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zmzw.net,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棋局(上)
吐蕃博东城,也就是后世的日喀则地区,说是城,实际上只是一个部落集中地,这里距离吐蕃都城逻些城约五百里,海拔较低,一马平川,如玉带般的臧河(雅鲁藏布江)横穿而过,,随处可见大片纯净如蓝宝石般的湖泊,河湖两岸大多是高原草甸,牛羊成群、土地肥沃,草甸中伴杂着一片片青稞麦田,这里也是吐蕃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
河两岸部落众多,在一座由泥土夯成的围城之中,占地广阔,城内营帐一座接着一座,戒备异常森严,几座高耸的岗哨之上,几名唐军正来回巡逻,这里便是远征唐军的临时驻地,八千唐军便驻扎在此。
封常清率八千唐军从天竺经泥婆罗进入了吐蕃,经过了近一个月的艰难跋涉,大军抵达了吐蕃博东城,这时的吐蕃军三十万主力几乎全部离开了本土高原,所剩不到两万军队都集中在逻些城一带,而其他部落和小城,要么是老弱妇孺,要么是普通牧民,再没有其他军队。
唐军的从天而降使吐蕃各个部落一片惊慌,老弱妇孺纷纷逃离了家园,一些男子临时组织起来和唐军对抗,但因实力悬殊和各自作战,吐蕃临时军一战即溃,死伤惨重。
唐军一路横扫,行至了博东地界,此时唐军经过一个月的高原跋涉和作战,也十分疲惫了,封常清见这一带土地肥沃,补给充足,他便下令唐军就地驻扎休整,等待斥候的消息。
这天下午,唐军大帐内,封常清正在接待一名特殊的客人,这名客人叫做摩臧智,是吐蕃甲普寺的主持,他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也是一名陇右汉人,二十岁时被吐蕃军掳到吐蕃为奴,三年后因思念故乡而逃亡,险些丧命,被甲普寺喇嘛所救,从此出家为僧,后来他又赴桑耶寺拜密宗红教开山祖师莲花生为师,潜心学习密宗佛法,三十年过去了,他因佛法深厚,赢得了无数的信徒,成为了一代密宗宗师。
这次唐军突然从泥婆罗杀来,使吐蕃民众惊恐万分,纷纷逃到各大寺院避难,甲普寺也收容了上万难民,为了挽救吐蕃人的灾难,摩臧智便挺身而出,亲自来拜访封常清。
封常清生平最亲近的祖父也是一名佛教信徒,受祖父的影响,封常清对佛教徒向来礼让三分,摩臧智的到来,也使他格外敬重。
两人寒暄几句,封常清听说摩臧智也曾是汉人,便好奇地问道:“大师是哪里人?”
摩臧智尽管在吐蕃多年,但汉语也并没有完全忘记,他双手合掌,微微笑道:“回封将军的话,老僧祖籍河东蒲州人,从小随父亲西迁陇右,二十岁时被掳吐蕃,一晃便三十三年过去了。”
“呵呵!真是巧了,我也是河东蒲州人,我是蒲州猗氏县人,大师呢?”
“我是解县人。”
想不到封常清竟是自己的同乡,摩臧智心中生出一份希望,他便诚恳地央求道:“唐蕃两国向来是甥舅之国,吐蕃受唐朝影响极深,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西嫁吐蕃,给吐蕃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友谊,虽然这几十年唐蕃之间关系恶化,但这是吐蕃上层所为,和吐蕃黎民无关,望封将军慈悲为怀,放过这些普通的民众,佛祖也会感激于你。”
封常清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不悦道:“我想问大师一句,假如我大唐民众被吐蕃骑兵追杀,大师可会赴吐蕃军营劝阻吐蕃将领?”
摩臧智叹息一声道:“河陇边境的大唐民众深受兵灾之苦,我何尝不知,我本人就是被吐蕃人掳掠而来,当牛做马,永世为奴,我也劝过前赞普赤祖德赞善待唐人,虽然没有什么效果,但我本人却一心救难,在我甲普寺的三千僧众中,至少有三百余名汉人奴隶被我渡为佛陀,我的汉人信徒更是数以万计,如果有可能,我会收容更多遭遇不幸汉人。”
封常清脸色稍稍缓和了一点,便道:“大师心怀慈悲,一心普渡众生,令人敬佩,唐军也并非屠夫,但现在唐蕃两国处于交战状态,刀枪无眼,再说吐蕃人本身就是全民皆兵,我也难分军民,普通民众被波及自然在所难免,如果大师想救普通民众,那应该去逻些,劝吐蕃重臣早日投降,这样,普通民众自然就不会再受兵灾之苦。”
摩臧智不由苦笑了一声,道:“将军有所不知,我正是从逻些而来,虽然没有见到重臣,但我的几名信徒告诉我,吐蕃人内部也有分歧,有战有和,双方争执不下,如果将军能联络上愿和解一派,说不定双方便能达成和解意向。”
这次封常清进军吐蕃,事先得到了李庆安的指示,要么将吐蕃人灭族杀光,彻底消灭高原隐患,要么就是解除吐蕃人的军队,消灭苯教,改由佛教立国,活佛变成吐蕃人的领袖,而不再是赞普,唐军则常驻逻些,使吐蕃彻底沦为大唐的附属之国。
这就是李庆安的吐蕃大棋局,一半在吐火罗走棋,另一半则在高原本土落子,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彻底打残大唐王朝最大的边患,从当年派封常清去信德,李庆安便开始着手布这个局了,现在渐渐到了收官的阶段。
封常清本人比较倾向于李庆安的第一个方案,即将吐蕃人灭族杀光,刚开始他也是这样做的,他从翻越雪山进入吐蕃的第一个部落芒域开始,便高高举起了屠刀,一路屠杀,尸横遍野,千里无人,但随着进入吐蕃腹地后,他便发现将吐蕃人灭族杀光并不现实,他每到一个部落,便发现吐蕃人早已逃光,牛羊带走,粮食也烧掉了,使他的补给遇到了困难,而且正因为他的屠杀,越来越多的吐蕃部落开始联合起来抵抗他,他的几支斥候队都失踪了。
封常清也开始意识到他的兵力不够,杀光吐蕃人不太现实,他便渐渐放弃了第一个方案,转而向第二个方向努力,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拔光吐蕃人的羽毛,让他们从高原雄鹰变为高原土鸡。
只是封常清还不知道从何入手时,这个吐蕃佛教大师的到来,便给他指明了一条路,吐蕃人内部有争执,也就是给他打开了一条实现第二个方案的道路。
想到这,封常清眉毛一挑,便试探着问道:“那我该去联系谁?我是说愿和解一派。”
摩臧智沉吟了片刻,便道:“吐蕃赞普西征后,将内政交给了大论囊东赞和尚琛氏共管,这两人都是大论,他们代表着吐蕃的两大势力那囊氏家族以及尚氏家族,关系向来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说是敌对,其中囊东赞强烈主张与唐军谈判,而尚琛氏主张坚决抵抗,两人的态度都非常鲜明,所以将军兵至博东,而逻些依旧没有反应,就是他们二人相持不下。”
“原来如此,那他们二人中谁掌握军权呢?”
“应该都有,尚琛氏占上风,有一万两千军队,而囊东赞手中只有六千军队,处于弱势。”
封常清见这个吐蕃和尚知无不答,连吐蕃人的军队数量都向自己吐露了,着实出乎他的意料,他脸上不由露出一丝嘲讽的笑意,道:“大师把这么重要的情报告诉我,不怕吐蕃人说你卖国吗?”
摩臧智脸上露出了无奈地苦笑,双手合掌道:“我只想普救生命,愿以和为贵,至于吐蕃重臣要做什么样的让步,那我就管不了,封将军,我言已至此,告辞了。”
封常清也合掌笑道:“大师慢走,我会谨记大师之言,以和为贵。”
.......
就在摩臧智离开唐军驻地的第二天,一队十几人的骑士从远处疾奔而来,尘土飞扬,渐渐靠近了博东土城。
... -->>
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棋局(上)
吐蕃博东城,也就是后世的日喀则地区,说是城,实际上只是一个部落集中地,这里距离吐蕃都城逻些城约五百里,海拔较低,一马平川,如玉带般的臧河(雅鲁藏布江)横穿而过,,随处可见大片纯净如蓝宝石般的湖泊,河湖两岸大多是高原草甸,牛羊成群、土地肥沃,草甸中伴杂着一片片青稞麦田,这里也是吐蕃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
河两岸部落众多,在一座由泥土夯成的围城之中,占地广阔,城内营帐一座接着一座,戒备异常森严,几座高耸的岗哨之上,几名唐军正来回巡逻,这里便是远征唐军的临时驻地,八千唐军便驻扎在此。
封常清率八千唐军从天竺经泥婆罗进入了吐蕃,经过了近一个月的艰难跋涉,大军抵达了吐蕃博东城,这时的吐蕃军三十万主力几乎全部离开了本土高原,所剩不到两万军队都集中在逻些城一带,而其他部落和小城,要么是老弱妇孺,要么是普通牧民,再没有其他军队。
唐军的从天而降使吐蕃各个部落一片惊慌,老弱妇孺纷纷逃离了家园,一些男子临时组织起来和唐军对抗,但因实力悬殊和各自作战,吐蕃临时军一战即溃,死伤惨重。
唐军一路横扫,行至了博东地界,此时唐军经过一个月的高原跋涉和作战,也十分疲惫了,封常清见这一带土地肥沃,补给充足,他便下令唐军就地驻扎休整,等待斥候的消息。
这天下午,唐军大帐内,封常清正在接待一名特殊的客人,这名客人叫做摩臧智,是吐蕃甲普寺的主持,他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也是一名陇右汉人,二十岁时被吐蕃军掳到吐蕃为奴,三年后因思念故乡而逃亡,险些丧命,被甲普寺喇嘛所救,从此出家为僧,后来他又赴桑耶寺拜密宗红教开山祖师莲花生为师,潜心学习密宗佛法,三十年过去了,他因佛法深厚,赢得了无数的信徒,成为了一代密宗宗师。
这次唐军突然从泥婆罗杀来,使吐蕃民众惊恐万分,纷纷逃到各大寺院避难,甲普寺也收容了上万难民,为了挽救吐蕃人的灾难,摩臧智便挺身而出,亲自来拜访封常清。
封常清生平最亲近的祖父也是一名佛教信徒,受祖父的影响,封常清对佛教徒向来礼让三分,摩臧智的到来,也使他格外敬重。
两人寒暄几句,封常清听说摩臧智也曾是汉人,便好奇地问道:“大师是哪里人?”
摩臧智尽管在吐蕃多年,但汉语也并没有完全忘记,他双手合掌,微微笑道:“回封将军的话,老僧祖籍河东蒲州人,从小随父亲西迁陇右,二十岁时被掳吐蕃,一晃便三十三年过去了。”
“呵呵!真是巧了,我也是河东蒲州人,我是蒲州猗氏县人,大师呢?”
“我是解县人。”
想不到封常清竟是自己的同乡,摩臧智心中生出一份希望,他便诚恳地央求道:“唐蕃两国向来是甥舅之国,吐蕃受唐朝影响极深,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西嫁吐蕃,给吐蕃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友谊,虽然这几十年唐蕃之间关系恶化,但这是吐蕃上层所为,和吐蕃黎民无关,望封将军慈悲为怀,放过这些普通的民众,佛祖也会感激于你。”
封常清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不悦道:“我想问大师一句,假如我大唐民众被吐蕃骑兵追杀,大师可会赴吐蕃军营劝阻吐蕃将领?”
摩臧智叹息一声道:“河陇边境的大唐民众深受兵灾之苦,我何尝不知,我本人就是被吐蕃人掳掠而来,当牛做马,永世为奴,我也劝过前赞普赤祖德赞善待唐人,虽然没有什么效果,但我本人却一心救难,在我甲普寺的三千僧众中,至少有三百余名汉人奴隶被我渡为佛陀,我的汉人信徒更是数以万计,如果有可能,我会收容更多遭遇不幸汉人。”
封常清脸色稍稍缓和了一点,便道:“大师心怀慈悲,一心普渡众生,令人敬佩,唐军也并非屠夫,但现在唐蕃两国处于交战状态,刀枪无眼,再说吐蕃人本身就是全民皆兵,我也难分军民,普通民众被波及自然在所难免,如果大师想救普通民众,那应该去逻些,劝吐蕃重臣早日投降,这样,普通民众自然就不会再受兵灾之苦。”
摩臧智不由苦笑了一声,道:“将军有所不知,我正是从逻些而来,虽然没有见到重臣,但我的几名信徒告诉我,吐蕃人内部也有分歧,有战有和,双方争执不下,如果将军能联络上愿和解一派,说不定双方便能达成和解意向。”
这次封常清进军吐蕃,事先得到了李庆安的指示,要么将吐蕃人灭族杀光,彻底消灭高原隐患,要么就是解除吐蕃人的军队,消灭苯教,改由佛教立国,活佛变成吐蕃人的领袖,而不再是赞普,唐军则常驻逻些,使吐蕃彻底沦为大唐的附属之国。
这就是李庆安的吐蕃大棋局,一半在吐火罗走棋,另一半则在高原本土落子,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彻底打残大唐王朝最大的边患,从当年派封常清去信德,李庆安便开始着手布这个局了,现在渐渐到了收官的阶段。
封常清本人比较倾向于李庆安的第一个方案,即将吐蕃人灭族杀光,刚开始他也是这样做的,他从翻越雪山进入吐蕃的第一个部落芒域开始,便高高举起了屠刀,一路屠杀,尸横遍野,千里无人,但随着进入吐蕃腹地后,他便发现将吐蕃人灭族杀光并不现实,他每到一个部落,便发现吐蕃人早已逃光,牛羊带走,粮食也烧掉了,使他的补给遇到了困难,而且正因为他的屠杀,越来越多的吐蕃部落开始联合起来抵抗他,他的几支斥候队都失踪了。
封常清也开始意识到他的兵力不够,杀光吐蕃人不太现实,他便渐渐放弃了第一个方案,转而向第二个方向努力,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拔光吐蕃人的羽毛,让他们从高原雄鹰变为高原土鸡。
只是封常清还不知道从何入手时,这个吐蕃佛教大师的到来,便给他指明了一条路,吐蕃人内部有争执,也就是给他打开了一条实现第二个方案的道路。
想到这,封常清眉毛一挑,便试探着问道:“那我该去联系谁?我是说愿和解一派。”
摩臧智沉吟了片刻,便道:“吐蕃赞普西征后,将内政交给了大论囊东赞和尚琛氏共管,这两人都是大论,他们代表着吐蕃的两大势力那囊氏家族以及尚氏家族,关系向来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说是敌对,其中囊东赞强烈主张与唐军谈判,而尚琛氏主张坚决抵抗,两人的态度都非常鲜明,所以将军兵至博东,而逻些依旧没有反应,就是他们二人相持不下。”
“原来如此,那他们二人中谁掌握军权呢?”
“应该都有,尚琛氏占上风,有一万两千军队,而囊东赞手中只有六千军队,处于弱势。”
封常清见这个吐蕃和尚知无不答,连吐蕃人的军队数量都向自己吐露了,着实出乎他的意料,他脸上不由露出一丝嘲讽的笑意,道:“大师把这么重要的情报告诉我,不怕吐蕃人说你卖国吗?”
摩臧智脸上露出了无奈地苦笑,双手合掌道:“我只想普救生命,愿以和为贵,至于吐蕃重臣要做什么样的让步,那我就管不了,封将军,我言已至此,告辞了。”
封常清也合掌笑道:“大师慢走,我会谨记大师之言,以和为贵。”
.......
就在摩臧智离开唐军驻地的第二天,一队十几人的骑士从远处疾奔而来,尘土飞扬,渐渐靠近了博东土城。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