诺,只能告诉对方,两年对方毕业之后,如果对方还能够喜欢自己,自己也得到对方家庭的认可之后,会娶对方。
李莹心中大喜,终于得到了韩争的承诺,虽然离开对方不舍,但也是满足而去。离开之后虽然通信不便,但每隔半个月,总会收到李莹的来信,在信中诉说着家长里短,并告诉韩争不要给自己回信,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韩争心中感动于对方的善解人意,但仍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回一封。
在这期间,李莹的父亲李逸如不知什么时候知道了他们之间的事情,对方也是一个知识分子和民族资本家,在上海有自己开办的私人银行,并没有反对两人的意思,也没有表示同意。
但不管出于对韩争救了自己女儿的感激还是对韩争的考验,在韩争这段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却是帮了不少的忙。
韩争利用自己的身份和李莹父亲的帮助,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在涡河两岸建立起了一个小型的面粉厂和纺织厂,也幸好此地人多,劳动力足够使用,况且韩争在此地也颇有威望,大家也愿意过来。
因此,韩争并不愁人口劳动力的事情,粮食和原料却是在本地收获之前只能从亳县等地运来,补充消耗,对于销路韩争更是不愁,直接运到上海或者沿海等地,以及军中消化,不愁销售不出去。
开办面粉厂和纺织厂的银钱大都是从营里面拿出来的,挂上韩争的名字,但收益都大部分拿出来放在营里作为士兵们福利和扩大生产之用,几乎每个士兵在获得自己的军饷之后,在月末都会收到或多或少的红利,因此营中士气旺盛。
看起来,韩争的一切都进入大发展时期,但韩争并没有放松下来,因为他知道袁世凯登上民国总统之位以后,自己安稳发展的日子就不多了,相对于将来的局势,而自己此时的实力却还是太小了,不足以让自己有所作为。
因此韩争决定在南北双方再次打起来之前,自己也要提前对周边动手,至少要把阜阳和亳州拿下来作为自己的发展之地,这样自己才能算得上一个地方小军阀。
而要拿下两地容易,却也要有正当的理由,而最主要的是自己要有让周边没人敢说话的实力,那就只有依靠手下的武力。
因此韩争决定在发展的时候,开始有计划的招兵,现在正好是农闲时候,距离秋收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在秋收之前足够自己练出可用之兵和足够时间拿下这两地来发展自己。
总统,各个外国列强相继发来贺电,正式承认袁世凯在中国的合法地位。
有人欣喜,自然就有人忧愁。
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满清最后的忠实者,在袁世凯就职之前爆发出了自己最后的一声哀嚎。
二十八日清政府退位诏书发布以后,铁良等人当日痛哭流涕,大声哀嚎,联合载洵、载涛、良弼等人一起来去找奉隆裕太后,反对袁世凯,反对南北议和,反对清帝退位,并愿意舍身成为满清最后的一个忠臣,扶保幼主和太后杀出北京城,重返东北满人龙起之地。
隆裕太后听后大吃一惊,自己一个女人都能看出来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已经看清了的她,如何还愿意带着小皇帝冒险而处于死地?!
但是看铁良依旧坚持的脸色,隆裕太后被逼之下,只能暂时答应下来。
二月二十八日晚上,消息泄露,袁世凯在这种时候就怕出什么乱子,对几人如何会放过?命令陆建章带领手下士兵强行抓捕这些满清的最后遗老遗少们。
但此时几人虽然在最后时刻得知消息泄露逃离北京,但是在北京的基业也被彻底打散,整整三日,满清遗族的忠诚士兵,全被血腥清洗。
而逃跑的那些人,则是寓居于天津等地,开始寻找日本这一“外援”,并时往来于青岛、大连及日本等地,与肃亲王善耆等继续策划复辟清室。
但历史的潮流终究不会因为几人的反抗而反复,在这个二月,依然浩浩荡荡。
袁世凯成为民国大总统,给韩争这个挂在北洋名下,却是被忽视,没人管没人问的孤军,也带来了不少好处。其中一项就是对所有北洋军出征战士的犒赏,虽然落在韩争手里的也仅仅只有不到两千块大洋,但对于急需银钱的韩争来说无异于是非常有用,而且自己的在皖势力,也让周围其他各方变得有所忌惮。
现在韩争账面上所有的银钱,总共已经有三万八千块,这其中并不包括即将来钱的淮盐之利。
在二月底的时候,郑荣已经领着船回来的,就像韩争所说的一样,淮盐的官盐盐场并不像放弃这块地方,因此对韩争派去的人并没有为难的意思,所有的手续办起来都很顺利,当然韩争在里面并没有少花钱塞进去,但比起淮盐垄断之利却是什么都值得了。
当郑荣回来的时候,整整的运来了上千公斤的食盐,虽然对于皖北来说,仍然有些不足,但是后续几次运输也相继的运来,这样一来,北方食盐匮乏之弊大大缓解。
韩争更是利用食盐的买卖,把势力扩散到了亳县和阜阳县城一带,并缓慢的持续向周围扩散着,到目前为止,已经往外发卖将近五千多公斤食盐,而获得的收益已经足以支撑军中消耗,大大的提高了韩争发展的底气。
现在的船只已经变成了四艘,其中有一艘还是烧煤炭的小火轮,这让韩争不仅能够运输食盐,也能够运送更多的东西进来和出去。
李莹也在轮船第二次去采买淮盐和一些商品的时候坐船离开了,在离开之前李莹终于鼓起了自己的勇气,抛开了心中的矜持和家人方面的一切顾虑,在上船的时候向韩争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心思。
韩争无法给对方承诺,只能告诉对方,两年对方毕业之后,如果对方还能够喜欢自己,自己也得到对方家庭的认可之后,会娶对方。
李莹心中大喜,终于得到了韩争的承诺,虽然离开对方不舍,但也是满足而去。离开之后虽然通信不便,但每隔半个月,总会收到李莹的来信,在信中诉说着家长里短,并告诉韩争不要给自己回信,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韩争心中感动于对方的善解人意,但仍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回一封。
在这期间,李莹的父亲李逸如不知什么时候知道了他们之间的事情,对方也是一个知识分子和民族资本家,在上海有自己开办的私人银行,并没有反对两人的意思,也没有表示同意。
但不管出于对韩争救了自己女儿的感激还是对韩争的考验,在韩争这段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却是帮了不少的忙。
韩争利用自己的身份和李莹父亲的帮助,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在涡河两岸建立起了一个小型的面粉厂和纺织厂,也幸好此地人多,劳动力足够使用,况且韩争在此地也颇有威望,大家也愿意过来。
因此,韩争并不愁人口劳动力的事情,粮食和原料却是在本地收获之前只能从亳县等地运来,补充消耗,对于销路韩争更是不愁,直接运到上海或者沿海等地,以及军中消化,不愁销售不出去。
开办面粉厂和纺织厂的银钱大都是从营里面拿出来的,挂上韩争的名字,但收益都大部分拿出来放在营里作为士兵们福利和扩大生产之用,几乎每个士兵在获得自己的军饷之后,在月末都会收到或多或少的红利,因此营中士气旺盛。
看起来,韩争的一切都进入大发展时期,但韩争并没有放松下来,因为他知道袁世凯登上民国总统之位以后,自己安稳发展的日子就不多了,相对于将来的局势,而自己此时的实力却还是太小了,不足以让自己有所作为。
因此韩争决定在南北双方再次打起来之前,自己也要提前对周边动手,至少要把阜阳和亳州拿下来作为自己的发展之地,这样自己才能算得上一个地方小军阀。
而要拿下两地容易,却也要有正当的理由,而最主要的是自己要有让周边没人敢说话的实力,那就只有依靠手下的武力。
因此韩争决定在发展的时候,开始有计划的招兵,现在正好是农闲时候,距离秋收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在秋收之前足够自己练出可用之兵和足够时间拿下这两地来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